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九上·诸暨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家海鲜楼由特级名厨掌勺,美味鲜为人道,引得不少顾客前来品尝。

B . 学校有规定,要严肃批评那些在课堂上吵吵闹闹行为不轨的学生。

C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景色,使人流连忘返。

D . 写文章要表现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情感是不无裨益的。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作者是唐代王维之手。

B . 为了防止贫困生辍学,教育部门做出了免除贫困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生活费。

C .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全国观众受到好评。

D .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应该成为我们增强民族自信、重铸辉煌历史的契机。

3. (2分) (2017八下·平阴期中)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花中四君子指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B . “总角”、“垂髫”都指童年,“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笄”指女子20岁。

C .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 “马大哈”指粗心大意的人,“马屁精”指善于拍马屁的人。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0分)
4. (4分)(2017·平邑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报上登出歌德故居被毁,那千万人凭吊的小住宅变成一堆瓦砾,而且屋前象征和平的橡树竟变成绞刑架的消息时,一个老德国留学生惘然地告诉我,他和一本德文《浮土德》的美丽悲哀的故事。

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焚书,尼罗皇杀教徒,亚历山大城的火,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角落的文化精神为之真正中断死亡!这种精神离开简帛、芦叶卷、蜡板、纸张,躲藏在人们的脑中、心中、舌尖上,向同一生活阶层的人辗转传达,机会一来,又体现于简帛、芦叶卷、纸张中。

想到这一层,我真要发狂地想到我们现在的一箪之食,一瓢之饮,里面就有古贤哲们当年身体中的一滴泪水,一粒元素细胞,我们现在的一个思想,一阵感情,一种潜意识,都曾经受过无数古人的感染想起这一层,我们真是喜悦而又颤栗。

“求生的人不需要立碑碣”,。

(1)对“情”字的笔画判断和对“潜”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情”字的第二笔是竖潜(qián)
B . “情”字的第二笔是点潜(qián)
C . “情”字的第二笔是点潜(qiǎn)
D . “情”字的第二笔是竖潜(qiǎn)
(2)根据文义,将下列句子填入结尾,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西方的法西斯毁了歌德的故居
②坟里的人如果有知,决不为自己悲
③坟里的人如果能冷笑,那种笑声也一定充满了坚决与轻蔑
④但可断言
⑤行为如出一辙
⑥东方的法西斯铲平了鲁迅坟头的碑碣
A . ①⑥⑤④②③
B . ②①⑤⑥④③
C . ①⑥④⑤③②
D . ⑥⑤①④③②
5. (6分)某班开展辩论活动,论题是“网络:光明?黑暗?”。

(1)作为正方主辩,你的观点是: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段不少于80字的活动结束语。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 (2分) (2019七下·江西期中) 依照下列句子,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地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地一笑,
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地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危难的时候,能泰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气……
A . 这是一种坚强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地一笑,这是一种自信
B . 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地一笑,这是一种境界
C . 这是一种坚强无奈的时候,能平静地一笑,这是一种自信
D . 这是一种豁达被轻蔑的时候,能达观一笑,这是一种境界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7. (10分)(2018·北部湾) 按要求填空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 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

(《木兰诗》)
(4) 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细致捕捉动物活动来展现初春生机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中国名著 (共1题;共11分)
8. (11分) (2019八下·江城期末)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位健壮有力的革命战士,久经狂风巨浪的波罗的海舰队水兵,一九一五年就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坚强的布尔什雏克,对年轻的锅炉工保尔讲述着严峻的生活真理。

保尔两眼紧紧地盯着他,听得入了神。

“小弟弟,我小时候跟你差不多,”他说,“浑身是劲,总想反抗,就是不知道力气往哪儿使。

我家里很穷,一看见财主家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小少爷,我就恨,得牙痒痒的。

我常常狠劲揍他们。

可是有什么用呢,过后还得挨爸爸一顿痛打。

单枪匹马地干,改变不了这个世道。

保夫鲁沙,你完全可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好战士,一切条件你都有,只是年纪还小了点,阶级斗争的道理,你还不大明白。

小弟弟,我看你挺有出息,所以想跟你说说应该走什么路。

我最讨厌那些胆小怕事、低声下气的家伙。

.现在全世界都燃起了烈火。

奴隶们起来造反了,要把旧世界沉到海里去。

但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战斗一打响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样钻墙缝的软骨头。


(1)本语段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选段中“这位健壮有力的革命战士,’是指谁?请结合具体事件简述他对保尔的重要影响。

(3)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名著中的具体情节进行介绍。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9. (1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养鱼记
(北宋)欧阳修
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

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 ,全其自然。

纵锸以浚⑤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 ,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

乃求渔者之罟⑨ ,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⑩!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感之而作《养鱼记》。

