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三年级)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趣事
一、学习目标
1.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选取一件有趣的事写下来。

2. 写清经过。

二、学习重点
审清题意,写清经过。

三、学法指导
1.读诗,激起回忆。

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

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

2. 审清题意。

(1)题眼是“( )”。

就是发生在童年让人听起来就想笑的( )的事。

可以写一次滑稽(jl)的表演、一次可笑的表达、一次奇特的经历、故乡有趣的风俗、和小伙伴的游戏等。

(2)要写“童年”。

题目限定了作文选材的时间范围,也就是这件事一定要是在童年发生的。

“童年”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间,时间在上小学的前两年和上小学这段时间。

作文要叙写童年生活中生动有趣、天真幼稚的事,让读者感受童年的快乐和美好。

2. 广泛选材。

本次习作要求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写一件事。

这个“趣”字,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

(1)( )——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 pao)根问底,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

比如,“我”肚子饿了,爸爸妈妈不在家,找到牙膏用力挤,亲口尝尝牙膏是什么滋味。

(2)( )——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这是一种“情趣”。

比如,妈妈生病了,天天吃药很难受,于是“我”就偷偷替妈妈吃药,结果被送进医院。

(3)( )——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所以经常会有许多寻开心的“乐趣”c 比如,麻雀啄烂了柿子,真可恶,怎么办?“我”竟从爸爸“喝醉了酒,身子东倒西歪”的样子,突然想到并实施了“酒醉麻雀”的妙计。

午睡时做无声的游戏,把被子卷起来做地道。

(4)( )——你常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你纯真的J 心。

比如,晚上“我”偶然发现月亮在水盆里,马上把另一个脸盆扣在上面,大喊:“我捉到月亮啦!”;淘盐(因把盐掉在地上而像淘米一样洗盐);不小心把橘(ju)子籽吞进肚里,因年幼无知认为籽会在肚子里发芽而不敢吃饭,害怕吃饭就是给籽施肥,喝水就是给籽浇水!
3.写清经过。

我们脑海里储(chu )存着大量的童年经历和鲜活的生活场景,选材不是问题,难点是如何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来描写,写清楚这件趣事的详细经过,要让别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

这样才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能够分享你的快乐。

4. 抒发真情。

写真事、抒真情是写作文的基本要求。

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在习作中,我们应该流露出真情实感。

如果快乐,就用轻松的笔调把你的快乐“传染”给读者:如果伤心,就要让别人读完之后同我们一样心里发酸……做到这点也不难,写自己的真实故事、抒自己的真实感情就行了。

我们的作文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的玩、闹、乐等字眼上,而是要打开生活方方面面的触角,学会热爱生活,
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一切,并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普希金语)。

四、学习过程 1. 抄写诵读。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 suo)衣卧月明。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 arj)。

2. 范文品读。

童 趣(译文)
[清]沈复
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楚地看见最细微的事物。

我见到微小的事物,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成群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
我心里这样想,
成千上百的蚊子就果真像变成了白鹤一样;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累得发僵( jiong)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呜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ao tu)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看作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里浏览(liulan),安适愉快十分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

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家伙,拔山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
(lai)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 qu)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心语传递 这是清伐文学家沈复的一篇记叙童年趣事的名篇,文中写作者童年时代观察太阳、蚊子、丛草、土砾(li)、小虫和癞蛤蟆,并且想象出美丽而又奇特的图景,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好的内心世界,再现了那些令人难忘的童真童趣。

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装着小秘密的五彩缤纷的宝盒;又是一条清澈(che )透
明的小溪,一个色彩斑斓(ban 16n)的梦。

童年的故事就像那葡萄架上的葡萄一样多,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就让我摘下那个紫红的、闪闪发光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吧!
小时候,每当我看见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非常羡慕(xian mu)。

我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小鸟那样飞向蓝天,在天空中展翅翱翔(aoxiang)昵?
六岁那年,我和弟弟在院子里玩,看见几只麻雀在树上欢快地唱歌,我往树土扔了几颗石子,麻雀就扇翅膀飞走了。

我想:人比动物聪明,既然动物会飞,我们人为什么不会飞呢?bo),使劲扇动两只“翅膀”,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手倒飞得很酸,我坐在大树下休息一会儿,心想:人的身体太重了,飞不上去,可是飞机也很重啊,那它怎么能飞得上去呢?哦,对了,它的顶上还有螺旋桨(jiang)呢!螺旋桨转得越快,飞机就飞得越快。

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终于可以飞了!
我按照飞机飞行的原理,来到大树下,一只手抱着大树,一只手张开,围着大树转了一圈又一圈,越转越快。

这时,我感到头昏脑涨[zhang],像快要倒下来了。

我想,大概要飞起来了,坚持住,再转几圈!可是,转了半天,脚还在地上!手没松呢,我连忙松开手,双脚一蹬[deng].两只“翅膀”用力扇了几下.谁知还没飞起来,已经掉下来了。

我眼冒金星,疼得哇哇大哭.半天才吃力地爬起来,我捂(wu)着屁股摸着额(e)头,垂头丧气地走回家,弟弟见了我这副狼狈(bei)不堪(kan)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妈妈听了,也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我时常摘下这童年之花,闻一闻它那沁( qin)人心脾(pi)的花香,取出一个小秘密与好友分享;或者跳进那波光粼(lin)粼的童年之河里尽情地畅游、嬉(xl)戏,与小伙伴们一起悠悠地做着童年的梦。

