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化学实验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________,然后________;不小心沾上烧碱应立即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________扑盖;水银洒在桌面上,可洒上________进行回收;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大量_______、_______等解毒;误食钡盐溶液,可服用_____、____解毒。
实验中要做到“五防”: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
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______________的形色存在。
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开的操作叫混合物的_________,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的操作叫___________。
3.过滤操作适用于固液混合物和一种_________,一种________的固体混合物。
使用的装置叫_______装置。
它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而成。
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三低四靠”,三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操作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使用的装置叫__________装置,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组装而成。
5.蒸馏操作适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的
分离。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装置中各仪
器的名称(编号和名称要对应):①
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该装置中温度计的___________要和蒸馏烧瓶____________齐平,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净。
冷凝管的进水口在______,出水口在______,确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实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______,防止____________。
6.分液是分离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辅助性仪器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主要仪器中的上层液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倒出,而下层液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
7.萃取操作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辅助性仪器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常见萃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密度比水小;________,密度比水大。
8.SO
2-的检验:一般在原试样中先加_________酸化,目的是为了排除
4
溶液,若有白色______、______等离子的干扰,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BaCl
2
沉淀,说明原试液中有SO
2-存在。
Cl-的检验:一般在试样中先加_________酸
4
化,目的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等离子的干扰,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
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试液中有Cl -存在。
CO 32-检验:在试样中加入_________,产生无色、无味、能使_______________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原试液中有CO 32-存在。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是________________。
我们把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量为1摩尔。
简称______,符号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叫做阿佛加得罗常数,符号为________。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符号是_______。
粒子集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甚至是组成它们的质子、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
1摩尔铁原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3摩尔氧分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10摩尔钠离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2.5摩尔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 mol e -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5 mol HCl 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摩尔质量。
符号为_______,常用单位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相等,单位不同。
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1 mol H 2O 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0.5 mol H 2O 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
OH -的相对式量为____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1 mol OH -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个氢氧根离子;2 mol OH -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
________________个氢氧根离子。
3.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符号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物质的量(n)与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
m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_______和_________。
例如,标准状况(常用表示,其温度
_________,压强________)时V
m
== ___________;在25℃和101kPa的条件
时V
m
== __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微粒数是____________,所占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11.2 L的
Cl
2
和质量为_____________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4.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规律叫做阿伏加德罗定律。
标准状况下11.2 L的Cl
2和CO2、H2、N
2
的质
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们所含的分子数都是
_____________。
同温同压下Cl
2
和CO2的体积之比为1∶1,它们的分子数之比
为_________;同温同体积的Cl
2
和CO2,它们的压强之比为2∶3,则它们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l
2
和CO2,质量之比为71∶44,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和它们的________之比一致。
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用
符号ω表示。
质量分数(ω),溶质质量(m
质),溶液质量(m
液
)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20,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取用溶液时并不是称
量它的质量,而是量取它的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___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 mol / L H2SO4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质的摩尔质量(M)、溶液的体积(V)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10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品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商品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7.5%,密度为1.12 g/cm3,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商品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密度为1.5 g/cm3,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仪器的常用规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种仪器上除标明规格外,还有该仪器的使用________。
主要实验步骤:计算,_______,_______,检漏,_______,洗涤,_______,混匀。
在上述洗涤步骤中,洗涤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洗涤液应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该不该再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_。
在上述步骤中,哪几步需使用玻璃棒: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定容时使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
7.实验中下列情况将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①洗涤液没有加入容量瓶:______;②定容时是仰视:______;③定容时是俯视:______,④混匀时发现体积变小,又加入两滴水:______;⑤转移时有液
