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T14:58:11.7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作者:杨晓燕[导读] 写作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对于新时代的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杨晓燕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东街小学校
摘要:写作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对于新时代的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语文的习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大板块,正确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描写。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

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真情实感;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教育中习作水平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并根据学过的写作技巧生动形象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习作,就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自由飞翔。

然而传统的习作教学,始终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

学生不去积极主动地思考,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习作教学的效率难以提升。

一、创建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对生活记录习惯的培养,加上家庭作业的繁重,使学生更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更别说详细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了。

如果没有生活中的积累和练习,在写作时就会遇到困难,比如没有写作灵感,没有写作素材,从而影响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而生活化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丰富感情获取写作素材,从而使写作变得得心应手。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面对课堂,像面对生活一样轻松愉悦,同时更加具有真实感,使学生更容易产生真情实感。

创建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的方法由很多种,比如:一、实物演示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所需要的实物带到课堂中,让学生实际的观察,用最切实的角度来进行写作。

二、图片和视频展示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的直观性将习作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思考。

三、表演体验法。

教师可以通过抽取学生上台表演习作的内容,学生通过表演或者观看表演可以对习作的内容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从而更容易产生写作思路,完成写作内容。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深入生活,用最真实的语言叙述生活。

二、引导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学生写作没话可说,无条理可言。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写作时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感情。

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去抄袭优秀作文。

虽然学生所经历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一样可以领略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只要有了发现生活的眼睛,学生的情感闸门一旦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然后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从而表述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带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学课堂,带领学生走向真实的生活,走向创作的广阔天地。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中最真实的酸甜苦辣咸,从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如:带学生们去感受真实的自然,让他们站在风中,去体验风的温度,力度和味道;让他们站在蒙蒙细雨中,去体验雨落在身上的感觉,去感受雨的无处不在;让他们去眺望,去看看山,看看水,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只有实地的观察,亲身的体验才能写出真实的,带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三、开发作文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学生们接触到的资源多种多样,参差不齐。

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筛选和甄别能力,严格地为学生的教学资源进行把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作用,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对学生习作能力有所帮助的资源做为学生的积累。

同时还要把这些资源同自作的教学流程相结合,让学生从模仿经典入手,开始写作能力的锻炼。

首先要选有质量的优秀作文来让学生感受和阅读,并为学生进行解读分析,让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和方向来进行仿写的练习。

从而,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而足够的阅读和积累是学生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阅读分享活动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鼓励学生将自己所阅读到的有意思的或者觉得有共鸣的文章拿来,诵读给其它学生。

同学学生之间的分享,他们不仅可以对习作更有信心,还可以通过频繁的诵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而学生们在分享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从而为写作积累了更多的素材。

结语: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是学生真正将写作生活化的关键要素,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作的灵魂,而丰富的写作技巧和素材的积累是完成写作的必要方法。

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自己的教学策略,正确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只有将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中去,才能不断优化小学语文习作课堂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语文习作的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习作水平,增强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25).
[2]糜自壮,李贞军.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125.
[3]李崇勤.探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教研版),2015,5(8):3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