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古诗词默写训练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中曾形象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 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刘裕是“ ________”的气概,刘义隆却是“________”的狼狈结局。
(3)在《曹刿论战》,鲁庄公认为自己祭祀神灵时从不虚报祭品的数目,做到了诚实可信,曹刿却认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吞”“赢”“仓皇”“孚”“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故答案为: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⑵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⑶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柳宗元爱幽寂之景,状山谷是幽谷,所谓“羁禽响幽谷”,又如游小石潭之斗折蛇行的幽邃境状________。
”亦追求对凄寒之水的描摹,有“寒藻舞沦漪”。
有“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其中“冽”意为________。
(2)《国殇》中惨烈的激战场面,使得“________”,真所谓“惊天地泣鬼神”。
每当我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脑海中会涌现出《国殇》的最后两句:“________”,体现了我们对烈士们不泯英灵的崇敬之情。
【答案】(1)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清明澄澈或者寒冷
(2)天时怼兮威灵怒;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以及理解重点字词的能力。
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理解字词含义时,可根据上下文或文意帮助解读。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寂寥,悄怆,幽邃,怼,魂魄,鬼雄。
故答案为:⑴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清明澄澈或者寒冷;⑵时怼兮威灵怒;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齐人败绩,曹刿说“________”,由此断定齐国是真的退败后才下令追击。
(3)《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________”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答案】(1)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有无“吾”都给分)
(3)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尤”“攘诟”“辙”“拨”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⑵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有无“吾”都给分);⑶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决心效法前贤,至死不渝。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谆谆告诚后主,宫中之事咨询郭攸之等人之后再施行,必能“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时的磅礴气势。
【答案】(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直、裨、阙、戈。
故答案为:⑴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⑵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指出,上天要将重任交给一个人时,会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磨炼,文中表明上天磨炼人的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出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正值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
【答案】(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忍、曾、益、作客、初、姿。
故答案为: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⑶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
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
(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苏轼以酒祭奠江月寄托其旷达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拂”“酹”。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出士大夫耻于相师的原因。
这些士大夫认为师生之间年龄和学问都相近,如果从师,就会处于“________ ,________”的尴尬境地。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________ ,________”。
(3)《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关于“学”与“思”在荀子《劝学》中也有论述:“________ ,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 ,________”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收束上阕的写景,下句引起下阕的怀古、议论抒情。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极有气势地写出当年刘裕北伐时的豪迈与功业,与下文刘义隆地仓皇败北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羞、谀、臾、戈。
故答案为: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⑶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⑷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⑸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通过占卜确定婚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批判当时随意歪曲法度,竞相苟合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尔、卜、筮、咎、墨、竞、纵、苇、凌、顷。
故答案为:⑴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⑵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抒写全体将士心愿,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答案】(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负、翼、畔、携。
故答案为: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⑶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0.(2019•全国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分析】此题中需注意“尊”“酹”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⑵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________。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
(3)《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答案】(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如第一句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第二句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第三句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艰”“跬”“至”“尔”“卜”“筮”“咎”等。
故答案为: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⑶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2.在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不乏借酒助兴的语句。
陶渊明在《归去来号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他在辞官归隐后,和家人团聚的温馨快乐。
(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四句,写出了祖母时日无多,呼吸微弱的样子,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
(4)苏轼的《念娇·赤墅怀古》流露出消板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白的《梦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流露消极情绪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2)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3)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谤讥、携、樽、薄、奄奄。
故答案为: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⑵携幼入室;有酒盈樽;⑶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⑷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