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大贪官梁冀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大贪官梁冀简介
都说和珅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最大的贪污犯,他就是东汉王朝大梁冀,他是中国历史二十大富豪之一。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东汉大贪官梁冀简介,希望你喜欢。

梁冀人物简介梁冀(?-159年),字伯卓,安定(今宁夏固原)人,是中国东汉时期外戚出身的权臣。

出身世家大族,先祖时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父梁商,妹为汉顺帝皇后。

永和元年(136年)为河南尹。

汉顺帝时因皇后,梁商为辅政大,梁氏左右国政,141年梁冀代父为大,顺帝亡,2岁的冲帝即位不久就去世,梁太后(即梁冀之妹)立8岁的质帝。

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次年即被他毒杀,另立十五岁的桓帝。

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

到延熹2年(159年),梁皇后逝世,早对梁冀专权乱政不满的桓帝,借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杀死梁冀,其全族都一并被杀。

梁冀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嵩、魏忠贤、和珅)之一。

东汉大贪官梁冀故事东汉建康元年,公元105年,汉孝和帝崩,两岁的太子刘隆继位。

这位小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死后"谥"为"炀帝"的皇帝之一。

他继承皇位时才两岁,
只做了一年皇帝,三岁去世,在刘隆之世,他基本没有什么能力,做什么祸国殃民之事,刘隆死后,众大臣却给了他一个"炀"的谥号,对他不公平了。

但这位小小的炀皇帝,对于东汉王朝来说,却是一个分水岭式的标志,从他开始,东汉王朝的两大政治集团:宦官集团,外戚集团,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东汉王朝独特的政治"景观"。

两大集团你争我斗了一百多年时间,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最后的灭亡。

汉炀帝刘隆死后,孝安皇帝的皇后梁太后垂帘听政,梁太后和他的弟弟大梁冀协商,立渤海王才八岁的世子刘缵为帝,即是为汉孝冲皇帝。

汉孝冲帝人小鬼大,他对大梁冀专权行为相当不高兴,有一次当面指责梁冀,说他是"跋扈"。

《资治通鉴-汉世四十五》帝少而聪慧,尝朝会,目梁冀曰:此跋扈也
孝冲皇帝毕竟是一个孩子,他没有想到因为这句话,梁冀就要他的命。

一个月之后,梁冀派人毒死了孝冲皇帝。

东汉王朝,两年之内,死了三个皇帝,这可是没得了的大事儿,所以司空赵戒对梁冀说:"频年之内,国祚三绝,君为国之重器,当务之急,需太后与大多多费心,祥择其人,务求圣明
梁冀得书之后,下令朝议。

