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可能性 (学案)谁先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可能性知识点汇总

七可能性一、谁先走
1. 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等可能性的意义:
像抛硬币那样,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就是等可能性。
(2)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在设计游戏规则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
2. 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可能性大小不相等,游戏规则就不公平;只有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才公平。
3. 当遇到不能确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可以通过实验,收集数据,用数据来说明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二、摸球游戏
1. 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推测物体数量的多少。
通过摸出红球或黄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即摸出红球或黄球次数的多少,判断哪种颜色的球多,哪种颜色的球少。
重点提示: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建立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基础上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则游戏规则公平;可能性不相等,则游戏规则不公平。
可以用列举的方法,列举出现每种情况的可能性,再比较可能性的大小,来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难点点拨:
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实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反映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就越多,可能性越小,对应的物体数量就越少。
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又会呈现出一种规律,我们称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
如果试验的次数太少,事件存在随机性,即预测的准确性就差;增加试验次数,预测的准确性就会提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一节“谁先走”。
教学内容围绕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的概念。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区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
2. 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计算事件可能性的方法和技巧。
3.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引发学生对可能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可能性的概念,讲解事件的可能性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事件的可能性,并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谁先走北师大版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事件的可能性。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3. 拓展题:研究更复杂的事件,探讨可能性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问题的把握和解决方法的选择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本篇教案严格按照您的要求,将标题与正文内容间隔两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共计约2000字。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可能性《谁先走》教案三套

《谁先走》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律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呢?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学习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首先看例题你认为用抛硬币决定谁先走的方法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公平性相关的知识—可能性。
2、抛硬币试验现在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我们来做抛硬币的实验。
看看结果是不是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
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40次)。
为什么有的组记录值比1/2小,有的组记录值却比1/2大?师:1/2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念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抛40次硬币时,结果会出现偏差大,这也是正常的。
当实验的次数增多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会越来越接近1/2。
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3、师生小结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三、练习1、出示挂图几个准备走棋的同学正在为谁先走而犯难,我们一起去看看。
小红说的游戏规则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指针停在红色、蓝色、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呢?既然这个转盘设计得不公平,那你们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转盘,使这个游戏规则变公平呢?2、练一练第一题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先走》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经验和试验数据,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谁先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谁先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谁先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概率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与概率相关的问题,如玩游戏、抽奖等。
但学生对概率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概率知识,学会用概率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概率知识,学会用概率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概率知识。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具,如棋子、骰子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概率相关的游戏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
3.教学环境:布置好教室,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如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7.1《谁先走》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7.1《谁先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谁先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7.1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在棋盘游戏中,如何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确定谁先走更有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并掌握棋盘游戏中的数学计算方法。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棋盘游戏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在棋盘游戏中,如何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确定谁先走更有利。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棋盘游戏中的数学计算方法,确定谁先走更有利。
2.难点: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棋盘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棋盘游戏素材,如国际象棋、围棋等。
2.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棋盘游戏的基本规则、数学计算方法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棋盘游戏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棋盘游戏的基本规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棋盘游戏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棋盘游戏中,如何确定谁先走更有利?学生思考后,教师邀请个别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棋盘游戏中的问题。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讲解解题思路。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1课时 谁先走(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1课时谁先走(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的概念,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能合理选择标准长度单位;2.了解如何使用标尺量长度;3.巩固小学四年级时数的简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能合理选择标准长度单位;2.了解如何使用标尺量长度。
