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借鉴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民族声乐是指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形式,如中国的京剧、评剧、黄梅戏、苗族山歌、蒙古族呼麦等。
这些声乐形式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融,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
一、传承1. 传统技艺的继承民族声乐的演唱技艺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是历史长河中无数人的智慧结晶。
因此,其传承是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为此,在传承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寻找传承者。
传承者是最重要的环节,必须是技艺精湛、具备传统文化意识和责任心的人,这样才有可能将传统演唱技艺真正传承下来。
(2)口传心授。
传承应注重口耳相传,不仅教会传统演唱技艺,更为重要的是将自己在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看法理解传给继承者。
(3)创新传承。
传统技艺不可靠复制,需要在传承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有所创新,才能使传统技艺得以活化和继承。
2. 教育体制的建设传承不仅需要口传心授,还需要教育体系的支撑。
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民族声乐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声乐教育环境,鼓励民间和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民族声乐课程,创设专业的民族声乐学院或中心,建立专门的文化教育基金,为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文化支持。
二、发展1. 艺术内容的拓展传统的民族声乐形式一定要保持其传统特点,但在此基础上也要不断拓展其艺术表现内容。
包括在剧情的创新、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视觉重构等方面不断自我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和批判精神,具有时代的感召力和表现力。
2. 设备技术的升级在演唱的技术手段方面,传统的民族声乐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传统的音乐工具,对于一些声音效果的表现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演唱方法上,应该注重使用音响设备和其他现代科技设备,将传统的演唱技法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使之更具现代性和科技性,增强艺术表现力。
3. 国际化意识与合作发展在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全球化的大背景,把握国际化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摘要】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传统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传承是保持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基础,而现代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创新则将民族声乐带入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对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演唱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
目前,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未来,民族声乐传统与现代将更加融合,演唱方法的发展也将持续向前推进。
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持续发展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也是对民族声乐演唱者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继承、发展、传统、创新、技巧训练、现状、趋势、传统与现代结合、持续发展。
1. 引言1.1 民族声乐的定义民族声乐是指由各个民族特有的音乐元素和民族情感构成的一种独特的声乐形式。
它不同于西方的流行音乐或古典音乐,而是融合了民族文化、传统乐器和特定唱法的演唱形式。
民族声乐通常以民族语言演唱,通过歌曲传达民族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
这种声乐形式反映了特定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民族声乐包括不同地区的歌曲、戏曲唱腔以及独特的传统民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声乐传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这些歌曲多以口头传承的方式传递,代代相传,成为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民族声乐在演唱时通常注重发音、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技巧,要求演唱者具备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扎实的声乐技巧。
通过民族声乐演唱,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民族声乐在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1.2 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重要性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民族声乐传统的灵魂和核心。
传统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表达,是民族歌曲传承和演唱的基础。
通过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歌手们可以更好地传达民族情感和精神,让听众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1. 引言1.1 民族声乐艺术的意义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情感表达。
民族声乐艺术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达者。
通过声腔、唱腔等独特的表现方式,民族声乐能够传递民族的情感、思想、信仰等深刻内涵,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
民族声乐艺术在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输出,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的音乐特色和魅力,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
而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样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民族声乐艺术的意义更加凸显。
它不仅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瑰宝,更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通过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可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民族声乐也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精神需求,为社会带来美的愉悦和文化滋养。