体溅出:______;⑥开始时容量瓶不干燥:______;⑦溶解时使用的烧杯玻璃棒没有洗涤:______。
8.实验中常需不同浓度的溶液,浓液配制稀溶液叫溶液的___________。
常用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mol / L 浓H 2SO 4100mL ,可配制6 mol / L 的稀H 2SO 4多少毫升?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1.简单分类法就是人们把大量事物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类的一种工作方法。
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______________。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根据反应的形式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反应、_______反应、_______反应、______反应四种基本类型,其中______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_______和______两者都有可能。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_______________,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同一物事物可有多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叫______________。
如:碳酸钠可以属_______盐类,也可以是________盐类,还可以是___________盐类。
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
如:硫酸属无机物,它又属无机物中的________,又属酸中的_________酸。
2.分散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分散的物质叫___________,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___________。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析,分散系有______种组合方式。
雾是液-气分散系;烟是是____-____分散系;空气是____-____分散系;消毒酒精是____-____分散系;生理盐水是____-____分散系;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
大小
是否有丁达尔
现象
稳定性举例
浊液—
溶液
胶体
3.饱和FeCl
3
溶液滴入沸水中,可观察到液体颜色为___________,这是形成了___________胶体的缘故。
当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_效应,这条“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__形成的。
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________和_______。
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____________。
你能举一些丁达尔效应的实例吗?__________。
当把制得的胶体进行过滤时,滤纸上_____________。
这个事实说明,胶体粒子___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透过滤纸,即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滤纸的空径_______。
4.纳米材料的微粒和胶粒直径_______________。
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离子反应
1.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可以导电的__________叫电解质。
无机
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__________,产生了____________。
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_______和_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盐。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_______________表示。
试写出下列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①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Na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离子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碳酸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__________,反应就能发生。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从不同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概念 得氧、失氧的观
点
化合价升降的观点 电子得失(转移)的观点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
应
氧化剂:______电子的物质,组成元素化合价______,具有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电子的物质,组成元素化合价______,具有__________。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 Fe + CuSO 4 ==== Fe SO 4 + Cu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② CuO + C
Cu + CO 2↑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③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 _
④ Fe 3O 4 +4CO
3Fe + 4CO 2 是或否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__
⑤ Cl 2 + H 2O ==== HCl + HCl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⑥ 2Na 2O 2 + 2 CO 2 ==== 2Na 2CO 3 + O 2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⑦ 2FeCl 3 + Fe ==== 3 FeCl 2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⑧ CH 2OH (CHOH )4CHO + 2 [Ag (NH 3)2
]OH
CH 2OH (CHOH )4COONH 4 + 2Ag↓ + 3NH 3 + H 2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⑨ 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⑩ 3O 2
2O 3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
剂_______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在下列圆圈中填实对应的反应类型。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和钠的化合物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钠 1.物理性质:色______、态 ______、硬度______、 密度______(和水比较)、 熔沸点______(填 “高”或 “低”) 导电导热性___________(填“好”或“差”) 2.化学性质
(1)和非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O 2 CO 2
NaOH 或△ Na 2C NaH NaO O 2(加热) O 2(常温) Na Na 2Na 2H 2O H 2O CO 2(少量)
Ca(OH)2 Ca(OH)2(过量) CO 2
C CH 3CO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卤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水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酸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盐溶液作用时,一般金属钠首先和______反应,生成的NaOH再和盐
发生__________ (反应类型)反应。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的保存
钠应置于____________中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的重要用途
(1)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钾钠合金可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钠在高温下发出黄光之特性可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碱金属
碱金属包括(按核电荷数增大顺序填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只有____个电子,故化学性质和钠相似。
一般说来,按上述顺序,金属性越来越强,反应得越来越激烈。
需指出的是:单质在空气中点燃,锂只能生成_________(填化学式),钠可形成______、______,钾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而铷形成的氧化物就更复杂了。
焰色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 的焰色:____________ K 的焰色(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氢氧化钠(参考初中教材)
1.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是__________(色、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_______,易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
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碱的一切通性。
碱的通性:①遇酸碱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 ②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③与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2等)发生反应 ④与盐发生复分
解反应
3. 保存:NaOH 应_____保存,试剂瓶用_____ 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
四、钠的氧化物比较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电子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色、态
