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场CDTMRR配置指导手册V3.10.100-10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场MR测量配置指导手册
测试前首先要确保配置了SBCX单板、网管SBCX单板配置基本信息“是否启用日志服务器”,选择“启用”,且SBCX上LogService程序正常运行。

1MRR任务配置
1.1 配置小区存在MRRCELL任务和MRRUE任务
打开网管【配置管理】视图,对于要启动MRR任务的小区,在该小区配置界面的【关键参数信息2】里,设置一下该小区是否允许有Mrr任务,如下图,最后一项表示‘本小区存在MrrCell和MrrUe任务’,选为这个即可。

(按规范的要求是需要选择2个NodeB下的6个小区,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6个小区,设置为‘本小区存在MrrCell和MrrUe任务’即可。

其余的小区建议按默认设置即为不存在Mrr任务,不然数据量会太大,可能会影响结果)
1.2 Mrr任务创建
在RNC配置集的【任务配置】里,分别选择MrrCell和MrrUe任务即可,如下图所示:
1.2.1MrrCell任务启动配置
任务配置如下:
A、‘是否跟踪所有小区’选‘否’,这样就只会跟踪上一步1中选择的6个小区。

B、‘Mrr测量类型开关’,按上图设置,选择前四个TCP、RTWP、TSISCP、Uppch为‘有效’。

C、Mrr启动和停止时间选为现场需要测试的日期,停止日期要大于开始日期。

如下图
D、Mrr的可配置时间段设置,如上图的‘时间段配置’:一天内的时间段配置:精确到分钟,1)时间段之间间隔最小粒度15分钟;
2) 一个时间段内时间长度必须是15分钟的整数倍;
3) 一天内最多支持10个时间段配置
E 、MrrCell测量上报周期,最小为2S,范围是2S-3600S。

另外,可以通过RCT上的IuB口小区任务,看一下该小区的上面的四个公共测量是否上报正常。

其中Uppch的周期是5分钟,可能不容易找到。

1.2.2MrrUe任务启动配置
MrrUe任务设置界面如下:
A、‘是否跟踪所有小区’,选择‘否’;‘控制方式’,选择‘按步长’,采样间隔为‘0’,这样可以保证接入Ue都能上报测量。

测量周期目前版本默认修改为8s
B、MRR测量类型开关:
MrrUe任务测量按上面配置即可,一点说明:
Ue_Pathloss测量,并不是MrrUe需求的测量,但是该测量也要打开,不打开的话一些终端可能不会上报要求的Ue_RSCP和Ue_ISCP测量。

注意界面设置时:
1)UE_PCCPCH_RSCP是频内邻区测量控制;
2)OAM_DM_UE_PCCPCH_RSCP_INTER是频间邻区测量控制;
3)OAM_DM_UE_TXPWR是UE上行发射功率。

C、MRR功能启动时间和停止时间
同MRR CELL任务配置,选为现场需要测试的日期段,停止日期要大于开始日期。

D、Mrr的可配置时间段设置,如上图的‘时间段配置’:一天内的时间段配置:精确到分钟,1)时间段之间间隔最小粒度15分钟;
2) 一个时间段内时间长度必须是15分钟的整数倍;
3) 一天内最多支持10个时间段配置
E 、MrrUe测量上报周期,最小为2S,周期范围是[2,3,4,6,8,12,16,20,24,28,32,64],单位S
F、MRR UE关键测量:
选择一个上一步【B、测量类型开关】里设置为“有效”且一定能上报的测量为关键测量,如上图所示。

