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因校制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为本,因校制宜
⾮常羡慕很多校长能够有这样的幸运在⼀所学校任职很多年,这样便可以带领全体教师共同设⽴学校发展愿景,将他的办学思想有计划的运⽤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然后看到他的变化,调整他的计划,逐步使学校朝着⼀个既定的⽬标前进。
我则不同,做校长8年,在不同规模,拥有不同社会地位的三所学校⾥⼯作。
我虽没有那样的幸运,将我的办学思想⼀以贯之的运⽤于⼀所学校的发展壮⼤之中,却有机会在当校长的8年经历⾥,看到了不⼀样的风景,体会着不⼀样的感受。
在同⼀个区域,学校却彰显着不⼀样的⽂化特质,教师队伍的素养有差别,学⽣的综合素质有差别,甚⾄学校的⼀草⼀⽊都代表着不⼀样的⽂化符号。
所以办学不能看校长的特点,校长的喜好不能决定学校⽂化的⽅向,校长要做的是了解学校的历史沿⾰,了解学校师资队伍的特点,了解学区、社区资源及需求,更要了解孩⼦们的发展需求。
然后通过校园⽂化的创建,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全⾯实现学校的发展⽬标。
校长办学校要以⼈为本,因校制宜。
所谓“以⼈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为本,以学⽣的发展为终极⽬标,靠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学⽣的培养⽬标,校长能做的就是充分尊重教师,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培养教师⾼尚的师德修养,引导⼴⼤教师将学校的发展愿景⾃觉地转化为⾃⼰的教育教学⾏为。
所谓“因校制宜”,就是办学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校的发展⽅向和办学特⾊。
因为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包括社会地位、社区资源、⽣源质量、教师素质都不尽相同,在过去的办学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
所以⽆论是什么样的校长来到⼀所学校都必须因学校的实际来确定学校的办学思路,⽽绝不能以⾃⼰的喜好和风格来决定学校的办学风格和发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