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
本节简述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典型段施工流程,其次阐述了钢筋、模板、混凝土等一般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详述了超长无缝结构技术、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等重点部位、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案。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
<1.1>钢筋混凝土工程总体思路
①钢筋:本工程钢筋全部在场内加工,加工完毕后利用塔吊进行水平及垂直运输到工作面;钢筋连接时,直径大于等于25的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小于25mm的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②混凝土: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运输车运输至现场,现场输送采用混凝土泵车;根据泵送量、泵送距离来要求混凝土运送车的发配。

③模板:除承台采用砖模外其他采用木模板,本工程梁、板、柱等构件采木模,配置一定量材料进行周转,模板的吊装采用塔吊作水平及垂直运输。

<1.2>场地设置
①钢筋加工场地的设置
设置一个钢筋加工厂地,详细位置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钢筋加工成型后由塔吊进行垂直、水平运输吊运到操作面。

②模板工程场地设置
模板加工场地,具体平面部置见《现场施工平面布置》,模板采用塔吊作垂直、水平运输吊运到操作现场。

<1.3>劳动安排
本工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安排一个土建施工劳务队,每个劳务队根据施工需要配备充足的劳动力;项目上配备专业工程师协调管理,对各施工区段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统一组织、安排。

<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1>基础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土方开挖→打桩→基础垫层施工→承台基础砖模板砌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短柱绑扎→支模→混凝土浇筑。

<2.2>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①钢筋检验、加工与堆放
(1)钢筋进场时现场材料员检验钢筋出厂合格证、炉号和批量,钢筋进现场后,现场试验员根据规范要求立即做钢筋复试工作,钢筋复试通过后,方能批准使用。

(2)钢筋采用现场堆放、现场加工成型。

钢筋配料工作由负责土建施工的分包专职配筋人员严格按照规
范和设计要求执行。

项目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现场储料能力编制钢筋加工和供应计划。

(3)标识要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尺寸等内容,钢筋标识牌要统一。

②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B、施工要点:
a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进行直螺纹连接。

采用直螺纹连接柱钢筋。

b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做好皮数杆,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保证箍筋间距。

c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

柱筋保护层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框架梁钢筋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3)梁、板钢筋绑扎
A、梁板钢筋工艺流程见下图。

B、施工要点
梁筋的搭接: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

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接头长度、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钢筋
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

检查钢筋是否清洁。

板筋绑扎坚持先弹线,后摆放受力主筋、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板的钢筋网绑扎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

(4)楼梯钢筋绑扎
在楼梯底板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依据设计图纸中楼梯梁筋、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绑扎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

休息平台施工缝处加马凳,马凳脚部垫垫块;楼梯梁用顶梁撑顶住。

底板筋绑完,绑扎踏步钢筋,然后再支踏步模板。

(5)钢筋连接
本工程对直径<25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对直径≥25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
<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3.1>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①基础:240、120砖模
②墙柱模板设计及施工
a墙体采用15mm厚的多层板,次龙骨选用50×100木方,主龙骨选用φ48
双钢管,并选用φ14高强对拉螺栓拉接固定,竖向间距小于450,另外搭设满堂架用钢管斜支撑。

b框架柱均采用18mm的多层板,100×100mm的木方作次龙骨,
间距为200~250mm,双钢管柱箍加固(双向),间距为400~500mm,柱截面尺寸大于600mm时加对拉螺栓,每大于500mm增加一道,对拉螺栓间距同柱箍间距。

③梁板模板设计
a梁侧模底模均采用18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次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主龙骨采用Φ48双钢管;梁高小于等于600时采用钢管加斜支撑,梁高600mm以上时当加设Φ12对拉螺杆,间距小于600,侧模背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

b支撑体系采用碗扣脚手架,当梁宽、高均小于600mm时,立杆间距为600×900mm;当梁宽、高均大于等于600mm时,立杆间距为600×600mm;水平杆步距为1500,距地200mm设扫地杆,立杆底垫通长50mm厚脚手板。

④楼梯模板设计
模板采用18mm厚的多层板及50mm×100mm的木方现场放样后配制,踏步定型模板采用钢模,按照楼梯的宽度、高度和长度,踏步的步数来配制。

而楼梯侧模用木方及木板拼制。

支撑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立杆间距900×900mm,步距1500mm,扫地杆距板面200mm,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

梯段的底板模板施工完后,绑扎钢筋。

钢筋绑好后,然后把定型钢模用塔吊吊入梯段上部固定。

⑤混凝土楼板模板设计
本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本工程楼板厚度主要有100、110、150mm、250mm(空心板)等,对
于一般模板支撑体系,根据板厚及支撑高度,确定模板采用18mm双面覆膜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mm×100mm,主龙骨采用100mm×100mm木方主龙骨,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

脚手架搭好后,根据板底标高铺设主龙骨、次龙骨,然后铺放18厚覆膜多层木模板,覆膜多层板模板采用硬拼缝,多层板与墙交接处先在多层板侧粘海绵胶条再紧靠墙面。

⑥洞口模板设计
混凝土墙门窗洞口模板、预留洞口模板采用木多层板及木板、角铁、螺栓制作而成的定型钢木模板。

定型模板尺寸,根据墙厚,洞口的高度和宽度来制作。

利用洞边的钢筋控制洞口模板的位移。

如果墙中间的预留洞口,洞模下口模板要钻出气孔,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3.2>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执行企业内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4>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4.1>混凝土工程施工流程
①施工工艺流程
按水平分段、立面分层由下至上的原则进行施工,总体流程是先基础后地上结构,每个楼层以变形缝或施工缝为界分段流水施工,首层结构每流水段先竖向墙柱、后水平顶梁板,其他层层高不大,墙柱梁板一同浇筑。

③混凝土的泵送
混凝土从运输车出料、润泵、连续泵送过程由专业人进行控制操作,在浇筑中注意堵管、中断、爆管等情况出现面提前采取相对应措施;随时观察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可泵性,确保质量正常稳定。

<4.2>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①墙柱混凝土浇筑要点
墙、柱混凝土浇筑先在底部浇筑50mm厚的减石子砂浆,浇筑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且上下层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允许留设任何规范允许外的水平施工缝;柱、墙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下料,使混凝土倾落自由高度小于2m,确保混凝土不离析;对有钢骨和钢筋较密的混凝土墙、柱,应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留好浇筑点并在钢筋上做出标记,选用小棒振捣,确保不出现漏振现象。

②梁板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每次浇注混凝土面积较大,应加强楼板平整度控制,事先做好标高控制网。

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

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达到板底标高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不断延长,板的浇筑也不断前进,当梁高度大于1m时,可先将梁单独浇筑至板底以下2—3cm处留施工缝,然后再浇板。

为防止板出现裂缝,先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直到表面泛出浆为止,再用铁滚辗压,木抹找平,
③混凝土的振捣
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通病,认真对待,精心操作。

对墙、梁和柱均采用HZ—50插入式振捣器;在梁相互交叉处钢筋较密,可改用HZ—3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对墙、柱、梁均采用二次振捣技术;楼板浇筑混凝土时,当板厚大于150mm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但棒要斜插,然后再用平板式振动器振一遍,将混凝土整平;当板厚小于150mm时,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④混凝土养护
本工程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构件采用针对性的养护工艺,冬期采用塑料薄膜加双层阻燃草帘被保温保湿养护;夏季采用浇水、覆盖薄膜养护等,确保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防止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缝,普通砼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抗渗砼不少于14天。

<4.3>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执行企业内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