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析与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常见问题: ① 地下水埋深大的湿陷性黄土场地,未开挖探井; ② 水上取样间距2m,直接影响湿陷性评价; ③ 虽布置探井,但数量过少。
问题分析: ① 低价竞争,少取土可减少费用; ② 钻规范的空子,投机取巧,湿陷性黄土场地首先
必须执行黄土规范; 正确做法:
见GB50025-2004第4.1.7条
常见问题: 在勘探中当发现局部地段地层复杂变化,或发现可
尤其是用假定的钻孔孔口高程作为引测点更加错误,这样 将无可追朔。 问题分析:
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差。 正确做法:
要引测相对永久性的高程
常见问题: 土工试验中,WL测定方法未做说明。
问题分析: ① 对规范的规定不理解; ② 不重视执行一般性条文。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11.2.2条
常见问题: 粉土定名依据不足,未进行颗分。
① 对规范的规定不了解; ② 报告书粗糙; ③ 不能正确理解规范及说明。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5.7.2条
常见问题: 特征周期内插问题
问题分析: 西安地区多数场地20m深度内的等效剪切波速在250m/s
附近,是否按“抗震规范”4.1.6条的规定进行特征周期的 内插目前尚不一致。 正确做法:
问题分析: ① 多见于面积小,工程量少的锅炉房、食堂等工程; ② 相互压价竞争,低价中标,孔深不够; ③ 技术人员不认真学习规范,工作浮躁。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5.7.8条和4.1.20条1款2款。
常见问题: ① 无充分资料情况下,缺土和水腐蚀性分析; ② 取样数量少。
问题分析: ① 对GB50021-2001第12.1.1条理解不正确,必须提供充分资料; ② 取样有意或无意漏取; ③ 周边无资料也应用规范12.1.1条应付差事。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介绍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问题一:勘察范围不足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有时会出现勘察范围不足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预算不足、时间紧迫或者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造成的。
如果勘察范围不足,就有可能会导致预测地下情况不准确,从而影响地基设计的准确性。
处理措施: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勘察范围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果预算不足,可以适当增加勘察范围,以免后期出现问题。
在选择勘察人员时,也要注意其专业水平和实际经验,确保能够完成全面的勘察工作。
问题二:地基承载力不足在进行地基设计时,有时会发现地基的承载力不足,这可能是由于勘察不足、土质不理想或者地下水位较高等原因造成的。
如果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就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不稳定,甚至发生倒塌的危险。
处理措施:对于地基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首先要对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找出具体的原因。
如果是土质不理想,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或者加固地基的方式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如果是地下水位较高,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如增加排水设施等。
在设计地基时,还可以适当增加地基的面积或者加设加固结构,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问题三:地基沉降过大在地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地基沉降过大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地基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或者地基承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如果地基沉降过大,就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或者倾斜,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问题四:地下水位较高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时,有时会发现地下水位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降雨较多或者人为原因造成的。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就会对地基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引起地基沉降或者土壤液化等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1. 勘察设计深度不足问题:勘察设计深度不足会导致地基设计的不准确,可能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等问题。
处理措施: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工程性质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勘察设计深度,进行充分的现场勘察和室内分析,避免深度不足的问题。
2. 地质条件复杂问题:地质条件复杂会对地基设计造成很大的困扰,可能导致地基不稳定、地下水渗流等问题。
处理措施:在进行地基设计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层序、地层性质和地下水情况等。
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可以采取增加基础面积、加固地基、设置排水措施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3. 环境条件限制问题:环境条件限制会对地基设计产生影响,如土壤湿度、温度等因素可能导致地基变形、开裂等问题。
处理措施:需要根据环境条件的限制来确定适合的地基设计参数,考虑到土壤湿度、温度等因素对地基变形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设置合适的排水系统、防水措施等。
4. 土层不均匀性问题:土层不均匀性会导致地基承载力不均匀,可能引发地基沉降不均、倾斜、弯曲等问题。
处理措施:在进行地基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层不均匀性的影响,对不同土层进行不同的处理措施,如在软土地层可以采用加固措施,而在坚硬土地层可以采用隧道法等。
5. 经济可行性问题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经济可行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有时候可能会因为预算限制而无法实施最佳的设计方案。
处理措施:在进行地基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经济可行性,并结合实际预算情况进行选择。
可以通过合理的材料选用、工程施工方式等方式来控制成本,保证经济可行性和工程的安全性。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多样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在进行勘察与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土层特性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
[岩土,常见,措施]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岩土,常见,措施]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9cdcac5f18583d0486459cb.png)
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随着岩土工程的不断开发,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提高岩土勘察的安全性、合理性,就必须了解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前务必要按照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文章对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岩土勘察;问题;解决措施岩土勘察报告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施工现场岩土地质进行勘察,确定不明地质作用以及地质灾害等,并且对岩土工程条件以及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评价,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帮助,确保工程建设的合理性,进而能够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1]。