目前外场关键测量量默认设置为UTRAN_BLER,在设置【B、MRR测量类型开关】一节中的应该将UTRAN_BLER选中有效。

也就是说,关键测量量一旦选中某个测量类型,需要在MRR测量类型开关一节的界面上也将这个测量类型选中为有效。

注意:如果关键测量量配置错误有可能导致MRR数据上报丢失的,配置时要特别小心。

1.3 Iub口配置注意事项
为保证Iub口五个专用测量都能发起,在测试之前一定要先去掉BestCP测量,在小区配置界面的【算法测量配置】里删除如下图的测量类型25即可。

每个Ue的测量是否上报,可以通过Uesingle任务,看确认一下测量报告上报情况,基本就知道SBCX上是否有了。

上述1、2步配置完成后,增量同步到前台,同步成功后配置生效。

1.4 算法公共测量周期配置和MRR周期配置冲突说明
小区公共测量TCP、RTWP、ISCP和UPCH系统内部算法也使用到周期测量,其中配置方法如下:从下图中看出TCP、RTWP、ISCP、UP测量对应的测量配置编号分别是140、141、143、148
再从网元数据编辑中分别查看相应的测量配置的PERIODICITYUNIT和PERIODICITY PERIODICITYUNIT表示周期的单位,0表示单位是10ms,1表示单位是分钟
PERIODICITY则是相应的周期值
现有版本中算法对于TCP、RTWP和ISCP周期配置默认为2s,UPPCH的周期测量配置默认为5分钟。

MRR-CELL中公共测量也会对周期进行配置,当MRR-CELL和算法周期冲突时,
如果MRR-CELL大于算法周期,采用计数器方式向上取整到靠齐到MRR-CELL配置周期。

例如:MRR-CELL周期8s/算法周期2s=4;MRR-CELL周期3s/算法周期2s=向上取整为2。

如果MRR-CELL小于算法周期,需要按上面步骤将算法周期调整到等于MRR-CELL周期。

1.5 MRR观测时间差附加测量配置
1.5.1网管修改注意事项
1.配置附加测量
用“RTV发起的频间RSCP测量”附加“RTV发起的空口定位测量”,对应的宏值如下:
上述请求类型配置在网管的私有数据区中的表TRNC_ALGMEASCFG_SPEC中,首先,在该表中找到AlgReqType为73的记录,见图 1.1,即将图中标记的记录中的ADDMEASIDNUM改成1,ADDMEASID改成16;
图1.1
其次,在图1.1中找到AlgReqType为94的记录,该记录对应的,此处值为30,然后到表TRNC_POSMEAS中,查找为30的记录,将该记录对应的字段RPTCRITERIA的值改成2(不报告);见下图:
图1.2
说明:若上图中的值不能修改,则通过“添加”,增加一条新记录,将MEASCFGID配置成XXX(确保在该表中唯一),将RPTCRITERIA配置成2,其它配置同MEASCFGID为30的记录;然后到表TRNC_ALGMEASCFG_SPEC中(图1.1),找到AlgReqType为94的记录,将MEASCFGID改成XXX;
2.创建RTV任务
第一步:
出现如下界面:
即请求类型94,测量ID为16的测量控制先下发
1.5.2用探针修改注意事项
1. 找到表R_ALG MEASCFG,配置后的数据见下图:
2.在表R_ALGMEASCFG中找到请求类型94对应的MEASCFGID,此处为30;
然后,再到表R_PosMeas中查找MEASCFGID为30的记录,配置后的数据如图:
上图中的RPTCRITERIA的值为2,说明是不报告方式;
3. 配置完成;
1.6 下行SIR独立开启配置说明
V3.10.100版本下,默认配置下,单独开启BLER测量,则只下发测控只测量BLER;但是单独开启SIR测量时,版本处理是下发测控的测量对象包括SIR和BLER。

就是说,开启SIR同时,bler测量会导致连带打开,因此,若需要单独开启SIR时,只测量SIR,则需
修改配置,步骤如下:
1.查表TRNC_ALGMEASCFG,找到ALGREQTYPE为80的记录,获得其MEASCFGID,下表为
31
2.查表TRNC_QUAMEAS,找到MEASCFGID为31的记录,将该条记录中的字段
DlTransChBLERInd,修改为0,即可
2CDT外场IMEI采集开关配置
IMEI采集开关是基于全RNC的。

