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环套在细杆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小环在BC段运动的时间为tBC=0.3s,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小环:
(1) 经过B点时的速度vB;
(2) 在BC 部分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
(3) 从B点上方多高处由静止释放,落至细杆底端所用时间最短。
马陵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A.物体上只有重心受到重力作用
B.水平抛出的石块运动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
C.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5.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它到某基地的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
,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
打印点未画出。
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F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要求
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cm(g取10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
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
的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7题6分,第18 题9 分,第19 题12分,第20题12分,共39分。解题过程中要有必须
8.观察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9.物体A、B的x 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物体A前3s做匀速直线运动
或不答的得0 分。)
1.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如图所示。其
中方框4中是
A.实验检验
B. 数学推理
C.提出猜想
D. 合理外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
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13.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15.(9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
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_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4—6V”、
“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
D.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
3.如图所示,坐高铁从南京到杭州,原需经上海再到杭州,路程为s1,位移为x1。宁杭高铁通车后,从南京可直
达杭州,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A. s1>s2,x1>x2
B. s1>s2,x1s2,x1=x2
D. s1=s2,x1=x2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断错误的是
A.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二、多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或多个选项正确,有选错
或不答的得0 分。选不全的得2 分。)
11.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木块和地面间的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 偏小
16. 。 80 ; 不相等。
计算题
17、(1)30m/s ----3分 (2) 300m ----3分
18、(1)10cm ----2分 (2)200N/m ----4分 (3) 20N----3分
19、(1)10s ----2分 (2)5s ,125m ----6分 (3) 20s----4分
A.3.75m/s
B.6. 25m/s
C.6.75m/s
D.7.5m/s
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D.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的文字说明及相关的原始公式,直接写出结果按零分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
(1)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飞机着陆后12s内的位移大小x2。
18.(9分)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 关系图象,试由
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L0;
(2)弹簧的劲度系数k;
(3)弹簧长度为L3=0.20m时,弹力的大小F3。
19.(12分)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20m/s、=10m/s的速度,在同
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当甲在前与乙相距x0=100m时,甲遇到紧
急情况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a=2 m/s2,乙速度保持不变。求:
③由所画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判断,在打A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A=__________m/s。
(3)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电源的频率是50Hz,若在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
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将 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A.地面受到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
B.地面受到压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C.木块受到了弹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块受到了弹力,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12.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
B.由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x成反比
D.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14. 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A、B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t=8s时,两物体相遇
C.相遇前,t=4s时两物体距离最大
D.相遇前,两物体最大距离为40m
三、实验题(本题共两小题;第15题9分,第16题6分,共15分)
由v'B=gt3,得t3==.
设BC段运动时间为t4,
由h2=v'Bt4,得t4==.
t=t3+t4=+.
当=即h3=0.6m时,t有最小值. ----6分
A B 6 3 O 4 8 x/m t/s 1 2 4 5 3 t/s v/m/s A B O 5 4 15 10 2 6 0 5 10 15 15 10 5 F/N 20 L/cm 20 × × × × ×
20、(1) 由v2=2ah,
得vB=4m/s----2分
(2) h2=vBt2-a,
代入数据得a=0.
根据平衡条件,滑动摩擦力f=mg=0.1×10N=1N. ----4分
(3) 设从B点上方h3处下落,到达B点的速度为v'B,运动时间为t3,
由v=2gh3,得v'B=.
权,早上8:00从某基地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8:00是指时间间隔
B.8时20分是指时刻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km,路程为356km
D.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还可以将它看成质点
6.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16s末到达终点时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1)甲汽车经过多长时间t1停止运动?
(2)从甲刹车到与乙相遇的过程中,经过多长时间t2,甲、乙两辆汽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xmax是多少?
(3)从甲刹车到与乙相遇,需要多长时间t3?
20.如图所示,长为LAC=2.0m的细杆竖直放置,其中AB部分长为LAB=0.8m且光滑,BC部分粗糙。质量为m=0.1kg的
16.(6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
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
学的反应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
单项选择题
1、A , 2、D,3、C ,4、C,5、D,6、B, 7、A , 8、D , 9、D , 10、B
多项选择题
11、BD;12、AC D ;13、CD ; 14、BC
实验题
15(1)电火花、交流220V
(2)①vB=0.400
vF=0.721
②作图
③a=0.8 ④vA=0.32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马陵中学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请将所有答案按要求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凡在
试卷上直接作答的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
B.两物体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的
C.6 s内物体B的位移等于物体A的位移
D.图中交点表示6 s末物体A、B相遇
10.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
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