最后朝臣推荐出两个人:一、清河王刘蒜;二,蠡吾候刘志。

清河王刘蒜,"明德着闻,又属尊亲",所以朝臣,许多人倾向于推举清河王刘蒜为帝。

这时候,有一个著名人物的爷爷出场了,这个著名的人物就是曹操,他的爷爷
就是花一亿钱买官的曹腾。

曹腾,字季兴,东汉时沛国谯人,汉孝安帝时入宫,陪侍太子读书。

孝顺帝时,为小黄门,迁中常侍。

《资治通鉴》里记载:"曹腾尝谒蒜,蒜不以为礼"。

清河王刘蒜,对曹腾爱理不理。

这件事被皇宫里许多宦官听说后,"宦官由是恶之"。

朝臣们喜欢刘蒜,但宦官们却不喜欢清河王刘蒜。

知道刘蒜被众多朝臣看好之后,宦官们着急了,他们可不想让一个他们不喜欢的人,来做他们的主子。

所以大伙儿推荐曹腾,到大梁冀那儿去做说客,向梁冀建议,不能立清河王刘蒜为帝。

曹腾拜见梁冀后,开门见山地对梁冀说:"清河王严明,如立清河王为帝,大恐怕为祸也不远了
梁冀是什么人?他是东汉王朝的和珅,视钱如命,也视权如命。

听曹腾如此一说,他开始划拉自己的小算盘。

清河王刘蒜这个人,"明德着闻,又属尊亲",适合当皇帝,但他的竞争对手是蠡吾候刘志,蠡吾候刘志,是梁冀妹妹的未婚夫。

据《资治通鉴》里说:刘志作了蠡吾候后,"梁太后(梁冀的姐姐)以妹妻之",蠡吾候与梁冀还有这一份关系!最后曹腾的教唆,及刘志与梁冀的关系,起了大作用。

司空赵戒"务求贤明",自然成了一句空话。

有许多时候人际关系,是比"生产力"还要起作用的"生产力",在梁冀全力支持下,刘志称帝,即为东汉孝恒帝。

因拥戴之功,汉孝恒帝即位后,"诏以定策功,益封梁冀万三千户"。

把梁冀的妹妹立为皇后,而参与定策迎立桓帝的
曹腾,被孝恒帝封为费亭侯。

东汉王朝的宦官,就是从曹腾之时,开始干政;而外戚集团,也是从大梁冀开始,开始形成,这两个集团决定了东汉王朝的命运。

一年之后,皇帝又赠封梁冀万户,此时的梁冀封地达到三万户,据记载:大梁冀家每年当租税收人就达五千万。

在孝冲帝之时,孝冲帝就称梁冀为"跋扈",孝恒帝时的大梁冀,更是权倾朝野。

此时梁冀拥有的园林,遍及洛阳附近郊区。

据说,大特喜欢兔子,他在河南城西,修建了一个兔园,"经亘数十余里",有一个人,因为误杀了梁家兔园里的一只兔子,结果"坐死者十余人"。

乾隆一朝的权臣和珅,够有权的了,但他也不敢因为一只兔子,要了十多个人的命,可东汉权臣梁冀就敢
梁冀已经如日中天了,可汉元嘉元年,孝恒帝还"欲褒崇梁冀,使朝中二千石以上会其议"。

最后大伙拿出一个方案:一、增封梁冀三千户;二、梁冀入朝,可以"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

梁冀这种待遇,也是和珅在乾隆朝时,想都不敢想的,梁冀居然认为"所奏礼薄,意不悦
梁冀的权力太大了,大得可以不需要请示皇帝,他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

有一次,他居然没有经过皇帝的同意,把皇帝喜欢的一名亲信给杀了,汉孝恒帝十分恼火。

可汉孝恒帝也清楚,自己周围的很多人,是大梁冀的耳目。

梁冀的耳目,可能分布在皇帝到达的许
多地方,但有一个地方,没有梁冀的耳目,这个地方就是厕所。

《资治通鉴》里说:"帝大怒,因如厕",在厕所里,皇帝"独呼小黄门唐衡",他对小黄门唐衡说:"你知道我周围,有哪些人与大不相交
唐衡说:"据臣所知,中常待单超、小黄门内史左悺与大的儿子有仇;中常待徐横、黄门令具瑷,常常在臣面前叹息,说大这个人霸道。

孝恒帝听完后,令唐衡把单超、左悺找来。

他自己则继续假装蹲在厕所里拉屎。

单超、左悺来后,孝恒帝对他们两说:"现大兄弟专权,胁迫内外,今朕欲诛之,二位意下如何
单超、左悺两个太监,对梁冀早就是一肚子意见,听皇帝如此一说,单超道:"梁某人,国之大贼也,现陛下欲诛子,臣等惟命是从
孝恒帝说:"爱卿说得是也,如何诛贼,两位爱卿有何高见
左悺说:"诛贼不难,臣只是怕陛下意志不坚,反受其咎孝恒帝说:"奸臣胁国,早当受诛,又何可疑
左悺说:"陛下决心如定,可召中常待徐横、黄门令具瑷共议诛贼之计。

于是孝恒帝召中常待徐横、黄门令具瑷,及小黄门唐衡、单超、
左悺五个太监,在厕所里商定:诛杀梁冀。

为了怕五人之中,有人泄密,皇帝与五个太监,对天发誓,且啮血为盟。

《资治通鉴》记载:帝啮超臂出血为盟。

这汉孝恒帝是一个想做大事的皇帝,但他自个儿怕痛,所以在单超臂膀上,咬了一口,咬出了血,然后皇帝与五位太监盟誓!孝恒帝与五个太监,在厕所里,拧成了一股绳,而大梁冀却是一点意识也没有。

公元158年,东汉延熹元年,孝恒帝与几个宫内的太监联合起来,搞突然袭击,诛杀了梁冀,并查抄了大梁冀的家,看看当年东汉大梁冀,被孝恒帝查抄案值,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东汉的大梁冀,能把和珅比下去。

