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7.2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或空气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页。
五、板书设计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yuánlǐ)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yǎngqì)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1.隔离(gélí)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
的着火点以下。
缺一不可
缺一即可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1、实验 探究法 (shíyàn) 2、合作学习法
第十一页,共三十页。
四、教学 设计 (jiāoxu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接受
(jiēshòu)
新知
第一步: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第二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第三步:群策群力,探寻奥秘
第四步: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2、课堂小结(xiǎojié)
3、课后作业
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第六页,共三十页。
二、学情分析(fēnxī)
1、已有的知识
(1)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wùzhì)生成的化学 变化 ;
(2)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所出现 的不同的现象; (3)生活中关于燃烧的常识。
第七页,共三十页。
二、学情分析(fēnxī)
2、欠缺的东西
(1)对“着火点”、“可燃物”等 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bǐjiào)模糊;
不燃烧
白磷没有与氧 可燃物要与氧
气充分接触
气充分接触
2、用一支大试管竖直插入盛热水的 烧杯中,罩住白磷不松手,观察试管 中有何现象。(实验结束后,用橡皮 塞塞好管口后再取出试管)
燃烧
白磷与氧气充 分接触了温度 达到了白磷燃 烧所需温度
温度达要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
3、再用一支大试管竖直插入盛冷水 的烧杯中,重复2中的实验
3、扑森林火灾(huǒzāi)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 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
小结 : (xiǎojié)
(灭火(miè huǒ)可采用的原
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 品 隔离 (wùpǐn)
2、隔绝空气
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注:着火点不变;降低着火点方
燃烧 与灭火 (ránshāo)
第一页,共三十页。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jiào fǎ)学法分析
四、教法过程分析
五、板书设计
第二页,共三十页。
一、教材 分析 (jiàocái)
1、教材的地位(dìwèi)和作用
第三页,共三十页。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具体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wèntí)的
(2)知道灭火的方法,但不知道原理。
第八页,共三十页。
二、学情分析(fēnxī)
3、学习的困难
在探究性实验中对于变量的 控制问题不够(bùgòu)熟悉。
第九页,共三十页。
三、教法 分析 (jiàofǎ)
1、引导 探究法 (yǐndǎo)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第十页,共三十页。
三、学法 指导 (xuéfǎ)
法来灭火是错误的。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
四、教学 设计 (jiāoxué)
3、课后作业(zuòyè)
P13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
中考下(zhōn图ɡ kǎo)是链接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 比 实验: (duìbǐ)
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ránshāo)条件
有实: 验1
可燃物
实验2 实验3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
熄灭蜡烛自主探究实验
吹灭 煽灭 用水浇灭
使温度(wēndù)降低到可 燃物着火点以下
用大烧杯盖灭
用沙土盖灭 湿布扑灭
隔绝(géjué)氧气
用二氧化碳 熄灭 (èr yǎng huà tàn)
剪掉烛芯
隔离可燃物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
第四步:趣味练习,巩固(gǒnggù)新知
给出一些包含成语(chéngyǔ)的图片让学生说
四、教学 设计 (jiāoxué)
1、接受新知 第一步:情景激趣,导入新
课
魔术(móshù):“烧不坏的手帕”
第十三页,共三十页。
猿 人 取 暖
奥 运 火 炬
冶 金
神 六 飞 蒸天 汽 机
神州(Shénzhōu)
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探究燃烧 的条件 (ránshāo)
实验一:分别用酒精灯点木条和小石块 哪个能被点燃
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第四页,共三十页。
2、教学目标 分析 (mùbiāo)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tànjiū)的过程和乐趣,
激发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第五页,共三十页。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 原理 ; (yuánlǐ)
②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
出其中包含的道理;
通过一些具体灭火的方式让学生找 出灭火的原理和途径;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
‘吹’风点火(diǎn huǒ)
釜底抽薪(fǔ dǐ chōu xīn)
燧人氏钻木取火(zuàn mù qǔ huǒ)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
知识迁移(qiānyí),学以致用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2、堆放(duī fànɡ)杂物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实验二:点燃2支小蜡烛,其中(qízhōng)1支用烧杯罩住
小蜡烛能长时间燃烧吗 实验三:用酒精灯点一张纸条和一小块煤
哪个比较容易燃烧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常见(chánɡ jiàn)物质的着火点
物 质
白红 木 磷磷 材
木 炭
乙醇(酒 精)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 320
(0C)
~~ 330 370
558 700~ 750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燃烧的条件实验(shíyàn)探究二
利用改进后的实验逐步 引导学生通过 自主探
(tōngguò)
究获取燃烧需要三个条 件的结论。
第十七页,共三十页。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燃烧(ránshāo)和灭火’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
白磷是否燃烧
分析原因
得出燃烧条件
1、用镊子取两小块白磷分别放入盛 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白磷有 无变化。
不燃烧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温度未能达到 白磷燃烧所需 温度
小结:
燃烧(ránshāo)需要具备条件:
1、可燃物 2、可燃物要与氧气(yǎngqì)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dádào)燃烧所 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四、教学 设计 (jiāoxué)
第三步:群策群力,探寻奥秘
通过《点燃一支蜡烛让学生找出熄灭 它的方法》的实验,让学生开动脑筋说出熄 灭蜡烛的原理,从而进一步得出灭火的三条 途径。这种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方式, 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探 求(tànqiú)整理的欲望。
论。1、用镊子取两小块白磷分别放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白磷有无变化。(实验结束后,用橡皮 塞塞好管口后再取出试管)。缺一不可
Image
12/10/2021
第三十页,共三十页。
燃烧与灭火。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zuòyòng)。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发对 化学的学习欲望。(2)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所出现的不同的现象。(1)对“着火点”、“可燃物”
No 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模糊。利用改进后的实验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