稳定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
式
氧化性、漂白性
用途
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
Na 2CO 3 NaHCO 3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热稳定性
与盐酸反应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与二氧化碳反应
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用途
第二节 铝和铝的化合物
铝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单质铝
1.物理性质:色______ 、态______、 硬度______、 熔沸点______、 导电导热性___________。
在地壳中铝的含量________
2.化学性质
(1)和氧气反应。
铝极易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_____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保护里边的金属不易和氧气反应而被腐蚀。
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铝箔实验时,融化的铝并不滴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也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______(填“高”或“低”)。
铝也能和其他非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铝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粉和硫粉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酸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Cl 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 2SO 4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NaOH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的氢气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铝和盐溶液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铝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投入硝酸汞溶液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热剂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粉和三氧化二铬粉末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写出下列关于铝的用途是利用了铝的什么性质:
铝制导线、电线:__________ 包装铝箔:___________
铝合金用于制门窗:________ 铝制炊具:___________
二、铝的化合物
Al 2O 3 AlCl 3 Al(OH)3 和酸反
应
— 和碱反
应
是否两
性
作用
氧化铝既可和______反应还可和______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所以它是___________氧化物。
实验室制取Al(OH)3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铝是医用的胃酸_________的一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事实说明,氢氧化铝是__________氢氧化物。
加热时,Al(OH)3易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复盐: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__________和一种__________的盐叫复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矾是一种重要的复盐。
它是________晶体,溶于水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和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下来,使水澄清,所以明矾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和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单质铁
1.物理性质:色_____、态_____、硬度_____、导电导热性________。
在地壳中铁的含量仅次于______。
2.化学性质:
(1)铁和非金属反应。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酸反应。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铁和HCl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和H 2SO 4: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铁和水反应:
铁______和冷、热水反应,但在_______下
能和水蒸气反应,下图是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装
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在装置的空白处填上对应的试剂或用品
名称。
②写出此图中发生的两个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和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氢气和______________(写名称),检验这种产物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和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丝插入硝酸汞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铁的氧化物
名称 氧化亚铁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铁红)
化学式
颜色状态
和稀H 2SO 4反
应 的化学方程式
用途 — —
三、铁的氢氧化物Fe(OH)2和Fe(OH)3
化学式 Fe(OH)2 Fe(OH)3
颜色状态
制备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
式 热不稳定
性 和H 2SO 4方
程式
四、Fe 2+和Fe 3+的性质
1.Fe 3+的检验:
滴入KSCN 溶液 FeCl 3溶液 现象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 2溶液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 3+的氧化性。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FeCl 3溶液和铁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 3溶液和铜片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 2+的还原性。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FeCl 2溶液中加入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______与______,或者______与________间熔合而形成具有__________的物质叫合金。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____,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____。
2.铜合金是用途广泛的合金。
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______,常见的铜合金还有______、______,商代后期制作的司母戊鼎是______制品。
3.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按其成分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和_________。
碳素钢有______、______、______,含碳量的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生铁____(填“高”或“低”)。
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合金元素制得。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硅及硅的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一、硅单质
1.物理性质
单质硅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晶体硅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__,是带有__________的__________。
熔点_____、硬度_____、有_____。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_______(占第几位)。
2.化学性质
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硅和非金属反应: 和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②和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氢氟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
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是良好的_________材料。
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二、二氧化硅和硅酸盐
1.二氧化硅
①硅是一种______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相互化合,所以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形式存在。
SiO
2是硅最重要的化合物。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称为________,其存在形态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石英晶体是结晶的二氧化硅,石英中无色透明的晶体称为__________,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称为__________。
②二氧化硅具有________结构。
密度和硬度都_________。
③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和强碱反应(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故存放碱性试剂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_________塞。
b.和碱性氧化物反应(Ca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和HF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故氢氟酸不能存放在__________中。
