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立(chù) 喑.哑(yīn) 襁.褓(qiǎng) 惟妙惟肖.(xiào)
B.田圃.(pǔ) 禁锢.(gù) 殷.勤(yīn) 燕然未勒.(lèi)
C.栖.息(qī) 猖獗.(jué) 体恤.(xù) 鲜.为人知(xiǎn)
D.舴.艋(zé) 驽.钝(lú) 颤.动(chàn) 妄自菲.薄(fěi)
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
A.纳萃屏障漫不经心曲指可数
B.譬喻妥贴锐不可当恃才放旷
C.琐屑戳穿轻飞漫舞神采奕奕
D.秘诀清明通宵达旦随身附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出门在外,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我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你们阜新是‘玛瑙之都’啊!”
B.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懂得,读两三遍就懂得了。
因此,重要的书
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C.面对公共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
....呢?
D.在这次语文考试中,小明的作文居然得了满分,连老师都对他顶礼膜拜
....。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C.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枝笔。
D.只要旗子笑了,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了,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6、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D.②①③④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仁者见仁,__________。
(《周易》)
(2)子曰: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4)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
(8)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注)①木末:树梢。
②死敌:死于敌手。
③死法:死于军法。
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___________)(4)思欲就.亭止息(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应如何理解?
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买了半山百合
在市场里,有个宜兰人,每隔几天来卖菜。
他的菜篮里每次总会有几把野花。
他告诉我,他在家附近采到什么花,就卖什么花。
他卖菜与一般菜贩无异,但卖花却有个性,不论大把小把,总是卖五十元,所以买的人有时觉得很便宜,有时觉得很贵。
他不在乎,也不减价,理由是:“卖菜是主业,要照一般的行情;卖花是副业。
我想怎么卖就那样卖呀!爽就好!”
他卖花爱卖不卖的,加上采来的花比不上花店的花好看,有的极瘦小,有的被虫吃过,所以生意不佳,可怪的是,他宁可不卖,也不折价。
有时候他的花好,我就全买了(不过才三四把),所以他常对我说:“老板,你这个人阿莎力(闽南语,指干脆爽快),我真甲意(闽南语,指喜欢)。
”
有时候花真的不好,我不买,他会兜起一把花追上来:“嘿!送你啦!我这个人也阿莎力。
”
久了以后,相熟了,我就叫他“阿莎力”,他颇乐,远远看到我就笑嘻嘻的。
今天路过阿莎力的摊子,看到有几束百合,比从前卖的百合瘦小,株条也不挺直,我说:“阿莎力,你今天的百合怎么只有这些?”
“全卖给你好了,这是今年最后的野百合了,我把半座山的百合全摘来了。
”
“半座山的百合?”“是呀!百合的季节已经过了,我走了半个山只摘到这些,以后没有百合卖了。
”
“半座山的百合,那剩下的半座山呢?”
“剩下的半座山是悬崖呀,老板!”阿莎力苦笑着说。
想到这是今年最后的百合,我就把他所有的百合全买下来,总共才花了三百元。
回家的路上,我想,三百元就买下半座山的百合,十分不可思议。
我把百合插在花瓶里,晚上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看那纯白的盛放的花朵。
百合的喇叭形状仿佛在吹奏音乐一样,野百合的芳香最盛,特别是夜里心情沉静的时候。
香气随着音乐在屋里流淌。
在山里的花,我最喜欢的就是百合了。
从前家住山上,有四种花是遍地蔓生的,除了百合,还有野姜花、月桃花、牵牛花。
野姜花的香气太艳,月桃花没有香气,牵牛花则朝开暮谢,过于软弱,只有百合是色香俱足,而且在大风的野地里也不会被摧折,花期又长。
从前的乡下人不时兴插花。
因为光是吃饱都艰难,谁会想到插一瓶花呢?但不插花不表示不爱花,每当野花盛开的时节,我们时常跑到山坡上去寻找野花的踪迹。
有些山坡开满了百合花,我们就会躺在百合花的白与白之间。
山风使整个田园都有着清凉的香气。
感觉我们的心也像百合一般白了,并用白喇叭吹奏着高扬的音乐。
然后想到“山上的百合也不纺纱,也不织布,但所罗门王皇冠上的宝石也比不上它”的句子,我们就不禁有陶醉之感了。
近年来,野百合好像也很少了,可能是山坡地被开发的缘故。
只有几次到东部去,我在东澳、南澳、兰屿见到野百合遍地开的情景。
自从流行插花。
百合花就可以卖钱,野生的百合在未开之前便被齐根剪断,带到市场来卖。
瓶插在屋里的野百合花,虽然也像在坡地一样美、一样香,感受却大有不同了。
屋里的百合再怎么美,也没有野地风中那样的昂扬,失去了那种生机盎然的姿势,好像……好像开得没有那么“阿莎力”了。
进口种植的百合花有各种颜色,黄的、红的、橙的,香气甚至比野生的更胜,但可能是童年印象的缘故,我总觉得百合花都应该是白色的,花形则最好是瘦瘦的、长长的。
可是那土生土长的、有灵醒之白的百合,恐怕得要到另外半山的悬崖峭壁去看了。
此时的野百合花期已过,剩下的都是温室种植的百合了,这样一想,眼前这一盆百合使我生起一种深切的感怀。
它是在预告一个春天的结束,用它的白来告白,用它的香来宣示,用它的形状来吹奏,我们在山坡地那无忧的生活也随百合的记忆流得远了。
夜里,坐在百合花前。
香气弥漫,在屋里随风流转。
想到半山的百合花都在我的屋子里,虽然开心,内心里还是有一种幽微的疼惜。
呀,不管怎么样,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好,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的,好呀!
