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登基的历史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忽必烈的登基的历史故事
对于忽必烈这个名字⼤家⼀定都不陌⽣,是⼤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那么忽必烈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呢?下⾯我们就来看看忽必烈的登基的历史故事吧!
忽必烈的登基
蒙哥汗去世了,遗留下三个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不哥,忽必烈成为未来蒙古帝国的⼤汗。
旭烈兀⾃1256年成为波斯汗后,由于远离蒙古⾼原,⽽没有要求继承⼤汗位。
剩下的只有忽必烈和阿⾥不哥。
阿⾥不哥作为幼⼦,已经成为蒙古汗国本⼟上的统治者,并在蒙古都城哈拉和林扎营。
作为蒙古地区的统治者,他准备在蒙古召开库⾥勒台,以确保他被举为⼤汗。
⽽忽必烈抢在他之前⾏动。
他率军从武昌北上,在中原的开平上都府(位于今察哈尔和热河之间的多伦诺尔附近)建⼤本营,早些时候,他只是在这⼉建起了他的夏季驻地。
1260年6⽉4⽇,他在此被他的党⽻,即他的军队,拥⽴为⼤汗,当时他44岁。
按成吉思汗的法律,这次仓卒的选举是⾮正式的。
按传统,库⾥勒台应该在蒙古召开,会前应召集成吉思汗的四个兀鲁思的代表们出席。
阿⾥不哥在蒙哥的丞相、克烈部聂思托⾥安、教徒学鲁合的⽀持下,也毫不踌躇地在和林悟取⼤汗称号。
在汉地,控制着陕西和四川的蒙军将领们倾向于阿⾥不哥⼀边,但忽必烈不久就把这两个省的军队争取到他⼀边。
忽必烈的副将们在⽢州东部(⽢肃境内)打败了阿⾥不哥军,这次胜利巩固了忽必烈在对蒙古统治下的⼤理、西夏、吐蕃、⾦朝、南宋的所有权。
忽必烈把他的优势兵⼒向⼤蒙古汗国本⼟推进,他于1260年年底,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河畔度冬;⽽阿⾥不哥朝叶尼塞河上游撤退。
接着忽必烈错误地设想战争已经结束,在和林留⼀⽀普通军队后,回到中国。
1261年年底,阿⾥不哥卷⼟重来,驱逐了这⽀驻军,并进军迎战忽必烈。
在⼽壁边境上打了两仗。
第⼀仗忽必烈获胜,然⽽;他再次错误地没有追击阿⾥不哥,10天后鲁忽(Alghll或AlllghLI),阿⾥不哥曾帮助阿鲁忽从其堂兄妻、兀鲁忽乃⼿中夺得察合台兀鲁思。
由于这⼀⽀持,阿⾥不哥的势⼒与忽必烈的势⼒相匹敌,直到将近1262年年底,阿鲁忽背弃阿⾥不哥投靠忽必烈。
这⼀出⼈意料的背叛改变了形势。
当忽必烈赶⾛了阿⾥不哥的⼈,重新占领和林时,阿⾥不哥被迫在伊犁河流域与阿鲁忽作战。
阿⾥不哥被两军拑住,最后于1264年投降忽必烈。
忽必烈为了笼络⼈⼼,没有杀他,但是,处死了阿⾥不哥的主要⽀持者,包括聂思托⾥安教丞相孛鲁合。
为谨慎起见,他把阿⾥不哥作为重要俘虏囚禁起来,直到1266年阿⾥不哥去世。
趁着忽必烈和阿⾥不哥的内战,西北地区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纷纷⾃⽴,此时常在西亚进⾏西征的旭烈兀也准备⾃帝⼀⽅,不论忽必烈还是阿⾥不哥都只得到⼀部分宗王⽀持,没有召开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嫡系后裔参加的⼤忽⾥台,忽必烈不被⼴泛承认,于是,忽必烈将⼤汗在西亚的直辖地(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封给旭烈兀换取旭烈兀的⽀持,旭烈兀建⽴伊⼉汗国(其实旭烈兀留在西亚忽必烈也没办法,但忽必烈给了旭烈兀统治的合法性)。
忽必烈将⼤汗在中亚的直辖地(阿尔泰⼭以西直到阿姆河的农耕和城郭地区)封给察合台汗阿鲁忽换取阿鲁忽的⽀持。
⽽钦察汗国早在元定宗贵由和元宪宗蒙哥统治时期已经取得实际上基本独⽴的地位。
因为⼤蒙古国 (蒙古帝国)的分裂,忽必烈实际管辖的政治版图仅⽌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包括整个⿊龙江流域)、吐蕃地区(包括今青海、西藏等地)、蒙古草原全境,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以及今新疆东半部。
⼈物简介
孛⼉只⽄·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
监国托雷第四⼦,元宪宗蒙哥弟。
⼤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忽都之地。
他先后任汉⼈儒⼠整饬邢州吏治,⽴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唐、邓,收到积极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
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理国。
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
1259年9⽉,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
1260年3⽉,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
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物⼒为依托,出兵击败阿⾥不哥。
1271年(⾄元⼋年),取《易经》“⼤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元,确定以⼤都为⾸都。
1274年(⾄元⼗⼀年),命伯颜⼤举伐宋。
1279年(⾄元⼗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的南宋残余势⼒,完成了全国的⼤统⼀。
统⼀全国后,忽必烈重⽤回回⼈阿合马。
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搜刮,权势⽇重。
后阿合马独擅朝政。
1282年(⾄元⼗九年),⼤都发⽣了王著、⾼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
此后,忽必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
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本、安南、占城、缅甸与⽖哇,都遭到失败。
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定的积极作⽤。
1294年(⾄元三⼗⼀年),忽必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