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丁·海德格尔说“科学家是当代最悲惨的奴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马丁·海德格尔说“科学家是当代最悲惨的奴隶”?
作者:温绚
授权哲思学意发布
现代科学的起源(见注[1])
在海德格尔看来,近现代科学的诞生始于科学的数学化。
表面上看,现代科学(如牛顿物理)比古代科学(如亚里士多德物理)更依赖实验归纳,应当更注重经验。
但海德格尔认为并非如此,他认为亚里士多德也是注重观察、测量和归纳的,而重点在于实验设计的意图与假设---牛顿是先将自然看做可被『数学筹划』而去设计实验、观察归纳的;亚里士多德却没有这样的先置假设。
亚里士多德将物体看做是有自身秉性的个体,它们的运动轨迹、处所都受内在本性影响。
而牛顿物理下的物体是『平等』的,它们被浓缩为一个个质点,它们的位移仅与受力大小和自身质量有关----也就是说,牛顿物理体系中的物体是没有『质』的差异的,物理成为一种研究『量』的科学。
海德格尔便以此推断:牛顿物理的基础其实并非经验,而是『数学筹划』(mathematical project [德entwerfen])。
海德格尔所谓的数学筹划,是人在面对物体时,先预设了一个『可公理化』的自然规律,将物体纳入这个体系进行『筹划』。
数学筹划预设了只有『可被公理化的』才是可探索的,因此事物只有以『公理化』面貌呈现时才被认为是『科学的』,而必须有被严谨测量的可能性,才能称其为科学实验。
(另外说句题外话。
大家有没有觉得,海德格尔把【现代科学】立足之本往一种【揭示世界的态度】上去分析,而不是用科学本身去分析科学,是非常高明的。
如果仅从『科学』的内涵去分析,便流于
定义本身,只有把现代科学放在历史中作为一个人类发展阶段去看,才可能跳出来追问人类与科学的关系如何自由。
不过他对现代科学的理解并不能全信,光是他对牛顿物理的理解就有很多人反驳,至于生物化学他更不深入了。
所以他这些批判,主要看看思路吸收有价值的即可,兼听而不可全信)
现代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危机(见注[5])
因为科学的基础是数学筹划,所以科学家是先预设了世界是可被形式化的,再寻找符合这条规律的证据,他称之为谋制(machination [德Machenschaft])。
谋制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危害是:一切都可被规范化、形式化,存在的魅力(enchantment)将消失。
这便牵扯到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本质的批判:理性主宰一切,世界沦为图像(World Picture [德Weltbild])。
他追溯到笛卡尔对『我思』(cogito)的看重,认为现代科学的数学化,是从笛卡尔便开始的形而上学理性化的表现之一。
当理性主宰一切,人作为思想者就成了世界中心,而世界就只能以被再现、被计算、被操纵的面貌呈现,我们遇到的只能是表象的图像,存在本身则隐退了。
其次,为了保证科学秩序的运转,科研必须机构化,科学研究的协调放在首位,具体科研人员放在次要位置。
因为一旦这个大机器开始运转,这个数学筹划自身的完整性取代了个体差异的价值,科研人员成为可替代的一颗钉子,科学家进入流水线培训。
海德格尔认为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技术人员、研究员将代替思想家;而大学关注的也不再是智慧,而是一种秩序意义上的『常识』。
现代科技的起源(见注[2])
同样,海德格尔将现代科技与自古以来就有的技术(techne)做对比,意在引出『现代科技的本质』。
他认为现代技术与古代科技的差别是,现代科技是索求(challenging [德Herausfordern]),其本质是架构(enframing [德Ge-stell])(有些地方翻译成座架,这译法
我也是无语了,私以为架构更贴切些...可以大致理解为将物体模板化程式化)。
什么是索求呢?举个例子,以往人们种地,收割粮食,但把土地依然看做土地,只取自己所需的使用。
但在现代科技的要求下,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土地,亩产量、石油产量、每平方米单价...土地成为可量化资源,只是尽土地的本分是不够的。
现代科技体系下万物都成了一种储备(standing-reserve[德Bestand]),被用来筹划、存储、分配、获利。
而这种将万事万物看做储备,并且加以筹划的态度,便是架构(enframing),也便是海德格尔认为的现代科技的本质。
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危机(见注[2])
科技带来的第一层危机,是使得人类自身也沦为一种资源储备--人力资源这个词就很好的印证了人的资源化;同时,人又感到自己是万物的领导者,是一切架构的建构者。
于是就制造了一种幻觉:人所能遇见的一切都是人类或人类创造的。
(注[2])
科技的第二层危机,便是科技这种用架构去看待事物的方式,障蔽了其他认识事物的可能性。
比如『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可能性。