氢氟酸可用__________玻璃。
2.硅酸和硅酸盐
①是一种比碳酸______,溶解度______的酸。
可由_________和______反应来制备。
如:向Na 2SiO 3溶液中滴加HCl ,可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硅酸。
生成的H 2SiO 3逐渐聚合而形成________——________,硅酸浓度较大时,则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硅酸凝胶。
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形成硅酸干胶,称为“_________”。
它是优良的___________剂,也可作催化剂的载体。
②硅酸盐是由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______的总称,一般________(溶解性如何),化学性质很稳定。
硅酸钠是最简单而有常用的硅酸盐,它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溶液呈____性。
一般可用来作肥皂的______、木材的________及_______等。
硅酸钠溶液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不能用玻璃塞。
④传统的硅酸盐产品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新型陶瓷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碳化硅俗称金刚砂,具有金刚石结构,有很大的硬度。
工业上金刚砂的制备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iO 2 + 3C SiC + 2CO 。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三、硅酸盐组成的表示
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组成各异,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
如:硅酸钠表示为:Na 2O ·SiO 2。
一般规律:低价态金属氧化物·高价态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水。
试写出明矾[KAl(SO 4)2·H 2O]
氧化物表示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Mg 2Si 3O 8氧化物表示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氯及氯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氯气
1.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______色,有______气味的______的气体,______(溶解性),比空气____,能液化,液态氯气常称为_______________。
在自然界中氯元素以______态存在,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和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
和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Cl 2和HCl 的氧化性______ > ______。
②与非金属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和H 2__________________,现象(纯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氢气和氯气混合点燃或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 2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 2过量)。
③与水反应。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还原剂是____。
HClO 的特性:a .弱酸性(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比碳酸还弱)
b .不稳定性(光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强氧化性(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碱反应:
和NaOH 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实验室利用这个反应来吸收多余的氯气。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而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
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
漂白粉具有消毒、杀菌、漂白作用,主要原因是漂白粉溶于水中可生成HClO ,方程式为:Ca(ClO)2 + H 2O + CO 2 === CaCO 3↓ + 2HClO 这个反应属什么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⑤置换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氯水滴入NaBr 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
氯水滴入KI 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
氯气和硫化氢气体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还可和许多还原性物质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氯气通入FeCl 2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SO 2气体通入氯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氯离子(Cl -)的检验
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NaCl 溶液、Na 2CO 3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 3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完成下表:
实验现象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滴入几滴
AgNO 3溶液
加入少量稀硝酸 稀盐酸
NaCl 溶
液
Na 2CO 3
溶液
自来水
蒸馏水
在用AgNO 3溶液检验时,一般先在被检测溶液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__使其酸化,以排除干扰离子。
第三节 硫及硫的化合物
硫及硫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 硫:
硫是___色固体,______水,______酒精,易溶于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___色,______气味的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容易_____,_____水。
2.化学性质。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和水作用: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所谓可逆反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反应。
H 2SO 3是______酸,酸性比碳酸_______。
②和碱反应:与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和Na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CaO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酸性氧化物只能和可溶性的碱性氧化物才能反应。
④具有极弱的氧化性:和H 2S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比______。
⑤具有极强的还原性:
SO 2通入溴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 2与O 2制取SO 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漂白性:将SO
通入品红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加热,
2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_________,pH约为______,酸雨的pH小于_________。
三、三氧化硫通常是____色,______(状态)。
极易和水反应形成硫酸,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硫酸
1.稀硫酸
①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中主要存在
_____、______。
②具有酸的通性。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___;
b.和金属反应生成______和放出___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和碱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和某些盐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__。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
浓硫酸中由于水量极少,所以硫酸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它主要具有
如下性质:
①不挥发性。
沸点高,可用浓硫酸来制备一些挥发性酸。
如:浓硫酸和NaCl 固体反应(写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是实验
室制备HCl的方法。
②强酸性。
试举例说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吸水性。
右图是实验室用于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实验装置,试回答有关问题:
A.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看到装置右边集气瓶中的有色布条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
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装置左边集气瓶中的有色布条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
B.该装置左右均设计了氢氧化钠的吸收装置,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脱水性。
蔗糖遇浓硫酸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强氧化性。
(ⅰ)和不活泼金属Cu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
思考一下,稀硫酸和铜能反应吗?________。
浓硫酸和铜不加热能反应吗?_________。
(ⅱ)和活泼金属能反应,但不产生_________。
(ⅲ)钝化:______和______在____、____硫酸中表面会生成致密氧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