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观后感1000字_观看《误杀》感悟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误杀》观后感1000字_观看《误杀》感悟5篇
《误杀》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李维杰与妻子阿玉来泰打拼20xx 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为生,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
而关于观看《误杀》电影的以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误杀》电影观后感影评【1】
作为翻拍片,《误杀》不是照搬原作,照葫芦画瓢,而是进行了更精细化的修改,改动得也非常精妙,使之更适合中国观众。
作为一部犯罪片,《误杀》很聪明地将故事放置到了泰国,巧妙地减轻了众所周知的审查力度。
所以,我们即将看到的是一个泰国故事,但它不是泰国影片,还是全部由中国人担纲的作品。
这一点,与《杀破狼2》有些异曲同工,借用泰国,来讲了一个大陆院线所能达到极致的故事。
《误杀》由肖央主演,片中他是一位旅居在泰国的华人李维杰,学历只有小学四年级肄业的水准,但他观影无数,通过看电影来观摩、理解并掌控社会游戏规则,虽然他没有达到昆汀·塔伦蒂诺的境界,但也是万人之上了。
作为一位学历虽低,但智商在线的底层人,李维杰是个好人,为了小镇的安危,他努力帮助邻居不受贪赃枉法的恶警的侵扰,也努力保护自己的妻女不受恶人的侵犯。
一旦罪犯来到自己家门,对自己的妻女形成致命的威胁,出于保护的目的,李维杰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保护战。
这是一部犯罪片,李维杰的所有做法看似都不合法,但于情于理,他都始终站在了一个父亲的角度,身为一名男人,他做了所有他能做的,目的都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保护自己的女儿与妻子的安危。
李维杰在不断挑战法律的边界,不断与警察进行掰手腕,游走在司法的边缘,数次面临险境与崩溃的边缘,但都靠他机智的安排与聪明的应对,安稳度过,最终使他的女儿与妻子免于受刑受苦。
详细的细节,当然不能剧透,以上已经是能够述说的极限了,凡是看过片的人都会一目了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没看的人,当然需要赶
紧去看,然后再来一起进一步讨论交流了。
说到《误杀》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将故事背景放置于泰国之后,居然使得来自大陆的肖央、谭卓、陈冲与来自香港的姜皓文、秦沛有机地融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化学反应,不像很多合拍片中两地演员之间存在巨大的割裂感。
这一点,非常难得,虽然两地演员的腔调不同,但在泰国的语境里,反倒觉得这样更好,就该如此,有了一种五湖四海荟一起的感觉。
与原版相比,《误杀》的升级之处,看似片长短了,但故事更好了,身为反派的陈冲与姜皓文的戏份,还增加了,而且恰好到处。
尤其是姜皓文,原版中几乎是一位可有可无的角色,但在大陆版中,却承担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作为阶层形象的代表,姜皓文很好地把握住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戏份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把一位身居高层的权位人士的势态演绎的极其到位。
