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2012年八年级上期中各地试题精选语文
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已步入中期,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加油!
一、根底知识积累和运用〔24分〕
1.选如下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 震悚.〔sǒng〕荒谬.〔miù〕猝.然 (cù)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hài) 涎.水〔dàn〕
C.举箸.〔zhù〕寒噤.(jìn) 诘.问〔jié〕差.使〔chāi 〕
D.阡.陌〔qiān〕仄.歪(zè〕俨.然〔yān〕幽咽.〔yàn〕
2.如下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A.转弯抹角 X皇失措不可名状手段
B.名幅其实片纸只字锐不可当赃物
C.月明风轻精疲力竭眼花缭乱狼籍
D.触目伤怀穷愁潦倒大庭广众杀戳
3.根据后面提示,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细小而繁多的事〕
B.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说话、做事不合体〕
C.他本来识字不多,但几十年游历各处,又代写了无数封书信,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

〔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惭愧〕
4.如下相关的文学常识,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局部,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B.雨果是英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C.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不押韵。

D.《信客》——当代——朱自清——《秋雨散文》
5.根据课文填空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

A. 爬攀穿缩倾
B. 穿倾爬攀缩
C. 爬穿缩攀倾
D. 穿爬攀缩倾
6.名著阅读〔2分〕
《》记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迫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锋利的抨击。

7.古诗词积累〔8分〕
〔1〕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X丞相》
〔2〕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3〕《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某某社会的纲领性原如此是:。

〔4〕《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美丽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6〕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恨别鸟惊心。


〔7〕《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比照的诗句是:,妇啼一何苦。

8.给下面这如此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
新华社3月23日电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某某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某某游戏的、场所进展检查。

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新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语段中两处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能够提升自我,而且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增加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①第句的修改意见是。

②第句的修改意见是。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阿长与山海经〉〉选文〔10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0.“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衬托出阿长的_________,“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可见“我〞
认为阿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兴地说道〞这个________描写如此写出了阿长
能对“我〞有所帮助的_________心情。

〔2分〕
11.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请你想像一下“我〞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2分〕
12.“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这句话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如何理解这“新的敬意〞?〔4分〕
13.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父亲的信》,完成后面的练习。

〔11分〕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

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

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

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

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

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似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

而且家里好似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

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

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

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

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

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

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

〞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

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

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
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

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胡智慧选自《羊城晚报》〕
“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2分〕


线
内………………………………………………密……

15.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__〔引用原文〕。

第五段作者认为父亲的信是______。

〔2分〕
“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3分〕
18.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2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11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如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乙】山不在高,有仙如此名。

水不在深,有龙如此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某某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9.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仿佛..假如有光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__ ③往来无白丁..④无案牍..之劳形 20.翻译如下句子〔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1.读【甲】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2分〕
班级 学号 考场
……………密 …… 封 ……… 线……………………………………………………
22.【乙】中作者引用“某某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二〕古诗赏析〔4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字,但给人的感觉是时时向“岳〞而望,距离是由而,时间是从至。

〔2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

〔2分〕
四、作文〔4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教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

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爱就在我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试题答案一、根底知识积累和运用
1.C 2.A 3.B 4.A 5.D
6. 《五猖会》;“老莱娱亲〞
7.〔1〕波撼某某城〔2〕各隐卷底衣褶中〔3〕天下为公〔4〕濯清涟而不妖
〔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感时花溅泪〔7〕吏呼一何怒
8. 文化部要求查处《臭作》等电脑游戏。

〔意思对即可〕
9.第二句“可以〞“能够〞删其一;第三句“增加〞改为“提高〞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关心;不会对他有什么帮助;神态;喜悦。

11.答出惊喜、感激之类的意思即可。

12.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议论;“敬意〞是因爱而生,是对长妈妈具有劳动者的朴实和善良的讴歌。

13.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粗俗、好事、烦琐、不拘小节,而又善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

〔二〕14.因为读了父亲的信,知道老人在为自己担心,认识到自己对老人缺乏理解和关心,深深感到对不起老人。

15.认真;主动;随意;马虎。

16.“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

我总能平静第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值那几角钱的邮资的。

“一条长长的线〞比喻“一字排开〞的信封。

生动形象地写出信封数量很多,对后文的抒情起到铺垫作用。

18.要点:①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满含深情地描写了自己看了信封后,对朴实而真挚的父爱彻悟了。

②抒发了对老人的感念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
〔一〕19.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同“邀〞,邀请;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官府的公文。

20.田间小路交织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1.为桃源外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22.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进一步突出“德馨〞〔自己品德高尚〕。

23.不同意。

【甲】文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乙】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明确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二〕24.远,近;朝,暮。

25.“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写得有情有义,“割〞用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这两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四、作文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