民族声乐艺术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传承。
1.2 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是民族声乐艺术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艺术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是民族身份认同的象征。
传承意味着将过去的经验、技艺和价值传递给后人,让其不断延续发展,使民族声乐艺术得以保存和传扬。
而发展则是对传统的创新与拓展,使其能够与时代接轨,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保持活力与生命力。
传承与发展相辅相成,既要保留传统的精髓和独特之处,又要敢于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使民族声乐艺术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只有不断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才能蓬勃发展,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增添新的光彩。
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珍惜并积极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2. 正文2.1 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沿革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古代,民歌已经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在西方国家,民族声乐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它不仅是表达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
要从根源上挖掘和发掘古老的民族音乐资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如古乐、宋词等。
通过对这些古老曲目和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需要加强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专业教育和培养。
在学校音乐课程中,应该加入更多的民族声乐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并了解这一门类的艺术形式。
要加强对声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提高音乐教师和专业演员的艺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还要注重创新和融合。
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可以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如民族流行音乐和民族摇滚等,这些新型音乐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发展民族声乐艺术还需要注重推广和传媒的支持。
通过举办音乐会、演出、比赛等形式,将民族声乐艺术呈现给观众,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扩大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民族声乐艺术。
在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保护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民族声乐艺术的版权和知识产权,防止盗版和滥用的情况发生。
要加强对传统艺术团体和艺术家的扶持和保护,提供良好的艺术发展环境和条件。
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持续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将民族声乐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中国音乐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科技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 技术的兴起为民族声乐的录制和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音乐软件的研发 与更新,也为民族声乐的创作和演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些技术的进步为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开放。更多的音乐家将深入挖 掘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出更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我国 民族声乐也将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
结论
我国民族声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传承 与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 示从传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未来展望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 状和前景,强调了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文化事业和社会进步的重要 性。让我们共同和推动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贡 献。
3.如何将民族声乐融入现代音乐 创作
将民族声乐融入现代音乐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敏锐的 艺术洞察力。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民族声乐的内涵和特点,挖掘其独特的美学 价值;另一方面,要现代音乐发展趋势,掌握各种创作技巧和方法。只有将两 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优秀作品。
中国民族声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 涵。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演唱技巧和作品风格,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 宝。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国民族声乐也进入了全 新的发展阶段。
在当今社会,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充满活力的局面。各种新型的表 演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民族歌剧、民族音乐剧、民谣与电子音乐的结合 等等,为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演唱技巧也在不断创 新,如运用现代声乐技术、探索新的发声方法等,使得民族声乐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民族声乐演唱如何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

柴玲民族声乐演唱如何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摘要: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三鼎甲“榜首”,其独特的发声方法、唱腔艺术、表演形式,一向被众多民族声乐学习者用来提升自身演唱水平而借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具有双重意义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如何重视借鉴京剧这一传统戏曲演唱形式中发声方法、吐字行腔、表演等演唱与表演形式。