姜皓文,不愧是香港金像奖得主,不愧是演技实力派。
而陈冲,作为片中高智商的警界高层,片中的表现也极其出色,而且颠覆了大家对她的既往认知。
在公众的眼里,陈冲向来是一位娇媚性感的尤物。
尽管已是徐老半娘,但她留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太阳照常升起》里的“湿漉漉”的那种感觉,透着性感与情欲。
但是,《误杀》里的陈冲完全不一样,这里她成功饰演了一位果敢、勇猛、有决断的警察形象。
尽管不够正面,但她不苟言笑的仪态,加上一身制服在侧,展现出一种慑人的魅力。
而且,作为一位母亲,在外在威严之下,还有一种心碎的柔情,都被陈冲演绎的淋漓尽致,臻于完美。
而谭卓,作为大器晚成的演员,《我不是药神》《暴裂无声》都印证了她不俗的演技实力,近两年迅速走红。
《误杀》中她再次奉献出了精湛的演技,将一位处于惊恐状态下的母亲的柔弱无力感,通过细腻的表情及微小的动作,将人物复杂的内心呈现了出来。
她所饰演的角色不复杂,缺少大开大合的表现空间,需要藏拙,要想演到位,并不容易,在并不太大的表现空间里,谭卓迸发出了惊人的演技,将人物的内心精准地展现了出来,非常不容易。
还有青年演员许文姗,现实之中,她是陈冲的亲生女儿,这对母女难得地出现在了同一部片中,不过片中她们是对手,而非母女。
许文姗身为陈冲的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对影视圈的了解自然比一般人多得多。
但许文姗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在《误杀》中呈现出来的稚嫩感,还有她的青涩感,与角色的定位相得益彰。
很难说许文姗演得有多好,但故事角色需要的就是一种清纯感,她做到了。
这个角色,本来重点就在于找演员,只要找到那种单纯无暇一张白纸型的青年演员,无论谁来演都会有效果。
但说起来容易,真要找,实际上非常难。
偌大一个中国,要寻找一个神色单纯,天然无雕饰的演员,绝非易事。
难得的是许文姗居然做到了,只能说现实中的陈冲也是一位好母亲,让人敬佩。
至于秦沛,以及年幼的张熙然,表现都很棒。
尤其是张熙然,表现出超越年龄的冷静与成熟,就像一颗娇嫩的奶油面包一样,一颗童星正冉冉升起。
当然,片中最大的收获,还是肖央。
通过本片,肖央终于可以为自己正名了。
原来,不止是喜剧,正剧,照样玩得转。
《误杀》,身为男一号,他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角色的精髓,整部影片的精彩,基本上就看肖央的把握程度。
如果他能表现好,整部影片就会出彩,他若乱了方寸,整部影片则必然失败。
好在,肖央没有弄糟,而是完美地将角色所有的精彩都展现了出来,甚至比原版角色更好,这也是《误杀》比原版升级的一大特点所在。
主角活了,全盘皆活。
无论是细微的内心戏,还是处惊不乱的神情,以及对大局的把控,乃至与高能警督的对峙,肖央饰演的李维杰都能够从容面对,瞬间切换身份,将一位被迫应战的高能父亲演活了。
更何况,原版中的维杰,被塑造的过于刚正,很有些杰克苏的感觉,非常不真实,而肖央塑造的李维杰,则是一位典型的小人物,就像身边的邻居哥哥,真实可信,尽管高能,但都很好地被掩藏在了表面之下。
因此,故事悬疑感从人物的形象上就已经开始了,展现出了比超越原版的特点。
还有,尽管在影片开始,肖央刚一出现的时候,给人的感觉还带有一丝喜剧的色彩,而且他与邻里之间的互动,也有一点喜剧的成分
在里面,会让人以为这是一部意料之中的喜剧,毕竟肖央主演嘛。
但撑过这个并不太长的铺垫性质的开头,一旦进入案情部分,紧张的情节迅速展开,大家会立马发现这不是一部喜剧,而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片,观影感觉也不是喜剧带来的轻松,而是高智商犯罪的烧脑。