(选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有删改)1.阅读文章,说说山里的花,作者为什么最喜欢百合?
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百合的喇叭形状仿佛在吹奏音乐一样,野百合的芳香最盛,特别是夜里心情沉静的时候,香气随着音乐在屋里流淌。
3.文章主要写野百合,但作者开头却花了很多笔墨写卖花的人,说说作者这样
安排详略的用意是什么。
4.文章末尾说:“呀!不管怎么样,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好,野百合,还是开在山里的,好呀!”联系全文,说说这段文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蜗牛很“牛”
蒋骁飞
①在很多人眼里,蜗牛是羸弱的小动物,它们行动迟缓、不堪一击,遇到天敌,几乎只能坐以待毙。
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随处可见其踪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
一个种群能如此繁盛,一定与其强大的适应力有关。
其实,在适应环境方面,蜗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
②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
蜗牛一旦预感到危险,就会把自己的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直到它感觉到警报解除,才会再次出来活动。
那么蜗牛在壳中一次能待多久呢?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
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的程度,仅仅能维持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
③在日本,有一种叫蚤蜗牛的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
大家都知道,蜗牛行动极其迟缓,每天的生活区域通常只有几平方米,蚤蜗牛难道能借助什么神秘力量“飞”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④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
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特别喜欢吃微小的蚤蜗牛,但有一小部分的蜗牛被鸟吞食之后,能忍受住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粪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
日本研究人员裕也一郎说:“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
受到地域限制的无翼陆生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蜗牛为什么能够迁移到很远的地方?也许通过以下解释可以揭开这个谜底—
—它们借助鸟儿的足、肠胃,抑或是龙卷风,被散布到更加广阔的区域。
”动物的消化液腐蚀性极强,能将钢铁溶化,一些看似弱不禁风的蜗牛却能在其中安然无恙,并借助“鸟的翅膀”成功地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
⑤在我们的意识中,快速、攻击、凶猛是强者的象征,但自然界的逻辑似乎并不如此,不然,缓慢、羸弱、渺小的蜗牛为何也能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生生不息?
(选自2018年第4期《思维与智慧》)1.结合全文来看,蜗牛的“牛”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
3.第④段画线句“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
”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去掉?请简析原因。
4.读完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
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参考答案:
一
C
B
D
A
A
A
(1)智者见智(2)温故而知新(3)随风潜入夜(4)往来无白丁(5)浅草才能没马蹄(6)不畏浮云遮望眼(7)化作春泥更护花(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
1.睡觉只,只是曾经到,靠近
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3.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闲人”只不过是作者的自我解嘲罢了
4.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
三
1.①因为百合是色香俱足,而且在大风的野地里也不会被摧折,花期又长;③百合花有一种灵性之白,能净化人的心灵。
2.想象,由百合的喇叭形状想象它们是在吹奏音乐一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野百合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屋里的情状,突出了野百合的香气之浓,表达了作者对野百合的由衷的喜爱之情,及闻到花香的愉悦之情。
3.①以人映花,借卖花人的性格豪爽,随意,无拘无束,映衬野百合花开得痛快奔放,充满野性活力。
②为后文作者对野百合花命运的忧虑做铺垫,正因为卖
菜人把半山的野百合给采来了,作者由此联想到野百合越来越少了。
4.①野百合见证了童年生活的纯真,而现在野百合少了,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在离我们而去,表达了作者缅怀过去,留住美好的愿望。
②野百合在未开之前便被齐根剪断,带到市场来卖,作者对野百合的不幸遭遇感到痛惜,对野百合的生存状况感到忧虑。
③强调野百合应该开在山里,只有开在山里,才更能现出它的白,溢出它的香,对人类只重视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感到不安。
1.分布广,数量多,适应环境能力强,自我保护能力强。
2.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运用具体而准确的数字,准确有力的说明了躲在壳里的蜗牛躲在壳里的时间之长,自我保护能力之强。
3.不能去掉,“大约”是表示不确定,说明经过鸟消化后仍然有活着的蜗牛,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可从“适者生存”“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角度来谈。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