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题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的实践与反思
示范小学王翠摘要:读中认字;读中释词;读中品句;读中析篇;读中悟理……主题阅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关键词:以文代文舍得读写联动读写结合点
接触主题阅读以来,已将近半年的时间,我从最初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尝试着实践于自己的课堂,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到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我经历了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最终坚定了在主题阅读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通过近半年时间对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主题阅读,确实是塑造心灵的阅读。

它使我和我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境界。

主题阅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我看见了孩子们正在课堂上极力地、有滋有味地吮吸着阅读的养分,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在主题阅读的教学之路上,我感触很深,每一次教学实践后,我都有新的认识,每一个教研活动后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和提升。

一.“以文代文”课堂中的“舍”与“得”
“以文代文”是主题阅读教学七大课型中的核心课型,刚听说这种课型,对我这个新手来说,确实有些茫然。

特别是教材的重新整合,
时间的分配,重难点的处理,对于我来说,思路不是很清晰。

但经过自己不断的教学实践,我逐渐领悟主题阅读教学的精髓。

我深深感悟到:主题阅读一定
要突出重点,取舍得当,不求面面聚到,只求一课一得。

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我舍去了以前认为很重要的内容,只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品质这一点,将它无限扩大。

这样有取有舍,既节省了时间,扩大了阔读量,又能得法于精讲,得益于略读。

再如教学《牧场之国》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对于文中好多意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舍弃了繁琐的讲解,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尽情的读中感悟荷兰的美景。

总之,我觉得,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应惜字如金,惜时如金,让学生从读到背,从说到写。

将古板的语言转化成积极的语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堂的高效。

二、“读写联动”中的“读写结合点”
“读写联动”是以文带文加写片段,每两节课读两篇文章,写一篇文章。

课型特点是以读为基础,写为延伸。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独钟学写,读写结合。

从事高段语文教学已多年,“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几大块的教学,我在办公室听到最多的议论要属作文教学了。

每个星期,语文老师办公桌上堆的都是一叠叠的作文本,批得老师们是头昏眼花。

有的老师气愤地说:“每年起来都是接毕业班,看到学生
的一本本作文本,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整叠把作文本都扔到垃圾桶里。

每一篇作文至少要写三遍,才马虎通得过,真累~”有的老师很无奈:“唉,这帮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了,积累的东西简直是零,不说文章里有一两句优美的语
句了,就是最起码的写通顺都做不到,写的都是火炉天。

”……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怨声载道。

埋怨、指责、放弃这都是错误的选择。

作为语文老师更多地应该去思考,如何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去引导他们,去发展他们。

量不在于多,而在于质的提高。

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阅读生活缺失使学生冷落读写。

农村的阅读环境差:一是家长识字不多。

二是硬件设施不够,家里无书,村里无书。

学生接触书的机会就少,阅读量就不够,积累的东西就不多。

2.作文指导失度使学生无形束缚。

老师不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一味的让孩子写写写,罚罚罚。

因此学生惧怕写作文。

3.奖励机制不到位,学生缺乏成功喜悦之感。

三、课题的界定
什么是读写联动呢,读写结合中读是基本,写是表达,是运用,是对读的补充,是对读的提升。

从读到写,写中促读,实现读写的迁移。

阅读不只是为了写作,但如果有老师的巧妙引导,阅读和写作将更得法,效果更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革在不断深化。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只有搞好阅读训练,才能够积累写作的材料和方法,只有认真地阅读好文章,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从中吸取
好的写作方法,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时也只有广泛地阅读优秀作品和文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最佳的作品,供人们去阅读和欣赏,所以说,阅读和写作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是的,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
读写能力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因此,教师就应从阅读与写作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

叶圣陶先生赞成读写结合,但他同时指出:“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

”即强调了“读在先”。

著名学者张志公先生对读写结合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当合者合,当分者分,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张志公先生强调“当合者合”,是想强调“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教学方法论,但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唯一的一种。

同时,张志公先生“当分者分”,他是想提醒我们,从语文教学的目的看,培养读、写的能力都是目的,不能把写作能力看作唯一的目的,而读看为手段。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

这其实也是强调“阅读”是首位的,是基础。

本课题所指“读写联动”,是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的学习过程中吸纳语言文字的内在规律,在表达中输出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让“读写”的重点成为彼此的互补,实现读中学写、读写互促、以写巩固读的有机统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策略
(一)提供时间,充分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阅读与写作就如一对比翼鸟,如影随行。

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 1( 每日提倡同伴共读
通过晨间、午间或课外进行阅读交流,把好书推荐给同学,把读书感受说给同学听。

2( 每周开设阅读课
每周四下午的阅读课,教师负责指导、组织活动,并确立阅读主题。

并加强对学习学习方法的指导。

3(每月开展读书活动交流会
每月组织一次阅读活动交流会,根据需要确定交流的主题,可以是好书推荐,可以是名段赏析,可以交流读后感受。

每次每组安排两人上去交流。

我设计一份考核表格,请8位组长当评委,对上去交流的学生进行打分。

8个评委打出的分,为了合理,我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取平均分。

每次上去交流的16个同学中,评出8个读书之星。

然后,给他们合影留念,贴上光荣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