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冠城镇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冠城镇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该文告出自
A.戊戌变法
B.袁世凯当政
C.清末新政
D.南京临时政府
参考答案:
C
【详解】根据“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清末新政期间废除了科举考试,故C正确;1898年戊戌变法,1912年袁世凯当政,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ABD时间不符合题意,并且也与废除科举考试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联系所学清末新政的内容分析解答。
2.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与暴君前一天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产一样合法。
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
”材料表明卢梭
A.认为革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主张主权在民、废除私有制
C.提出社会契约论,宣传自由
D.反对暴君,主张开明君主制
参考答案:
A
3.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参考答案:
D 4. 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
”这些变化主要源于
A.冷战政策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欧洲一体化
参考答案:
D
5.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张旭
B. 王羲之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参考答案:
A
6. 近代以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以下是前江苏巡抚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件:“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
”该条约是指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参考答案:
C
7. (改编题)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
《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
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
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材料表明
A.拜上帝教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
B.与清朝统治者相比,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其进步性
C.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能明确提出反封建的纲领
D.向西方学习的不深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参考答案:
B
略
8. 对于近代化与社会转型,日本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学,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政治革命—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
B
9.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B、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
参考答案:
D
10. 古希腊的雅典人口众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应短缺,50%~80%的粮食需要进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雅典采取的措施是
A.发展工商业
B.实行民主政治
C.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
D.提高农业技术
参考答案:
A
面对土地贫瘠、人口众多、食物供应短缺的困境,雅典利用自己靠海、天然良港众多的地理优势发展工商业来解决民生问题,故A项正确。
实行民主政治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而是确立政治制度,故B 项错误。
雅典缺少肥沃耕地,农业不发达,因此发展工商业,故C、D两项错误。
11. 唐贾岛《喜李馀自蜀至》诗:“往来自此过,词体近《风》《骚》.?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可与《风》对应的是()
①②③
④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考点:3L:《诗经》和楚辞;I7:浪漫主义美术.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与世界近代文学艺术发展的相关知识.对“《风》《骚》”作品风格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是《诗经》是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与黑》与《战争与和平》均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故A正确.
《唐璜》与《自由引导人民》均属于浪漫主义形式的作品.故排除BCD.
故选A.
12.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参考答案:
考点:36:宋明理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主要思想主张.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解答:朱熹的意思是皇帝虽然贤明智慧但是“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故要格物致知,选择A项.
B项是讲的伦理道德,主张人的行为应该服从理的要求;
C项主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D项主张立志.因此BCD项均与材料无关.
故选A.
13.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
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参考答案:
考点:南方谈话.
分析:本题以时评作家关于南巡20周年的评论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南方谈话内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解答:A、南方讲话主要是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排除;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
C、南方讲话,提出了要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除计划经济的束缚,正确;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破除了思想的束缚,排除;
故选C.
14. 1844年,美国特使顾盛抵达澳门。
当清廷得知其有进京呈递国书的要求时,给钦差大臣耆英的唯一指示就是阻止这一行动。
为此,耆英不惜与之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
这反映出清政府
A.对外奉行投降政策
B.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C.有效抵抗外来侵略
D.竭力维护天朝体面
参考答案:
D
【详解】A.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清朝阻止美国特使进京,《望厦条约》是其因未完成任务而订立的,并非清政府的指令所为,所以看不出奉行投降政策。
B.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以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无法为继。
C.美国公使进京呈递国书并非侵略活动,加以阻止也不是抵抗外敌侵略的活动。
D.清朝之所以害怕美国特使进京,是担心双方在礼仪上发生冲突,实际上是要维护天朝的体面。
故选:D。
排除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当时清朝外交思想的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5. 在《物种起源》一书出版20年后,有一位名叫马歇尔的英国评论家,大胆说出了他的一些同代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他写道:如果英国人口的增长赶不上中国人,那个无精打采的种族将会蹂躏地球的许多地方,而本来应当是朝气蓬勃的英国人定居在这些地区将受到威胁。
这主要说明()A.达尔文主义成为19世纪末后种族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B.达尔文主义应用于社会对世界的影响是消极的
C.达尔文主义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后殖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D.中国过多的人口挤占了英国人生存的空间
参考答案:
A
进化论。
从材料“如果英国人口的增长赶不上中国人,那个无精打采的种族将会蹂躏地球的许多地方,而本来应当是朝气蓬勃的英国人定居在这些地区将受到威胁”可以看出这名英国人是以达尔文进化论作为基础分析社会,发展成种族主义,故选A。
B项错误,对世界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材料并未体现;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的理解。
16. 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A.战争
B.革命
C.变法
D.思想争鸣
参考答案:
C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我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通过变法,建立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废
除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从而进入到封建社会。
故选C。
、
17. 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
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拉马克 B.拉瓦锡 C.道尔顿 D.哈维
参考答案:
A
18. 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
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
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
B.程朱理学的盛行
C.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
D.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参考答案:
考点:宋明理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理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宋朝理学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对这种人性的压制必然导致在生活上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宋代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排除C项;封建阶级社会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排除D项。
答案:B
19. 1924年孙中山就土地问题指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是起来反抗的”。
这表明他主张
A.完全放弃仿效俄国经验
B.实行核定地价政策
C.谨慎实施“耕者有其田”
D.维护封建地主利益
参考答案:
C
