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东方明珠“亮灯”竟会引起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想到东方明珠“亮灯”竟会引起争议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第5期
热点事件
法国巴黎遭遇严重恐怖袭击,黑色星期五阴霾笼罩
当地时间2015 年11 月13 日晚,继《查理周刊》事件后,法国巴黎再度遭遇严重恐怖袭击,其中包括7起枪击案、6次爆炸,巴塔克兰剧院还发生人质劫持事件,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28人死亡、超过250人受伤,其中80人伤势严重。
屠杀现场的血腥暴虐,让人不忍目睹,黑色星期五阴霾笼罩。
随后,“伊斯兰国”(ISIS) 恐怖组织宣称对袭击负责。
这是9?11以来发达国家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
奥朗德总统宣布法国进入紧急状态,讲话时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颤抖”。
但恐怖主义的杀戮,吓不倒勇
敢正义的人们。
灾难发生后,巴黎市民发起了一场“开门”运动。
“如果你正在巴黎,需要一
个安全的地方,请搜索‘开门’,大家正向你敞开家门。
”类似帖子在网上大量转发。
恐怖事
件发生后,巴黎铁塔临时关闭了。
但在世界各地,许多标志性建筑都亮起了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为法国祈福。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亮起来了,纽约世贸大楼的塔尖亮起来了,悉
尼歌剧院也亮起来了……
这一切表明,恐怖主义摧毁不了巴黎,更无法撼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
在巴黎遭遇恐怖
袭击后,战栗、悲伤、愤怒和反思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人类再次发出了绝不向恐怖主义低头
的声音!
巴黎遭遇恐怖杀戮,全球为之伤痛。
11 月14日傍晚,与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同为世界高
塔协会成员的上海东方明珠亮起红、白、蓝三色灯,悼念巴黎恐怖袭击事件遇难者。
但令很多人始料不及的是,此举竟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这是对
恐怖主义的无声谴责,是对无辜受害者的深切哀悼,体现了爱与正义这一人类普遍遵循的价值。
反对者则表示,法国遭遇恐怖袭击固然值得同情,然而当中国遭遇暴恐的时候,埃菲尔铁塔亮
灯祈祷了吗?
不难发现,与多年前美国纽约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不同,这一次,隔岸观火甚至幸灾
乐祸的言论在我们身边已经不多。
这说明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愈加走向开放,随着各种信息与
理念的充分流通,人们已经拥有了更加成熟的心态。
但是,这种对东方明珠塔亮灯振振有词的“质疑”,让人感觉到,我们这个社会仍然存在认知撕裂、缺乏底线共识。
事实上,利用地标建筑的灯光对灾难表达哀悼,是世界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
除了东方明
珠塔外,世界多地的标志性建筑都亮起了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为法国祈福。
而过去,东方明珠塔所处的陆家嘴建筑群,也曾为“马航MH370 事件”、“长江之星沉船事件”等
亮过灯光。
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敌人。
反恐是一场全球性的持久战,如果不能赢得这场战争,每个人
都将生活在恐怖主义的阴影当中。
所以,谴责恐怖主义不需要任何前提,不需要任何等价交换。
这种“人家当初不如何,我们如今也不能如何”的锱铢必较,呈现的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
狭隘气度,也不符合起码的道义——连为死难者“亮灯”这样的善举都要遭到无端指责,这种
觉得自己“吃亏了”的灾难伦理,往轻里说,是显得过于小家子气;往重里说,是潜意识里的
一种对生命的冷漠,缺乏必要的人性温度。
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学会培育“世界公民”心态。
虽然我们还会常常被国家、肤色、语言、信仰等标签所包裹、所区分,但灾难应当能让我们抽掉所有附加的标签。
恐怖主义没有国界,
怜悯与爱的人性之美更加不应有国界。
如果说恐怖主义是最高形式的罪恶,那么缺少对生命起
码的悲悯情怀,不能从生命本身来理解每一个具体的“人”,则是一些人与现代文明最大的距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过2万名犹太人逃离被纳粹占领的欧洲,来到当时的“开放口岸”上海寻求避难,许多以色列人心目中因此对上海有着特殊情感;而今,东方明珠塔“亮灯”之
举告诉全世界,我们始终与正义站在一起。
可以说,这是国家形象的一个“宣传片”,大国之“大”,有时候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上——与此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大”国民心态,更多地实现理性精神的回归呢?
观点运用:反恐;爱与正义;悲悯情怀;人性温度;现代文明;国民心态;理性精神……
(本文原载2015年11月17日《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