教学难点掌握“长短”的概念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教学重点掌握长度的概念以及长度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1.教师请学生看一看班级内排队的篮球队员,细问“你们觉得篮球队员的个子有高有低,手臂有长有短,这样的观察有什么用处?”2.教师出示标尺,让学生了解一下标尺的使用方法。
3.借助班级内物品如:板凳、课桌、教室门等,让学生用标尺测量物品的长度。
4.现场演示如何用标尺量测教室内某物品的长度。
5.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校内随意找一对象测量长度,并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后互相比较。
6.请学生对比一下,各自对象的长度,探讨其中差异的原因。
7.教师总结,让学生了解长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并引导学生关于长度比较的逻辑思维。
教学内容2:理解“长短”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长短”的概念,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1.出示一幅动物拼图,教师依次问学生:“大象的鼻子有多长?熊猫的耳朵短,还是长?”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2.教师出示几节不同长度的骨头,并放在讲台上,要求学生依次将骨头按长度顺序排列。
3.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比较大小,讲解长短概念。
4.教师请学生回家,找出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并用标尺测量它们的长度。
5.教师在下堂课前要求学生上传照片,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教师。
6.教师批阅学生上传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长短的概念,并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长度的概念和使用标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同时,对比观察引导学生理解长短概念并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谁先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谁先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可能性第1课《谁先走》,主要内容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通过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和讨论不公平游戏中公平的规则,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等可能性的概念,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2. 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 能够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讨论在不公平游戏中如何制定公平的规则。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体验、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2. 在不公平游戏中讨论对双方及多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逻辑思维。
他们对游戏活动有一定的兴趣,喜欢通过游戏来学习。
然而,对于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和困惑。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 老师出示一幅图片,上面有两只乌龟和一个终点线。
2.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片上有两只乌龟,它们要同时从起点出发,谁先到达终点呢?请你们思考一下。
3. 学生们思考片刻后,提出自己的答案。
(师生互动)-学生A:我觉得乌龟A会先到达终点,因为它看起来比乌龟B快。
-老师:那是一个很好的猜想,但我们怎么验证乌龟A比乌龟B快呢?请你们思考一下。
引入新知1. 老师: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叫做“谁先走”游戏。
我们假设有两只乌龟,它们要同时从起点出发,谁先到达终点呢?2. 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支持乌龟A或乌龟B,并记录自己的选择。
3.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两只乌龟同时到达终点的情况。
(师生对话)-老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学生B:我发现有时候乌龟A先到达终点,有时候乌龟B先到达终点。
-老师:非常好,你的观察很准确。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可能性谁先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可能性:谁先走》。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可能性:谁先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概率知识的初步探讨,通过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使学生在设计不同规则过程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对游戏公平所起到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概率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不确定现象,能够用一定、不可能、有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发言,通过学生发言来了解我们身边的知识,同时也达到了学生间互相补充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简单的分数。
2.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活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不确定现象的存在。
如:抛硬币、抽签等。
让学生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够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新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课时 谁先走

第七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谁先走【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等可能性,并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够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具准备】课件及同桌两个学生准备10个同样大小的球(其中有白球和红球)。
【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初步感受游戏公平的重要性。
1、猜球比赛(袋子里装有4个红球、1个黄球)师:(出示袋子)老师在袋子里装了一些球,你们想不想进行一次摸球比赛?(1)、规则:全班分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女生各派10个代表摸球,每人各摸1次。
摸到红球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多算男生赢,其余学生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
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出现?(2)、记录可要有方法,你想用怎样方法进行记录呢?(学生介绍)(3)、师摇匀袋子,男女生依次摸球;同桌合作记录:一人记录,另一人监督他记录的是否正确。
(指名一组上台记录)摸到红球几次?摸到黄球几次?师:谁获胜?女生获胜,现在请大家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们。
(4)、男生好像有些疑惑了,想说什么吗?你怎么觉得不公平了?(5)、(师出示袋子里的球)如果再摸下去,结果会怎样呢?为什么?体会:红球个数比黄球多,所以摸红球的可能性大,摸黄球的可能性小,也就是女生赢的可能性比男生大。
男生想说些什么吗?2.揭示课题:你们用了一个词语“公平”,到底怎样的游戏是公平、合理的呢?今天,我们就一同研究、设计出一份公平的游戏规则。
二、创设探究情境,进一步了解游戏的公平性。
1、想想:怎样改变口袋里红黄球的个数,使得比赛变得公平呢?2、老师也为每组准备了一些球,请你先想想装球的方法再合作装一装红黄球的个数,使得游戏变得公平。
3、交流:说说你们组是怎样装的?师板书4、4…观察:改变后的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个数放的同样多,游戏才是公平的呢?(板书:可能性相等)4、随即抽一袋:这样的方案公平了吗?用什么方法能验证?猜测:如果再摸20次,请你猜猜比赛的结果会怎样呢?(师随意拿几袋,学生猜测)5、小组活动:在个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做次实验。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可能性 谁先走教案二 第1课时

第1课时谁先走【教学内容】P101-P10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能正确判断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体验、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2.在不公平游戏中讨论对双方及多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让学生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讲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景导入1.谈话:如果一个力气最大的男生和一个力气最小的女生进行掰手腕游戏,大家猜猜谁会赢?学生交流讨论。
2.师:你觉得这样比赛公平吗?怎样才公平?学生讨论回答。
3.揭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制订公平的游戏规则。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小明和小华准备下棋,在决定谁先走时他们都很谦让,为了公平起见,你能替他们想一个办法,决定谁先走吗?(师板书:谁先走)聪明的淘气和笑笑分别为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看淘气的办法,他说“可以抛硬币,正面朝上小明先走,反面朝上小华先走。
”你们觉得这样公平吗?生:公平(不公平)。
既然大家各抒己见,就让我们试验一下,淘气的办法是否公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
2.小组每人抛硬币几次(共抛20次),并记录结果。
3.探讨抛硬币的方法是否公平?师:大家已经记录了20次抛硬币的情况,根据数据你说一下抛硬币的方法公平吗?交流得出意见,如:生甲:我们小组抛出正面朝上的次数比反面的多,所以我们觉得不公平。
生乙:我们抛出反面朝上的次数比正面的多,所以我们也觉得不公平。
(学生意见不统一)师:难道抛硬币真的就不公平吗?生丙:我分析硬币有两个面,当我们抛下来时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应该是相等的。
