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拉林河片九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榆树市拉林河片九校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史料中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的。

下列可作为研究北京人情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A.北京人头部复原像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C.知名历史学家著述D.考古现场影像资料
2.下列与“干栏青石微风里,骨耜农耕稻谷收”相符的历史文化遗迹是()A.山顶洞遗址B.二里头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3.下列史事中,可以通过阅读《史记》了解到的有()
①焚书坑儒
②大泽乡起义
③光武中兴
④西晋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作:“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这首诗描写的是()
A.分封制的等级规定B.察举制选才的程序
C.科举考试后的盛况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
5.下列画家及代表作搭配正确的是()
A.顾恺之——《送子天王图》B.阎立本——《洛神赋图》
C.吴道子——《步辇图》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宋代正是因为……才没有重蹈唐末五代覆辙。

句中省略号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A.发展经济B.减免赋税
C.发展海外贸易D.重文轻武
7.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官员主要负责监察的是()A.秦朝太尉B.西汉丞相C.宋朝转运使D.元朝御史台
8.2021年5月,月球上新增5个中国地名,其中一处用中国古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名字命名。

宋应星的主要贡献是()
A.开创中医临床理论B.写作《农政全书》
C.推进圆周率精确度D.编写《天工开物》
9.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

如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

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10.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某一法规:“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根据农民的要求,消灭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这一法规的实施有利于()
A.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B.团结地主阶级抗日
C.激励农民支援解放战争D.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1.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

”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
12.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13.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列历史史实与结论不相符的是()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北伐战争﹣﹣促使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C.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中共一大的召开﹣﹣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4.二战结束后,顾维钧代表中国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而1997年香港却顺利地实现了回归。

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D.英国对香港的治理力不从心
15.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国民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初级路线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17.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这一讲话聚焦的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C.工业化建设D.抗美援朝
18.如图是1960年春王进喜率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在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

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A.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B.助人为乐的社会风貌
C.诚实守信的价值追求D.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19.“拜占庭文化融合了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基督教的文化因素以及近东文明古国的文化精髓,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材料体现了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A.继承传统B.兼收并蓄C.独立创新D.崇尚神学
20.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分别是()
A.发明火车、发明电灯
B.发明飞机、提出相对论
C.发明汽车、研制内燃机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21.他是一位小说天才,曾在其作品的“总序”中写道:法国社会将要作为历史学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员。

该作品是()
A.《哈姆雷特》B.《人间喜剧》
C.《复活》D.《战争与和平》
22.某九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出一期历史板报,摘录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的文字,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B.欧洲联盟的发展
C.政治格局多极化D.世界性金融机构
23.“玻利瓦尔解放南美洲”“章西女王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血腥的资本积累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D.二战后亚非拉的奋起
24.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中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大体处于同一时期。

古希腊先哲和中国“诸子百家”相同的历史贡献是()
A.开启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
B.为诸侯争霸提供了思想基础
C.构筑了所处时代的文化繁盛
D.推动世界完成了近代化转型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处于对峙与竞争状态。

其中,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D.德国的分裂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古至今,茶叶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之一。

公元6世纪茶叶就随着商人的驼队传到了中亚。

到了元代,蒙古人建立了贯通欧亚的大帝国,茶文化也迅速地在阿拉伯半岛和印度传播开来,到了清朝时期,中国茶叶通过海运输往了许多国家。

(1)(3分)结合所学指出“驼队”将茶叶传到中亚的商路。

材料中贯通欧亚的大帝国的建立者是谁?清代茶叶通过哪一港口运输到其它国家?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为英国宫廷带来饮茶风尚。

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

1750年喝下午茶成了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

18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即使贫困百姓家也能一天两次茶,茶成为英国的国饮。

材料二:茶叶最开始在欧洲是被当作医治昏迷、虚弱、胃肠痛的药品,之所以能风靡整个英国,是因为后来茶叶被作为奢侈品推荐给英国皇室,皇室以饮茶为荣。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国人饮茶习俗发生了变迁。