如何更好地强化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感染力,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是我们一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京剧唱腔传承精华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民族声乐演唱是一种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了西方演唱技法的独特歌唱艺术形式。
为使民族声乐演唱能在传承民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事民族声乐演唱的歌唱家,学习者,教育家应注重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借鉴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更具民族特色的开阔思路。
本文参照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一、京剧唱腔的基本特点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其在不断演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规范化、格律化、丰富性与严格性的演艺形式。
其中又包括了表现手法、行当分类、唱腔分类、发音技巧、板式分类等几项固有特点。
表现手法主要体现为唱、念、做、打等四项表演艺术手法,这些构成了京剧表演的基本形式。
而行当分类又可分作生、旦、净、丑四种人物属性,其又构成了京剧的主要表演人物。
唱腔分类则主要以“西皮”与“二黄”两大类构成,其是奠定了京剧基础表现论调的重要构成部分。
而发音技巧则包括了真嗓、假嗓、左嗓、吊嗓、云遮月、丹田音等多种发声方式。
板式分类体现了唱腔节奏的结构形式,主要可分为原板、慢板、摇板、快三眼等。
京剧在不断发展、整理、修改中有200余出优秀剧目得以保留,并也可见其在舞台上得到了广泛流传。
如:《群英会》、《长坂坡》、《霸王别姬》、《空城计》《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等。
二、民族声乐演唱传承京剧唱腔的必然性民族声乐演唱是继承了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演唱艺术精华,并借鉴美声唱法的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更为科学的民族歌唱艺术。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传统的延续。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民族声乐艺术如何传承和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古代民族的劳动和生活情境。
在古代,民族声乐艺术是陶冶人们的情操和熔铸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中华文明的精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声乐的传承曾经受到了挑战和冲击。
随着现代音乐的涌入和流行文化的传播,一些民族声乐艺术传统逐渐式微,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方面,一些专业音乐学院和民间艺术团体纷纷成立了民族声乐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声乐艺术人才;一些具有艺术家气质的音乐家和学者积极投身于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和传承。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工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提倡和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一些著名的音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声动中国》等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宣传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触到民族声乐艺术。
一些新型的音乐剧、歌剧和流行曲目中融入了民族声乐元素,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些民间艺术团体也在积极探索和推广民族声乐艺术,使其在各地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受到现代音乐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一些年轻人对传统声乐艺术的兴趣逐渐减弱,导致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环境的恶化;由于传统声乐艺术的学习和传承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耐心的磨练,迫使一些爱好者望而却步,导致了声乐艺术传承的困境。
我们迫切需要加大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支持和保护,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浅谈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借鉴

2018-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谈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借鉴许鑫(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族声乐和戏曲唱腔的对比、剖析、和论述,诠释了二者既有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借鉴(唱腔、艺术风格、表现形式、运气原理、美学精神等方面),最后提出要取其精华,抛弃糟粕,兼收并蓄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唱法和戏剧唱腔,对于民族声乐戏曲唱腔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民族声乐;戏曲唱腔;艺术特色;创新发展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2-0086-01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文化底蕴,并借鉴和吸收西洋唱法的长处,取其精华,为我所使我们的民族声乐得到更快发展,早日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之中,独树一帜,发扬光大!一、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如果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基础雄厚,力量强大,影响越来越广的声乐学派”的话,那么滋养着旺盛生命力的歌唱艺术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而直接作用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是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审美。
(一)民族声乐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民族声乐艺术都对人的精神起着一种感发、净心、升华、激励、向上的作用。
