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
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感受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B.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
C. 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则该图AB、CD段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
D.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①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①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①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①与①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C.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D.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以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促胰液素
3. 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
A.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B. 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
C.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 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5.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
A.氨基酸
B.氧气
C.Na+
D.葡萄糖
6. 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 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运输才能进入动物细胞内
B.脂质中的磷脂、胆固醇都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组成病毒的蛋白质是由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
D.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会引起细胞萎缩、细胞核体积变小
8. 如图为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可逆反应
B. 为了及时供给能量,生物体内的ATP含量远高于ADP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所以病毒体内也能完成该反应
D. 蓝藻细胞中可发生ATP和ADP相互转化
9. 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相同
B.检测花生种子匀浆中是否含有脂肪需要使用显微镜
C.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要求为各组实验均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0. 当环境温度达到40①时,人体散热的有效途径是()
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D. 出汗
11. 基因组稳定性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然而,多种外源和内源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广泛DNA损伤和复制压力,构成了基因组不稳定的主要来源。

人体中有一种名为A TR激酶的蛋白质负责启动细胞对基因组不稳定的响应和修复,一旦感应到DNA损伤和复制压力会迅速活化,全局性地调控基因组的稳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 TR激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合成时需要A TP提供能量
B.在DNA复制过程中若A TR激酶丢失会增加分裂间期的基因组的不稳定性
C.DNA复制时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DNA损伤,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某些环境因素使基因中磷酸和核糖之间的化学键断裂会活化A TR激酶
12. 南瓜的果实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这2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13.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rRNA能参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C.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14.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之间的自由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C.两亲本间的自由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15. 自由基学说是一种细胞衰老假说。

下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①①过程引起的作用效果属于负反馈调节
B. 若过程①攻击的是酪氨酸酶,则会引起白化病
C. 自由基可能引起细胞衰老,但不会引起细胞癌变
D. 过程①可能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茉莉酸(JA)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含量极少但作用具有多效性,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促进叶片脱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有关JA的说法错误的是()
A.JA能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
B.JA可抑制与乙烯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
C.JA与其他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D.JA属于植物激素,需要高浓度才能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
17. 如图所示,a、b、c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
B.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
C.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
18. 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 TP
B.脂溶性物质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19. 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部位不能配对。

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分别出现下图①至①系列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①均可以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①①只能表示染色体变异
B. ①为染色体片段的增加或缺失,①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加
C. ①①变化均可能导致细胞中基因数量的增加
D. ①所示变异类型只能在联会时发生,①①①则各阶段都可发生
20. 水通道蛋白位于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效率。

如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0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据图示可知猪的红细胞在浓度为150mmol•L-1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
B.分析图示,将相同的猪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对应浓度NaCl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乙的吸水能力小于红细胞甲
C.将猪的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发现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少于肝细胞,结合图示推测可能原因是红细胞膜上存在通道蛋白而肝细胞膜上无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提取细胞膜的良好材料,原因是其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研究人员从227kg油菜花粉中纯化出4mg高活性物质,命名为油菜素甾醇(BR),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和细胞分裂。

如图为BR合成的调控机制。

(1)根据BR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推测BR为一种植物激素。

(2)据图可知,当BR浓度高时,BIN2活性会被抑制从而使BZR1______(不被/被)降解失活,进而开启过程①,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细胞合成BR的速度受细胞外BR 含量的调控,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BR还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响应,喷施BR具有缓解蚜虫病害的效应,利用___________法调查发现BR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蚜虫的数量。

与传统农药相比,利用上述方法杀出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研究人员发现一只表现为少精症的突变小鼠,他们用仪器分别检测正常小鼠和突变小鼠曲细精管中各种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C)。

回答下列问题:
(1)曲细精管中DNA含量为1C的细胞可能是_____________,含有两条X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细胞中DNA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突变小鼠表现为少精症的原因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被阻滞在____(填“初级”或“次级”)
精母细胞时期,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子形成过程中,激素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性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3. 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

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①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24. 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毛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

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___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新生儿吸吮母乳,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乳汁中的抗体的方式为_____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
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尽相同,其中膜蛋白B和C功能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膜蛋白D功能是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发现膜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途径基本相同,现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培养图中的细胞,则该细胞在增加膜蛋白的数量时,放射性同位素在各个细胞结构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参与上述过程的细胞器中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有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5.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

下图表示某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

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该图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

当狭翅雏蝗密度小于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说明______________,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农业部门在蝗灾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需调查其种群密度。

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农业工作者进行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逐渐转为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间的_____、______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3)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种群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分布。

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参考答案
1. C
2. D
3. A
4. B
5. B
6. D
7. B
8. D
9. B
10. D
11. D
12. B
13. C
14. D
15. D
16. BD
17. ABC
18. BCD
19. BC
20. ACD
21.
(1).内生性、可移动性、微量高效性、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2).不被
(3).核糖核苷酸、ATP
(4).负反馈
(5).样方
(6).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2.
(1).精细胞或精子
(2).2C或4C
(3).次级
(4).与正常小鼠相比,突变小鼠曲细精管中核DNA相对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基本不变,核DNA相对含量为2C的细胞增多
(5).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23.
(1).感受器
(2). d
(3).胞体膜或树突膜
(4).非条件
(5). a、c、d、e
24.
(1).磷脂双分子层
(2).载体蛋白
(3).胞吞
(4).具有一定流动性
(5).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
(6).催化
(7).①→①→①→①
(8).①①
25.
(1).蝗虫的种类和蝗虫密度
(2).牧草产量
(3).当蝗虫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
(4).样方法
(5).捕食
(6).寄生
(7).镶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