1.岩土勘察的类型和应用根据要勘察环境的不同,把勘察分成了铁路工程勘察、港口码头的工程勘察、大型桥梁的工程勘察、公路工程的勘察、工业建筑工程的勘察、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水利水电的工程是指水电站与水工建造物的勘察。
由于铁路工程的勘察、港口码头工程的勘察、大型桥梁工程的勘察以及公路工程的勘察等一些工程勘察更加具有重要特点,并且要进行高标准的投资造价。
国家对这样的工程勘察。
根据其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勘察制度、技术规定与标准等,这样的工程勘察都被称作工程地质勘察。
因此,可以说岩土勘察最主要的应用范围是建设医院、学校的教学楼、住宅建筑、工业厂房以及地基的处理、边坡、基坑以及堤坝等一些工程的建设。
另外,管线的架空也会采用岩土勘察。
2.岩土勘察的具体内容岩土勘察的内容是:先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的调查,实行测绘、勘探;然后对土质进行采样、试样,实行原位测试、室内的测试,现场检查以及检测,根据各种方式对工程施工的土地地质性质的判断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编制各个部分所需要的文件和报告。
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业面比较狭窄虽然岩土勘察的结果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获得的,但是,若对岩土进行勘察的过程中,没有分析施工现场岩土的具体情况,就无法得到最准确、最有效的岩土地质信息,且这些信息是后期岩土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依据,也是对后期工程进行调整、改进的首要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胡百功摘㊀要:在工程建设中ꎬ岩土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ꎬ它可以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ꎬ也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详细的资料ꎮ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ꎬ在岩土工程实践的具体操作中会出现许多弊端和问题ꎮ为了保证工程进度ꎬ提高工程质量ꎬ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ꎮ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ꎻ常见问题ꎻ解决方法一㊁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内容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ꎬ获得的岩土参数为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勘察手段和地质知识ꎬ对建设工程进行合理的勘察ꎬ为工程提供准确的资料ꎮ通过对数据的准确分析ꎬ可以为相关分析人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数据支持ꎬ促进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ꎮ原位测试㊁取样㊁钻探和室内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ꎮ测试时ꎬ必须严格遵守既定程序ꎮ首先ꎬ测绘方法和测量手段的选择要结合建筑区的外观特征和地质条件ꎻ其次ꎬ结合工程需要ꎬ根据实际情况ꎬ提前制订测量方案ꎬ选择最佳方式ꎻ最后ꎬ积极收集建筑区的地质资料㊁气候因素等资料ꎬ经过严格讨论后进行施工ꎮ二㊁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分析(一)信息调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ꎬ对勘察技术的依赖性很大ꎮ如果能够采用先进的侦查技术ꎬ不仅可以保证侦查效率ꎬ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侦查差错ꎬ提高侦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ꎮ事实上ꎬ在当前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ꎬ一些勘察单位采用的勘察技术相对落后ꎬ难以利用先进的勘察技术获得完整准确的勘察数据ꎮ再加上信息技术应用的不足ꎬ岩土工程勘察很难在工程项目中发挥其作用ꎮ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测量软件和信息技术ꎮ只有加强这些软件和技术之间的协调与配合ꎬ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有效性ꎮ信息测量技术的滞后是岩土工程测量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ꎮ在今后的发展中ꎬ必须加强信息测量技术的应用ꎮ(二)勘察制度效果不明显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勘察任务和工作的方方面面ꎬ勘察内容多样ꎬ不仅包括岩土地质地貌ꎬ还包括交通㊁气候等客观环境因素ꎬ勘察工作的多样性使得整个勘察工作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ꎬ要想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水平ꎬ必须建立完善的勘察体系ꎬ用该体系来指导实际勘察工作ꎮ然而ꎬ在许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ꎬ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岩土工程勘察体系ꎮ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约束ꎬ整个岩土工程勘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ꎮ(三)勘察点布置不够合理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勘察点布置的影响ꎬ如果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ꎬ勘察人员并未根据实际来进行科学的勘察点布置ꎬ最终会使其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不足ꎬ甚至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ꎮ岩土工程勘察时ꎬ勘察点布置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与要求ꎬ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ꎬ使得勘察点布置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ꎮ事实上ꎬ很多工程项目中ꎬ岩土工程勘察点的不科学布置是诱发勘察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ꎬ不仅会使得勘察质量难以保障ꎬ也影响了整个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ꎮ三㊁新时期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解决策略(一)积极引进数字化技术岩土工程勘察中ꎬ在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做好施工各个环节的勘察工作ꎬ对于勘察的结果采用试验的方法验证ꎮ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个过程要监督控制ꎬ保证勘察质量ꎮ对勘察工作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检验㊁核对ꎬ对于所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检验ꎬ如果发现问题ꎬ就要及时修改ꎮ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勘察ꎬ主要发挥作用的是场地虚拟ꎬ对工程施工场地进行虚拟模拟操作ꎬ可以通过观看显示器获得工程现场的资料ꎬ对数据库的运行方式全面了解ꎮ具体的实施中ꎬ采用的方法要具有针对性ꎮ需要注意的是ꎬ并不是所有的勘察资料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反映出来ꎬ只有处于特定的情况下ꎬ才能运行数据库ꎮ如地形信息可以通过运行虚拟软件反映出来ꎬ还要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使用ꎮ这种方式可以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以模拟的方式呈现出来ꎬ对于各种岩土数据模拟处理ꎬ工作人员能直接获得工程勘察中的实际信息ꎮ采用数字勘察技术ꎬ可以对岩土工程具体环境模拟ꎬ建立勘察系统ꎬ系统化地分析问题ꎬ更容易把握住技术方向ꎬ发挥数字化管理控制的作用ꎮ所以ꎬ岩土工程勘察中使用模拟软件获得信息ꎬ不仅可保证信息准确ꎬ还能提高工作效率ꎮ(二)拓宽岩土工程的勘察范围在岩土勘察工作中ꎬ一些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ꎬ很难避免ꎬ这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ꎮ在对岩土工程区域进行勘察的过程中ꎬ勘探区域内不能局限于施工场地范围ꎬ而是要适当地扩宽范围ꎬ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ꎬ达到深入勘探的目的ꎮ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勘探结果体现出来ꎬ对于其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