尽管本片没有太多提神的反转,甚至案情都明白地告诉了观众,但它依然精彩。
尤其是肖央饰演的李维杰与警察斗法的过程,无论是与腐败警察之间的诈审,还是与陈冲饰演的高智商警督拉韫之间的对决,都让影片的情节充满了紧迫感。
警民之间对立,破与藏之间的角力,推理与演绎之间的错位,每一处都让人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唯恐生错。
高手对决,剑拔弩张,招招致命,就看谁更能撑得住,李维杰与拉韫,就是这样的超一流高手。
他们之间的脑力角力,让整个剧情充满了对峙感,非常精彩。
而姜皓文代表的政界高层与秦沛饰演的饭馆老板所代表的底层,又构成了另外一种冲突。
还有李维杰与惊慌失措的妻子,以及同样陷入惊恐迷茫的女儿之间,也有一层矛盾,就看李维杰如何稳住她们。
李维杰,一个人周旋在家庭、社会、阶层、警民对立之间,必须要有一位一身是戏的演员来承担不可。
按说,这样的角色,国内演员中大概只有黄渤这样的演技之神来演才合适,别的真的很难找到合适的演员。
但是,肖央站了出来,不畏自己的喜剧定位,勇于直面,勇于挑战。
如何玩好了,无疑是一个正名自己的机会,而如果玩不好,未来的路就困难得多了。
《误杀》电影观后感影评【2】
看过一千部电影的父亲与侦破一千个案件的警察。
父爱如山,挡住一切不幸;母爱如水,一切不可阻挡。
电影的开头,简洁明了的为所有人物性格,身份,地位做了介绍和铺垫。
而事件的开始,就是平平和素察共同参加的夏令营。
夏令营中,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国王老来得子,但这个孩子被巫师预言长大后会弑父夺位,于是国王狠心将幼小的王子弃之荒野,想让他自生自灭,没想到一个路过的农夫救了他,并将他抚养长大,王子长大后领导了一场反动,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并杀死了他,得知真相的他十分愤怒,
一怒之下又杀死了扶养他的农夫。
事后他又十分悔恨,他向大师请教该如何弥补。
大师告诉他,只有建一个连鸽子都无法飞到的塔,才能减轻罪孽。
于是他就修建了这座忏悔塔,日日忏悔,来减轻他的罪孽。
”
此时话音刚落,忏悔塔钟声敲响,镜头推到塔顶,放大,一群鸽子环绕,却无法到达。
故事,就在这座塔下展开。
较量,也在故事中缓缓突出。
剧中其实有两种“较量”。
平民百姓vs有势权贵;父爱vs法律。
先说说第一对较量。
在电影中,一上来就是警察欺压百姓,百姓只是敢怒不敢言。
影片中这一点反复出现,坤泰向百姓收取所谓“私了费用”时,维杰交保护费时,坤泰被匿名举报后来动手打举报人愤怒之下举起枪想杀人时。
以及片中很多小细节都透露出警察平日有多么仗势欺人,甚至片中明明平平才是受害人,但就因为误杀的是警察局局长的儿子,马维杰连报警都不敢。
为什么?因为他怕!不是怕坐牢!而是怕连坐牢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这是警察局局长的儿子!
儿子失踪,拉蕴利用自己职位之便,动用全警局的资源找儿子,随便就把马维杰一家抓回警局审讯并施以暴力,带领一众警察抛刨祖坟,不管不顾百姓愤怒。
这不是有权有势的大人物与平民之间的较量是什么?而社会底层的人,往往都是敢怒不敢言,并且影片中一句话很好揭示了这一点。
“羊只要有草吃就够了,根本就不在意谁在它们身上薅多少羊毛。
”
在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片中反复出现的“羊”。
羊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算是个重要的线索和暗示,贯穿全片。
影片英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过来就是没有牧羊人的羊。
