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的论文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研究的论文结构
这类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
研究型论文有相对固定的论文正文结构,主要有:问题的提出、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结果讨论、结论或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实证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常常用“问题的提出”,或“研究背景”,或“绪论”等作为小标题。
这一部分主要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缘起作背景说明。
它主要交代以下事项:(1)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对问题的叙述要清楚。
(2)研究此问题的缘由、重要性以及前人在这方面已做的研究。
对前人研究的评述要有理有据,简明扼要,使读者能明晰而概括地把握问题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从而产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关注。
(3)本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
如果有研究假设的,要清楚地加以表达。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实证研究论文的第二部分常常用“研究过程与方法”,或“研究方法步骤”,或“方法”,或“研究设计与方法”作为小标题。
该部分主要交代以下方面的内容:1.研究对象:在研究论文中必须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做出比较详细的说明。
主要是关于研究总体和样本的详细说明,诸如抽样方法,样本来源,人数及构成等。
如果是实验研究,还要交代是如何把被试分入实验组和控制组的。
2.研究变量与研究工具:为了达到研究目的要考虑哪些变量,为了收集这些变量的数据要使用什么量表、调查表或仪器设备,这些都要交代清楚。
人所共知的量表、调查表或测验工具不必详细说明,但专为此研究设计的量或问卷调查表则有必要详细说明,介绍其主要内容。
如
果有必要对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作说明。
如果是实验研究,还应结合变量的说明,交代采用哪种实验设计。
3.研究步骤:说明研究具体怎么进行。
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清楚确切地说明控制什么条件,注意什么事项,如何施加自变量的影响等。
三、研究结果:实证性研究论文中的研究结果是对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资料直接整理分析而得到的结果。
和研究的结论是有所区别的。
这部分常常用“实验结果”,或“调查结果”,等作为小标题。
有时可以把研究结果和分析讨论合并在一起,则可以用“调查结果与分析”或“观察结果与分析”等作为小标题。
该部分主要是客观地介绍统计结果,即把对原始数据资料统计后得出的结果,以图表或文字形式呈现出来。
图表的设计要清楚、简明、合理,以便读者对统计结果能一目了然。
对得出研究结论有重要作用的数据可以用文字略加描述说明,但不应加入自己的主观见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下一部分对此结果的讨论中。
四、结果讨论:结果讨论一般是从告诉读者你从研究中掌握了什么开始。
一开头就以明确叙述的方式说明研究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者明确回答研究论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该部分要根据统计数据,推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有的还可进一步阐述个人见解。
这些见解因所研究的问题不同而不同,它可能是对理论性或规律性东西的探讨,也可能是解决实践性、现实性问题的对策。
如果所得出数据结果说明的不只是一个问题,就应对各个问题(它们都是属于所研究的问题下的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
讨论中所分析原因、规律和阐述的个人见解是研究的目的,是该研究在理论上
或实践上的价值的集中体现,故必须认真下工夫,把深思熟虑的思考结果奉献给读者。
而不是对数据作表面的、牵强附会的解释。
五、启示(或政策建议):该部分以条文形式和简洁的语言列举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这些结论是对于研究报告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对上一部分所讨论的内容的简要概括。
如果是针对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分析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这部分是对分析讨论的小结,所以这部分篇幅较短,字数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