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青海省互助一中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青海省互助一中高三生物模拟试题
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科研人员研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鼠生长的影响,他们选用日龄相同的健康鼠进行实验,先对鼠进行摘除手术后,饲养一段时间,再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别的鼠进行不同的注射处理30天,定期测量鼠的体重,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组别鼠的数量应该相同
B.不同组别摘除的器官不同,生理盐水组只做假手术处理,不摘除垂体和胰腺
C.从图中可以看出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鼠的生长有协同效应
D.每只鼠的单位体重注射量应该相同
2.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A. 感受器
B. 反射弧
C. 效应器
D. 神经中枢
3. 2018年《Cell》期刊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两只长尾猕猴,取名为“中中”和“华华”,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让世界瞩目。

决定“中中”与“华华”的性状极为相似的物质存在于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 下列关于致癌因子的种类及恶性肿瘤预防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紫外线、X射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B.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C.癌症的发生与人的心理状态完全无关
D.远离致癌因子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手段
5. 为探究某种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a、b、c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Q,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D.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6. 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线粒体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需氧型细菌演化而成的,而叶绿体则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藻(光合细菌)演化成的。

下列叙述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
B.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C.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生物膜的细胞器
D.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7. 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细胞染料,可用于观察活体线粒体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
C.可选择菠菜叶肉细胞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D.水绵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8.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的pH值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下列哪个选项的物质有
关( )
A. 水
B. 氨基酸
C. 葡萄糖
D. HCO3-、HPO42-
9. 下图中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人体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明显增加
B. 丁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C. 丙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不可以发生乙→甲过程
10. 如图为附着在膜上的4种蛋白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载体蛋白,能够参与物质运输
B.①是糖蛋白,可以对某些细胞进行识别
C.①是受体蛋白,在膜上起到信息传递功能
D.①是酶,附着在膜上催化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颤藻细菌含叶绿素和藻蓝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为异养
C.细菌含有环状的DNA和染色体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多样性
12.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B. 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后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C. 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D. 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13. 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B. 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C. 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
D. 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14.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和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
B.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上进行
C.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每个阶段均可产生ATP
D.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
15.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B. 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①①过程是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①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D. d细胞为浆细胞,①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面的图1、图2为某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中的曲线I变为①,可能是新天敌出现的结果
B.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图1中的曲线I
C.防治害虫时,在图2中a点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D.渔业生产中,在图2中b点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17. 右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符合这种从属关系的是
A. ①核苷酸、①核糖核酸、①脱氧核糖核酸
B. ①蛋白质、①酶、①激素
C. ①脂质、①磷脂、①固醇
D. ①糖类、①二糖、①多糖
18.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
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
C.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9. 以下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 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C. 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D. 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15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20. 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下图表示经近百年的调查绘制的两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雪兔,B代表猞猁
B.调查期间猞猁的K值约为60千只
C.猞猁和雪兔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D.猞猁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

甲、乙两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性。

(3)丙是蓝细菌细胞模式图,该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

(4)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会形成令人讨厌的________。

22. 图是关于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________,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________。

属于脂质的d中,有一种物质具有促进肠道吸收钙和磷的作用,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在小麦叶肉细胞中,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种。

(3)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化合物b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为胆固醇,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①、①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组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

B组育种过程中“处理”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

该性状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4. 生物兴趣小组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相应物质1,2,3,4代表一定的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增强光照强度,检测到图中的A物质产生量迅速增多,但不久又恢复到一定水平。

A物质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最可能的外因是图中物质____________(填字母)的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

在同一过程中C3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2)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中碳的转移途径,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外源提供的B物质是否可以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利用___________(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

(3)在光照强度为1000uE·m-2s-1(适宜光照)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据此可推断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有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5. 下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
(1)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A和激素B的浓度会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填“骨骼肌细胞”.“肝脏细胞”或“几乎所有的细胞”),能够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4)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_________调节的机制。

参考答案
1. B
2. B
3. D
4. C
5. A
6. D
7. C
8. D
9. C
10. B
11. A
12. B
13. A
14. D
15. C
16. AC
17. CD
18. AD
19. ABD
20. ACD
21.
(1).甲
(2).乙
(3).甲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4).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5).统一
(6).叶绿素
(7).藻蓝素
(8).水华
22.
(1).淀粉
(2).糖原
(3).维生素D
(4). 6
(5). —CO—NH—
(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7).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3.
(1).自交
(2).2/3
(3).①
(4).C
(5).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且具不定向性
(6).单倍体育种
(7).用低温处理或用一定(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矮秆抗病①的幼苗
(8).该性状的出现可能是由环境引起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24.
(1).E
(2).先迅速减少,不久后达到相对平衡的水平
(3).向叶绿体中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B物质,并将植物置于光照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环境中一时间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光合产物葡萄糖中是否出现了放射性
(4).抑制
25.
(1).下丘脑
(2).垂体
(3).甲状腺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促甲状腺激素
(6).升高
(7).几乎所有细胞
(8).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