啊,童年的故事真有趣,真让人回味无穷。

心语传递本文紧扣一个“趣”字,讲述了小作者小时候学飞的故事,充满童趣,引人入胜。

小作者看到麻雀飞翔,于是决定学飞。

习作具体叙述了“我”是如何学飞的,通过细致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充满好奇心、天真幼稚的儿童形象。

开头和结尾两段语句优美,把童年比作花、宝盒、小河、梦,首尾呼应,为文章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意境。

3. 快乐阅读
午睡
记得自己小时候,往往在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母亲会叫我们去睡午觉。

这时候,我和弟弟只好撅着嘴,紧闭双目,摊倒在各自的床上,做出不省人事的样子,仿佛已昏睡百年。

母亲则端坐在自己的屋里。

人闲马乏地打着哈欠,用不了多久,便瞌睡起来。

这时,我支起身子去看看弟弟,他闭着眼,眼皮却还在动。

去点一下他的鼻子,他捂着嘴竟吃吃地笑起来,于是,我们悄悄地发明了许多无声的游戏:有时把席子卷起来,做成地道,“敌我双方”从地道里钻进钻出;有时候我披着毛巾,尽情地甩着衣袖,装扮成七仙女,弟弟呢,装成瘸子,偶尔也演独臂大盗;有时两个人干脆练起了倒立,一律头朝下,“挂”在墙上。

这时假如母亲推门进来,一定会惊得当场晕倒。

午睡简直变成了带有冒险成分的娱乐活动。

到后来,午睡竟大受我们欢迎。

弟弟一放下饭碗,便“没了精神”,会眯缝起眼,然后说:“午睡吧”。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轮到我做母亲了。

女儿午睡的时间到了,我推开门走进她的房间。

小家伙使劲闭着眼,枕边却放着一本她爱看的书,她也在假睡。

我不想说什么,因为她已经在尽力让我满意。

如果一味逼去,她不想出些高明的点子来反抗才怪呢。

小孩子们个个都有一手对付大人的办法,只是大人不知其中的奥妙罢了。

你说对吗?
(1)二十多年前,“我”和弟弟悄悄发明了许多无声的游戏,请概括出文中列举的三种游戏。

(2)文中“敌我双方”“挂”“没了精神”三个双引号起着什么作用?
打水漂儿
柳萌
水乡孩子的玩耍(shua),总也离不开水——打水漂[piao]儿、赛长泳,这是对水性的锻炼;划船、掏蟹(xie)、捕(bu)鱼,这是对技能的培养。

还有一种玩耍,则是玩灵巧玩机智,这就是打水漂儿。

水乡的男孩子女孩子,大都会玩打水漂儿,玩得好却不那
么容易,得有一定的巧劲儿。

打水漂儿,就是找几块瓦片儿,顺着水皮儿撇[pie]向远处,瓦
片儿就会像蛇一样地窜( cuan)走,河面上立刻出现一长缕的波纹儿,
非常好看。

玩打水漂儿的高手,可以撇出十几米远,有的还带着响
声。

如果有几个人同时在玩,无形之中就要比试一番高低,那一阵
阵笑声、喧闹声,伴随着水漂儿的响声,在河岸上悠悠地回荡。

我喜欢玩打水漂儿,只是没有别人玩得好。

瓦片儿到了我手里,不是窜得不远,就是“扎猛子”(钻进水里),常常惹得小伙伴们笑。

尤其是在比赛打水漂儿时,越是想打得好越出乱子,倒数后几名总有我的份,所以让人讥笑为“老疙瘩(ge da)”。

好像只有那么一次,我手中的瓦片儿,不知怎么使对了劲儿,一下子窜出十几米远,我这个“老疙瘩”,总算着实地威风了一回。

从此以后,我也就越发想玩啦,不过像这么好的成绩,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

长大成人之后,常听人说打水漂儿,开始以为,就是说的这种玩耍,渐渐才明白,原来是把干事情马虎、不怎么沉实叫打水漂儿。

仔细想想也蛮有道理。

这时我不禁暗笑起来,心想,按这样的说法,我当初当“老疙瘩”,打不好水漂儿,瓦片儿竟往河水里钻,岂不是“表现”得很好吗?,可惜玩耍毕竟不是生活,时光更不会倒流回去,这些童年的往事,如今还留在记忆中,总还会有些益处吧。

我这样想。

(1)本文介绍了作者时玩过的打水漂儿的游戏,从中感悟出做事要
的道理。

(2)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水乡的孩子很喜欢在水中,尤其喜欢玩
玩的打水漂儿游戏。

(3)第二自然段作者从三个角度写出打水漂儿。

一是水漂儿的____ ;二是水漂儿的;三是打水漂儿的___ _。

(4)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自己打水漂儿的乐趣:不是就是,总算有一次。

这一自然段的描写为下文所写的起到的作用。

(5)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打水漂儿”是指___ _。

“老疙瘩”是指。

五、习作平台
题目:_ __真有趣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的部分可以是人,可以是事,还可以是某种活动。

无沦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活动,都应突出“趣”字,写出自己亲身经历的、富有趣味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