生丁:我们小组前几次抛硬币都正面朝上,而后几次有时正面朝上,有时正面朝下。
可能性谁先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可能性谁先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可能性谁先走”。
这个问题涉及到概率的初步概念,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我们要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我们将按照教材第77页的内容进行学习。
这一页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概率概念,并通过简单的游戏来让学生理解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概率的抽象概念,而重点则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一些颜色和形状各异的卡片,而学具则是每个人一份的记录表格。
然后,我会引导大家进行一些随堂练习。
我会给大家分发记录表格,让大家记录我抽取的卡片的颜色和形状。
通过这些练习,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在课程的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作业。
这些作业包括一些有关可能性的计算题,让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
在课后,我希望大家能够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尝试拓展延伸。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可能性这个概念。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节课,对可能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数学变得更有趣!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可能性谁先走”。
这个问题涉及到概率的初步概念,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1. 可能性大小的表示方法:我们会使用“几分之几”来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例如,如果我们抽取的卡片是红色的可能性是3 out of 5,那么我们可以说抽取红色卡片的可能性是3/5。
2. 事件的独立性:在计算可能性时,我们需要注意事件的独立性。
也就是说,之前的结果不会影响到后面的结果。
例如,每次抽取卡片都是独立的,之前抽取的结果不会影响到下一次抽取的结果。
3. 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我们需要学会比较不同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先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0页至92页的“谁先走”章节。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能通过给定的条件,推理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谁先走”问题的实质,学会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棋类游戏“谁先走”,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理解“谁先走”问题的定义和解决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上写明本节课的主题:“谁先走”。
2. 用粉笔在黑板上列出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和逻辑推理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91页的练习题1;(2)教材第91页的练习题2;(3)自己设计一个“谁先走”的问题,并解决。
2. 作业答案:(1)练习题1答案:(略)(2)练习题2答案:(略)(3)学生自己设计的“谁先走”问题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逻辑推理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1课时 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1课时谁先走|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1课时“谁先走”|北师大版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我将按照您的要求,详细阐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第一课时“谁先走”。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谁先走。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数位的概念,掌握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难点是理解数位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大屏幕、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本、铅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123个糖果,小红有100个糖果,他们谁糖果多?”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例题讲解:我会用教学卡片展示一些整数,如234和321,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我会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从而得出正确的比较结果。
3.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比较145和234的大小。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如:“有四个数字:2、3、4、5,请用这些数字组成尽可能多的不同整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展示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如下:数位:从高位开始比较大小: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的,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七、作业设计和 124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如数字游戏的玩法,让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
7.1谁先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7.1 谁先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当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一句中国古话:“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这是一句很深刻的道理,也是这个题目想要传达的思想。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更是一个人生问题。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章第一节《谁先走》。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并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这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个道理。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数学游戏,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这个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方面,我准备了一些棋类游戏,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等,还有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
学具方面,学生需要准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讲解一些棋类游戏,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等,让学生了解“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
2. 实践: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一些棋类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
3. 讲解:通过学生的实践,我会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大字写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并通过图示的方式,展示一些棋类游戏的实践情景。
七、作业设计作业方面,我会让学生设计一些棋类游戏,并思考如何在游戏中运用“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个道理。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北京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谁先走》教案设计

1 谁先走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数学的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为此,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1.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分析、判断、设计公平性规则的过程。
通过多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等可能性的直观感受,体会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通过“抛硬币、投骰子决定谁先走,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在修改“投骰子”的不公平游戏规则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规则的公平性。
2.重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才能公平。
在“猜瓶盖”的环节中,将试验的结果记录在“课堂活动卡”中,再根据汇总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虽然盖面只有“朝上、朝下”两种可能,但是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游戏就不公平。
这样的设计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绪高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骰子彩笔圆形纸片硬币瓶盖转盘教学过程第1课时谁先走(一)⊙创设游戏情境,揭示课题1.游戏导入,引发游戏是否公平的讨论。