然而,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还需要专业的音乐理论家,声乐教育家和歌唱家继续做出艰苦的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为中国民族服务,而且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为世界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关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目前分为二种观点:一是以传统声乐艺术为基础,吸取借鉴西洋唱法的长处,使歌唱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以西洋唱法为基础,结合处理中国歌曲的字音特点,使其具有民族语言韵味。
前者是民族声乐唱法的基本定位,而后者则是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歌唱艺术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传承关系的问题,我们的着眼点应该落在继承优秀传统声乐基础上,借鉴西方歌唱方法的长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通过声音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透过音乐和歌词表达文化、信仰与生活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声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吸收了现代元素,展示出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需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传承是指把渊源流长的文化遗产沿续下来,使其经久不衰。
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就需要深入挖掘文化背景的历史价值和内在意涵,把这些内容融合到声乐艺术的创作和表现中。
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复制和模仿,而是要加入新的元素和见解,使其更符合当代审美和社会背景。
因此,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需要从历史文化的传承到时代文化的转换,从传统文化的融合到现代文化的创新。
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也需要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趋势。
发展是指创作和表现方式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逐渐发生变化,以满足与时俱进的审美需求。
要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就需要不断更新声乐艺术的语言和形式,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
同时,发展也包括不断地开拓和创新,引入新的元素和表现方式,可以是音乐、歌词、编曲、舞台效果等,使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更丰富的多样性和创意性。
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保护和传播。
保护是指保存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遗产,维护其独特的价值和传统风格。
传播是指推广民族声乐艺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从而促进作品的交流和传承。
要加强保护和传播,就需要把民族声乐艺术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利用新的媒体手段来宣传、推广和交流。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民族声乐创作和演唱人才的培养,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育成和发展机会。
总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当代社会的贡献。
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趋势,加强保护和传播,可以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永续发展,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与传承模板

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与传承摘要:民族民间声乐艺术的传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在高校中一直备受喜欢,同时也是声乐学习的借鉴的内容之一,更具体传承民族民间声乐艺术的重要作用。
本文对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与传承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民族民间艺术声乐形式,再分析民族民间声乐艺术风格,最后分析其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与传承。
关键词: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借鉴与传承一、民族民间艺术声乐形式民族声乐宏观上可分为汉族声乐艺术和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按声乐体裁形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民歌、曲艺、戏曲等。
(一)民歌民歌是一个最接近人民现实生活的文艺,它和劳动者的关系最为紧密。
它具有淳朴的语音、独特的品味与个性化的音乐气息,可以更真实、更灵活地体现出各个时期的生产、运动、生活与感情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疆域广阔,各民族汇聚一堂,为此民歌的类型与歌唱模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说是奇光异彩,花样繁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音乐人根据传统民歌进行创新,独创了具有跨越性含义与民族特色的新型音乐作品,例如新歌剧、秧歌剧等等。
(二)曲艺、说唱曲艺也属于一个说唱艺术,它是我国独有的文艺。
基本上是利用语言来进行论述,为此可以体现出明显的生活风格,长期以来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说唱的类型丰富,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三)戏曲戏曲是一个文艺技术比较广泛的戏曲艺术。
它是在以前的戏剧类型“参军戏”、“跳戏”、“杂戏”等衍变过来的,随着国内戏曲类型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互相吸引、互相模仿,在歌唱技巧与表演方式上也慢慢形成了用嗓模式。
形成了更多关于歌唱模式的理论资料,歌唱中关注以声递情,注重语言表达中的音量、语气、动作,以实现语言动人的目的。
考虑到地域背景的不同,也体现出不一样的艺术特征,北方响亮、豪爽,南方悠扬、润滑等。
民族音乐延续了戏曲各种优美、通俗的风格,通俗在演唱、音量、语言、内涵、方法、声音的粉饰等层面进行了有效地完善。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是指各民族在唱歌、演唱方面的艺术表达。
它以民族的语言、音乐、文化为基础,通过声音的传递来表达情感、展示特色和传递民族历史。
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与传承。
在现代,各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云南民歌以其独特的音域和变异的音调,成为中国多元文化中的佼佼者;西藏民歌通过独特的发声技巧和起伏的音调,表达了西藏人民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而蒙古族的嘎达梅林更是以其独特的喉音和悠扬的歌声赢得世人的赞誉。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与实施,鼓励和扶持各地区的声乐艺术团体和学校。
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宣传与普及,通过举办音乐节、音乐大赛、音乐会等活动,提高人们对民族声乐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学校也承担着培养和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责任。