试想一下,没有牧羊人的羊代表什么?就是没有法律保护的百姓,只能任由警察欺压而无力反抗。
羊,在佛教中代表愚蠢的凡人,在教中代表替罪。
影片中,李平在上课时,老师讲到“羊这种动物视力很不好,所以只要脱离了群体,单独行动就很可能被杀掉”。
我想,在这里就暗指未完全成长的青少年。
而替罪这一含义也反复体现,当马维杰为朋友打抱不平情急之下踢了坤泰一脚,而坤泰怒
火中烧举起枪马上就要开枪但被人拦下最后只能打死一只羊时,替罪的含义展露无遗。
最后片中出现了活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没有替罪!就代表着终将有人死亡!而死亡的人就是马维杰。
即使最后,也斗不过有势力的警察局局长,政府议员,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和素察一样被活埋。
再来说一下第二对较量。
法律与父爱。
父爱伟大么?当然伟大!片中马维杰到寺庙三次,第一次布施,大师收下后赐予他健康快乐,第二次布施,大师只是摇摇头,并没有收下,并说道“善恶皆有果”,第三次,与素察父母见面,他只说了一句“我是个没用的人,但如果有人要伤害我的家人,我会用尽一切办法保护她们”影片最后的一段采访,很多人都说马维杰应该无罪释放。
大家都知道了真相。
大家都不相信法律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绕回去,还是权贵大过法,但真的能大过法么?答案就是不可能。
再看看演员,这个剧本真的太适合肖央了。
沉稳的父爱和对于女儿的心疼,对这个家的责任,丈夫的担当,他表现的淋漓尽致。
谭卓与陈冲,两位截然不同的母亲,一个是温婉贤淑的家庭主妇,一个是杀伐决绝的警局局长。
不同的处境。
同样的母爱。
同台飙戏的感觉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就是“有些孩子是孩子,有些孩子是禽兽”。
陈冲的眼神非常精准。
让人一眼就不寒而栗。
蒙太奇的展现手法让这部电影碎片化又节奏紧凑。
最后的雨夜应该是致敬《肖申克的救赎》。
最后的采访,马维杰到底是不是个好人。
最后一个镜头,只一个眼神就够了,此刻任何台词都是多余。
最后,我不免想起多年前很喜欢的一部电影。
就用它作为这个影评的结尾吧。
《全民目击》最后用一个故事揭示了主题和真相。
故事是这样的。
传说龙背墙不是一面墙,而是一座山。
远古的南海龙王老来得子,所以对小龙王宠爱有加,但小龙王淘气任性,到处惹祸。
直到有一天,他真的闯出了大祸,失手烧掉了天庭神龛,慌乱中的小龙王回到家里,天庭自然不会放过他,南海龙王为了救儿子,他冒替小龙王,趴在盘龙山下,接受雷电的击打。
眼看父亲被烧的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小
龙王悔恨愧疚,他一下冲出来,要承担这个惩罚,龙王为了阻止儿子,便一头撞向身旁的金刚壁,当场死去。
“养不教,父之过”,南海龙王认为自己死得其所,死后,他的尸体便化作龙背山,经过这场灾难之后,小龙王幡然醒悟,终生恪守本分,与人为善。
后人将龙背山改称为龙背墙,是因为这面墙,挡住了小龙王所有的罪行,故此,后人称为龙背墙。
电影《误杀》最后的马维杰也同样担下所有罪行,并告诉自己的女儿,他有多么爱她。
最后的结尾,用马维杰的一段独白结束。
“爸爸是个没什么用的男人,但遇到事情一定会挡在你们身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和我渐渐有些疏远,你不再像小时候一样信任我,没想到我们之间竟是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获得信任。
未来的你会是一个勇敢的你,希望你不论面对什么,都有一颗勇敢的心,不再恐惧。
”
你很难想到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人能这么完美的掩盖所有罪行,但你一定不难想到一个父亲为保护女儿而奋不顾身所做的一切。
