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

(10分)
(1)祖国山河壮丽无比。

来到荆门山,你能欣赏到“,”(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壮美景色;驱车塞外,你能看到“,”(王维《使至塞上》)的辽远奇景;漫步西湖,你能领略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早春美景。

(2)“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崔颢的“,”(《黄鹤楼》)通过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通过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送别自己,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
【甲】关于这种惊人的征战,将来有一日会有人写成全部的叙事诗的。

这种征战。

即使把政治和战事除掉,也是近代历史中,青年们的一种动人的成就。

可是我zàn时必须要继续我的故事。

因为我们已经把红军会合在西北了。

现在我把毛泽东主席所写的一首诗,拿来当作结束,这位指挥者既能领导远征,同时又写得一手好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乙】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即.()使zàn()时逶迤.()磅bó()
(2)以上两个文段选自《》,文段中的“我”是指(人名)。

两个文段涉及的两位主要红军将领分别是_____和。

(4分)
(3)请从上面两位主要红军将领中任选其一,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4分)
3.复兴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我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3分)
(1)下面是张红同学为这次活动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她修改。

(4分)临淮泥塑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淮河中游的霍邱县临淮岗一带,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身为六安市临淮岗人,我深感自豪。

临淮泥塑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特点在于取材丰富朴素,能反映群众日常生活场景,彰显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表现手法小中见大,立意高远,主题表达鲜明,造型千姿百态;作品具有完整性,不拼凑,还具有不风化、不裂变、逼真、耐收藏等特点。

A为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B 我班准备开展一次《我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A 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②B 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2)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分)
(3)这条宣传标语将被放大书写并悬挂在班级醒目处,负责书写的同学对使用行书还是隶书有些犹豫,请你帮他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简述理由。

(2分)
(4)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一些文化遗产项目汇编制作成一本小册子,已经拟了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写两个,可以从文物、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

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2分)
栏目一:品味传统工艺 栏目二:游览古式建筑
栏目三: 栏目四:
(5)活动中,八年级(1)班班委会邀请陈老师为大家做专题讲座,下图是陈老师做讲座时投影的图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片要表达的内容。

(50字以内)(3分)
⎭⎬⎫⎩
⎨⎧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23分)
守望
原上秋
①他经常来这里,不论雨天,还是晴天。