学校应加强对声乐艺术的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声乐艺术的学习和表演,培养他们对声乐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也应加强对传统声乐艺术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各个民族的声乐艺术,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不仅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关注、保护和传承民族声乐艺术,我们不仅能够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当代民族声乐中借鉴传统民歌的路径及其价值分析

当代民族声乐中借鉴传统民歌的路径及其价值分析各种音乐形式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声乐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类别。
它是各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
在当代民族声乐中,借鉴传统民歌的路径及其价值分析备受关注。
借鉴传统民歌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借鉴传统民歌的曲调这是一种比较广泛的借鉴方式,即借鉴传统民歌的曲调,来创作新的声乐作品。
在借鉴传统曲调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编排和创作,加入新的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当代声乐作品。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生活情趣等,是民族文化的宝库。
在当代民族声乐中,可以借鉴传统民歌的主题,来创作新的声乐作品。
通过借鉴传统主题,如草原、山水、爱情等等,来表达当代的民族情感和审美需求。
传统民歌的歌词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在当代声乐创作中,可以借鉴传统民歌的歌词,通过艺术化的表述,来诠释当代的意境和审美。
同时在传承中也要有所创新,结合时代特点创造出有新鲜感的作品。
借鉴传统民歌的路径给当代声乐创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元素,丰富了声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其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弘扬民族文化借鉴传统民歌,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种表现。
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需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保持独立的民族特色,使之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得以发扬光大。
二、培养审美意识传统民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音乐、歌词和意境都具有很高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通过借鉴传统民歌的元素,可以培养大众的审美意识,使之更加欣赏和喜爱音乐。
三、促进文化交流民族声乐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
通过借鉴传统民歌,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和认同。
综上所述,借鉴传统民歌是当代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借鉴传统民歌的曲调、主题和歌词,既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又能够培养审美意识和促进文化交流。
因此,在当代声乐创作中,应该注重引入传统民歌的元素,从而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和情感的表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着。
本文将会从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一、传承1. 传统教育的影响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最主要的渠道就是传统教育。
在中国,许多音乐学院和艺术学校都开设了声乐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
一些传统歌剧团体和合唱团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民族声乐艺术的教学和传播,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2. 民间传统的传承除了专业教育之外,民间传统也是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东北的二人转到西南的傣族歌舞,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形式不仅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也通过各种形式被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些美妙的声音,了解到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
3. 文化自信的推动近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文化自信的推动,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这种政策的支持下,不少民族声乐艺术的传统形式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比如京剧、黄梅戏等传统曲艺形式,以及一些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
这些传统形式的传承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也对当代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发展1. 融合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地融合创新。
现代音乐技术的发展为民族声乐艺术的演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通过音乐制作软件可以对传统歌曲进行重新编曲,通过舞台技术可以将传统形式演绎得更加生动。
一些音乐人也在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音乐进行融合,创作出更多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国际交流近年来,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一些优秀的民族声乐演员通过国际比赛和演出,将中国的声乐艺术形式推广到了国际舞台,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到中国的声乐文化。
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及发展

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及发展由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组成的华民族传统声乐艺术内容丰富多彩,艺术形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尤其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推动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传统声乐艺术,是值得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传统声乐艺术的简介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主要包括戏剧、曲艺、民歌、歌剧等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表现了我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声乐艺术——运用中国的发声技巧、文字韵律、音乐构架体现中国传统声乐的特色。
