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历程及将来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将来发展方向
摘要国有投资控股公司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政府财税制
度改革孕育产生,伴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壮大,职能
不断调整。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资本经营的机动灵活特征决定其将成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市场化工具和手段。

关键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历程发展方向
一、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历程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始于上世纪后期,是政府投资由“拨款改贷款”,再到“贷款改资本金投入”的需要设立,这部分公司主要依附原先掌管政府资金投入的部门,如发改委、建委、农业、水利等部门,基本按照政府的意志对外投资,企业没有自主权,由于投资可行性分
析不足,投资效益差,现在大部分公司陷入困境。

本世纪初,配合政府体制改革,各地在原行业主管局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成立国有资
产经营公司,这部分公司基本是主管局的翻牌,仍以事务性工作管
理为主。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正式”作为一种国有企业类型或作为一种行业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始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后,
随着地方省、市国资委的设立,不同的形式、目标和任务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如雨后春笋陆续诞生。

二、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分类
从职能定位上看,国有投资公司一般应定位于企业层面,其本质
规定是作为政府投资主体,通过投资和持股两种方式为国有企业提供权益资本。

依据是否具有直接盈利性,国有投资公司可划分为国
有政策性投资公司和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两种类型。

1.政策性投资公司
除了历史上的政策性投资公司外,当前政策性投资公司的代表是各级政府的城市建设改造投融资平台,即通常所说的“城投公司”,其主要执行的政府的行政职能及事业职能。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融资,按照公司化的方式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2010年4月20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而2008年初的负债总额约为l万多亿元。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首要风险,将来继续融资非常困难。

2.国有投资控股公司
国资委成立后,根据企业监管及国有资本运营需要,打破行业界限,新设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或者合并原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及行业
投资控股公司设立。

这部分真正按企业化运作的国有投资公司,受历史原因及当前国有企业现状制约,也不得不既充当行业主管部门又行使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主体的职能。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这类国有投资控股公司。

这类公司按照监管级别又分为中央、省、市三级,(县级经营性资产的投资控股公司数量很少,规模小)。

三、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当前的主要任务
1.根据国资委授权,监管部分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能
国资委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根据同级政府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委成立后,大量国有企业划归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量大面广,发
展水平参差不齐,国资委直接监管难免力不从心,依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条例》,中央、省、市国资委陆续设立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或者授权已有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能,监管部分规模小、资产结构复杂、经营效率低下的企业。

通过授权管理,保证出资人监管到位,实现国有资产有效监管。

国家国资委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诚通公司控股集团公司就是这样管理平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沈阳、武汉、济南的多家地方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设立之初的主要职能也是分担国资委的监管压力。

2.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调整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本营运机构,根据市国资委的授权,依法对授权经营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运营,按照公司法及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整改造权属企业。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进权属企业股权重组、产业整合,重组产业链相同的企业,实现纵向一体化,横向合并同类企业,培育并扶持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国有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稳步推进无法整合的劣势企业关闭破产,通过引资、合作、出让、集中和解金融债务等方式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筹集资金分流安置困难企业职工。

3.政府或国资委授权或委托的其他业务
接管国企改革重组中剥离的不良资产及低效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依法规范处置承接资产,实现国有不良资产及低效资产最大限
度的保全与盘活。

另外部分公司还承担破产企业清算、托管,国有
产权交易平台,监管范围内企业土地盘活,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等职能。

四、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方向
不少人认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
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将退出历史
舞台。

事实上,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并非中国所独创,在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不少类似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除了被媒体广泛关注的新加坡淡马锡(temasek)控股公司外,其实,在全球500家最大企业中,有很多知名企业就是国有投资公司,如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vw)、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日本电气股份公司(nec)等。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市场手段调控市场,民营企业做不到的事情,国家投资公司都能做到。

国有资本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是可行的,有时候还是必要的。

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推进权属企业的改造、重组、整合,将国有资产转化成国有资本(股权)
国资委研究中心新近完成的一个研究课题中,对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这样表述:“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相比,投资控股公司的显著特点是变生产服务经营为股权经营,或资本经营”。