明确ꎮ勘察范围的拓宽使所获得的资料更加完整ꎬ数据信息有更高的准确度ꎬ保证了勘察质量ꎮ(三)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存在一定风险ꎮ有关人员要从勘察技术本身出发展开工作ꎬ对勘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ꎬ以相应地提出预防措施ꎮ在开展勘察工作的过程中ꎬ要发挥勘察技术的基础性作用ꎬ对于参与勘察工作的人员在技术水平上严格要求ꎬ还要与相关的企业合作ꎬ深入交流ꎬ共同承担风险ꎬ提高勘察效率ꎮ在具体的勘察实践工作中ꎬ做好勘察之前的准备工作ꎬ收集的信息越多越好ꎬ基于此制订勘察方案ꎮ地质勘查中存在安全隐患是必然的ꎬ做好勘察风险评估工作非常必要ꎮ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都要具备风险意识ꎬ使勘察工作稳定有序的展开ꎮ四㊁结语作为工程建设中关键的基础性工作ꎬ岩土工程勘察的作业效果会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ꎬ对工程整体进度也有重要意义ꎮ所以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ꎬ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标准ꎬ严格把握岩土勘察细节ꎬ积极借鉴和应用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ꎬ同时亦要处理好勘查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ꎬ这样才能确保岩土勘察工作真实有效ꎮ参考文献:[1]李清芝ꎬ潘广灿.岩土工程勘察相关问题浅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ꎬ2006ꎬ17(3):79-82.[2]韦立.解决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措施研究[J].门窗ꎬ2014(3):389.[3]鲍忠ꎬ陈杨ꎬ钱航.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J].工程技术ꎬ2017(1):304.作者简介:胡百功ꎬ山东省核工业二四八地质大队ꎮ89。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丝路技术·117·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工作时,需要通过对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的运用,从而达到对施工现场地质状况的测量和勘测,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防止房子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坍塌、变形和下沉的状况。
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对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保证整体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对施工现场的地形环境和地质结构展开探测,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制定。
岩土勘察技术可以对岩土层进行地质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出岩土层在水平、垂直方向地质结构的状况,为地基施工工作的展开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一)信息勘察技术运用存在问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对于勘察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大,如果能够使用先进的勘察技术,不仅能够保障勘察的效率,还能够有效避免勘察误差,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事实上,在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一些勘察单位采用的勘察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难以利用先进的勘察技术来获得完整、准确的勘察数据,再加上缺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岩土工程勘察难以在工程项目中发挥其作用。
(二)勘察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岩土专业类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较为缺乏,对原有资料的分析与整理能力欠缺,完全按照固有套路进行工作,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使工程勘察后的结果难以满足设计人员的需要,不能保证岩土勘察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勘察体系效果不明显岩土工程勘察涉及了多方面的勘察任务与工作,其勘察内容具有多样性,不仅包含了岩土地质地貌,还包含了交通、气候等客观环境因素,这种勘察工作的多样性使整个勘察工作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要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水平,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勘察体系,用该体系来指导实际的勘察工作。
但是,在很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并未建立起完整有效的岩土工程勘察体系,由于缺乏体系指导与约束,使整个岩土工程勘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在新时期,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要实现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有效监测是一个重要目标。
在调查施工现场时,所选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详细记录所获得的调查信息,并认真填写地质调查报告,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当前岩土工程建设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风险问题的处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调查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决措施1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1.1 前期工作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相对复杂,容易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导致勘察难度加大,不利于勘察过程的顺利进行。
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测量体系不够清晰,无法有效描述测量过程,导致测量施工过程中流动度低,影响测量过程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测量计划的实施;第二,部门间协调性差。
勘察过程需要各类工作的配合,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高效配合,以确保勘察作业的推进,形成良好的地质勘察成果,提高勘察成果的准确性;第三,勘察技术的选择不合理,无法使勘察设备发挥作用,导致勘察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勘察技术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的进度。
因此,做好勘察前期工作十分重要,有必要合理选择勘察技术,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
1.2泥浆护壁在钻井和勘探过程中,必须做好泥浆护壁工作,否则会影响钻井质量,容易造成钻井损坏,影响地质勘探效率。
泥浆护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泥浆配比不合理,使孔壁表面的泥浆容易脱落,无法保护钻孔,影响钻孔稳定性;二是泵量与孔深不协调会影响泥浆壁的形成,导致孔壁不完整;第三,一些测量单位采用水钻测量方法。
如果遇到软土,钻头会粘附,导致孔壁被大量土壤污染,不利于泥浆护壁的清理;四是泥浆悬浮性能不足,容易分层,导致泥浆对孔壁的保护作用下降。
随着泥浆比例的增加,孔壁会剥落,不利于孔壁的稳定。
1.3岩土参数岩土参数对勘察过程有一定影响。
解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解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的重要一环,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需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解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常见问题1. 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地质条件复杂一方面会增加勘察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风险。
