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换费机制的银行卡定价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2月第10卷增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Sou thea st Univer 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 nce )
Dec.2008
Vol 110Suppl ement
基于交换费机制的银行卡定价策略研究
严晓−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上海200129)
[摘 要]现今,高昂的商户扣率使大量商户拒绝接受持卡消费,导致我国银行卡业发展受
阻。
那么,过高的商户扣率制定的依据为何?是否应该减少扣率的征收?如何降低扣率征收额?本文通过对引入交换费机制的银行卡业务的定价策略研究分析,探讨上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式。
[关键词]银行卡;交换费;定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F 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11X (2008)0S 20059202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严晓−(5),女,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一、银行卡业务的运作机制简述
银行卡业务的运作体系可以简要概括为图1所示的流程和内容,具体而言,即当银行卡平台有交易发生时,消费者从特约商户那里通过刷卡购买商品后向发卡银行支付商品的价格和卡费(包括卡的成本费、年费、滞期还款费、提现费、利息和跨行查询费等)总计为p +c ;发卡银行或机构收到这笔资金后(这一过程资金的流动可能会有所滞后,因为消费者有一段时间可以免息透支)扣除交换费a ,将p -a 的资金支付给收单银行;收单银行将收到的消费者的消费资金扣除特约商户扣率m 后,将资金p -m 支付给供应产品或服务的特约商户。
图1 银行卡体系的运作机制
通常,银行卡组织通过“交换费机制”来影响发卡行和收单行对持卡消费者和特约商户的收费。
Schmalensee 认为:“所谓交换费,是指由于收单行向发卡行支付一笔费用,以弥补发卡行为吸引和维持持卡消费者而花费成本”[1]。
由银行卡运作机制(图1)可知,发卡市场的消费者与发卡行的总成本是-(p +c )+(c +a )=-(p -a ),而收单市场的收单银行与特约商户的总收益是(p -m )+(m )=。
可见,在银行卡产业中所形成的交换费()
机制使得两端市场的数值正好相等,这也最终使由发卡市场和收单市场组成的银行卡产业市场觅得了实现平衡市场两端需求的途径。
二、引入交换费机制的银行卡业务的定价策略
从上述分析中可清晰地了解到,交换费(a )在整个银行卡业务体系中,充当着连接两边市场的“桥梁”作用。
那么,如何界定对交换费的征收额度?如何在引入交换费这一变量后,制定银行卡业的定价策略?
为了研究银行卡业的定价策略,首先假定发卡行和收单行每接受一笔卡交易的成本固定,分别为C f =10和
C s =2。
而消费者刷卡消费的成本为C x ,发卡行获得的交
换费为α,特约商户需支付的商户扣率为m 。
发卡行为了使其接受银行卡交易业务不亏本,则至少使固定成本等于向消费者征收的卡费和向收单行征收的交换费,即C f =C x +α=10。
而收单行为了保障收益,就需至少使固定成本加上向发卡行缴纳的交换费等于向特约商户征收的商户扣率,则m =C s +α=2+α。
而银行卡产业的总收入(y )为消费者卡费、特约商户的商户扣率和交换费的总和,即y =C x +α+m 。
基于上述的假设前提,现根据表1的“消费者支付的
卡费”一栏的取值作为“银行卡业定价策略”三种方案研究的逻辑伊始。
表1 银行卡业定价策略
方案消费者支付的卡费C f
交换费α
特约商户支付的扣率m
|m -C f |总收入y
一
557217二19111021三
9
1
3
6
13
方案一:如果每笔银行卡交易,发卡行向消费者征收5元用卡费,则根据f =x +α=,推得α=5。
又因为
2008-08-20
198-:-a p -a a C C 10
m=C s+α=2+α,则m=7,即收单行向特约商户征收7元商户扣率。
此时,整个银行卡产业的总收入y=17。
方案二:如果每笔银行卡交易,发卡行向消费者征收1元用卡费,则根据C f=C x+α=10,推得α=9。
由于m =C s+α=2+α,求得m=11。
此时,整个银行卡产业的总收入y=21。
方案三:如果每笔银行卡交易,发卡行向消费者征收9元用卡费,则根据C
f
=C x+α=10,推得α=1。
由于m =C s+α=2+α,使得m=3。
这样整个银行卡产业的总收入y=13。
三、银行卡定价策略的结论和启示
从这一定价策略研究中,大致可发现如下三个现象:
第一,从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向消费者和特约商户征收的使用银行卡消费的费用数额越接近,银行卡产业的总收入越少。
第二,从三个方案的比较分析中,又可发现,向消费者征收的卡费越少,而向特约商户征收的商户扣率越高,则银行卡的总收入会越高。
