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究 朱燕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究朱燕芳
发表时间:2021-01-04T15:17:25.730Z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作者:朱燕芳
[导读] 写作的本质是一种对话。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写作既是一种与读者对话的过程,更是一种自我对话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完成的使命是帮助小学生在这个对话中能够全身心地参与以及个性化地表达,以写出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立意深远的习作。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启真”“启智”,让小学生立足生活、触摸心灵、舞动思维。

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大英县蓬莱镇高峰小学校朱燕芳 629300
摘要:写作的本质是一种对话。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写作既是一种与读者对话的过程,更是一种自我对话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完成的使命是帮助小学生在这个对话中能够全身心地参与以及个性化地表达,以写出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立意深远的习作。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启真”“启智”,让小学生立足生活、触摸心灵、舞动思维。

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作文教学
引言
进入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后,学生接触到的作文训练主题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写作训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需要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相关思考,能够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样的习作才更具感染力和可读性,能够让读者受到触动。

一、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写作个性
写作是写作者独特的体验,写作应该是独具特色、各有千秋的。

但纵观当前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习作,由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缺乏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导致随处可见相同的素材、相同的表达、相同的立意,缺乏写作个性,千篇一律。

不仅如此,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按部就班,东拼西凑,写出来的文章虽然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线索明确,但文章没有新鲜感,没有真情实感,没有能够触及内心深处的东西。

这样的写作是没有个性、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的。

(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目前的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处于传统教学惯性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喜欢所谓的“听话”的学生,一旦学生对于自己的教学提出异议,他们便感觉自己失去了对于学生的控制,这使得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注重修辞手法的培训,提高写作技巧
日常教学中,修辞的判断和运用也是重要的方面,比喻、拟人、排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但是只教会学生修辞运用还不够,完全可以加上发挥的空间。

例如,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学生在描述月光时就可以直接引用这句诗,借以表现月光之明亮清澈,是作文中的加分项。

然而若是对这句诗有更深的理解,对比喻能够熟练运用,那么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加工表达,“窗前的不是月光,是一湾清澈的湖水”“门前的月光像秋夜的霜华一般晶莹,却又比霜华要温柔”。

这样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既有引用古人诗句的浪漫,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知,并且结合更多的修辞运用,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成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作文创作体验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在作文课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组织学生总结好文与好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领会到这些优美文章以及隽永句子的美学价值,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能够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融入创作当中,将会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共鸣,这样才能确保作品的灵魂深度。

举例而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可以选取秋天作为关键词,要求学生搜集文学家描写秋天的文章及句子,以此帮助学生开阔写作视野,从中获得作文创作启示。

同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班级学生进行有关秋天的视频演示,并要求学生在观看完毕之后阐述自己对秋天的体会和认知。

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不再对秋天的描述感到无从下笔,而是能够通过自身的认知体会创作出生动的作文来。

(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范文参照,提高写作质量
对于部分写作训练主题,学生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相应的写作思维,也无法很快进入到写作主题中。

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范文,基于范文的分析解读构建学生的作文思维,逐渐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找到自己想要写的内容。

这种作文教学方式不仅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化解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以多利用这种训练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找到更多想要表达的内容。

形成良好的写作教学开端,有助于学生写出质量更有保障的习作。

(四)拓展作文批改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运用独自一人的方式进行批改。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拓展作文批改方式,促使学生重视作文批改,与此同时在批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批改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相关的作文打乱,发送到每一个学生手里,确保每一个学生拿到的作文不是自己的作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批改,在批改作文完成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将作文上交,然后自己阅览一遍,保证无误之后,添加教师评语,下发给学生,这种情况下相比教师独自批改来说,学生对于作文的批改会更加重视。

结束语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是语文科目教学的重要环节,理应受到重视。

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寻求和制定教育策略,切实解决问题,同时开放思路,打开眼界,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天地中
去。

参考文献
[1]马正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9(12):105.
[2]乔素霞.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J].情感读本,2019(32):123.
[3]拉草.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