2. 勘察范围不确定有时候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由于勘察范围不确定,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地质信息或者工程影响因素,从而影响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
3. 勘察信息不准确勘察信息的准确性是保证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如果勘察信息不准确,很可能导致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4. 勘察设备和技术不足勘察设备和技术的不足会影响勘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给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对策分析1. 坚持综合地质勘察面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综合地质勘察,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获取地质信息,包括地质勘探、地质岩芯钻取、地球物理勘探等,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研究区的地质状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 合理确定勘察范围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该合理确定勘察范围,尽可能覆盖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所有重要地质信息和工程影响因素,可以通过空中航拍、遥感影像、现场勘察等多种手段来确定勘察范围,以提高勘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该加强对数据质量的控制,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勘察和监测,确保勘察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勘察设备和技术等方式来加强数据质量控制。
4. 强化勘察设备和技术保障为了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应该不断强化勘察设备和技术的保障,更新和维护现有设备,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勘察工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和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及时做出对策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介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勘察数据不准确勘察数据不准确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勘察数据存在误差、漏报、错报等情况。
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勘察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提高勘察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2)多次验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避免数据的误差和漏报。
(3)注意对后续勘察过程的技术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纠正。
二、资料不全资料不全是指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缺乏必要的资料,如地形图、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等,这将导致勘察的不完整,从而影响土地利用的规划和设计。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对勘察部门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避免信息的遗漏。
(2)对资料进行归档管理,确保随时调取。
(3)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勘察资料的收集,提高勘察的全面性。
三、勘察设备不足(1)增加勘察设备的投入,提高勘察的效率和准确性。
(2)选用适合的勘察设备,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勘察仪器和设备。
(3)对勘察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四、勘察人员缺乏经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由于勘察地点的不同条件和复杂性,勘察人员在经验上可能会有所欠缺,这将直接影响到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2)安排有经验的勘察人员参与到勘察中,提高勘察团队的整体水平。
(3)在勘察过程中注意勘察人员的交流和学习,及时总结经验。
总之,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和困难,应通过加强工作过程中的管理、优化技术流程、提高员工素质等多种手段来处理,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摘要:对于岩土工程来讲,桩基施工以及勘察工作属于两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可以对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勘察、桩基施工作业,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工作要点,采取合理措施,规范标准地开展勘察和桩基施工操作,从而提高作业水平,推动岩土工程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控制措施引言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运用各种设备以及技术手段对项目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收集地质、水文等相关资料,评估地质条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对于工程建设施工而言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基坑所在区域的岩土结构特点,根据岩土参数设计支护方案,从而保障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基坑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的重要性施工环节要高度关注技术设施建设,对地基稳定性与承受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建筑安全也至关重要。
因此要对基坑施工极大重视,仔细研究支护设计与施工是否具有可行性,系统分析前期准备中的岩土勘察作业。
基坑支护最大限度保证基坑附近区域安全及地下施工安全,具体指基坑侧壁支护设计以提高施工环境的稳定性,减少坍塌事故的概率。
基坑支护设计中,发挥决定因素的是岩土环境,其密切联系着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提前调查研究,综合了解基坑附近的地质和水文资料,全方位掌握岩土工程的现实状况并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必须结合工程场地和周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许多工程项目仅局限于工程建设区域内的小面积勘查,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导致最终的勘察报告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不利于后期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开展。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地下水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能够软化土体和岩体,造成软土地基的沉降;动水压力会产生流沙和潜蚀,而且地下水能产生明显的浮托作用,不利于坑底土层的稳定,还会对钢筋混凝土产生腐蚀。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汇总)不同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勘察的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下面整理了一些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分析评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基评价中未充分考虑当地经验和类似工程经验,评价针对性不强或评价有误;对勘察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不分析不评价或分析评价错误; 估算单桩承载力采用的公式不合理,对沉桩可行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分析不评价;地基变形验算与假设条件不符,工程建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实测变形数据与理论计算不符;对于主楼裙楼的差异沉降和变形协调问题以及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问题不进行评价提出建议等等。
