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依据和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依据和原则
我院护理部本着满足病人护理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提高效率和效能的思想特制订以下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一、配置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护理人员配置原则及护理人员能力、专业特点管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体现护理人员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
二、配置原则
病房严格按照病房床护比配置标准1:0.4配置护理人员;手术室每张手术台配置3名护士;消毒供应中心每100张床配置2名工作人员。
病情重、基础护理量大的科室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配置比例可大于1:0.4;危重病人少、基础护理量小的科室,配置比例达到1:0.4。
三、本着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临床类护理人员竞聘上岗。
四、明确护理岗位
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岗位设置,体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制,要求每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不超过8人1)病区护士长岗:由四级以上护士或优秀的三级护士担任2)责任护士组长岗:由高级护士(四级或五级)担任,根据科
室情况工作能力强的三级护士也可担任。
3)高级责任护士岗:由四、五级护士担任
4)中级责任护士岗:由三级护士担任
5)初级责任护士岗:由二级护士担任
6)办公室护士岗:由三、四级护士担任(高级别护士优先)7)药疗护士岗:由二、五级护士担任(高级别护士优先)8)一级护士为辅助(助理)护士
五、合理调配
1、病区床位使用率在120%以下,一级护理以上病人不足10%,护士长启动病区护士弹性调配方案,在病区内实施弹性排班协调解决,以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病区内床位使用率在120%以上,一级护理以上病人达10~20%以上或病危患者超过8~10%时,护士长报告护理部,根据护理人员配置、护理工作量、工作强度、风险系数评估后确认影响护理质量安全,护理部启动护理人员储备调配方案,及时调配储备库的护士实施支援。
3、病区内床位使用率在90%以下,一级护理以上病人在10%以下时,护士长上报2名机动护士(或称弹性护士)录入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参加全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4、接收批量急诊或危重症病人时,护士长上报护理部,根据床护比、床位使用率及危重病人的百分比评估确认后给予护理人员调配。
5、夜班、节假日期间,接收批量急诊或危重症时,值班护士通知值班护士长、总值班和科室护士长,赶赴现场指挥、参加处置和护理。
如情况复杂,总值班护士长通知护理部、分管院长现场指挥,并实施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6、护理部储备人员应时刻处于待命状态,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因故离开本地必须提前报告护理部。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医疗抢救,如批量外伤、疾病爆发流行及其它特大意外事件,护理部接到通知后立即上报分管院长,同时启动护理人员储备调配方案,以确保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迅速调配到位。
7、病区内根据护理工作量、病人数量、危重病人数实施分层次护士弹性排班。
增加夜班和节假日护士配置人数,各班次人员和数量安排遵循护理工作量、病人数量、危重病人数、专科疾病护理要求的弹性调整原则,增加护理高峰时段的护士人数,改进排班模式,增设早晚班、延时班等,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工作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
8、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要注重科学性、适时性和安全性,要注重专业技术、个人能力、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等要素,在关注护理质量和护理强度因素的同时,更要注重护理管理和护理人员情感等潜在影响因素,实施护理部现场评估,统一调配,跟踪管理,使护理管理工作更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保证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