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具体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具体实施方案
一、前言: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以“养成双十条”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养成教育。

1、什么是习惯?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

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当你再遇到这类情景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

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很别扭。

这说明行为已经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了自动化的作用。

它不需要人们去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这种刷牙的动作只能行为,不能叫习惯。

如果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觉得嘴里特别扭,这种刷牙就变成了习惯。

2、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

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二)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内容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1日-3月31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

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

2、召开学生动员会。

学习“养成双十条”、《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能背诵双十条内容,初步制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各年级要在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要针“养成双十条”,每一条都要列出具体可行的内容,目标操作性要强。

4、学校根据各年级情况统一制定《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小学生良好养成记录簿》,下发各年级,师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养成标准,
5、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教师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实施、强化整改阶段(4月-7月):
此阶段最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

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

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平日:坚持诵读诗文训练、三笔字训练和口算练习。

每周: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

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评价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3、针对不足,矫正培养。

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养成。

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不断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重大节日庆典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遂渐形成良好习惯。

5、组建“侦察队”,指定实施计划。

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举止文明、勤俭节约、按规则行动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

可采用竞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双十条内容。

7、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

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8、表彰、奖励。

学校将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检查。

学期结束,学校对检查评比进行表彰,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及先进班集体。

本阶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其主要材料有:(1)班级好习惯集锦。

(2)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

(3)在活动中改正快,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4)良好养成记录簿: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

(5)教师
(三)巩固养成阶段(9月-12月):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养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l、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

好的习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形成的,如读写姿势正确一项,就必须每次写字都要提醒学生坐正立直,坚持很长一段时期,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

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

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良好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

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养成良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会、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各任科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五、养成教育评价方法
建立评估制度。

评估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六、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张秀来副组长:孙允义成员:张传荣、李本庆、张淑琴、张首道、范淑敏、陈艳娟
2、少先队组织学生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

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小荷广播站”公布。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小学生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

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因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

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

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

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

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

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

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

各校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诚信回归,学做真人”、“告别零食,告别游戏机”、“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各校要采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百名教师访千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黄河营完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