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颈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颈癌患者治疗过程
中的作用及效果
摘要:目的:对子宫颈癌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手段的作用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67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观察,数字随机将其中的34例设置为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另外33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患者的情绪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

结果:(1)治疗后患者各项不良心理情绪评估均得到了有效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绪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t =2.199,2.276)。

(2)两组患者总依从性分别为97.1%(33例)与72.7%(24例),组间差异显著性(P<0.05,X2=2.437)。

详见下表2所示。

结论:对子宫颈癌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具有极佳的作用与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子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作用及效果
女性发生子宫颈癌的几率极高,临床治疗时患者的情绪心理会影响到治疗效果,病痛与心理的双重重压力还会让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下降。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减轻情绪压力,提升治疗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67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观察,数字随机将其中的34例设置为观察组,将另外33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经相关组织学诊断后确诊。

观察组年龄段为43~73岁,平均(47.2±3.1)岁;有6例处于Ia期,9例处于Ib期,9例处于IIb期,7例处于IIIb期,3例处于IV期。

对照组年龄段为42~71岁,平均(46.7±3.9)岁;有7例处于Ia期, 10例处于Ib期,8例处于IIb期,
6例处于IIIb期,2例处于IV期。

组间各项差异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意义
(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护理方式为给药、治疗指导、注意事项指导等常规性
质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1)积极主动且温柔的与患者
进行沟通,获取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向其介绍医院住院环境。

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工作、文化、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依据患者的特性制定针对性
的护理方案;(2)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手段,为患者做好疏导、安慰、解释等
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起对抗疾病和面对治疗的信心,加强与患者以及家属之
间的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活动,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良好的家庭护理支撑;(3)鼓励患者与患者之间进行交流,组织集体心理治疗活动,让患者能在相同
的群体中找到共鸣,更容易放松下来与外界沟通,表达自身的看法与想法,并获
取到力量。

及时的以专业水准解决患者的各种疑问,消除患者顾虑。

多收集成功
治疗的案例,让患者更加坚定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行评估,采用SDS与SAS量表评估
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越高代表状态越严重。

以自制依从性调查表交由负责的医
护人员进行估,分为佳、好、差三项,总依从性为佳和好的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分以表示,行t检验;率以%表示,行X2检验。

结果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心理情绪评估
治疗后患者各项不良心理情绪评估均得到了有效改善(*P均<0.05),观察
组改善情绪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t =2.199 2.276)。

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评估比较(,分)
组别



理前后
SDS SAS*t*P
观察组
3
4

理前
62.1
±3.7
57.6
±4.3

理后
49.3
±2.9
37.1
±3.9
2.131/2
.975

<0.05
对照组
3
3

理前
61.9
±3.3
57.4
±4.1

理后
56.5
±3.5
45.2
±3.8
1.793/1
.826

<0.05
#t 2.199 2.276
#P<0.05<0.05
2.2 治疗依从性评估
两组患者总依从性分别为97.1%(33例)与72.7%(24例),组间差异显著性(P<0.05,X2=2.437)。

详见下表2所示。

表2 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估比较(,分)
组别例数佳好差总依
从性
观察组34275133
(97.1)
对照组33159924
(72.7)
X2 2.437
P<0.05
3 讨论
子宫颈癌的临床发生率较高,目前关于子宫颈癌的疫苗预防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因而发生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但临床数据中的发病率还尚未能实现完全控制[1]。

人们对于子宫颈癌的认知虽有所提升,但也未能做到完全普及,因此,闻癌色病依然存在于临床患者当中[2]。

患者在得知患有子宫颈癌后,会出现焦虑、难过、抑郁、恐慌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反应,临床的治疗依从性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降低,十分不利用临床康复治疗[3]。

心理护理是一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用方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导、安慰和支持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从而帮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4]。

本次研究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了对子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过程当中,是希望能帮助改善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问题,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以期能够提升治疗的依从性。

结果显示,在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问题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而治疗依从性也
得以有效提升。

证明对于子宫颈癌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满琳.盆腔肌肉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宫颈癌子宫广泛切除术后尿诸留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8):81-82.
[2]马薇.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4):76.
[3]陈福东,齐菲,张鸿雁,赵书理,毕林涛.系统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Cor、IL-2水平的影响[J/OL].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5[2020-09-07].
[4]陈颖,曲萃辉,张雪.网络化持续康复护理支持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2):225-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