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1. (板书课题)――水,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马朝虎到缺水严重的村子里看一看。

齐读第1自然段。

2. 你从一系列的数字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苦)
3. 默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呢?(雨天洗澡的痛快,一勺水解暑的快乐。

板书――乐)
4. 针对板书,自由质疑。

在这样严重缺水的村子,人们生活是多么的艰苦,而文章花大量的笔墨写了有水之乐,到底是苦还是乐,为什么这样写呢?
【设计意图】课堂一开始创设矛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关注过程,解决问题
1. 默读课文2~6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对你触动最深的语句找出来,认真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上一两句内心感受。

(学生自主阅读并批注)
2. 体会缺水之苦
(1)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就像过节一样,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

(2)那把钥匙象征着权威、幸福……
(3) 风干的感觉、晒干的狗尾巴草。

(4) 在这种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怪不得母亲会说:“你们真是饿坏了!”“饿”的仅仅是弟兄四人吗?从这些语句中体会缺水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指导感情朗读。

3. 体会有水之乐
(1)雨天洗澡乐
①(出示:“只有在……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仔细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所以作者说: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③同学们,多少双期盼的眼睛,多少个期盼的日子,人们凝望天空,祈求天公作美,普降甘霖,可是多少次,让我们失望难过。

终于,一声炸雷,雨哗哗而下,我们都――(学生想象)因为,“只有在下雨……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④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痛快洗澡的行列中去吧!(出示第2自然段:先是……然后……)你觉得此时大家的心情怎样?你认为,这时大家感受到的幸福是什么?
⑤教师小结:久旱逢甘霖,真是酣畅淋漓。

我们生活中平平常常的水,却成了村里人幸福的源泉。

(读第2自然段,感受下雨天洗澡的痛快)
(2) 感受夏天一勺水之乐
①一勺水的快乐就从“母亲轻轻一笑,从……打开了水窖”开始。

②(出示第4自然段:一缕……“啊啊”大叫起来。

)读文,如果你就是四兄弟中的一员,你从这一句话中,体会到的幸福是什么?
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回忆,一起来慢慢分享这一勺水带来的快乐。

(课件分行映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润滑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配乐朗诵小诗。

你认为这里的幸福是什么?
④连读3~5自然段,还感受到了什么?
4. 有苦有乐――明写乐,实则以乐衬苦
(1)雨天洗澡多么舒服痛快!这可是一等再等,难得倾泻的雨啊。

这段文字把雨给人们带来的痛快、舒服、幸福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而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这短暂的快乐之前,是什么?在这短暂的快乐之后,又是什么?得水之乐,更衬出了缺水之苦。

怪不得文中会说:“水,成了村里最珍贵的东西。

”“下雨天,是村里人最期盼的日子。

”母亲会说:“你们真是饿坏了。


(2) 一勺水,四个人,人多水少,可幸福不减,怪不得
母亲说……一勺水,四个人,人多水少,幸福的短暂,不正告诉我们等待的苦吗?
(3)缺水给村里带来了苦,文中生动描述了有水之乐,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愈是写用雨水“洗澡”的痛快、快乐,就愈能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之苦,愈是写一勺水洗浴之乐,愈能反衬出无水补充时身体缺水时的苦。

在乐中包含着缺水的苦涩,更让人体会到水的珍贵。

5. 看似苦,实则乐,这是一种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

(1)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记述,通篇洋溢着快乐的氛围。

(2)村里人长期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缺水的生活,一场雨、一勺水给大家带来的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3)点拨: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能如此快乐地生活,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在生活中遇到困境就要像村里人一样,乐观积极地面对。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每个学生阅读后产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教学中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答案是开放的,从不统一的答案中最后也形成了一些看法,文章中既体会到了苦,也享受到了乐,更多的是洋溢着的在艰苦环境中快乐生活的乐观精神,这不正是一种人生观的体现吗?
三、适度拓展,总结提升
1. (出示课件――图片及资料:全国共有669个城市,400个城市缺水,110个严重缺水。

特别是在辽阔的西部,还有近千万的母亲在与严重缺水苦苦搏斗,他们在想水、盼水、哭水、梦水,向五湖四海唤水。

孩子们上不起学,为了水,从小就加入了取水的行列。

为了水,有多少人仍在艰难地跋涉。

可喜的是,“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在2000年正式启动,解决了数以万计的灾民饮水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2. 读了课文,看了图片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呢?
【设计意图】拓展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图片资料,把课文内容与当今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下游的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严重缺水的地方很多,绝不仅仅是课文中的这一个村子。

从课文延伸到现实生活,让学生学会关心生活,提高节水意识。

四、强化意识,有效练习
1. 你能为节约用水设计精彩的广告语吗?(发小纸条)
广而告之:
2. 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水资源的小报,报头自拟,内容自由选择:可以介绍水资源的现状;也可以谈谈如何节水;形式多样:可以剪报,也可以摘抄,更鼓励原创文章;体裁鼓励多样,除说明性文字外还可以有诗歌、散文、读后感等。

一周后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迁移运用,练习表达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设计公益广告强化节水意识,练习表达。

小组合作制作小报,引导学生去搜集、阅读更多的水资源资料,围绕节水主题,课内延伸课外,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阅读实践中合作探究,迁移运用,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