2 基础资料搜集的问题2.1 项目概况了解不清楚一些勘察项目缺乏拟建建筑物基础资料,比如没有设计基础埋置埋深没有场地整平标高建筑物的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等等导致了勘察纲要的制定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指导性作用; 或者是在勘察工作中不按勘察纲要的要求进行工作; 再者是遇到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时没有及时调整勘察方法等,勘察工作的深度和精度不够,使得勘察报告书有关章节的分析评价结论及建议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较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项目设计单位尚未确定,或者项目设计未经过规划审批的情况下直接委托勘察。
2.2 周边环境资料欠缺没有充分搜集勘察场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和已有的邻区勘察资料,对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没有大致了解的情况下,直接进行详细勘察没有充分搜集场地地下管线架空线路地下洞室资料以及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等资料,导致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多次调整勘察方案,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对丘陵地形区整平后场地堤坝沟塘区填筑平整后场地等应特别注意前期原始地形图的收集工作,避免由于勘探孔布置未考虑原始地形因素,分布不合理,造成勘察报告的评价及结论与开挖出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别,使施工基础过程中有较多的设计变更,带来工期及资金上的浪费。
应严格按照勘察工作的基本程序,进行充分的场地的踏勘和环境调查,在没有工作基础的勘察场地按基本程序开展初步勘察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的原因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的原因1.勘察的前期工作资料收集不全,任务不明确当前不少勘察公司为了削减成本,节省工作时间,报告前期资料收集不全,拟工程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不清,设计单位的勘察技术要求缺乏,不能很好地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2.勘察环节缺乏规范性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中,由于勘察市场缺乏肯定的规范性,很多勘察公司都没有遵从严格的规章制度,这将导致勘察市场显现混乱的现象,不利于勘察工作的顺当进行。
更有甚者只是依据自身仅有的阅历对勘察报告进行编写,这不仅影响了勘察工作质量的真实性,同时也助长了勘察人员错误观念的繁殖。
大多数的勘察公司为了谋取利益不顾一切的压价,这也在肯定程度上导致了勘察环节不规范性的产生。
3.野外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勘探点布设不合理。
目前很多时候由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更改原勘探方案,造成场地工程地质情况无法查明,埋下工程隐患。
这种情况在工程勘察市场竞争猛烈而盲目压价的地区常常发生。
2)勘探工作量不够及测试取样不合理。
取样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过少,达不到强制性条文规定。
一些勘察报告在取样、原位测试数量上不考虑取样、测试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只求充足取样或测试阵(次)要求,对孱弱下卧层不进行取样分析,甚至于为充足每层岩土6件要求而将应当分层的层位加以合并,对数据的变异性不作分析、剔除异常值。
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布置勘探点的情况却非常普遍,比如在建筑物周边、角点无勘点,孔间距超过规范要求,孔深不符合要求等;一些对需要进行液化判别的场地勘探孔孔深达不到深度要求。
3)岩土和野外地层分类、描述欠精准。
在目前业类中,很多勘察第一手资料的原始记录质量低劣极为常见,岩土分类、描述与相关分析测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突出,这些都已严重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甚至导致错误性结论。
4)原位测试不翔实。
目前在原位测试施工中常会显现如下一些问题:静力触探不按规定要求调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在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的冬天夏天造成触探指标相差很大,标准贯人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不能发觉标贯器是否没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与实际相差甚大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放弃连续贯人,使得对碎石土评价原来就缺乏相应手段的触探指标数据变得不够翔实,最后造成对碎石类土的评价相当困难。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对工程建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给工程建设带来诸多隐患。
本篇文章将就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钻孔堵塞问题钻孔堵塞是岩土勘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导致无法获取准确的地下地质情况,从而给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扰。
常见的钻孔堵塞原因有土层强韧、钻头过大、水泥浆过多等。
对策:1.选用合适的钻具和钻头,根据地下地质情况合理安排钻孔直径和长度。
2.在钻孔过程中,要及时排出钻屑和泥浆,保持孔底干净。
可以通过提前设置洗孔管、增大钻孔流量等方法来减少钻屑和泥浆的积聚。
3.对于土层较强韧的地区,可以选择适当增加钻进速度,降低土层对钻具的抵抗力。
4.在进行勘察前,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采用合理的钻孔技术。
二、取样失收问题取样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取样失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岩石等硬质地层中较为常见。
取样失收会导致无法获得准确的岩土样品,从而影响后续的试验和分析。
对策:1.根据地下地质情况和勘察目的,选择合适的取样工具。
对于硬质地层可以选择切割环、回收钻等工具,对于软质地层可以选择悬置式取样器、静力触探等工具。
2.提前对取样工具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测试,确保其完好无损,能够满足取样需求。
3.在进行取样时,根据地层情况合理调整钻进速度和取样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取样失收。
4.对于较为固结的地层,可以采用预制取样器、潜孔取样等方法,提高取样成功率。
三、地层勘察不准确问题地层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由于各种原因,地层勘察常常存在不准确的情况,例如地层深度和边界判断错误、地层性质判定不清等。
对策:1.在进行地层勘察前,充分了解地质背景和勘察目的,合理确定勘察方法和技术。
2.采用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钻探、触探、地球物理勘测等,可以提高地层勘察的准确性。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摘要:岩土工程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过程项目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前提,只有保证了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才能进一步提升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质量。
假如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存在问题,那么无论是对于高层结构设计还是对于后续的项目建设都是非常不利的。
基于此,本文对岩土勘察工作开展时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探究其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岩土勘察;常见问题;解决对策1引言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岩土工程事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会对项目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故而广受施工人员关注。
考虑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需要接触大量的数据且技术含量较高,故而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进行系统的学习,积累工作经验。