声乐艺术是一种美的创造,演唱美、音乐美、语言美是一个既独立有相互依存的美的创造。
声乐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代表歌曲,利用聲乐特点表现出歌曲主人公的感情,提高声乐的艺术价值。
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是审美的主要标准,只有这种民族语言才能表带出音乐的内涵和神韵。
清晰的语言是听众听歌曲时与人们产生共鸣的关键,所以语言是形成歌唱民族风格的主要特征。
在声乐表现中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规则增加了民族声乐特殊韵味和风采。
音乐美主要包括音乐节奏美、合声美和旋律美等。
民族声乐中的情感、语言和韵味等构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同时也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语言特色等方面各有不同进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改进,形成了不同的声乐艺术风格,主要区分在发声、曲调、语言三方面。
因此一般情况下要从语言、曲调、发声三方面来研究中国特色民族声乐。
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这三个方面。
以《孟姜女》为例,“孟姜女哭长城”,原为苏北民歌,传唱的是秦始皇时,新婚丈夫因征收徭役到北方修长城,不得不与孟姜女生离死别,孟姜女千里寻夫不成哭倒长城的故事。
该故事在我国古代就被改编多种音乐形式流传各地。
至今我们依然能听到传统声乐关于这个故事的描述,由此可见传统声乐形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990年,词曲作家刘麟与王志信根据这个民间故事,创作了《孟姜女》这首大型叙事性声乐作品。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摘要】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自古便根植于各民族文化之中,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
传统表现形式包括广泛的歌曲类型,如山歌、牧歌等,传达着民族的生活理念和情感。
在现代社会中,民族声乐面临着市场竞争与文化冲击的挑战,需要寻求创新与发展。
教育与培养也是关键环节,需要注重培养新一代的声乐人才。
未来展望中,民族声乐艺术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独特魅力,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发展、历史渊源、传统表现形式、现状、挑战、创新、教育、培养、未来展望1. 引言1.1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概述本文将从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渊源、传统表现形式、现状与挑战、创新与发展以及教育与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发展策略。
通过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全面观察和研究,引导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走向更加健康、全面、持久的方向,为民族声乐艺术的未来展望提供思考和启示。
2. 正文2.1 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渊源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可以从古代的宗教歌曲、祭祀歌曲等开始考量。
在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又可分为北方和南方的不同风格,北方多以坚实的唱腔和高亢的音调为主,南方则更注重柔和与婉转。
而在西方,民族声乐艺术的起源也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戏剧表演和宗教仪式中的歌唱。
在中世纪,民族声乐艺术逐渐与宗教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圣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声乐艺术也逐渐演变和发展。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中,都会有独具特色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
在古希腊,有着富有节奏感和旋律感的抒情诗歌,而在中国,有着传统的山歌、曲艺和戏曲等形式。
这些不同形式的民族声乐艺术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渊源丰富多彩,充满着变化和发展的脉络。
通过对其历史渊源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和文化价值。
2.2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民族声乐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包括歌曲创作和演唱,以及歌曲的传承和演绎。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声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悠久的民族声乐艺术历史,包括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宫廷音乐以及戏曲等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族声乐艺术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传承1. 地域传承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声乐表现形式和曲目都有所不同。
比如云南的傣族歌舞、内蒙古的呼麦艺术、新疆的维吾尔族民歌等等,都是由当地的民族艺术家传承下来的。
2. 历史传承除了地域传承,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和迁移也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留下了重要的脚印。
比如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声乐文化传到了更广阔的范围。
3. 民间传承民间传承是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重要方式,很多曲目和表演形式都是在民间口耳相传中产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艺术形式的简单传承,还包括艺术家的职业传承和技术传承。
二、发展1. 培养艺术家要想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优秀艺术家。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艺术院校设置民族声乐专业,提供专门的培训、奖学金和创作等支持,来培养更多的优秀艺术家。
2. 支持创作艺术家的创作是推动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场地等支持,让更多的创作者有机会创作、表演和推广自己的作品。
3. 发展市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政府可以投资建设多个民族艺术表演场馆,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提供更好的场地,同时也可以鼓励私人投资,打造更多的音乐节和音乐表演。
总结: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在政府、艺术家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将这项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都能欣赏到民族声乐艺术的美丽。
