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潍坊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调停(tiáo)报帖(tiè)觥筹交错(gōng)铤而走险(tǐng)
B.褴褛(lán)阔绰(chuò)夙夜忧叹(sù)强聒不舍(guā)
C.存恤(xù)拜谒(yè)针砭时弊(biǎn)羽扇纶巾(guān)
D.坍塌(tān)汲取(jí)忸怩作态(ní)鸠占鹊巢(jiū)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侥幸家底箪食壶桨言不及义
B.愧赧作辑根深蒂固如雷贯耳
C.筵席逞能思贤如渴李代桃僵
D.岔气濡养形销骨立顿开矛塞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B.一个怀有梦想、努力向上的人总是分秒必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C.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D.测量珠峰的所有装备无需脱手套即可一键操作,科技底气让“攀登者”更加心无旁骛。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无论好与坏、悲与喜,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

②沉淀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

③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不断超越的过程。

④有句话说得好:“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它懂得沉淀。


⑤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温柔而强大。

A.②①⑤④③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⑤④②①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市民申请摇号”。

B.“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小巷谈话,温和而有千钧之力,让人感受到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

”这个句子中,“温和、理想”都是名词。

C.“雄伟壮丽、热爱生命、阳光灿烂、打量一番”是一组结构不同的短语。

D.“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是“态度和意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B.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苏翊鸣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潍坊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学习的局面。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闾,居民聚集处。

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
来指代贫苦人民。

B.《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
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属于国别体史书。

C.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用“庙堂”代指朝廷,用“桑梓”代指乡野,用“汗青”
代指史册。

D.明清科举制度规定,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是省一级考试,考中的就是举人,第一名
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二、句子默写
8.名篇名句填空。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6)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7)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8)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9)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运用典故,正面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9.以下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唐诗选本中,唐代孙洙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它共选入七
十七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
每个类别下的作家作品又按照年代先后编排。

B.在古今文学作品中,狐狸形象往往是反面形象。

但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狐狸
却成了一种富有灵性的动物,幻化为人,像婴宁、聂小倩、香玉等,大都温婉体贴,善解
人意,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

C.《世说新语》语言极为简练传神,每则故事长不过百余字,短则寥寥十数言,而名士
们的言论丰采,跃然纸上,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毕全书,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
如睹,这正是其作为一部优秀笔记小说的特殊价值。

D.《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
人物形象,其中武松颇具传奇色彩。

他从为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
五台山、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四、名著阅读
10.阅读下面《水浒传》选文,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阮小五道:“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锦缎,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吴用听了,暗暗地欢喜道:“正好用计了。


……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吴用暗地想道:“这三个都有意了,我且慢慢地诱他。


……吴用道:“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

如今打听得他有一套富贵待取,特地来和你们商议,我等就那半路里拦住取了,如何?”阮小五道:“这个确使不得。

他既
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


……吴用道:“你们三位弟兄在这里,不是我坏心术来诱你们,这件事,非同小可的勾当。

目今朝内蔡太师是六月十五日生辰,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即目(目前,现在)起解十万贯金珠宝贝与他丈人庆生辰。

今有一个好汉姓刘名唐,特来报知。

如今欲要请你们去商议,聚几个好汉,向山凹僻静去处,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

因此特教小生只做买鱼,来请你们三个计较,成此一事。

不知你们心意如何?”
(1)梁山好汉发动起义的目的是什么?请根据上述选文及整本书内容简要回答。

(2)《水浒传》中有很多英雄人物富有侠义精神,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请结合原著中的人物和故事,谈谈你的理解。

五、综合性学习
11.学校组织开展以“梦想•奋斗•青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秀•青春面貌】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请你结合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内容,仿照给出的下句,完成宣传标语的上句。

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
(2)【燃•青春接力】面对主持人“青春应该做什么”这个提问,请你补全当代青年的回答。

ㅤㅤ李大钊: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

我的青春是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ㅤㅤ雷锋:我生活在欣欣向荣的新社会。

我的青春是用拼搏和汗水,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ㅤㅤ当代青年:我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我的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ㅤㅤ主持人:跨越百年,传承一代代不变的梦想,我们用最好的成绩证明——中国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炫的那一片风景!
(3)【研•青春成才】综合下列两则材料,探究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
材料二:青年成才因素调查图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词,完成各题。

【甲】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A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②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③后,酒醒却咨嗟④。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B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

②壕:护城河。

③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④咨嗟:叹息、慨叹。

12.下面对甲、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词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挂怀。

B.甲词“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C.乙词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
未尽。

D.乙词“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词人心旷
神怡。

13.甲、乙两词都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A、B两处画线句具体阐述。

七、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①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②以五羊之皮。

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三日,请属事焉。

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
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

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

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

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选自《吕氏春秋·慎人》)
【注释】①亡虢(guó):当为“亡虞”,指从虞国出逃。

②传鬻(yù):转卖。

③缪公:秦穆公。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悉以咨之悉: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3)请属事焉属:
(4)举必有功举: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传鬻以五羊之皮
B.先帝称之曰能故人主之欲求士者
C.可计日而待也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D.饭牛于秦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6.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3处)。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
18.甲、乙两文相同的用人主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①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

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②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

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

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

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

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③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

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

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

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

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

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

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④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

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

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

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⑤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

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

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⑥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

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

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

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

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⑦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

”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

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⑧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

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

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⑨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

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19.下面对小说的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说以“倒挂的油画”为题,设置了悬念,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第②段写“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为后文写他成名、画作价值不菲等情节埋下
了伏笔。