管理者也要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管等多个工作环节进行细致优化,提升结果准确性和说服力,促进行业发展,提升工艺稳定性。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2.1野外勘察缺乏合理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在室外工作时必须要进行长时间的外业施工,按照原定计划所规定的内容,定期对各项指标参数进行收集,同时判断当前工程工艺开展所需设备的使用数量以及实际参与的工作人员数量,再根据客观因素的变化情况,最终确定当前方案可行性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要求,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野外勘察工作的工作量极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野外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拥有极其认真的态度,才能确保质量,但因为野外勘察环境恶劣,耗费时间长,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出现懈怠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态度,导致记录检验抽样等工作出现失误,数据参考不准确。
另外,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岩土勘察工作本身就是通过取样、测试的方法来对现场客观条件进行实时分析,找出现有工作体系中的短板,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认真,数据越准确,就可以保障分析结果越客观,后续的参考价值也会随之提升。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 众所周知,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优劣对建设工程影响很大。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着重剖析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同时谈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供勘察人员参考。
关键词: 工程勘察;问题, 相应措施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对工程建设的工期、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重设计轻勘察的现象比较普遍。
不遵循事物客观规律而盲目进行设计和施工,必将给社会造成损失。
笔者结合多年野外一线工作和室内报告审查经验就目前勘察中应注意的而常被勘察人员忽略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 1) 标高在大中型项目中,地形起伏大时,标高问题应特别引起重视。
在大中型项目中必须采用国家或城市坐标系统以和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坐标系统衔接。
同一勘察场地使用同一个引测点, 在勘察报告中说明引测座标系统。
如某工程在勘察时地形起伏大,建筑总平设计不同地块±0.000分别对应不同标高,勘察时对标高没有认真核实,张冠李戴,以至于部份勘探孔深度没有满足规范要求,事后重新进行确定深度,补充勘察。
( 2) 勘探孔的布置勘探孔的布置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中有关条文进行, 勘察点宜在凹进或凸出的角点、中心点、电梯井或核心筒部位布置。
在建筑物结构复杂、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变化大的地段应增加钻孔。
如某工厂拟建二层生产车间, 根据勘察报告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以可~硬塑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当厂房建到第二层时, 就发现楼板开裂。
原来是工厂为了节约成本, 占地面积2000m2 的厂房仅布置6 个钻孔, 基槽开挖后又没有进行钎探,后经补充勘察发现,场地内局部地段在持力层可~硬塑粉质粘土下夹有1~2m 淤泥质土层, 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开裂。
在勘察过程中, 由于孔距太大, 所施工钻孔均未揭露该层。
这样的工程案例在城乡地区出现不少, 应引起高度重视。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设计的基础,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可靠性和
安全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勘察误差、勘察数据不全面、勘察方法选择不合理等。
本文将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
对策,以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勘察误差
勘察误差是指由于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勘察设备的性能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勘察数据
与实际情况存在的差异。
勘察误差可能会导致设计参数的错误估计,进而影响工程的设计
和施工。
常见的勘察误差包括取样误差、标高测量误差和现场勘察误差等。
对策:为了降低勘察误差,应选用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勘察人员进行勘察工作,并且应配备先进的勘察设备。
勘察工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遵循标准操作程序,确
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勘察数据不全面
勘察数据的不全面会导致设计参数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工程设计的可靠性。
勘察数据
不全面的原因可能包括勘察深度不足、勘察范围不合理、土层或岩层的勘察井不足等。
对策:为了提高勘察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勘察范围和
勘察深度,并对勘察井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合理的布置。
应选用合适的勘察方法和设备,以
获取更多的勘察数据,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三、勘察方法选择不合理
勘察方法的选择不合理会导致勘察数据的不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勘察方法包括钻探、试验、摄影测量等,不同的勘察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岩土地质条件。
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及勘察分析

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及勘察分析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下区域的岩层和土层在工程建设中的行为及工程测量、地质勘查、土力学与岩土力学等相关问题。
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及勘察分析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地下工程施工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地质问题1. 岩土层分布情况岩土层分布情况是岩土勘察的基础,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勘察中需要明确不同层位的厚度、坚硬程度、孔隙度和水分含量等情况,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是地下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地质问题,特别是在深基坑、隧道和地下室施工中,地下水的渗流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需要对地下水的涌水压力、水位变化情况等进行勘察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水设计措施。
3. 岩土地质结构岩土地质结构是岩土工程的重要内容,不同地质结构对于工程建设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岩石中存在节理、裂隙、变形等特点,需要进行合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
4. 地质灾害情况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过程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对人类活动和生产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需要通过地质勘察分析来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勘察分析方法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岩土勘察的基本方法,通过野外勘察和实验分析来获取地下岩土地质情况。
地质调查需要包括野外地质勘察、野外观测试验、室内试验分析等内容,通过综合分析获得地质信息。
