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大观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市大观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12分) (共2题;共12分)
1. (4分)(2012·绥化)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跋涉,是一种需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读得一本好书,如同读出一片心灵的绿荫,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一道屏蔽尘世宣嚣的隔壁音,一座构筑人格的大厦。
(1)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
绿荫创痛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4)仿照前后语句,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________ ,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
2. (8.0分) (2019八上·南浔月考)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写出了大漠边关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张潮言:“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
”你瞧:王绩描绘了“树树皆秋色,________”的静谧山林;吴均刻画了“________,争高直指”意气奋发的山林;郦道元那一句“则素湍绿潭,________”道出了水的多姿;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中的江水又是多么绚烂。
二、阅读(54分) (共5题;共54分)
3. (8分) (2017九上·和平期末) 名著阅读
(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篇。
B .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琐记》。
C .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 .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这句话中的“他”是寿镜吾先生。
E .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2)下面文字节选自潘旭澜《朝花夕拾》的艺术一文。
请你结合作品中有关“阿长”的具体内容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使我想起中国史传文学中“不虚美”“不隐恶”的主张。
我认为,这既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与现实主义精神相通的。
《朝花夕拾》不是史传文学,但作为写真人实事的散文,这样来写人物,无疑是应该肯定的,而且,对于文学创作中,描写较为复杂的性格,避免将人物简羊化、绝对化也是有益的经验。
4. (14.0分)
记叙文阅读。
回答1-4题。
幸福的篮子
①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
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
我想逃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
②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情绪。
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
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目凄凉。
③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
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地绣起花来。
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
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家。
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
④“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她说。
⑤“您,有什么可以聊得呢?”我望着她,内心有一种本能的迟疑与拒绝。
⑥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知道吗?我看了你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你这样的可真不多见。
”
⑦“什么不多见?”
⑧“你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忽然看到柔和的阳光下,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篮子里。
”
⑨“什么?幸福篮子?”
⑩“这是个秘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希望自己幸福吗?”
⑪“当然希望,可是,我没有幸福······”
⑫“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
我给你说一说吧,算是对你的奖赏。
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也不只是爱情。
你这么年轻,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幸福,其实不全是这样。
”
⑬老太太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当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心里就感觉到:这情景很美!我的心就像向你微笑了。
于是,我就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能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篮子里了。
这个篮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发着闪闪的亮光,脑子里的阴暗就会被这亮光赶走,你就会相信整个日子都是亮通通的。
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晶莹剔透的珍珠细细品味一遍。
其中会有个我取名为‘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
想到它,那种美好的情景便会立即重现。
我就会看到,在绿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的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
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你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你的凉鞋有点磨脚,你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
我也许还会想起更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
⑭在老太太描绘“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
⑮“太奇妙了!”我惊呼起来。
“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您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
⑯“是的!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
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
”
⑰我谢了这位老太太,朝家走去。
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我发现,原来,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
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我往我的“幸福篮子”里投放了一颗最闪耀的珍珠!
(1)初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来。
(2)文中说“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我”为什么要将我的生活“缝”起来?“缝”字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3)文章第(17)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
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4)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
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
5. (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眼光
①同样的景物,有人觉得美丽,有人却觉得平淡;同样的事物,有人看到了机遇,有人却熟视无睹;同样的生活,有人活得坦然,有人却活得凄然……面对同一世界,为什么每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如此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
②春之绿草、夏之鲜花、秋之艳阳、冬之白雪,四季的盛景如一场极其动人且常演不衰的戏剧,但在一些人的眼中却枯燥而无味,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智慧的眼光。
③为发现一朵花开放而欣喜,为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而欢乐,为望着湛蓝的天空而陶醉,为目睹一个小小的善举而感动……我们会发现身边有无数美丽的风景,人性的善良是如此感人。
所以,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美丽。
④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抓住机遇。
冷战结束后,东德和西德之间的柏林墙随即被推倒。
那些剩下的碎石瓦砾,在旁人看来就是一堆废物,毫无用途。
可是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它的价值,因为这些遗物是历史的见证,将来的价值不同寻常。
于是,年轻人买下了它们,经过加工,废物摇身一变,变成了柏林墙推倒后的纪念品。
人们为了记住这段历史,纷纷购买。
看似无用的东西却使那个年轻人获得了财富,正是因为那个青年有着敏锐而智慧眼光,才发现并抓住了这个别人都看不到的机遇。
⑤ 。
著名作家及画家冯骥才文革中被下放,生活贫苦,但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还在自家院中种上扁豆花,每日作画。
正因为他能坦然面对磨难,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凭借独树一帜的画风,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
相反,有些人生活中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喋喋不休地抱怨命运不公,甚至绝望轻生,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精彩。
可见,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挫折时,一定要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才能让我们释怀,活的更加精彩。
⑥总之,你想世界给你精彩的生活,你就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
如果你想拥有欢乐、健康和成功,拥有丰富精彩的生活,那么就请你调整心态,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吧。
(原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的过程,按要求填空。
首先,其次,然后。
(3)请你在第⑤段开头的横线处填一句话来做为此段的分论点,并说明理由。
6. (5.0分)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 (15分)(2019·襄阳)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
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② ,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
河南仓粟以赈之。
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黯学黄老之言⑥ ,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
其治,责大指⑦而已,不苛小。
岁余,东海大治。
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刪改)
【注】①谒者:官名。
②河南:指河南郡。
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
④矫制:假传圣旨。
⑤数:屡次。
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
⑦大指:大的原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使:________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乃:________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 .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________的品质,从原文中“________”这一句可以看出。
(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三、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
8. (50分) (2017八上·黄冈月考)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道作文。
题一: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材料表达重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马云说:什么时候是机会?别人在抱怨的时候就是机会,大家都说好,机会不会太好;大家都不看好,往往蕴藏机会。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独特的思考、独特的眼光,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坚持5年或者10年,一定会成功。
题二: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必定收藏了许多:如果把美好定格在心中,那便是一生的快乐;如果把快乐定格在心中,那便是一生的幸福;如果把幸福定格在心中,那便是一生的感动……请以“把定格在心中”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若选题一,请自拟题目;选题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原创,不得抄袭或宿构;(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情感真挚,文体不限但必须鲜明,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一、积累(12分) (共2题;共12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二、阅读(54分) (共5题;共54分)
3-1、
3-2、
4-1、
4-2、
4-3、
4-4、
5-1、
5-2、
5-3、
6-1、
6-2、
7-1、
7-2、
7-3、
7-4、
7-5、
三、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