C.第⑧段父亲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充分表明我们一家人对这幅画的珍视。

D.父亲是一个不懂艺术的“粗人”,画都挂倒了,可是画家陈却说他是“最有文化的厨子”,可见陈对我父亲并不真正了解。

20.请梳理小说情节,每空不超过3个字。

①_____→收画和挂画→②__________→移画→正画(把画扶正)
21.第⑤段写我和父母面对油画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这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
22.本文语言平实朴素,情真意切,请揣摩、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1)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2)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23.“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磨砺始得玉成
①冰清玉洁、精金良玉、玉振金声、玉树临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

凝视一块美玉,看到的是柔美和温润;触摸一块美玉,感受到的是坚实和高洁。

中国人从美玉身上,寻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追求,发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

②《荀子•法行》中记载,子贡询问“君子贵玉”的原因,孔子答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谦谦君子,正如温润之玉,光华敛于内而不炫于外,清辉藏于身而气韵自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方志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依旧正气凛然,坚贞不屈,这是革命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韧气节。

黄文秀为了让基层群众过上好日子,把韶华留在广西百色的大山深处,这是当代年轻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责任担当。

③玉石藏于山中、埋于谷底,与普通石头不分轩轾,如何成为众所敬仰的美玉?坚固细密的玉石,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才会露出质朴面目,显出纯美底色。

“玉不琢,不成器”,器与人皆通此理。

只有历经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大凡成就大业者、贡献杰出者、勇赴使命者、舍己为人者,无不是经历几番潜心学习、艰苦锻炼、奋斗打拼,才为世所识、为人所赞。

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

拿出“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在工作实践中战风雨、斗寒霜,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砥砺心性、强壮筋骨、增长才干,才能琢磨成器、百炼成钢,最终有所成就。

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每块玉都有独特的形态与气质,每个青年也都有独特的禀赋与追求。

对玉的雕琢不能千篇一律,对青年人才的培育也讲究因材施教。

因材因性,把雕琢之功施于无形,方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广大青年也需要在干事创业的路途中,心怀真善美的追求,以不负韶华之朝气、激越沧海之胆气,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镌刻在灵魂深处,清白做人,踏实做事,让青春之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胸怀锦绣,腹隐珠玑,时时砥砺,事事精进,必能成为栋梁之才。

⑤“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正如美玉经得起岁月的淘洗,美德懿行耐得住时间的检验和人心的评判。

以人比玉,由玉及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努力成为一块“美玉”,永远散发洁净通透的光泽。

(《人民日报》2022年11月9日)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点明中国人有“修身立德的追求,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一中心论点。

B.成语及引文的使用,使本文语言严密,有说服力的同时又不失文雅。

C.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属于道理论证,鼓励青年人应努力把雕琢自己的品质作为重要的人生课题。

D.本文力求引导我们立足自己的禀赋和追求,不断磨砺,最终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

25.请在第②段画横线处,仿照上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6.本文论证严密,请简析本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27.青年人应如何将自己磨砺成一块温润美玉?请根据④⑤段内容分条概括。

九、作文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给全国青年朋友们写了一封特别的信《不被大风吹倒》。

在信中,莫言分享了在艰难时刻给他带来力量的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爷爷带着他与狂风对峙并最终战胜狂风的经历。

他勉励大家:“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生活打倒。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在材料含意范围内立意;②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书写认真、规范,卷面整洁;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D
【详解】考查字音。

A.报帖(tiè)——tiě;
B.强聒不舍(guā)——guō;
C.针砭时弊(biǎn)——biān;
故选D。

2.C
【详解】考查字形。

A.箪食壶桨——箪食壶浆;
B.作辑——作揖;
D.顿开矛塞——顿开茅塞;
故选C。

3.C
【详解】考查成语运用。

A.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

形容增长得很快。

正确;
B.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

正确;
C.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能形容某种文化,用错对象;
D.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正确;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衔接。

先通读句子,把握基本内容。

本段内容是关于人生的态度和取舍,可知③为首句;
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表明层次的语句。

③句“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不断超越的过程”,既然有取有舍,就有两面性,而①句提到“好与坏、悲与喜”,由此可知③位于①前;
①句中,人“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自然能有所收获,对应⑤句中的“变得温柔而强大”,可知①位于⑤前;
第④中提到“沉淀”,②句紧接着说“沉淀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由此可知④位于②前;由此排序为③①⑤④②。

故选B。

5.B
【详解】考查基础知识。

B.“温和”是形容词。

故选B。

6.C
【详解】考查病句修改。

A.两面对一面,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
B.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将“经过中国小将苏翊鸣的奋力拼搏”改为“中国小将苏翊鸣经过奋力拼搏”;
D.搭配不当,应将“局面”改为“热潮”;
故选C。

7.C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桑梓,古时住宅旁边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而不是乡野。

故选C。

8.舍生而取义者也山河表里潼关路会挽雕弓如满月不尽长江滚滚流蝉鸣黄叶汉宫秋毅魄归来日雉从梁上飞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潼、雕、蝉、毅魄、雉、勒。

9.C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

孙洙是清代人;
B.有误。

聂小倩是女鬼,香玉是花精,都不是狐女;
D.有误。

大闹五台山的是鲁智深;
故选C。

10.(1)梁山好汉发动起义是替天行道,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劫富济贫。

(答出两点即可)
(2)“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是《水浒传》“侠义精神”最基本的含义。

示例一:鲁达听说金翠莲被镇关西欺负了,得知是郑屠仗势欺人,因此拳打镇关西。

示例二: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被蒋门神霸占,武松痛打蒋门神,夺回了酒店。

示例三: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被刺配沧州的林冲,大闹野猪林,救下了林冲。

示例四:石秀遇见杨雄被张保等无赖欺负,赶紧上来相助,将无赖打得东倒西歪。

【详解】(1)考查名著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