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原因与背景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态势
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急剧膨胀 资源大量消耗
城市市区原有自然生 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引 发了各种环境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6)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第三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原因与背景
——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本世纪前20年,是中国实现既定目标的 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证明:人均1000- 3000美元的国家面临两种发展前景,一是 黄金发展期,二是矛盾凸现期。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 挑战。
(1 ) 城乡之间不和谐: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过程与内容
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敏锐洞察, 党中央高屋建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 发展战略,其核心贯穿了“以人为本” 赋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治国、执政理念。
1、新发展观的形成: 1999年6月,计委“十五”规划讨论会 听取部分专家的意见。胡鞍钢在这次会议 上明确提出应当把“以人为本”写进“十 五”规划。对“以人为本”的提法作了历 史文献考证,在马恩全集中并没有相关提 法。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
质和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 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
全面发展 ——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 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 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 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 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进西部 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 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988年0.341, 1990年为0.343, 1999年为0.394, 2000年为0.417, 2003年为0.448。 超过0.4, 进入社会危机警戒状态。
中国不平等现象进一步恶化(世界银行,2003) 基尼系数0.47
60
平均人均 GDP 增长
50
1981-84
1985-89
1990-93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党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要集中力量把经济 搞上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长期保持较 快的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 统一。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 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发 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的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实质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 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 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体制和机制保障。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 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03年6月17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加强 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座 谈会,在他总结发言时,有7位专家见证他第一次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 发展观。
2003年10月,在国庆招待会上,温家宝说:“抗击 非典斗争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和健康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 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 导方针”。这意味着新一届领导集体痛定思痛、总 结教训、树立新的发展观、构建新的发展战略转折 点。
(5)环境污染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和生 活质量提高
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 增长期: 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 2004年的41.7%,11年提高了13.7个 百分点。 2004年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 市辖区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1.7%
城市化率%
据统计,从1993年以来,国内被纪检、检 察机关查处的县处级以上贪官近4万人, 仅 王宝森、胡长清、成克杰等72名高职贪官, 涉嫌贪贿金额就达3.6亿元人民币。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腐败所造成 的经济损失每年在 9875亿元至12570亿元之 间,占全国GDP总量的13.2%-16.8%左右。
为了避免争议,“以人为本”没有写进 “十五计划纲要”的第一章“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而是采用了“坚 持把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方针 的提法。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03年春天SARS危机:改变很多东西。
温家宝说:“一个民族在危机中可比平时学到更 多。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 步中获得补偿。”
王致中,17岁, 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
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 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之比逐年增大
2.79:1 2.89:1 3.11:1 3.20:1 2.47:1 2.17:1 1.82:1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地区差距:东部 – 中、西部差距(GDP)
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之中。经济总 量虽然只占世界的4%,而能源消耗却占 世界的三分之一.
去年我国创造的GDP仅占世界GDP总量的4%, 竟消耗了全球48%的水泥、27%的钢铁、 35%的铁矿石、20%的铝和铜,经济增长过 分依靠资源消耗与牺牲环境。
2003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1.58万亿 元,消耗能源约16亿吨煤、2.5亿吨 石油、2亿多吨钢材、8亿吨水泥。 我们对资源的消耗量大于GDP总量 比我国多两倍的日本(石油除外). 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中共 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五个 统筹”的新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 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实质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新三座大山”:教育、住房、医疗
渴知的小姑娘 无奈的父亲 多 少这样的家庭为学费心……
孩简 子陋 专的 注教 的室 神, 情残
破 的 座 椅 ,
习惯明亮教室的我们 是否可以想象 贫困地区孩子们在这样的学堂……
一块大石头成了唯一的课桌 孩子们求知的眼神 多么触人心弦
——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对不和谐。 财富增长一定要与社会分配的公平相协调。 这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这是社会和谐 的起码条件。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基尼 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逐年增 大:
和浅层水源;中国的国土荒漠化以每年 26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
2001年3月21日沙尘席卷我国华北地区后直扑渤海、 黄海及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情景
4个80%的警示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当前群众上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 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的应予解决; 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 解决的; 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
——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从1980年到 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 从50%上升到59%。与此同时,中西部则 相应下降。
——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1980年东部 地区比全国平均数高34%,2002年高53%。
今年9月,广州城内一批有头有脸的人物受 邀出席在某五星级酒店举行的这场堪称“广 州有史以来最高级、规模最大盛宴”的“高 峰汇”,人均消费3880元。 事后有200多 人出现中毒现象。
1.80 1.53
1.97 1.62
2.63 2.08
(3)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和谐
表现在一下方面:
——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不和谐。 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达9000亿美元。我
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仅有120多亿美元 我国的卫生医疗体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
191个成员国中,排在144名,比印尼和孟 加拉国还落后。
第一消耗大国,石油和电力的第二 消费大国(仅次于美国).
全球10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 中国占8个;中国城市河段70%受到污 染;2/3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超标的环
境中;很多过去从不缺水的中国城市普
遍缺水,不得不开始使用无法恢复的、 且只能供8~10年使用的深层岩水,众
多农村人群不得不饮用已被污染的地表
1994-96
1997-00
10.1%
7.2%
10.9%
8.9%
6.7%
50
贫困率
45
基尼系数 (右边坐标)
40
(左边坐标)
40
30
35 20
30 10
0 1981
1984
1989
1990
1993
1996
1998
25 2000
社会结构不合理
20%高收入者占有66%金融资产 稳定的社会结构
20%低收入者占有1.3%金融资产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户口迁移制度、 劳动用工制度、社会 保障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方面的管理等方 面,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这些 制度严格地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形成了“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洲”的局 面。
同 在 一 片 蓝 天 下
(2)区域之间不和谐 “一个中国、个世界”
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 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 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 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 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 展。
每年自杀的人数在28万以上,高于世界的平均数。 每年在安全事故中丧生的达十几万人。
(4)腐败猖獗加剧社会不稳定 腐败现象的社会危害极大: 败坏社会风气 毁坏党群关系 侵蚀经济成就
据估计,王怀忠的一系列“政绩工程”使阜阳到 期财政负债达20多亿元,至少透支了阜阳未来10 年的财力。结果,从1995年到2000年6年间,阜 阳GDP同比没有任何增长。
低收入者 中收入者 高收入者
中收入者
低收入者
高收入者
——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不和谐。
国家民政部《2001年白皮书》公布的 失业率是10%。此外,农村还有2亿人 口是富余劳动力。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啊!
——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不和谐。
我们在很多地方是“认钱不认人”
我们的精神病发率还很高。卫生部1998年发表的 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5%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精 神病和精神障碍,在每1,000人当中便有13个精 神病人。每年自杀的人数在28万以上,高于世界 的平均数。
胡长清受贿部分涉及19个行贿人,共计90笔, 总计545.55万元。
成克杰1000多万, 肖作兴2000万,
毕玉玺 先后任职北京市交通局副局 长、首发公司董事长、 首发房地产 公司董事,他利用多种名义先后77次 受贿,折合人民币共计1004万多元
号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卖官案”中,马 德被检察机关指控在 10年间收受17人的贿赂 共603万余元,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 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 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