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讨论教学法应用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讨论教学法应用阐述
现代教学实践已逐步认识到,有效的学习离不开交互学习活动的参与,交互学习已是广为接受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当今教学方法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同伴交互和社会交互对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扩大学生视野范围的重要性。
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师对传统课堂面授教学活动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网络的讨论学习能够为在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中实现同伴交互和社会交互提供机会,对于提升传统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网络讨论在传统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sky)的社会互动理论(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和“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为将网络讨论应用于传统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
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学习者认知活动的完成,不是以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为目标或标准,而是一个学习者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在同伴讨论、人际交往这些社会转换活动中实现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
这种社会互动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
根据维氏社会互动理论,学习者的认知发展与社会环境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于学习者与其社会环境周边的人(如教师、父母、同伴及同学等)之间交往互动的质量。
维氏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人认知能力成熟的较低水平是他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较高水平是他能在中介人,如教师、友人或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任务。
在较低水平和较高水平之间的认知距离就是维氏所指的最近发展区。
在最近发展区里,处于社会群体中的学习者,通过同伴讨论和人际交往获得思想碰撞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维果茨基提出,知识是不能被教予的,而是学习者自己在头脑中主动构建对认知对象的理解。
在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诸多因素限制了所有学生都能有当众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这些因素包括:第一,课堂时间有限,固定的课堂时间使得师生教学交流必须在实时状态下完成;第二,教师难以惠及全体学生,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在一节课里都能发言是不现实的;第三,部分学生羞于当众发言,由于性格差异,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许不愿意在公众面前表
达自己的想法。
这些因素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会对学生的社会交互活动产生消极影响。
而基于网络的交流工具,如QQ、MSN、BBS或网络聊天室等可以允许交流者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深度交流。
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最显著差别就是,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支持非实时讨论,允许学生在回答或解决一个问题之前,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己的思维和观点。
同时能够鼓励那些在传统课堂上不愿当众发言的学生,以时间滞后的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由此,倡导将网络讨论应用于传统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形成学生的社会互动环境,让学生通过与学习同伴的交流讨论获得认知发展。
2 网络讨论在传统教学中应用的益处
将网络讨论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交互活动,异步讨论活动还能够允许学生独立组织自己的思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讨论对学生的深度反思、自我评价及获取信息等方面的能力都具有特别的价值。
第一,激发学生的角色参与意识。
一个有效学习环境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
所有学生都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之间要求互相提问、互相回答。
当学生相互交流时,学生会意识到,在表达意见或立场时,自己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表达同意或不同意,还必须阐述观点、提出证据。
在网络讨论中,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的检查统计功能掌握学生的参与情况,因而能够惠及每位学生。
第二,锻炼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通过问题讨论和经验分享,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相近的思想中找到问题的共同联系,在不同的观点中扩大自己的课外视野。
对反思性思维技能来说,网络讨论能够促进学生的提问、判断、批判和分析能力。
第三,促进生生交互。
网络讨论可以提升课堂交互活动的水平。
在网络讨论平台上,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分享经验、提供服务以及给予指引等。
学生交互活动增加的结果之一就是学生有了更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1] 第四,加强师生关系。
网络讨论可以形成民主的课堂,允许不同思想和不同观念的存在,同时让边缘群体学生也能发言。
网络讨论还允许教师和学生进行公开的或私人的交流,这种师生间不断加深交流的结果就是师生交融情感的升温。
[2]
3 网络讨论教学活动的组织
3.1 网络讨论的准备
在进行网络讨论之前,要准备本次讨论活动的讨论目的、讨论活动类型、讨论组织的数量和频率等。
[3]
对于讨论目的,教师在设计网络讨论目的之时,每次的目的都可不拘一格。
讨论目的可以是结合当前教学任务,也可以是分享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可以是针对某一热点问题的讨论等。
网络讨论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所学所感,如近期阅读、生活经验及视频材料等在网上呈现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从他人的回复中获得疑难问题的解答,还可以在网络讨论平台上实践并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网络讨论活动的类型是根据讨论目的确定某一讨论是同步实时讨论还是异步非实时讨论。
同步讨论发生在同一时间,并提供实时回馈。
异步讨论不发生在同一时间,提供延时反馈。
讨论活动的数量以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标准,比较合理的安排是半个月或一个月进行一个主题学习的讨论。
3.2 网络讨论的开展
(1)让学生熟悉网络讨论工具。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使用网络讨论工具,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组织讨论活动之前,进行一个面对面的网络讨论工具使用介绍。
讨论组织的初期,教师可以从简单的任务开始,比如让学生做自我介绍,之后循序渐进地进行高级问题的深度讨论学习。
(2)營造人性化的讨论环境。
为使教学活动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教师须营造一种支持的、友好的网络讨论氛围。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在第一学期时撰写个人自传,通过个人自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教师同时要提醒学生在整理自己的自传时,注意查看他人的评论并作出及时的回复。
(3)做好讨论示范。
网络讨论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深层次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
然而,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是很难达到这一效果的。
首先,教师要成为批判性思维和能够深度思考问题的典范。
其次,教师要确信学生对于讨论问题是否有必备的知识背景,并且提供相应的知识材料供学生自学参考。
再次,教师还要示范如何回应发贴,怎样回复、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
对于离题的讨论,教师要做出必要的引导,否则学生容易引向漫无边际的聊天,而不是进行学习讨论活动。
最后,在讨论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对话题进行深度分析和探讨。
(4)提出讨论要求。
在网络讨论中,教师的角色通常是作为发起者和维护者,帮助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度剖析。
尽管教师有责任影响学生的一般学习经验,也有责任要维护网络讨论的纪律和气氛,但学生也应对网络讨论活动负责。
多项研究表明,当一门课程不是完全由教师操控时,学生会表现出对课程学习更为积极参与且认真负责的状态。
对于网络讨论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讨论要求,如每个学生都要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提供一个与正在讨论问题相关的话题。
鼓励学生组织网络讨论不仅能够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
3.3 建立网络讨论指南
如果教师将网络讨论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活动,则很有必要建立网络讨论指南,以便为学生参加网络讨论提出规范要求及提供支持服务。
网络讨论指南通常包括网络礼仪、发言(发帖)规范及讨论期限等。
网络礼仪是学生进行网络讨论之前应该知晓并遵守的规范,学生应避免不恰当的评论、粗鲁的发言及带有人身攻击的行为。
要求学生使用实名,避免由于匿名引起的对发言不负责的后果。
保持讨论的焦点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问题学习而不是空虚聊天上。
网络讨论的正常、有序开展取决于学生对网络礼仪的遵守程度。
教师还要注意教授学生规范发言(发帖)。
学生也许会将他们的发言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而不是直接进入讨论区,这样很有可能导致其他学生没有留意附件,或不愿打开附件而使该位学生的发言不能及时传达。
运用讨论工具直接发言或发帖的方式,可以方便他人查看阅读。
对于非实时的讨论活动,应该为发言(发帖)限定一个有效期限,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对问题做出及时、统一的反馈。
参考文献
[1] cator Revitalize the classroom “Bulletin Board”: A Cas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Dialogue on Face-to Face Classes From an Adult Learning Perspective[M].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2001,33(4):337-354.
[2] A.J.Romiszowski,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n
C.R.Dilles & A.J.Romiszowski(Eds.)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al Paradigms.Englewood Cliffs[M].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7:74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