传承民族声乐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声乐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民族声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和演唱民族声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增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文将探讨在校园教育中传承民族声乐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措施。
一、民族声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1. 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声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歌曲传递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学习和演唱民族声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与弘扬历史的精神价值,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民族声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表达方式,能够唤起人们共鸣。
学习和欣赏民族声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艺术欣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民族声乐往往融情于歌声中,通过歌曲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情绪。
学习和演唱民族声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情感层面得到积极的情绪释放。
二、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措施1. 课堂教学将民族声乐纳入音乐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不同民族的声乐作品,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示范演唱,带领学生进行合唱,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2. 校园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音乐演出和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民族声乐才艺的机会。
可以举办民歌演唱比赛、合唱团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对民族声乐的热爱,同时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3. 传统文化教育在音乐教育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传统音乐剧、舞蹈演出等,通过亲身体验来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供有兴趣的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民族声乐。
4. 传统文化交流积极开展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通过与其他民族的学生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的声乐文化,增加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民族声乐演唱如何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

民族声乐演唱如何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对京剧文化的深入理解。
民族声乐演唱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应该在传承京剧唱腔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和发扬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我对传承京剧唱腔精华的一些思考。
首先,要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我们需要理解京剧的基本唱腔特点。
京剧的唱腔以高亢激昂,音调的跌宕起伏,以及脆响的音色为特点。
传承者要熟练掌握这种唱腔特点,通过语气、音调和音色的变化,传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此外,京剧有独特的音律体系,如九龙变调、长音短音等,这些都是传承京剧唱腔的关键要素。
其次,要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我们需要注重表演技巧的传承。
京剧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它既有戏剧性,又有音乐性。
传承者需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身段等,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此外,传承者还需要学习京剧的身段动作,掌握京剧的技巧和规范。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传承者可以将这些技巧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使其更加自然和独特。
第三,要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我们需要注重创新与发展。
京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观众口味的改变,传承者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传承者可以尝试在唱腔中加入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如爵士乐、流行音乐等,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此外,传承者还可以尝试将京剧的唱腔技巧应用到其他音乐形式中,或者将其他的音乐形式与京剧的唱腔相结合,以开拓新的表演空间。
最后,要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我们需要重视教育与普及工作。
传承者应该注重培养后继人才,传授他们京剧的唱腔技巧和表演技巧。
传承者可以通过举办音乐培训班、开展京剧文化讲座等方式,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京剧的知识和魅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演出、参加比赛等方式,展示京剧的唱腔和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爱好者。
总之,传承京剧唱腔的精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传承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对京剧文化的深入理解。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不断实践和创新,才能将京剧的唱腔精华传承下去,使其能够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光发热。
在继承与借鉴中求发展——民族声乐及教学论的开题报告

在继承与借鉴中求发展——民族声乐及教学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和文化中心的互动、结构和民族文化的融合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趋势之一。
