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用水的差异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用水的差异性分析
日常生活用水的差异性分析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键问题,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
然而我国南北方地区掺水和用水具有不同的特点,存在的水资源问题也不同,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及差异性是因地制宜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
一、产水特点比较
降水是流域或区域自产水量的主要来源,自产水量的多少不仅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还与流域或区域的径流系数密切相关,因此产水特点可以从降水量、径流系数和产水模块3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1 降水量比较
我国降水分布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总趋势,南方降水量多,占全国的68%,北方降水量少,占全国的32%,南北悬殊很大。
1.2径流系数比较
北方地区干燥的气候条件和较低的植被覆盖率,决定了北方地区蒸发和下渗强度比较大,降雨消耗于蒸发和下渗的水量比较少,转化成地表径流的水量就比较多。
因此,南方地区径流系数比较大。
1.3产水模数比较
南方地区丰沛的降雨量和较大的径流系数决定了南方地区具有
丰富的地表水资源,而北方地区不仅降雨量少,而且径流系数也小,这就决定了北方地区的地表水资源比较贫乏。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具有较强的水力联系,二者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地表水资源越丰富,地下水资源就越充足,同时,降雨也可以直接渗透到地面以下补充地下水,再加上南方地区较高的土壤饱和度,地下径流的形成更为容易,因此南方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也要比北方地区丰富。
二、用水特点比较
2.1 用水量比较
用水量指各类用水户取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
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是我国的3个用水大户。
北方农业、工业、
生活用水比例均值分别为70.61%,11.42%,7.98%;南方分别为51.72%,30.90%,8.73%,北方省份农业用水比例比南方省份的高,差距高达20%,但工业用水比例明显比南方省份的低,差距也接近20%,生活用水比例相差不大。
北方省份工农业用水比例差距高达60%,南方地区仅有20%。
南北方地区如此大的差距,一是南北方地区气候因素的差异性所致,二是因为南北方地区用水效率不同,耗水工业集中在南方地区也是原因之一。
2.2 耗水量
耗水量是指在输、用水过程中,通关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吸附、居民和牲畜饮用多种途径与形式消耗,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水含水层的水量。
耗水主要发生在输水和用水过程中,一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另一部分被产品消耗或带走。
农田、林牧灌溉耗水量为毛用水量与回归水量(含下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差,城镇生活和工业的耗水量为取水量与废污水排放量之差,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供排水系统,居民生活和牲畜用水量绝大部分甚至全部被消耗掉,耗水率为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水水平的重要特征指标。
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耗水率及综合耗水率,北方农业、工业、生活、综合耗水率的均值分别为73.10%,44.64%,66.35%,68.45%,南方分别为64.65%,26.12%,50.65%,51.37%,南方地区农业、工业、生活及综合耗水率均比北方地区低,差值分别为8.44%,18.52%,15.69%,17.08%。
南北方耗水率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差别,一方面归因于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性,另一方面与耗水特点、产业结构、用水特点、节水水平等因素的差异性有关。
2.4 用、耗、退水量的关系分析
耗水量与用水量、退水量与水量基本是成正比例关系,用水量越大,耗水量和退水量越多;北方省份的耗水量普遍比南方省份的大,而退水量明显比南方省份的小。
用水量与耗水量指差理论上灯油退水量,但是却不满足此关系,
主要在于表中所给的耗水量并非最终的耗水量,而是取水之后一次性消耗的水量,没有考虑重复利用。
由于一些用水户具有用水而不耗水的特点,或是只消耗部分水量,一次性使用后的水并没有直接排入水体,而是被重复利用一次甚至是多次,每重复利用一次就消耗一些,最终排放的水量就比较少。
三、对水资源管理的一些建议
(1)建议北方省市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应把重点放在耗水量的管理上面。
由于气候因素引发的耗水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减少对水的消耗,比如,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用水方式,提高中水回佣技术等,充分发挥用水户的节水潜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另外,可以停止高耗水项目上马,对于正在运行的低效率产业,可以通过提高水价,转让水权等方式促使其改善用水工艺,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鼓励和支持低耗水产业,禁止盲目地扩大工业区和灌溉面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建议南方省市把工作重点放在用水量和退水量的管理上面,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以水质的保护和改善为目标和导向,把水量指标和水质指标结合起来,通过控制用水量来达到减少废污水排放量的目的。
同时要加强对退水,特别是对工业退水的管理,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对工业企业废污水要限期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水平,减少废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入河量。
(3)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在北方省市,农业用水占有更大的比重,而农业用水的耗水率也是3大用水户中最高的,因此,建议北方3个省加大农业用水耗水率的控制,对传统的灌溉方式进行改进,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尽可能减少农业配水定额。
总结:水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自然资源,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不容忽视。
正如我国其他的很多资源一样,水资源同样存在总量多,人均少,分布不均;而且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的特点。
因此,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了,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