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北京市怀柔区第五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北京市怀柔区第五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为网络热词。

许多人喜欢饮用奶茶,奶茶中的甜是由大量添加蔗糖实现的,其实奶茶是一种高糖高热量的饮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大量饮用奶茶会使过剩的糖类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B.奶茶中是否含有蔗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
C.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产生能量更多
D.高糖饮品有可能让人越喝越渴
2.取细胞膜上糖蛋⽩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发现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起。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有关
B.细胞膜内表⽩的糖类还可能与蛋⽩质结合形成糖蛋⽩
C.质膜上某些糖蛋⽩可以识别外界的信息分⽩
D.两种海绵细胞结合在⽩起,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3.下图是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
B. ②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C. 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内侧
D. 不同细胞膜中③的种类不同
4.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每种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 血红蛋白的多肽链合成后即具有生物学功能
C. 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D. 部分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生命活动
5.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e为感受器
B. 痛觉感觉中枢位于乙方框处
C. 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缩手反射不会存在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脱落酸能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②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③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
④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⑤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⑥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其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授粉后可不进行套袋处理
B.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极好地解释了F2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由此证明该定律的正确性
C.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
D.若以F2的高茎豌豆自交,且每株收获相同数量的种子,种植后矮茎植株约占2/3
8.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是
A.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
B. 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C. 一般情况下,根尖细胞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9.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10.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的多少
B.晶体渗透压下降可能不利于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兴奋性
C.人体维持稳态调节能力使晶体渗透压保持固定不变
D.晶体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11.用盐腌制的蔬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腐败变质,这可能是因为()
A. 蔬菜细胞渗透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足够营养
B. 蔬菜细胞吸收盐分过多而死亡,不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足够营养
C. 微生物细胞渗透失水过多,难以生长繁殖
D. 微生物细胞吸收盐分过多,难以生长繁殖
12.小麦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无机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干的小麦种子细胞内不含有水分,有利于种子长时间储存
B.小麦种子萌发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较休眠时低
C.点燃一粒小麦种子,烧尽后剩下的灰白色灰烬是种子里含有的无机盐
D.小麦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3.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能随意支配外周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突构成
C.学习、语言、情绪和反射都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
D.人的手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代表区域大于腿部
14.一个ATP分子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A.1和3
B.2和3
C.2和2
D.3和2
15.关于壳多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各种动物骨骼的组成成分之一
②被一些科学家称为第七营养素
③可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④可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和人造皮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液泡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转运蛋白,该转运蛋白能从细胞质基质中运输H+进入液泡,导致液泡中的pH为5.5,而细胞质基质的pH为7.0-7.5。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H+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 上述H+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C. 上述转运蛋白与H+结合后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D. 上述转运蛋白催化ATP水解进而为H+运输供能
17.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a~e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识别作用与a有密切关系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d相关,d可控制某些物质进出
C.若c为胆固醇,则该细胞膜存在于高等生物体内
D.e为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密切相关
18.下列关于科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人们对酶本质探索过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C. 施旺和施莱登建立细胞学说,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
D. 卡尔文循环的发现和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途径的研究,都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19.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白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

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

下列关于miR140的叙述错误的是()
A.miR140分子中一定含有C、H、O、N、P糖类物质
B.miR140分子中不一定含有糖类物质
C.miR140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miR140分子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20.茉莉酸(JA)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含量极少但作用具有多效性,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促进叶片脱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有关JA的说法错误的是()
A.JA能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
B.JA可抑制与乙烯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
C.JA与其他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D.JA属于植物激素,需要高浓度才能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

科研小组欲分离及培养若干种微生物用于对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的处理。

请分析回答:
(1)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_。

(2)培养过程需要向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目的是使菌体充分接触_________和_________,促进细菌生长繁殖。

(3)科研小组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将其接种到仅含有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制作鉴别培养基选用__________染色,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要知道鉴别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尿素分解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指示剂;如果有尿素分解菌存在,则培养基中该菌落的周围会出现红色。

(4)纤维素酶是一种______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真菌和某些动物等生物体中;因此,卫生纸类垃圾可采用__________(选填“回收利用”“卫生填埋”“垃圾焚烧”或“堆肥”)方式,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某种雌雄同株的农作物,高秆与矮秆、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高秆茎节长、易倒伏,矮秆性状正好相反,且产量高于高秆。

为探究纯合矮秆抗病品种的育种过程,兴趣小组得到了部分育种信息:研究人员利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F1全是高秆抗病,种植F1并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

整个实验过程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和结
构异常。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相对于高秆植株,矮秆植株产量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2)依据上述F2的统计结果,有些同学们认为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做怎样地处理?_______________;若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兴趣小组分多组重复了上述杂交实验,统计发现,只有一组F2中出现了矮杆抗病植株,其它各组F2只有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出现矮杆抗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若要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该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_________。

23.图①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图②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

(2)图②中的B图为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

(3)图②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_(用图②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

(4)图①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24.下图①~⑥是以植物胚芽鞘为材料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胚芽鞘为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装物,其中含有一些叶绿体,据此推测胚芽鞘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①②两组装置的对比,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装置④⑤进行对比实验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测定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可利用装置___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现象及判断最适浓度的依据是________。

(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有媒体披露,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嫩黄瓜在种植时被涂抹了人类避孕药(其主要成分是类雌性激素),有人认为此类报道不科学,你认为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5.如图表示细胞内4种有机物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

(2)C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C形成G的反应叫________;G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3)D是______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C
6.B
7.C
8.B
9.C
10.B
11.C
12.C
13.D
14.B
15.B
16.CD
17.ABD
18.AC
19.BCD
20.BD
21. (1).高压蒸汽灭菌法(2).消毒(3).营养物质(4).溶解氧(5).纤维素(6).刚果红(7).透明圈(8).酚红(9).复合(10).卫生填埋
22. (1).不易倒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茎节短,生长消耗的营养物质少(2).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F2的结果(3).将两对性状合在一起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4).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 (5).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6).让该矮杆抗病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出现不抗病植株,则证明其为杂合子
23. (1).DNA复制(2).受精作用(3).流动性(4).次级精母(5).IJ (6).GH (7).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8).D (9).不同(10).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段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24. (1).保护胚芽并进行光合作用(2).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3).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4).⑥ (5).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6).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胚芽鞘的伸长量先增后减,伸长量最大时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即为最适浓度(若用装置④或⑤,则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先增后减,弯曲角度最大时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即为最适浓度)(7).基因控制、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影响(8).雌性激素为动物激素,不能对植物细胞起作用
25. (1).单糖(葡萄糖)(2). (3).脱水缩合(4).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5).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6).脱氧核糖核苷酸(7). D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