这里松柏苍翠,雨天苍翠,晴天也苍翠。

松柏在雨天里有雨水滑落,像流下的泪。

②不下雨的时候,这个区域一半严肃,一半活泼。

三十多年前,这是一个整体。

记不清哪一天,一分为二了。

外面沿马路的一半划出来,供居民使用:唱歌、跳舞、打牌、弈棋,老人们静坐,孩子们追逐打闹。

另一边,一千多人躺在那里,很安静。

哄闹声随风能进去,人不能进去。

当中隔着一道门。

是那种透视的铁艺门,彼此都能窥见,两边的人如相会,能拉手,不能拥抱
③他经常坐在那里,看着人聚人散。

④起先没有划开的时候,他也时常过来。

那时候有高墙和密不透风的大铁门。

马路的对面是一幢小楼,四层,现在还在,显得破了,像一个老人一样安静而慈祥地坐在那里。

他就在那栋楼里住着。

那时候他的双腿还有充沛的力量支撑躯体,经常绕着高墙行走。

回到家里,透过斑驳的玻璃窗子,能轻而易举地看到这里。

⑤现在,景色不一样了。

对面已换成高大的牌楼,牌楼上四个大字:烈士陵园。

字是金色的,底是一种浅浅的蓝,透着淡淡的忧伤。

⑥有一年,他看到对面的高墙被人推倒,听说是要建市民公园,他义愤填膺。

他找到主管部门,亮出军功章,诉说了反对的理由。

破坏 破坏 人为因素 非人为因素
⑦负责人看到那些有岁月积淀、仿佛血染过的立功证书和奖章,一脸崇敬地接待了他。

⑧工作人员一直与他沟通,公园还是建成了,或者说,陵园地块一分为二了。

他接受了现实,他感觉到,实际上这样也不错:战友们在里面,依然有一份安宁,依然有苍松翠柏相拥。

后来,孙子说了一句话,让他释然。

孙子说,先烈打江山,不是为了后代幸福吗?
⑨后来,他看到那些在公园里休闲的人,脸上都挂着幸福。

这时候,他会想起孙子的那句话。

⑩他比任何人在公园待的时间都久,他坐在已成隔挡的大门一边,左耳和右耳处在分裂的状态左耳是欢闹,右耳是寂静。

有时候反过来。

他的情绪也分裂。

右边是伤痛,左边是欢笑。

有时候反过来。

⑪他孙子也来过,孙子用一种凝重的表情看着里面。

里面被苍松翠柏包围。

大石碑后面,是一排排六十厘米高的墓碑。

从门口看不到。

⑫孙子回过头,变成一脸的欢喜,跑开了。

孩子这个年纪不会装,高兴就是高兴。

⑬看到孙子笑着跑开,他也涌动一份幸福。

⑭他的痛只在下雨的时候隐隐发作。

这个时候,公园里的欢笑被雨水冲散,剩下一片空旷和四处飘逸的寂寥。

他打着雨伞蹲下来,挨个给墓碑擦洗,像小心翼翼地给他们洗澡。

这里的一千六百五十八个战友,他一个也不认识,却又都熟悉。

无论是与日本鬼子搏斗牺牲的,在解放战争中倒下的,还是抗美援朝魂归故里的,他怎么会不熟悉呢。

他们在战场上冲锋的姿态,他们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壮烈,他永不能忘,
⑮每当擦到一个叫李云峰的烈士的墓碑时,他会想到那时的通信员,一个叫李什么峰的年轻战士,原谅他记不住战士的名字,因为这个李什么峰之前,已有两个通信员相继牺牲了。

弹雨里,他问,叫什么名字。

枪炮声很重,新的通信员把手围个喇叭大声说,他叫李什么峰。

⑯后来,这个叫李什么峰的通信员也牺牲了。

⑰他深深内疚。

⑱他就把这个李云峰当作那个李什么峰的对待,在他身上多擦几下,在他身边多停片刻。

⑲擦完墓碑,他已经很累了。

他坐在前面的大石碑台阶上,把雨伞扣在头顶。

一下子,弹雨似乎就起来了,啪啪,啪啪。

这种氛围,不由他不想起那些枪林弹雨的故事。

⑳坐久了,他会感觉到凉。

由外到内的凉。

四周的松柏都淌着雨水,他的眼睛和心也潮湿起来。

㉑等云一片片散开,太阳光照在大地,公园的一侧开始欢闹起来,一张张笑脸又荡漾起来。

㉒这是两个世界,彼此守望。

(有删改)
4.下列与小说主题相关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反复写“他”的“来”与“坐”,体现了“他”执着守望战友们的深厚情感。

B.小说写“他”把李云峰当作那个李什么峰对待,体现了“他”的内疚心理和“他”对战斗岁月难以忘怀,点明了“他”守望的原因。

C.结尾句的含义是:活着的人们在守望英烈;英烈在守望活着的人们,守望人们的幸福生活。

D.标题“守望”点明了人物的行为特点,揭示了守望的痛苦和绝望。

5.三十多年的时代变迁,陵园地块由“整体”一分为二,引发了“他”心理的变化。

小说围绕“陵园地块的变动”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6分)
6.
7.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描写环境的画横线语句的作用。

(3分)
8.市民公园建成时,你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在开园仪式上致辞。

请你结合“他”的故事,组织一段语言作为你的发言内容。

(6分)
【二】(16分)
材料一:
人类和塑料的关系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亲密”。

除了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塑料制品,塑料还会降解成直径从1000微米到5000微米不等的塑料微粒。

这种塑料微粒,就是人们所说的“微塑料”。

关于微塑料的研究最早集中在海洋表层,但近年来,海洋生物的体内、数千米深的海底、漂浮的空气中、40%的食物中,都被检出了微塑料。

2022年,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和活人肺部检测到微塑料。

微塑料已经出现在地球表层的各个地方,被科学家比喻为全球性的“瘴气”。

材料二: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聚合物,通常以碎片、纤维等形式存在。

微塑料由于尺寸小且更易进入生物体内,吸附和转移其他污染物的能力也更强,所以进入地球循环系统,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比大块塑料更大。

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巨大,据估计,海洋中约有3.5万吨微塑料,占比超过总塑料垃圾数量的55%和重量的72%;二是增速迅猛,在过去40年中,北太平洋中部洋流中微塑料的浓度升高了两个数量级,而表面的塑料垃圾浓度则没有显著变化。

微塑料来源还得追溯到人类身上,自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大量的废弃塑料被滞留在自然环境中,而在物理破碎以及一些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下,塑料破碎降解为极小的塑料颗粒,从而通过自然循环进入人体。

另外,近年来不少工程塑料产品的使用,比如汽车制造相关产品、通用电子产品、化工工艺设备等,更是直接加剧了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程度。

材料三:
材料四:
据推算,全世界平均每分钟会售出100万个塑料瓶,平均每年售出5000亿个塑料瓶。

这些塑料瓶最后去了哪里?统计表明,全球32%的废弃塑料瓶未被回收利用,最终被遗弃在陆地、河流、海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饮料瓶押金计划是对可能存在污染的产品征收押金,在产品或残留物被送回回收系统时退回押金,以避免废弃物污染环境。

可以用押金或环保基金来建立自动回收机,通过使用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