《误杀》电影观后感影评【3】
故事翻拍自印度片《误杀瞒天记》,改编完成度还不错,节奏缓急有序。
女警长的儿子强暴了女同学,拍下视频继续要挟,女同学反抗中把他给误杀了,然后一家人想着如何圆谎,如何瞒天过海……
整个故事发生在泰国,可能以后某些敏感又现实的题材可以借鉴这种出口转内销的嫁接方式。
先说陈冲。
本来这部电影我也是冲着她去看的,每次看到她能输出各种惊喜,我就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太幸福了。
陈冲是银幕上的硫磺烈火,放在《误杀》里,她的表演能撑起自己光芒,也能很好地辅助别人的表演。
她叫拉韫,警察厅女高管,预告片里有她非常狰狞的一面,非常抢戏。
GIF
然而,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母亲。
一出场,我们看到了她威严高能的一面,电影给了她很多光影的镜头。
她有很多剪影式的呈现,看不到五官和表情,光线昏暗下只剩下一个立体的黑影轮廓。
审讯过程中,她这种黑面神的煞气,确实能震慑对方的内心,拉韫也是靠着这套彪悍的心理战,不断瓦解对方的软肋。
哪怕对方只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拉韫也能让居高临下的威慑力瞬间鼎沸起来,地板上投射出一张类似女巫的黑影。
事业上,拉韫矜矜业业,在这片男人的世界里,磨出了自己的名号。
而生活中,她是一个被牵制的无助母亲。
她过于宠溺自己的儿子,让其小小年纪就恶贯满盈。
老公是官场新贵,在竞选新市长,夫妻相处有着领导间的那种客气。
这是一个失衡的女人。
陈冲的表演就像硫磺,一点就燃,燃得很有节奏和层次,同时控制住了大银幕上应有的火候。
这个人物前后情绪变化很分明,开场是她的人生总括,后面才是狰狞、失控再到觉醒。
得知自己儿子失踪后,拉韫展现出一种报复式的暴躁。
暴躁,但还是保持了头脑的清醒。
她成功诠释了警局女强人该有的千年道行,即便怒火中烧,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她还是能睿智地找出破绽。
陈冲和谭卓有一场对撕的戏份,两位母亲就像是失控的母狮,互不退让。
这场风波,让拉韫事业受损,她退出警界,成为孤苦的母亲。
我们看到了洗净铅华后的她,这又是另一种情绪张力:悲戚的,虚弱的,却依然倔强。
陈冲对角色的处理方式很聪慧,故事发生在泰国,她的台词里有
泰语,我们知道泰语就是那种霹雳吧啦的炸裂音(我冲是自己原声泰语哦,上外毕业的她,语言天赋是强的)。
拉韫的气场,非常适合这种语音语调。
陈冲的脸非常有线条感,而且紧致(请问陈冲女士,你的王牌保养品是啥?),如此立体的轮廓感,是表演最好的基底。
我们看到了她脸部的各种抽搐,这种狰狞和失控的气息,我曾经在她电视剧作品里看到过。
《如懿传》里,陈冲唯一一场戏,和邬君梅互撕的那段,陈冲的脸扭曲得很可怕。
再往前,她和冯远征合作的《人到中年》里,剧中她母亲突然去世,那一刻的崩塌、失控是摄人心魂的。
这一次,陈冲毫不费力地提炼出了「狰狞与恐惧」的高阶表达方式。
拉韫的丈夫是姜皓文演的,这位男演员很懂得和强气流女演员配戏。
之前和惠英红合作《翠丝》,姜皓文片中饰演惠英红的老公,后面变性成女人。
《翠丝》题材好,剧情一般,姜皓文面相还是太硬朗了,角色服帖度不强,即便他已经很努力地在诠释角色的隐忍和弱小。
《误杀》里,姜皓文和陈冲的气场搭配得很好。
这个丈夫,没有成为妻管严,大家在家里各自为政,虽然戏份不多,姜皓文把丈夫这个顶梁柱的角色还是顺利完成了。
前半段,夫妻相敬如宾,虽有心结,后半段,妻子崩溃,丈夫不离不弃。
陈冲这次的烈焰,刺激了男主肖央。
《误杀》虽然有悬疑色彩,但巧妙地融合了泰式喜剧细胞。
这就是靠肖央来调味了。
他的表演有冬阴功的味道,能带着故事和其他演员一起入味。