他认为艺术全然不同于科技,艺术不去索求,而是使事物本质在其中显现,这种通过艺术带入在场(bringing-forth into presence)的揭示是解弊(revealing[德Entbergen])(见注[7])。
要注意的是,科技的架构(enframing)本身也是一种揭示(revealing),只是科技一旦成为主导的揭示方式,人类将无法看见世界其他方式的自我揭示。
人类的出路在何方(见注[3,4])
需要说明的是,海德格尔并不觉得我们应该停止科技发展。
事实上,他认为架构(enframing)成为主导人类认知存在的方式,这本身是一种天命(destining[德Geschick]), 是历史揭露自身的方式。
他甚至再三说明,历史发展并非全部在人类掌控之内,因此仅凭人类本身
既无法阻止科技架构的出现,也无法使新的历史阶段到来。
但同时,人类并不是毫无主动权。
人类之所以被科技束缚,更多的是因为人类并未认识到科技的本质和科技架构对人类认知方式的障蔽。
一旦都意识到这点,就能敞开面对新的揭示方式了,也就是做好了接受新的历史阶段到来的准备。
这种反思和敞开便是人类所能控制的那部分(注[3])
而对科学的反思会将人类释放(releasement[德Gelassenheit],在其他地方被译为泰然任之)到更值得被追问的问题的疆界。
他在《科学与沉思》演讲的尾声说,'即使科学界延续现在的方式,不在本质上有所改革,但科学研究者们自身可以以思想者的身份在不同层面上反思科学并保持觉知,追问更深的问题,并时刻意识到除了科学技术承诺给我们的以外,世界还有很多认识方式。
(注[4])
海德格尔反科学么
从前面的叙述可以总结出海德格尔这些观点:
a) 现代科学和科技主导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因此可能障蔽世界的其他自我揭示。
b) 但现代科学与科技是时代精神的展现,并非人类可自主控制,所以唯一解决危险的方法是反思。
c) 科学家如果没反思科学的本质,那他们追问的就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d)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有可能眼光被科技现状局限,但并不妨碍他们通过反思认识到科学实质,并为迎接不同的揭示方式的历史阶段做准备。
大概总结,海德格尔批判的不是科学家,而是那种不反思科技的本质只盲目推动科技发展这一行为本身。
海德格尔这几篇文章并不是说『科技不应当存在』(实际上他也反复声明了科技发展的不可避
免),他的目的是揭露科学的边界,并没有反科学。
至于认为海德格尔反科学的呢,常用的证据是他在What is called Thinking中说的『科学家不思想』这句话(见注[6])。
但一旦我们理解他对科学的批判,就能理解他这里说的不思考,不是科学本身无用,而是指所有学科都被科学化以后会遮蔽其他关乎存在的思考。
为什么用奴隶这个词
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Selected 'Problems' of 'Logic'中原文是'the most miserable slaves of modern times',我想他用slave一词并非出于人格层面的歧视,而是表达了一种被束缚和不自由的状态:如果不认识科技的本质,盲目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做一颗没有反思精神的钉子是不自由的;而全人类在不反思的情况下盲目推进科技发展也是不自由的。
另外,我猜测跟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有关,教授也认可了这个可能性,但很可能只是臆测,你随便一听就好。
黑格尔描述的奴隶是依赖于主人的,奴隶将自然转化为主人所需,奴隶成为主人与自然间的中介,而主人与自然不再接触。
这与海德格尔对科学的看法很像,或许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就是这个奴隶,科技就是这个奴隶产生出的结果,而人类作为主人必须经过科学这个奴隶作为中介才能接触自然,于是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远离存在的本身面目。
------------------------------
[1] 海德格尔, Modern Science, Metaphysics and Mathematics (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
[2] 海德格尔,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技术的追问)
[3] 海德格尔, The Turning(转折)
[4] 海德格尔, Science and Reflection(科学的沉思)
[5] 海德格尔,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世界图像的时代)
[6] 海德格尔,What is Called Thinking(思考是什么)
[7] 海德格尔,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艺术作品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