“完全放弃仿效俄国经验”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实行核定地价的政策,故B错误;“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是起来反抗的”说明1924年孙中山并不主张立刻实施“耕者有其田”,故C正确;1924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并非维护封建地主利益,故D错误。
故选C。
20. 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材料表明( ) A.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答案:
A
雅典民主制。
根据材料“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可知智者的出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智者是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专门教人雄辩术和修辞学,因为在古代雅典城邦中,公民珍视自己的政治权利,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在陪审法庭上都要自己辩护,所以就使教授人们修辞学和雄辩术的职业成为需求,故A项正确;雅典人有极高的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是智者运动刺激的,故B项错误;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不是说政治权利是依靠雄辩术才获得,只是说有了雄辩术会有“优越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需求”产生“智者”,不是在强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故D项错误。
21. 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
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
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参考答案:
C
22.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④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④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邓小平的话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文化事业又恢复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
“双百”方针将长期指导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
但这并不能说明文化事业成了我党的工作重心,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是经济建设,因而④说法错误。
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23. 《元史·百官志》记载:“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
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
”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
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B.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C.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
参考答案:
B
【详解】“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说明行省是因为军事需要中央临时委派的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最初是用兵西北军事的需要,可见,元朝的行省和清朝军机处最初都是因为征伐用兵之事而设,故B项正确;军机处不是中央派出机构,故A项错误;军机处不属于中央常设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行省设置不具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故D项错误。
24. 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营建陪都洛邑没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
B.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
C.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
D.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B
25.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
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参考答案:
B
26.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李贽的思想特点是离经叛道,猛烈抨击儒家经典、正统思想和伦理纲常。
李贽的上述言论是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唱反调,故答案为B。
A项表述不全面,材料所述李贽的观点并非仅此一点,排除A;材料中李贽的观点并非仅仅针对孔子,排除C;材料中李贽表达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并非只是为了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排除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
2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的下列国际文件,中国参与签署的有
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开罗宣言》
③《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28. 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表1
事件意义
地理大发现视野开阔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改革否定教会权威
启蒙运动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达尔文进化论神学受到严厉考验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教会影响力减低
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C.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D.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参考答案:D
29. 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
和意志应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
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
A.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
B.消极遁世处世态度
C.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
D.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
参考答案:
C
【详解】从战国后期“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以“道生法”为基础,申明君主权力、“刑德相养”、阴阳微彰等内容,可见黄老之学兼采“儒家、法家”的治国之道,C项符合题意;黄老之学是以道家为
基础的,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对国家政治、刑德关系的阐述,体现了黄老之学对治国理论的研究,B 项不符合题意;《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以道家哲学为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在
A.1949年B.1972年C.1992年D.2001年
参考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两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和
富国强民之道,并从失败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梁启超《西学书目表》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
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
材料三: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四: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
……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梁启超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那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4)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参考答案:
(1)器物方面: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或“中体西用——洋务运动;制度方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或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文化方面: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2)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3)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4)贡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详解】(1)问,结合近代西学东渐的相关史实,列举器物、制度、思想的代表阶级派别及思想主张即可。
(2)根据材料上卷诸书皆为“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为可多为科学技术层面,故可从科学传播与近代化角度进行分析。
(3)结合所学,旧三民主义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根据材料“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可知新三民主义提倡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4)根据时间信息20世纪20年代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回答。
32. (11分)儒家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体部分。
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演变.其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材料二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
材料三“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
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1分)
(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
(2分)简要指出儒学能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分)
参考答案:
答案:
(1)“仁政”。
(1分)
(2)“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适应了西汉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和开拓统一事业的需要。
(2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