(选自《居士外集》)
【注】①折檐:屋檐下的回廊。

②非非堂: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

③洿(wū):地势低的洼地。

④甃(zhóu):砌池壁。

筑:夯底土。

⑤锸(chā):铁锹。

浚:挖沟疏通水路。

⑥偃患:休息。

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

⑦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

⑧罟(gǔ):渔网。

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

⑨嚚(yín)昏:愚蠢糊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________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________
③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________
④怪而问之,且以是对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折檐之前有隙地怪而问之
B . 因湾以为池童子以为斗斛之水
C . 任其地形不能广其容
D . 微风而波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4)将下列六个句子分成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⑥
(5)文章结尾处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会有怎样的感想。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
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张颐武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劳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
逾越的一个阶段。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们很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

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不应该只是板着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

在语气和修辞上,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

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

如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大厅内的标语:“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要思考的。

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

像“严禁酒后驾车”就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心;“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

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

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哲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换一种思维方式,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

(选自201 5年1月1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第③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意?
(4)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 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人人心?
11. (8分)(2019·贵港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跳出心灵的“井口”
刘元通
①人生需要参照。

没有参照就没有比较,缺乏比较就容易迷失自我。

②《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

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

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③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

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

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

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④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

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
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

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⑤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

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

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⑥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

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

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

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

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适,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

⑦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

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

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

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⑧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7月2日)
(1)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或短语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特点的一项是()
A . 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

B . 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

C . 国学大师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着孩童般的“空杯”心态。

D . 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

(2)下列对第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 .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B .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C .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D .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3)下列对“心灵的‘井口’”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心灵的“井口”在文中指自我设限的思维与行动的边界。

B . 我们为自己的成长设置了天花板,因此心灵的“井口”变得固化。

C . 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D . 跳出心灵的“井口”,要警惕不要跳进另一口“更大的井”里。

(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引用《庄子》里的寓言故事的用意是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B . 第③段的论点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

C . 第④⑤段列举了自我设限的种种表现,第⑥⑦段论证了应该怎样跳出心灵的“井口”。

D . 选文最后一段呼吁我们要从此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
12. (17分) (2019八下·遵义开学考) 阅读
九十九块金币
刘志刚
①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②“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香肠;我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遮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

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

③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

④那是因为,在一天下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金币,准确地说是99块金币。

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了。

“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块金币!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我得再数数。

”皮克怕这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

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⑤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99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一番功夫。

“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

我要是拥有100块金币就好了。

我要拥有100块金币!”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

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对一个叫花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

⑥半响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分的。

中午他很饿,他只讨到一点儿剩饭。

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

⑦“还差91分。

”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

⑧一连几天,皮克都是这样度过的。

这样过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再也没有快乐过。

⑨讨钱越来越难了。

难的原因是别人愿给剩饭而不愿给钱,还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

⑩“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
⑪“我一个叫花子,有什么可快乐的!”
⑫“你原先可不这样。


⑬“……”
⑭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了。

终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

这一病,皮克就几天也没有起来。

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16分就100块金币。

⑮“皮克,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给你的金币?你为什么不看医生?”突然,一个富商到破庙里对生命垂危的皮克这样说。

⑯“什么?”皮克惊问。

⑰“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

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快乐地生活。

后来,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

那一次,我带着99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就把钱丢到了你走的路上。

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
⑱“我想拥有100块金币。

还差16分,就差16分。


⑲富商从腰里取出一块金币给他。

皮克接过钱,把钱装进袋子里,然后又全部倒出来,很细心地数,他终于有了100块金币。

⑳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㉑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开始为他诊治。

㉒“什么?你又给了他一块金币?”
㉓“是的!”
㉔“这下完了!”
㉕“怎么了?”
㉖“因为他有了99块金币的时候,就会希望有100块金币。

这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贪欲,贪欲赶走他的快乐。

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块金币,这样他或许有救。

现在,你反倒满足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撑下去的动力了。

你开始时给他99块金币,你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天使;你又给他一块金币,这就使世界上少了一个生命。


㉗富商试了试皮克的鼻子,皮克果然什么时候都不会快乐了。

㉘贪婪一旦被诱发出来,那么在它支配下的人就会永远的失去快乐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24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讲述一个快乐天使皮克陨落的故事,语言简单质朴,口语色彩浓厚,表现手法多样,主题启人心智。

B . 富商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他前后两次的“慷慨”直接导致了皮克的丧命,从而揭示了“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主题。

C . 皮克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最最快乐,因为金钱来得太突然,也太多,让他产生了追求人生更高理想的愿望。

D . 小说整体构思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皮克一无所有时,用快乐挽救了富商的生命,而自己守着一袋金币却不能拯救自己。

(2)文中多次多处出现“为什么不快乐”,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文中的游僧的角色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4)有人说“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动力”,也有人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请结合本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八下·奉贤期末) 作文:
题目:最美的风景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0分)
4-1、
4-2、
5-1、
5-2、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1、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7-1、
7-2、
7-3、
7-4、
7-5、
7-6、
五、中国名著 (共1题;共11分)
8-1、
8-3、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9-1、
9-2、
9-3、
9-4、
9-5、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2-1、
12-3、
12-4、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