(2)(2分)结合材料指出茶叶最开始在欧洲的用处。

依据英国人饮茶习俗的变迁表,归纳在英国皇室之后饮茶人员身份的变迁。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东来,深入中国内地,对茶叶的认识和宣传更深更广。

在17世纪,素有“海上马车夫”的大国是欧洲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和经销商。

从18世纪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支配世界的茶叶贸易。

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平均每年达到330万英镑,占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因此茶叶被称为“绿色黄金”。

加之清政府放松对茶叶的控制,茶叶贸易出现了跳跃式发展。

(3)(5分)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欧洲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家。

同时依据材料简要概括“茶叶贸易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原因。

(不可直接摘抄原文)
材料四:在清代的对外贸易中,茶叶是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保持贸易顺差的有力武器。

而对英国人来说,茶叶贸易就是白银贸易。

……而巨额的白银大多是英国人通过向美洲贩卖黑奴换来的“黑钱”。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找到了白银的替代物—鸦片,……茶叶使英国欲罢不能,鸦片使清朝不能自拔,金钱战胜了道义,这场贸易争端最后以一场战争结束。

(4)(4分)依据材料指出茶叶在当时清代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同时指出,英国白银主要是通过哪一罪恶的贸易获得?材料中的“战争”的结果如何?这个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材料五:到19世纪60年代末,印度茶开始出口并发展迅速。

……而此时华茶出口税却较高,茶价跌落后税收却如故,加之本国制茶叶技术又比较落后,致使茶货出口逐年递减。

1919年,英国为确保印度茶叶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使华茶雪上加霜,而当时中国政府无力与英国交涉,最终华茶外销急转而下。

(5)(3分)依据材料分析19世纪华茶外销递减的原因。

同时指出材料中当时无力与英国交涉的“中国政府”。

材料六:中国是茶的故乡,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但当前我国茶叶出口仍面临许多问题,如近年来出口遭遇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品牌化程度较低,阻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非地区,过于集中和单一;茶类虽齐全,但以绿茶为主,其它优质茶的出口占比偏低。

……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需再度复兴。

(6)(3分)请针对材料六中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问题,谈谈怎样才能使中国茶叶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再度复兴。

(2点即可)
27.(15分)按要求完成历史小短文。

对于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两个大一统王朝一明朝和清朝(1840年前)统治时期的评价,有人说是“盛世”,也有人说是“危局”。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任选三个领域各选两例史实(明、清各举一例)论述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B。

2.C。

3.A。

4.C。

5.D。

6.D。

7.D。

8.D。

9.A。

10.C。

11.B。

12.B。

13.B。

14.A。

15.D。

16.C。

17.B。

18.A。

19.B。

20.D。

21.B。

22.A。

23.B。

24.C。

25.D。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26.(20分)
(1)丝绸之路;忽必烈;广州。

(2)被用作药品;上流社会—中产阶级—百姓。

(3)荷兰。

西方来华人员的认识和宣传;茶叶市场的扩大;巨大的贸易利润的刺激;清政府放松对茶叶贸易的控制。

(4)作用: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保持贸易顺差的有力武器;罪恶贸易:三角贸易。

结果:以清政府战败而告终。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5)原因:印度茶的兴起与发展;茶叶出口税较重;制茶叶技术落后。

政府:北洋政府。

(6)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树立自己的品牌;注重核心技术的自主原创和革新;坚持扩大开放,在全球贸易竞争中获取主动权等。

27.(15分)
观点:明清时期是“盛世”。

阐述:明清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表现在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强化;经济上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表现在农业方面:引进美洲玉米等高产作物;手工业方面:棉纺织业推向北方,景德镇青花瓷畅销;商业方面:商品经济活跃,出现晋商、徽商等商帮;清前期顺、康、雍、乾重视农业,推行垦荒政策,农业有较大发展;手工业发展,出现手工工场;商业发达;文化上传统科技文化的发展,表现在小说和戏曲发展突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小说取得空前成就——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外关系方面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康熙命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打败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取得了反侵略斗争胜利等。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盛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