2. 地质勘测地质勘测是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和岩土物理方法来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手段。
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重力法勘探等;岩土物理方法包括岩土力学试验、水文地质勘测等。
3. 桩基承载力试验桩基承载力试验是用来测定桩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通过建立试验场地或在工程中进行现场试验,获得桩基在地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等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4. 岩土荷载试验岩土荷载试验是用来测定土体和岩石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和承载力的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我们需要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到合理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问题分析1. 地质条件复杂在一些地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下水位高,地形崎岖不平,土质松软等,这都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研究难度加大,容易导致地基设计不合理,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勘察不全面在勘察过程中,由于工期、经费等原因,有些工程可能只进行了部分勘察或者没有进行深入勘察,导致了对地下情况的不完全了解。
这就会导致地基设计缺乏必要的数据和依据,容易出现设计错误和隐患。
3. 地质灾害风险一些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这对地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在设计阶段对这些地质灾害风险没有充分考虑,就容易导致工程发生灾害,严重影响施工和使用安全。
4. 施工技术不足在一些工程中,地基施工技术可能不足,对地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情况的变化难以适应,导致地基不稳定、沉陷等问题的发生。
二、处理措施1. 开展详细勘察面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需要开展详细勘察,包括地质、地下水位、地形等情况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尽可能全面地获取地下情况信息,为地基设计提供充分依据。
2. 综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地基设计中可以综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地质雷达、地面探测仪器等,提高对地下情况的识别和分析,保证设计的准确性。
3. 设计合理防灾面对地质灾害风险大的地区,需要在地基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如对地基进行防滑、防渗处理,合理布置排水系统,提前对地基进行防灾处理。
4.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于施工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地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陈远鹏

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陈远鹏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实施质量,因此相关勘察单位应加强对岩土勘察工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岩土勘察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1.岩土工程勘察概述1.1岩土勘察的概念岩土勘察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其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采用专业的勘察设备对拟建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岩层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得到准确的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1.2岩土勘察的工作内容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勘察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并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勘察工作的实施。
一般来说,岩土工程勘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拟建建筑物所在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地质调查和测绘、彩图取样、测试以及形成成果报告和文字说明。
土工程勘察的步骤包括:第一,进行地质调查,明确勘察的范围、内容、实地测绘。
第二,进行现状土样的采集、整理和分析。
第三,将所采集的样品进行测试,得出相关的勘察结论,完成勘察报告。
2.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2.1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健全健全的管理体系及制度是保障岩土勘察质量符合要求的必要前提,但目前我国部分勘察企业在管理体系与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部分岩土工程勘察企业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符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进而导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混乱及任务分工不明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其次,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管理体系及制度的建设,进而导致体系、制度的实施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2勘察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一般来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有时间紧、工作任务重、精确性要求较高等诸多特点,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确保勘察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明确人员分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勘察方案。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由于相关勘察人员缺乏对前期准备工作的疏忽而导致勘察结果的失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分析探讨提纲一、房建工程1、图表部分2、文本部分二、市政工程1、图表部分2、文本部分三、动态设计与动态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分析探讨总体评价:通过这几年的审查发现的问题,除少数是执行新规范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外,大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这种现象一再发生,抛开市场无序竞争、勘察价格过低、以及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外,表明勘察工程师对标准、规范本身的某些要求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困惑或误解。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
按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成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
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满足相应规范的基础上,不仅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岩土性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合理可信的岩土工程参数和建议。