师:如果一个力气最大的男生和一个力气最小的女生进行掰手腕游戏,大家猜猜谁会赢?(男生)师:你觉得这样比赛公平吗?怎样才公平?(不公平。
两个人的身高和体重都差不多,比赛才公平)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制订公平的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知的却不公平的游戏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认识游戏规则需公平,体会公平的含义。
使数学与生活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参与和探究的欲望。
⊙探究游戏规则是否公平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你想用什么方式决定谁先走?(学生介绍方法,如:“石头、剪刀、布”“抓阄”“抛硬币”“投骰子”等方法)2.组织学生讨论淘气和笑笑的方法的公平性。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可能性谁先走学案

解析不公平。
点拔从上面的淘气、笑笑和奇思所设计的转盘可以看出,他们都没有把转盘平均分,代表双方的每种颜色的区域面积都不相等,即赢的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他们设计的转盘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有的学生在判断转盘游戏的公平性时,不注意转盘上的各区域是否是平均分的,因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记住,只有转盘上的各区域是平均分时,游戏才是公平的。
归纳判断一个游戏是否公平,主要看参加游戏的各方获胜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课后答案【教材第102~103页“练一练”】1.(1)转盘平均分成两部分,可设计为转到其中的一部分某一方获胜,转到另一部分,则另一方获胜。
(2)转盘平均分成4部分,相对的两部分颜色相同,可以设计为转到某一种颜色区域一方胜,转到另一种颜色区域,则另一方胜。
(3)略2.(1)不公平。
(2)实验过程略。
因为围棋一面是平的,另一面凸起,两面不一样重,落下时,朝上面的可能性不一样,所以不公平。
3.从第1、3个袋子摸球都是公平的。
4.翻到1、3、5点数,甲方得分;翻到2、4、6点数,乙方得分。
(答案仅供参考)5.提示:点数大于3只有摸到两个2这种一种情况,点数小于3只有摸到两个1这一种情况,所以游戏是公平的。
作业一、在圆盘上涂上红色和蓝色,使指针在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可能性一样大。
二、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3,5,6。
如果摆出的三位数是单数奇思赢,否则妙想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三、淘气和笑笑玩投球游戏,投中阴影区域,淘气加10分;投中空白区域,奇思加10分。
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如果不公平,你想怎样修改游戏规则?存在问题摘要(1). ;(2). ;(3). 。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以各种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性体验,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新知得以生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 谁先走(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谁先走(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
2. 可能性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区分。
2. 可能性的大小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签等,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a. 提问:抛硬币有几种可能的结果?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吗?b.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抛硬币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正面和反面,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1/2。
(2)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分数表示。
a. 提问: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2个绿球,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和绿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b.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3/5,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2/5。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摸球游戏,每组有不同数量的红球和绿球,让学生计算摸到红球和绿球的可能性。
(2)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何计算它们的可能性?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一节“谁先走”。
教学内容围绕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的概念。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并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表示事件可能性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事件可能性的理解和运用。
2.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事件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事件是确定性事件还是不确定性事件,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事件的可能性,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2.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2. 提高题: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在课后,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以上是一份2000字以内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谁先走|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可能性》的7.1节“谁先走”。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的概念,通过具体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教学内容涉及随机事件的认识,以及如何用分数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简单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并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并能够将这一概念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去。
此外,学生需要理解到可能性是介于0和1之间的数,并且所有可能性的总和必须等于1。
教具学具准备1. 准备教学PPT,展示各种随机事件的例子。
2. 准备骰子、硬币等随机实验工具,用于课堂演示。
3. 准备工作纸和彩笔,供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和绘制图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抛硬币”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以及如何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几个不同的随机事件,让学生尝试用分数来描述这些事件的可能性,并讨论可能性的大小。
4.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骰子游戏,记录每次投掷的结果,并计算各种结果出现的频率。
然后,引导学生将频率与理论上的可能性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之间的关系。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所有可能性的总和必须等于1。
6.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能够将可能性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上册数学-7.1谁先走2. 板书内容:- 可能性的概念- 随机事件的描述-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实验与理论预测的比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做“抛硬币”或“掷骰子”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计算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秋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可能性(学案)
谁先走
项目内容
1.能用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如果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则公平;如果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则不公平。
2.见教材第101页例题分析与讲解:抛硬币时,硬币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
朝上,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所以抛硬币的方法是公平的。
掷骰子时,骰子上一共有1,2,3,4,5,6这6个点,点数大于3的有4,5,6三种可能,小于3的有1,2两种可能,大于3的可能性比小于3的可能性要(),所以这种方法决定谁先走是()的。
可以改变一下方法,点数大于3小明先走,点数小于或等于3,小华先走,这样点数大于3和点数小于或等于3都有三种可能,可能性是()的,这样的方法决定谁先走才是()的。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确定规则的公平性,就要使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4.亮亮和明明玩掷骰子的游戏,骰子落地后朝上数字是大于3亮亮赢,数字小于3明明
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一枚硬币,一枚骰子。
知识准备:等可能性事件。
参考答案
1.相等不相等
2.大不公平相同公平
3.相同
4.不公平,大于3的有4,5,6三种可能;小于3的有1,2两种可能,可能性不相等,所以这个游戏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