外场采集IMEI的信息,开关打开方式:
在RNC全局配置2里面,选择‘支持’即可。

3测量报告上报配置AM和UM模式的方法
一基本配置
RTV发起的测量请求类型见下表1,该请求类型配置在网管的私有数据区中的表TRNC_ALGMEASCFG_SPEC中,见图1.1
表 1
图1.1
根据上图中的索引下一张表(其对应关系见表2),在索引到的表中根据
索引记录。

二举例说明:
1. 以REQTYPE_BBX_UU_INTRA_RSCP_PERIOD为例,该宏值对应的AlgReqType为70,其查找步骤如下:
首先,在私有数据区中找到表TRNC_ALGMEASCFG_SPEC中AlgReqType为70的记录,找到该记录中的MEASCLASS 为0;MEASCFGID为130;见图1.2:
图1.2
其次:根据MEASCLASS 为0,在表2中查找其对应的表为R_CellMeas,在该表中查找MEASCFGID为130的记录;该记录中包含RptTransferMode和EventCfgId两个字段,见图1.3:
RptTransferMode说明:0:AcknowledgedModeRLC(AM);
1:UnacknowledgedModeRLC(UM)
图1.3
2.若用探针修改,步骤同上;若不允许用探针,网管的私有数据区又不能修改,只能通过增加记录的方法修改,仍以AlgReqType为70为例,步骤如下:
首先,在图1.3的表中增加一条记录,将RptTransferMode配置为1,将MEASCFGID配置为XXX,该值在此表中唯一,其它值不变;
其次:在图1.2的表中,将AlgReqType为70的记录中的MEASCFGID修改成XXX。

4升级SBCX单板版本注意事项
1、版本问题:
RNC的绝大多数单板都是通过网管换版本的,但是SBCX不是。

外场发现一些情况,RNC的其它单板换了300版本,但是SBCX没有换版本。

请外场分别确认RNC的版本和SBCX的版本
LogService的版本号在
“/home/tdrnc/LogService/bin/conf/chinese/Versin.conf”文件中,打开看下这个文件就知道了
2、RNCID问题
LogService记录的RNCID是从配置文件中读取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配置文件
“/home/tdrnc/LogService/bin/conf/chinese/Versin.conf”,然后重启LogService
很多RNCID都是1871,是因为配置文件默认值是1871
3、调试函数:
在SBCX板上"telnet 127.0.0.1 1236 ",可以使用下面的调试函数VOID LogAppDbgShowAppType() 查看apptype
BYTE LogAppDbgFlushTable(enum APP_TYPE appType) 将缓存数据写入文件
BYTE LogAppDbgSwitchTable(enum APP_TYPE appType) 切换文件
另外有一个帮助命令,不记得命令的时候可以使用,也是telnet到SBCX板的1236端口使用的
LogAppDbgHelp
4、文件生成时间配置
配置文件
“/home/tdrnc/LogService/bn/conf/SwitchFilePolicy.conf”,如果CDT需要一天切换一次文件,则按下面所示修改(这个文件头有对这个参数的详细说明,可仔细阅读后根据实际需要修改)
可以把这个文件ftp传下来,改好后再传上去
修改前(15分钟切换文件)修改后(1天切换1次文件)#CDT切表策略 #CDT切表策略[APPTYPE4] [APPTYPE4] TimeInterval=15 TimeInterval=0 FileSize=50 FileSize=50
------>
#MRR切表策略 #MRR切表策略[APPTYPE5] [APPTYPE5] TimeInterval=15 TimeInterval=0 FileSize=50 FileSize=50
对配置文件的修改,需要重启LogService才能生效
日志观察目录:
SBCX板的“/tmp/tracefile/”目录下存放了日志文件,其中有后台(转发模块/Toolkit)与LogService的建链断链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