我们首先来看《岩规》对勘察报告是如何规定的,再看实际的一些做法是否符合勘察规范的要求,有哪些背离了工程勘察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2 拟建工程概况;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 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5 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6 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7 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 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9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以上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的内容,但是对于怎么写、写什么、规范的规定非常精炼。
为什么规范不做具体规定呢?因为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尤其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岩土工程师确定具体的内容,因此规范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在执行这些条文和施工图审查时,应很好的领会《岩规》作出这些规定的本意,不能机械地或主观地加以延伸和发挥。
近年来通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发现岩土工程勘察存在一些对规范理解的偏差和不足,下边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做一分析、探讨,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能对提高我省的岩土工程勘察起一点点作用。
(按照勘察报告的一般构成和顺序来分析)一、房屋建筑工程一)图表1、平面图常见问题:①拟建物周边道路、既有建筑及界址不标注;②拟建物位置不确定;地下车库轮廓线不清楚、无法界定范围。
③缺地形图或地面整平标高。
缺高程引测点或引测点地物标志不明显等、缺指北针、县城不搜集地形图,随意假定标高等。
④缺拟建物的名称、层数等。
⑤缺湿陷等级、类型分区的内容。
⑥光板图现象依然存在(个别设计院)⑦平面图勘探点仅有孔号、孔深,没有标高和水位、平面图上的孔深、标高、水位与剖面图不符⑧勘探点编号混乱;剖面连线不清楚,连线方向搞错,剖面连线不突出重点;⑨拟建建筑物不用粗线;⑩建设场地有不同的地貌单元,但在平面图中没有画出分界线来;(以上现象在新参加工作的勘察工程师报告中出现得多)问题分析:①对规范的强条不熟悉,也不重视;②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③各单位一审、二审不仔细。
2、剖面图常见问题:①剖面线方向不符合《标准》的要求;缺少编号②原位测试曲线缺失③取样类型标注与土工试验报告不符(原状、扰动)④水位线缺埋深或标高,甚至有些单位地层线缺失。
⑤、缺勘探点间距。
问题分析:①对《标准》规定的内容不掌握;②嫌麻烦、随意省略;③、使用的制图软件不统一,做出来的图件内容不一样3、柱状图常见问题:①千篇一律,没有起到补充剖面图的作用②原位测试曲线缺失③取样类型标注与土工试验报告不符④水位线缺埋深或标高,甚至有些单位地层线缺失。
问题分析:①对《标准》规定的内容不掌握;②嫌麻烦、复制了之;4、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常见问题①样本数量少于6个也进行统计修正;②标准值不按《岩规》规定进行修正(正负号取错)问题分析:①对规范的不熟悉,不理解;5、湿陷性计算表常见问题①缺孔(井)号、缺湿陷深度、厚度、修正系数、自重修正系数、分级湿陷量、累计湿陷量等中一项或多项。
②修正系数取值有误(6.5-11.5之间仍然取1.5)③累计湿陷量写成总湿陷量等不规范用语④湿陷等级II或III判定有误等。
⑤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的仍按I(轻微)非自重湿陷场地对待等。
⑥湿陷计算条件没有交代。
问题分析:①湿陷类型、等级表不熟悉6、土工试验报告常见问题①缺项:湿陷起始压力、抗剪强度指标、中压缩数据(高层)②缺钻孔(探井)编号、取样深度等③缺e-p曲线、缺颗分曲线。
④缺剪切试验曲线及表格问题分析:①对《土工规程》规定的内容掌握不全面;②没有按照里正软件规定的内容录入数据;7、易溶盐分析报告常见问题①量纲没有按评价的要求采用,如土中SO4-2提供的是g/kg,未提供mg/kg等问题分析:①各单位实验室对量纲问题不重视、习惯不同;二)文字部分1、勘察依据编写常见问题:①版本已废止(往往出现在新旧规范交接时段)②引用规范不全面③部分规范与本项目无关,罗列太多不具针对性④当同一规范多处出现时版本号写错。
问题分析:①规范更新不急时;②报告复制模板,又疏于检查;1、工程概括描述常见问题①缺少工程概括一览表,一些基础数据缺失。
②建筑物使用群体不清楚③无任务书、无勘察技术要求;④建筑物没有基础埋深、没有标高、没有基底压力等,勘察工作缺少依据,影响湿陷性计算及报告书有关章节的分析评价。
⑤缺少勘察阶段⑥钻孔取样未交代取样的规格、类型、工作量统计与图表不对应。
问题分析:①对《标准》规定不清楚;②搜资不齐全;③与建设方、设计单位沟通不够;④设计单位未定或项目未经规划审批的情况下委托勘察4、区域地质介绍常见的问题①往往缺少针对性,介绍大量篇幅,却没有对本工程影响评述。
②缺少项目位置图问题分析:盲目复制报告,意图不明显。
5、水文条件介绍常见问题①往往缺少针对性,介绍大量篇幅,需要的数据没有,洪水对本工程有无影响?无结论。
②一些处于河漫滩、I级阶地上的工程缺少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
③有些场地内或周边临近的地表水系却没有介绍。
问题分析:盲目复制报告,意图不明显。
6、工程地质条件章节常见问题1)地形、地貌单元及地理位置介绍常见问题:①地理位置介绍过于简单。
②和平面图反应内容不统一。
③有些干脆缺失。
④地貌单元介绍不全面⑤地形介绍缺场地标高范围、相对高差等基础数据,不能正确反常场地的高差变化。
问题分析:①编制报告的工程师和下现场的不是同一人,又缺乏沟通。
②平面图截图后范围小,不能反应一些路名或周边相邻关系。
③没有搜集地形图2)地层结构描述常见问题:①地层时代、成因未描述或与地貌单元不一致。
②地层岩性描述不规范。
③密实度描述与试验数据不吻合或缺失等。
④岩土定名不够准确问题分析:①相互关系不清楚。
②概念不清楚、规范掌握不准确3)工作量布设方面常见问题(1)勘探点间距(地基的复杂程度),这个方面我省勘察单位掌握的都比较好,基本上都符合规范规定。
部分单位在桩基工程上有偏差,勘探点深度(由压缩层厚度确定(施工图)、粗略确定时由工程重要性等级控制(初设)《岩规》)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
①设计方案调整(如增设地下室或地基原因基础埋深加大,勘察不了解)。
②勘察单位估算错误。
③高层建筑勘察单位没有按规定计算。
④场地地震勘探孔深度不符合规范规定问题分析:①目前岩土工程体制所致,设计、勘察联系不密切。
②建设方图省事,桥梁作用不够③勘察工程师概念不清楚、规范理解不透彻4)原位测试及取样:①取样数量、原位测试数量不够(甚至不够统计的需要)。
②分布代表性差、不能反应全部(集中在一个部位)。
③取样、测试孔(井)数量。
④黄土地区没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取样。
问题分析:①勘察工程师概念不清楚、规范理解不透彻7、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常见问题①剖面图中只有一条水位线,并未标准稳定水位深度和水位标高。
②文字中只提供地下水稳定水位,而不提供稳定水位标高。
设计人员使用不方便。
③缺变化幅度或提供数据错误、缺水位量测季节(枯水、平水、丰水)。
④缺丰水年、枯水年的调查。
缺抗浮水位标高。
⑤缺含水层、补、排、径流的条件介绍。
⑥对于水位埋深浅需要降水的工程缺乏水文地质参数,或提供的参数不全面。
问题分析:缺乏基本的水文地质知识。
对水文地质作用与工程的联系不清楚。
8、水土腐蚀性评价方面常见问题①水、土取样数量不符合规范的要求。
②腐蚀环境类别划分错误。
③相关系数未乘,把水土对混凝土的综合判断,扩大为整个腐蚀性的判断。
④防腐措施未提供。
⑤地下水中取土进行易溶盐分析。
问题分析:对规范规定的内容理解不够全面。
9、冻胀性评价方面常见问题①标准冻深有误,偏远山区冻深仍然采用所在县城的。
②冻胀评价往往只有表层的评价,缺少冻深范围其它层的评价或超出冻深范围的岩层也进行评价。
③hw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取值有误。
冻胀评价有误。
问题分析:①概念不清楚②规范把握不准确10、地基均匀性评价方面常见问题①多层地基一般很少进行均匀性评价。
②计算坡度时采用埋深而没有采用标高计算结果错误,导致判定错误。
③高层建筑给定的参数过于简单,没有对单孔原位测试很好的分层,而是简单的平均,导致结论错误。
④压缩性有差异未计算当量模量问题原因:规范没有很好的理解11、地震效应评价方面常见问题①抗震设防丙类建筑(>10F且h>24m)未实测波速;②波速测试孔深度不符合规范深度;③初勘阶段未测波速。
④高层建筑群,波速试验偏少,达不到每栋1个的要求。
⑤不按实测剪切波速测定的覆盖层厚度(小于20米)计算等效剪切波速。
不提供水平地震加速度最大系数⑥液化评定错误、漏项(不是逐孔评价)、缺试验数据或土工数据⑦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地震液化时,地下水位深度未按最高水位采用,而是采用勘察时的实测水位。
标贯试验数据不用实测值而是修正值。
⑧抗震地段划分有误⑨液化判定没有进行初判。
初判有液化的土没有逐孔进行判定。
重点设防的建筑物需按提高一度的参数进行评价。
问题分析:①对规范的规定不理解;②不注意学习,忽略了规范规定;③为省钱故意不作此试验项目。
12、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方面常见问题①没有针对性,千篇一律。
②缺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③地基范围内存在防空洞或其他空洞没有查清问题原因:工作不到位。
13、地基方案建议方面常见问题①地基方案罗列了数种,没有倾向性意见;②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性等级Ⅱ-Ⅳ级)采用CFG桩方案;③大面积回填土问题。
④土中含盐量超过0.3%,地基方案用灰土挤密桩或灰土垫层。
⑤有扩大头超过8米的仍然采用人工挖孔桩。
⑥没有采取防渗措施情况下湿陷性黄土采用粗颗粒回填的方案⑦同一结构单元,当地层结构明显差异或不均匀,也没有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