因此,如何通过研究民族声乐及教学方法,来深入探索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选题的现状和问题民族声乐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和艺术性等特点。
然而,在各民族声乐传承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
例如: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足。
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很多传统的民族声乐形式和演唱方式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需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 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各民族声乐用途的不同,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些教学方法落后,无法适应当代的需求,需要深入研究民族声乐的教学方法,提高其实用性和适应性。
3. 缺乏统一标准。
由于各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各民族声乐的音乐价值和演唱水平,需要建立一套适合的标准以促进民族声乐的发展。
三、选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民族声乐类型及其历史渊源。
对各民族声乐的类型及其历史渊源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2. 民族声乐的表达方式和演唱特点。
分析民族声乐的表达方式和演唱特点,探索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3. 民族声乐教学方法及实践。
研究民族声乐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分析现代教学方式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4. 建立民族声乐的评价标准。
建立适合各民族的评价标准,为发展民族声乐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可以对民族声乐的整体发展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寻找民族声乐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推动各民族声乐的交流、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  ̄ma fC n z ol e ces’C l g l0 agh l Ta h r _ ol e e
v I2 . o. 0 .5 N 4 De 黜 9 e.
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借鉴
张 国琴 , 王 韵
同。原始民歌不是存放在博 物馆里 的谱例 , 它是 随着历史 的 发展 , 不断完善创新的艺术。民族音乐文化的差异特点是 民 族声乐得 以繁衍生息的重要条件 。与此 同时 , 在各 民族文 化 剧烈碰撞 的今天 , 适度地吸收借鉴 , 更是民族文化 自信 自强 的 体现。
一
曲艺 、 中的吐字韵昧、 民歌 气息的运用技 巧等 , 也借鉴 了西洋
二、 流行歌 曲的形成阶段
文革 1 0年把中国的多元文 化变成 了荒芜 的沙漠 ,0 6 年 代, 流行的革命歌 曲单一僵化 , 年代 , 丽君的歌 曲流行一 8 1 ) 邓 时 。邓丽君 的歌声柔情似水 , 颠覆 了当时硬梆梆的歌唱风格 。
( 民族声乐的形 成阶段 二) 新中国成立后 , 、 民歌 曲艺 、 曲有 了很快 的发展 。解放 戏
8年代末期费翔的《 天里的一把火》把 中国年轻一代 的心 o 冬 ,
全搅动起来 了。邓丽君 是跨越 时代文化 的震撼 , 费翔的歌声
初期 , 国家为继承和发展 民族传统艺术 , 了大量的专业音 组织
乐工作者深入民间采风 、 挖掘、 整理传统 民间的民歌 素材 , 在 搜集过程中 , 结合 民众要 求和生活 习俗 , 吸收 西洋 的创 作手 法 , 了大量 的题材广泛 , 创作 形式多样 , 风格多彩 , 技巧较高的 演Ⅱ 曲 目, :岩 口滴 水》 《 苏里 船歌》 《 花花》 《 白 昌 如 《 、乌 、兰 、小
大陆音乐文化的冲击与启发久经不衰 , 例如神州七号升空 , 在 航天员 的“ 电子手册 中” , 中 就收录 了邓丽君演 唱的《 明月几时
有》 和周杰伦演 唱的《 千山万水》他们的歌声 不仅抚慰 了不同 ,
菜》还有新歌剧《 , 自毛女》《 、 刘胡兰》《 、 江姐》 洪湖赤 卫队》 、 《 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 民族众多 , 不同的民族 , 其文化观念 、
风俗习惯具有很大 的差异性 , 以 , 言风格 、 所 语 民歌风味也 不
晰, 注重体现民族声乐的表现特点 。8 0年代 后一大批青年歌
唱家脱颖而出 , : 例如 彭丽媛 、 蒋大为、 阎维文等为代表 的青年
歌唱家 。他们 既力求继承传统唱法 中的精华 , 又大胆吸收西 欧的美声 唱法 , 创造 出了科学化 、 民族化 的演唱方 法 , 演 他们 唱音域宽广 、 声音圆润 、 自如 , 运用 并继承 了传统 的民族戏 曲、
(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音乐系, 河北 沧州 (1 1 10 ) 6 0
摘 要: 民 历史悠久 , 中华 族 民族众 多, 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 习惯具有很大的差异 , 民族 声乐繁衍 生息的重要 风俗 这是
条件 。民族声乐在形成与发展过程 中, 不能没有继承 , 这是立足 点, 也是“ , 根” 民族声乐没有 国界 , 应相互借鉴 , 促进创新
曲目, 也培养造就了大批表演艺术家和歌唱家, 例如 5 一 I O 7 )
年代的王昆、 兰英 、 玉珍 、 郭 王 黄虹 、 旦卓 玛、 才 胡松 华 、 纪 何
时代的心灵 , 还将永远流传于浩瀚 的苍穹之间。
光、 李双江 、 吴雁泽等 , 1在传统演唱的基础上 , f门 电 学习和借鉴
了西洋发声方法 , 清脆 、 声音 甜美 , 讲究吐字的韵 昧 , 的清 咬字
与发 展 。在 各 民族 文 化 剧 烈碰 撞 的 今 天 , 度 地 吸 收 与借 鉴 , 民族 文 化 自强 不 息 的充 分 体现 。 适 是
关键词 : 民族声乐; ; ; ; 传承 借鉴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 : 0 J7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3 —46{3 )4 f6 一1 1 8 7230 0 一 3 ( 1 0 9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
( 民族声乐的传 承 一)
前面 。
民族声乐源于 民间音乐 ( 曲 、 、 、 戏 民歌 曲艺 说唱等 ) 民 。
( 民族声乐的借鉴 二)
民族声乐教学应该用发展 的观念来发展民族声乐 , 才能
歌多元化的传播已成为现实, 应提倡传承、 改编、 创新。所 以
收稿 日期 : 9 0 一 0 加c — 8 l 作者简介 : 张国琴 ( 5 一 , , 1 c )女 河北南皮人 , 9; 沧州师范专科 学校音 乐系教授 : 王 韵 ( 8 一) , 1 o , 河北沧'A , 9 女 N - 沧州师范专科 学校音 乐系讲 师。
三、 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借鉴
唱法中的高位置低气息 、 打开喉咙等技巧 , 既能唱中国民 他们
、
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形成
族声乐作品 , 能演唱技 巧难度 大的歌剧 , 又 真正走 向 了更科 学 、 系统 、 更 更完美 的艺术境 界 , 保 留了民族 唱法 的风格 和 并
色彩 , 促使 中国民族声乐有了—个大的飞跃。
( 民族声乐 的发展阶段 一)
是另一 波“ 震” 来风靡 一时 的“ 余 。后 西北 风” 凉粗 犷的旋 苍
律 , 民族化 , 更加 随后席卷而来 的是 台湾校园 民歌 , 如 :外 例 《 婆的澎 湖湾》《 、走在 乡间的小路上》 等。台湾歌手邓 丽君 、 罗
大佑 、 周杰伦等人演唱 的歌曲也是 台湾 民歌的演绎 和传承 , 对
民族声乐以民歌唱法为基础 , 了曲艺、 借鉴 戏曲等唱法。
同时它也直接受政治、 经济、 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原始社会
到封建社会 , 已发展成 为艺术性 、 民歌 民族性融为一体的民间 演唱方法 , 各种号子 、 山歌、 小调 、 唱和戏曲同样也是以民歌 说
唱法 为 基础 发 展 起 来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