以前肖央的表演,更符合喜剧演员特别外露的那种怪路子。
这次《误杀》,他是在沉稳中埋笑点。
他是网络公司老板,人缘很好,面相忠厚老实,没有夸张的表情,
他靠着自己的冷幽默气质,把周围的泰式韵味有效地调动起来。
整个瞒天过海的过程,他展现出一枚资深影迷的模仿天赋,剧情有向《蒙太奇》致敬。
肖央让我看到了喜剧演员的惊喜,而且他这次的演法,完全可以驾驭文艺片。
谭卓这次演了受害者的母亲,这类角色谭卓经常演,从角色本身而言,她没有太大突破。
但就整部电影而言,谭卓极好地调节了自己的表演阈值,她的收敛,其实是帮助对手戏演员的释放。
好演员的格局感会特别强,她会站在整个剧情的高度来看自己。
这几位演员,提供了几种接戏策略。
陈冲属于很自由的演员,她接角色没有什么禁忌,甚至敢去挑战让人难受的角色。
拉韫的戏份不算特别满,陈冲应该演得不是很过瘾。
这是大花级演员羡慕但又很难企及的状态,我们很多好的女演员如今都是接四平八稳的角色,角色过于稳定,表演再精雕细琢,演多了也就模式化了。
观众花钱到电影院,要么看有惊喜的故事,要么看有新意的表演。
肖央有一张很接地气的脸,他的角色就像我们的左邻右里,很容易亲近。
这个阶段,他通过各种喜剧类表演,广结人缘,同时,他也在尝试拓展戏路。
能演文艺片的喜剧演员,是其他演员最怕却无能为力的竞争对手。
谭卓的每次表演都很扎实,即便角色发挥空间有限,她依然挥发着自己不慌不忙的表演欲。
我挺喜欢她这种创作状态,至少这些年,她每年都有作品上电影院。
作为演员,她的心应该很踏实了。
《误杀》电影观后感影评【4】
电影《误杀》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可能很多人一听到“改编”、“翻拍”就痛骂中国没编剧,扭头就走,但是这部电影有进行本土化改编,不仅剧情紧凑合理,效果也让人惊艳。
小学文化的李维杰(肖央饰)在泰国的一个小镇开了一家网络公司,他和妻子阿玉(谭卓饰)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平平(许文珊饰)是一名成绩优秀的高中生,青春期的她渐渐和父母没有话聊,想去参加夏令营结交新朋友,但夏令营收费高昂,收入微薄的李维杰本不想给平平报名,但看到孩子不开心,他还是心软了。
不成想平平在夏令营被灌醉性侵并录下不雅视频,那个男孩叫素察(边天扬饰),是警察局长拉韫(陈冲饰)和议员都彭(姜皓文饰)的儿子。
素察用不雅视频相威胁,平平痛苦不堪,这一切被妈妈阿玉发现,阿玉想要保护女儿,却遭到羞辱和毒打,阿玉母女对素察进行反击,却失手造成了“误杀”,藏尸的过程恰巧被几岁的小女儿安安(张熙然饰)看在眼里。
为了保护妻女,爱看电影的李维杰用蒙太奇造就证据链,想要帮家人逃脱刑法,完美犯罪。
为了找到儿子,敏锐冷酷的女警长拉韫不择手段,想要知道儿子是否还在人世,追寻真相。
李维杰说:“当你看过1000部电影,就会发现这世上没有什么离奇的事。
”
拉韫说:“当你破过1000个案件,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离奇的案件。
”
掐掉线索,做实证据链,构建心理防线,高智商犯罪能否瞒天过海?剧情就此展开……
善用手段的拉韫还用母亲的身份来攻克阿玉的心理防线,说她想要找回自己的孩子,但是阿玉说:“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这场对峙足见陈冲和谭卓的演技,让人惊艳。
滥用职权的拉韫命人暴打李维杰一家,吓哭了小女儿安安,在家人挨打和拉韫的逼问下,安安说出了素察尸体的所在地。
雨中的这场戏质感十足,是《误杀》这部电影的高潮,人物之间的矛盾到了鼎沸的程度,真相呼之欲出,素察究竟是怎么死的?尸体到底藏在了哪里?故事还没有结束……
最终李维杰自首,他在警车里的那场戏让人想起《我不是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