第三,从三个方案的比较分析中,还可发现,交换费用被制定得越高,银行卡系统的总收入反而越高。
其实,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引起的。
具有双边市场属性的产业,若想让产品打开局面,可能需要对双边市场的一方采取低价策略(甚至向他们付费),通过拥有足够多的双边市场平台一边的需求,以此吸引另一边需求的加入,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收益。
在银行卡业中,要想使得总收入最大化,根据上述定价策略的分析结果可知,或许卡组织会选择减少银行卡双边平台的消费者一边的持卡费用。
但是,这又直接成为了商户状告银行卡组织,发生“银商之争”事件的导火索。
1.制定过高商户扣率的缘由
为了平衡整个银行卡系统,又为了使银行卡业整体的收入最大化,在这一系统中,我们不得不引入并且抬高交换费(a)这个变量。
交换费的引入,使得消费者可以堂而皇之的成为刷卡消费的获益方,而特约商户却成了“冤大头”,卡组织和发卡行的联合定价肯定会转移他们的成本,转嫁到可使整个银行卡业发展、收益最大化位置。
根据前文的推论,很显然特约商户品尝了这一“苦果”。
根据Rochet&Tirole[2]中通过系统分析得出的结论来看,与本文的银行卡定价模型策略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吻合的。
Rochet&Tirole[2]认为,交换费的变化会影响到卡费和商户扣率的变化。
从收单行角度看,交换费是收单银行向商户提供服务的成本。
交换费的增加,意味着收单行处理每笔卡支付业务的成本上升,由此它将提高商户扣率来对交换费的增加做出反应。
从发卡行角度来看,交换费又可被看作是向持卡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一种回报。
交换费的增加意味着发卡行处理每笔卡支付业务的收入增加,此时发卡银行对交换费增加的反应是减少消费者持卡成本,即降低卡费。
所以,与银行卡定价模型的“向消费者征收的卡费越少,而向特约商户征收的商户扣率越高,则银行卡的总收入会越高”结论一致,而交换费的增加产生的总效应是商户扣率的增加和消费者卡费的降低,通过改变商户和消费者所面临的价格结构,来平衡双方需求和取得最优的银行卡双边市场的价格结构。
2.降低商户扣率征收额的方法
若银行卡组织希望减少成为被告的概率,为了减少银商之间的摩擦,卡组织和发卡行只有让出一部分利益,同时消费者的一部分剩余也转移给商户,以此减少对特约商户的商户扣率征收额。
这样才能促使持卡消费行为的社会福利最大。
而这“让利法”根据现实数据显示,确实可行(表2)。
表2 1990年和2004年美国发卡银行每100美元
信用卡资产的收入和利润对比
收入和利润(美元)1990年2004年变化率(%)利息收入16.4212.45-24
资金成本8.98 2.00-78
净利息收入7.4410.4540
交换费收入 2.15 2.8733
罚金收入0.69 1.40103
年费收入 1.250.42-66
其他收入0.180.87383
总运营收入11.7116.0137
其他支出8.1710.4127
税金 1.23 1.9962
净收入 2.30 3.6157
数据来源:美国审计署.Amrl yaia of Card Induat rly Direct cit y dat a.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美国发卡行的每100美元信用卡资产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而非交换费收入。
我国的发卡银行如果能够将本行的银行卡做大、做强,实现范围经济;能够形成本行银行卡的品牌效应;能够营造贷款消费的氛围;并且能将获取“年费收入”的经营动机转化为赢得“利息收入”的经营理念。
那么,类似美国相关数据所显示的结果,即使完全不征收交换费,发卡行的收入仍然可以为正(如2004年一列中,361-287 =74)。
此时,高昂的商户扣率自然而然会有所降低,商户接受刷卡消费的动力也会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S chmalensee.Payment Syst ems and Int erchange Fees[J].
The J o urnal of Indust rial Economics,2002(2).
[2] Rochet J&J Ti role.Pl atform Competi tio n i n Two-s i ded
Mar ket s[J].J ournal of European Eco no m i c As s oci at ion,
2003,1(4).
[3] 岳中刚.银行卡产业运作模式与反垄断问题研究[J].当
代财经,(3)
[] 董维刚,张昕竹银行卡产业特征与反垄断难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6)
[5] 周琼美国银行卡定价的演变[]中国信用卡,()
06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0卷
2007.
4.J.
2007.
.J.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