目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监管的企业行业跨度大、规模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还是未进行公司制改造工厂制企业,甚至地方投资控股公司还监管部分集体企业。

现实情况造成投资控股公司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仍
然负责监管企业的事务性管理,这与投资控股公司的职能定位明显偏离。

由于各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水平不同,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监管企业的产业整合、股权重组,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仍是投资控股公司阶段性的重要任务。

新时期企业整合重组既不能简单的“一卖了之”,又要避免历史上大企业集团建设的“拉郎配”现象。

立足监管国有资产现状,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理顺产权关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逐步将国有资产转化成国有资本。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公司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国有资本价值为目标,统筹规划,引进外来资本、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整合资源相近企业,培育部分具有行业优势或者地域优势核心子公司,适时再将低效运营资产或对外租赁经营的闲置资产以增资的方式注入核心子公司,转化为国有资本,提高资产收益水平。

积极推动运作核心优势企业上市,实现国有资本证券化,提高核心子公司融资水平,增强国有资本流动性,同时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

2.有序有效运营国有资本,担当经济结构调整的市场载体和重要推手
国有经济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在国资委的监管范围内,既要有生产性的国有企业,也需要资本性的投资控股公司,产业公司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投资控股公司则是灵活的双手,是一支有别于产业集团而专司资本经营,充当国民经济宏观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载体”和重要推手。

生产性和资本性国有企业共同构成进而有为,退
而有序的国有经济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当基础性和骨干力量的责任,就像能征善战军队有常规部队和特种部队相互配合一样,投资控股公司具有特种部队属性。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布局规划,少量国有资本通过投资控股公司的有序有效运营,运用杠杆效应实现资本放大功能,从而实现少量国有资本实现对社会大量资本的控制、带动和影响。

投资控股公司的资本运营的“攻城掠地”或“开辟新战场”体现了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而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战斗过程”实现国有资本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五、发展思考
1.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资本运营要坚持“政策性与效益性相结合”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政府定位和市场定位的统一体。

从政府角度讲,是政府的投资主体,代表政府行使投资职能,要体现政府投资意图。

从市场角度讲,同时又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这是关系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定位。

投资控股公司要发挥政府投资主体的作用只有通过市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也只有通过市场,以获取经济效益和实现企业永续发展为第一目标。

只重视政策性而忽视效益性,投资的项目投产后就要亏损,项目无法长久持续运作,甚至成为“烂尾”工程,更谈不上国有资本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高层次目标。

2.伴随职能转变,加强人才培养及储备,培育并提升企业核心竞
争力
目前,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大多由原来政府职能机构转变而来,员
工普遍没有经过市场熏陶,企业文化大多还是行政机关文化,缺乏
既熟悉国有企业经营又懂得资本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这越来越制约投资控股公司职能转变及提升国有资本监管水平、运营效率发挥。

投资控股公司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战略任务,超前谋划,引导员
工转变观念,加强员工培训及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提升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还要积极从外部引进高水平的人才。

当然,在目前的体制下,由于激励机制不到位,既难以引进,也难以留住高水平的资本运作人才,在过渡期间,可以考虑结合自身实际需要,选聘外部顾问,负责专项业务咨询培训,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受历史原因及区域国资改革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制约,国资委同时担当“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三个角色一直备受争议。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目前正加大构架调整力度,
未来将建立三层架构,国资委的“监督管理”的职能将更多地向监督倾斜。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三层架构”国资监管模式将取代当前的“二层架构”。

所谓的“三层架构”就是在国资委和国有企业之间构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中央或地方各级政府的国资委,充当赛场上的“裁判员”;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则是赛场上的“教练员”;而国有实体企业担当赛场上的“运动员”。

上海市国资委于3月末成立了经营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上海国有资
本管理有限公司,国务院国资委正在酝酿成立赋予更大运营能力“国投二号“国新公司,北京市国资委准备成立涵盖市政公用行业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公司,这都将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将来发展和定位做出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