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拙政园绿漪亭模型制作(2课时)(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苏州拙政园绿漪亭模型制作(2课时)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王志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初步了解苏州园林古建筑的营造和简单结构。
2、技能:掌握《绿漪亭》模型制作技巧;在熟练掌握该模型制作技能
的基础上,对《绿漪亭》瓦面制作进行改进(达到既快又好);对涂胶工具进行改进或设计出新颖涂胶工具(达到既省胶,工艺又美观)。
3、情感: 通过《绿漪亭》模型制作,激发学生热爱苏州园林、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二、教育重点与难点分析:
1、制作重点:亭顶制作和底座制作。
2、制作难点:封沿板、屋脊粘接、瓦片粘接。
(注意:指出在以下制作时的粘接材料除需用少量502瞬间胶外,其它都必须用白乳胶粘接。
)
三、工具与材料
1、工具:
手术剪或美工剪刀一把;笔形刻刀或美工刀一把;150mm钢直尺一把;小三角尺一把;小票夹数个;电子钳一把;水磨砂纸一小块;100cc一次性注射器一个;切纸刀一把。
2、材料:
A4卡纸2张;60克A4纸1张;乳胶100cc;502瞬间胶少许。
四、教学过程:
.
1、欣赏苏州园林部分经典建筑照片导入新课;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就有记载,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到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
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当时园主人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苏州园林所以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
据记载,苏州园林在宋代已具备以后各朝规模,又自成风格。
特别是在明代以蒯祥(苏州著名工匠,后任工部侍郎)为首的苏州香山帮建筑工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精湛独到的建筑技巧成就(不论结构形式还是雕塑装饰之处),使苏州园林建筑有了更加完美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兴衰更迭,大多数园林古建筑到解放前已名存实亡,少数存留下来的也破败零落,荒芜不堪。
许多古代的土木营造法在失传。
后经政府大力挖掘和修缮,到目前可供游览的目前已有十余处,还有数处尚待陆续修复。
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表现了宋、元、明、清园林古建筑建筑的不同造诣,也是苏州园林的精华所在。
为使我们同学能够了解苏州园林古建筑的简单构造,我们
今天一起来学习制作拙政园《绿漪亭》模型。
2、绿漪亭背景介绍:
绿漪亭又名劝耕亭,位于拙政园中部大荷花池的东北角,东边山岛
.
之背面,小亭又是分隔东部和中部长廊之端头。
这里北倚界墙,南瞰水池和东边山岛。
亭西沿着池北的土岸,一溜排着的桃红柳绿伴着小路直通西部,靠界墙则是竹林掩映,极富江南水乡的野趣。
该亭的造型为方形,攒尖顶,下设坐凳、美人靠,是典型的江南做法。
亭凸出水中,点染湖滨,静影沉碧,颇费心机,使园中的死角起死回生,情趣盎然。
3、绿漪亭制作主要步骤:
(1)亭顶制作;
A、先将顶架上半瓣中、左、右组合,注意三条底边对齐,留出上肩。
(见演示文稿)
B、亭顶架下半瓣中、左、右组合注意三条底边对齐,留出上肩。
(见演示文稿)
C、顶架上下瓣组合粘胶固定。
D、组合顶架与顶板粘合。
E、粘接封沿板。
(见演示文稿)
F、瓦面板三角整形上翘。
(见演示文稿)
G、分别将四块瓦面板粘接在亭顶架的八条肩上及封沿板上。
(见演示文稿)
H、裁制1mm宽80mm长卡纸8条制作屋脊。
I、将裁好的卡纸条分4层交叉粘贴在亭顶架上,第二第三层的两端分别递增伸出3mm,第四层两端分别出6mm,再把第四层的两端3mm处
.
折弯至90°用502瞬间胶固化。
(见演示文稿)
(2)瓦片制作;
A、裁制3mm宽卡纸若干、A4纸半张。
分别将3mm宽的卡纸以阶梯形式粘贴在A4纸上。
(每条分别盖住1.5m待干后,用切纸刀沿经向按照3mm的宽度切制瓦条。
(见演示文稿)
B、将瓦条分别粘贴在瓦面板上,瓦条之间的间距为1.5mm。
瓦条顶端与屋脊的结合部应用斜口钳剪成锐角,粘贴时不得有空隙。
瓦条的末端应该伸出封沿板3mm,并形成弧形。
(见演示文稿)
(3)亭座制作;
A、先把底板和坐登板叠合修正4孔,(冲孔或刀刻)
B、然后将坐登面和围墙板粘贴,注意成90°直角。
(为加快固化速度可适量用一些502瞬间胶)
C、待以上部件固化后,再将其粘贴在底板上,这里需注意在粘贴时,底板要均匀的露出四条1mm的边。
D、裁取Ф3mm*50mm竹杆4根并修正,插入底座后保持垂直,再
在竹杆顶端稍许粘一些502瞬间胶固定。
E、将底座4根柱子的上端插入亭顶板的4个孔中,注意保持垂直,
孔中稍许粘一些502瞬间胶固定。
F、全部工序完成后对照图纸稍加调整,绿漪亭模型即告完工。
(4)绿漪亭上色:
.
亭顶为黛色(青灰色)、柱子和亭顶下部是红棕色、坐登和底板也为黛色(青灰色)。
以上可喷漆或涂颜料(其包括油画颜料、丙烯颜料、国画颜料、广告色等)
如有条件的话再雕刻一些挂落和吴王靠,配上些景观将会把苏州精致的古典园林表现得尽善尽美。
(见演示文稿)
4、对模型制作的工艺和制作工具进行改进设计
附设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