《资治通鉴》:收冀财货,县官拆卖,合三十余万万,以充国府之用,减天下税租之半。

据《清史》记载: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

住西直门内的驴肉胡同。

《清史稿》等书载称,和珅"少贫无籍",乾隆四十一年起任军机大臣,四十二年任大学士,在四十六年至嘉庆二年去世之前,连任16年首席大学士和领班军机大臣,有人说他是中国古代最大最富的贪官。

乾隆帝逝世后,嘉庆下谕,定了和珅20条大罪,查抄和珅的财产:金32000余两,地窖内埋藏银300余万两。

另据档案记载,还有租地1260余顷、租房1000余间,以及大量珠宝玉器衣服书籍等等,折算成银上亿两银子,所以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

和珅被查抄时,抄出的家产折合一亿多两白银,可抵得上清王朝
几年的财税。

东汉权臣梁冀被查抄时,抄出家产,折合33亿钱,让孝恒帝心情大好,免了全天下人一半的赋税。

但清王朝的一两银子,折合东汉时期多少钱
据《汉食货志》记载:汉朝米价为1石50钱左右。

而乾隆时江南平均米价:每石一两五钱(参见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

东汉大梁冀"贪腐案"案值33亿钱,折算成大米为:6600万石大米。

而清朝权臣和珅"贪腐案"案值一亿俩银子,折算成大米为:6666万大米。

以一石大米为单位,东汉王朝的大梁冀贪腐案值6600万石,与清王朝的和珅贪腐案值6666万石。

两位中国历史上超级贪官,有得一比。

可据有关资料,东汉时期,一石大米约等于现在170公斤,而清王朝的一石大米,只约等于现在103公斤。

把这个差别计算在内,这和珅与梁冀就没有比了。

梁冀的涉案值为102亿公斤大米,而和珅贪腐案值只有68亿公斤大米。

两位古人,贪腐得不是一个重量级,而且考虑到梁冀之世的东汉王朝,人口只有五千余万,而和珅之世的清王朝人口是东汉王朝的几倍。

所以这梁冀的搜刮能力,要比和珅强略胜一筹;和珅的贪腐,是"雁过拔毛"的水平,而大梁冀,可能就是"雁过留翅"了!这位大把东汉王朝的地皮,搜刮了好几层,才为自己创下了这么大一份家业,只是可惜,最后也只落得一个身死家灭的下场。

梁冀相关诗文李贺《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鸢肩公子二十余,齿编贝,唇激朱。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叫严更。

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

口吟舌话称女郎,锦祛绣面汉帝旁。

得明珠十斛,白壁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

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惟画地。

峨峨虎冠上切云,竦剑晨趋凌紫氛。

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

金铺缀日杂红光,铜龙啮环似争力。

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孉孉如拳那足食?
金蟾呀呀兰烛香,军装武妓声琅珰。

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

天长一矢贯双虎,云靶绝骋聒旱雷。

乱袖交竿管儿舞。

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

三皇后,七贵人,五十校尉二。

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唐朝有“鬼才”之称的杰出诗人李贺,辞彩绚烂,极尽铺陈,把东汉外戚梁冀一家炙手可热的权威、奢侈淫靡的生活以及富贵荣华的景象用此长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凝缩。

从梁冀的长相说起,写及他气如虹霓的嚣张,描绘出他玉堂调笑的放肆,九卿百官见之畏慑的气势,黄金百镒赐家予仆的豪爽,瑶姬疱凤的奢侈,三皇后、七贵人、五十校尉二的家族贵盛,最后,所有这一切均为本诗最后两句全然化解: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1),皇帝为了装装样子,诏遣八位使臣行巡天下,罚惩奸佞,奖掖清忠。

这八位时称“八俊”的使臣大多是天下闻名的宿儒,只有张纲年纪最轻,官位最低。

其余七人受命上路,惟独张纲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慨然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于是他立即上奏大梁冀“肆无忌惮、贪污受贿、多树诌谀、陷害忠良”等十五项大罪。

书奏,“京师震竦”,百官惴惴。

不仅仅因为梁冀是总揽朝廷大权的大,他一个妹妹是当朝太后,另一个妹妹还是顺帝皇后,借椒房之亲,内宠正盛,梁氏一家又姻亲满朝,盘根错节,不可一世。

东汉大贪官梁冀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