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珠海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珠海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件军上衣
宋西峰
正是盛夏三伏季节,天气酷热。
有很多战士耐不住热,索性脱了上衣,光着膀子,豹子一样蛰伏在一座山头的战壕里。
每个人的枪口都冒着烟,枪管灼热。
一场激战刚刚结束。
鬼子又一次疯狂的进攻被击退了,他们丢下许多具尸体,退缩回了山下的树林里。
这是一场激烈的拉锯战,战斗进行得异常残酷。
八路军与日军在一座山头已经相持了三天了,双方伤亡都很大。
驻守山头的八路军只有一个团,而鬼子则有一个师多,可谓敌众我寡。
这座山头是军事要塞,在整个夏季战役中举足轻重,目前,双方的主力部队正在平原一带展开激战。
上级要求驻守的队伍严防死守,再有半天时间,主力部队就要过来增援了。
狭窄拥挤的战壕里,支前的老乡们手脚利索地忙碌着,他们从村子里送来食品、水等补给,又把受伤的战士转移走。
那些轻伤的战士是绝不会下火线的,他们只简单地包扎一下,继续留下来同敌人厮杀。
譬如祥子,他的左肩膀挂了彩,一块弹片擦了过去掀开了胳臂上的肌肉。
由于胳膊上缠着纱布,祥子就脱了军上衣,小心地叠放好,放在战壕边上。
祥子是去年参加八路军的,今年刚满十八岁。
虽然年龄小,但却长得身材魁梧、高大结实。
祥子对鬼子充满了仇恨,他训练刻苦,才一年多时间,他的枪法已经练得非常精准了,是队里出色的神枪手。
祥子永远忘不了那一幕。
去年春天的一天,鬼子闯进了祥子家的村庄,抢劫老乡们的粮食。
鬼子遇到了有力的反抗。
一些勇敢的村民对鬼子并不惧怕,他们用土枪向鬼子射击,抄起铁锹、镢头等家伙同鬼子展开肉搏。
鬼子恼羞成怒,便疯狂地向人们扫射,洗劫了整个村庄。
全村三百多口人,除外出的人外,全部被屠杀。
那天,祥子碰巧外出,躲过了这次劫难。
等他回到家时,禁不住被眼前的血腥场面惊呆了,村民们横七竖八倒在血泊里,村街上一滩滩鲜血直晃人的眼。
整个村庄都空空荡荡的,成了一个无人村庄。
祥子的亲人,一家九口全被鬼子杀害了,祥子成了孤儿。
就这样,祥子怀着对鬼子的满腔仇恨,一路追寻参加了八路军。
在部队里,祥子了解到,战友大都和他一样,都是穷苦出身,同鬼子和地主、军阀等反动势力有着不共戴天的血仇。
祥子的身上淌满了汗水,他的左胳膊火辣辣地疼,可他满不在乎。
他静静地伏在战壕里,两眼血红血红,等待着鬼子下一次更加凶狠的攻击。
空中不时地划过几声冷枪。
鬼子躲在山下边的树林里,双方距离五百多米。
眼下,双方都在抓紧时间修整,山头暂时变得文静下来。
一阵大风刮了起来,凉爽无比。
祥子惬意地揩了揩身上的汗水。
突然,他的军上衣由于没有压紧,被风卷了起来,向着山下翻滚着。
祥子急了,对身边的排长报告说,他的上衣被刮跑了,他要去捡回来。
排长怒斥他,不就一件上衣嘛,命令他坚守岗位,不要擅自乱动。
祥子紧张地注视着前方,风很大,那件上衣继续向前翻滚着,离他越来越远了。
他突然一跃而起,要追上那件上衣。
战友们都惊呆了。
祥子像一头豹子,矫健敏捷地向前飞扑而去,很快就抓到了那件上衣。
这时,对面的树林里发出了排枪。
子弹噗噗地钻进祥子周围的土地上,溅起了一团团灰尘。
战友们焦急地喊着祥子的名字。
祥子快速地向回冲刺,二十米,十米,五米,祥子马上就要扑进战壕了。
突然一粒弹头捕捉到了他,嵌进了他的后背。
祥子摇晃了一下,挣扎着扑倒在地,那件上衣被紧紧压在身下。
战场变得死寂无比……
不久,八路军的增援部队就赶到了,战斗取得了胜利。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默默地向祥子致哀。
团长仔细地搜查着祥子的那件上衣。
最后,从里面的口袋里找出了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全家福,一家共十口人,祥子稚气未脱地躲在妈妈的怀里,每个人的脸上都灿烂地笑着……
团长流下了泪水,战友们都流下了泪水。
(选自《小小说》,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一件军上衣”为题,为作品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联想。
同时“一件军上衣”也具有线索的作用,对小说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
B. 老乡们不顾战斗的惨烈前来支援,轻伤的战士们坚决不下火线,表现了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绝不屈服的精神。
C. 大风刮走了祥子的军上衣,祥子在被排长怒斥后依然不听从命令去捡军上衣,这一举动表现了祥子做事鲁莽冲动、不计后果的特点。
D. 祥子牺牲后,“团长流下了泪水,战友们都流下了泪水”,这是一个细节描写,表明战士们为祥子而感动,可以理解祥子的行为。
2. 小说中插叙了一段祥子的人生经历,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有人认为祥子为了一件军上衣而牺牲生命不值,有人认为他的牺牲是值得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昨天(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也称PISA测试,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和地区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四省市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第一的好成绩。
2009年、2012年上海PISA成绩曾连续两次排名第1,但2015年由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参加的PISA测试成绩排到第10。
按照PISA測试的抽样规定,城乡、普职,公办、民办学校,都要按学生人数等比例抽样,要真实地反映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情况。
測试结果还显示:我国教师教学方法较先进。
我国四省市教师捜长使用适应性教学策略,适应性教学指数排第4位。
在阅读范围方面,参测学生阅读范围广,24.8%的学生每月多次阅读两种类型的读物,19.2%的学生每月多次阅读三种类型的读物。
此外,家长高度重视学生教育。
我国四省市家庭教育资源指数排第18位,超过了一些与我国四省市家庭经济水平相当、或更高的国家(地区)。
据了解,该项目测试还反映出了我们一些具体问题,比如,我国乡镇师资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学生学习时间较长,我国四省市学生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为31.8小时/周;我国四省市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名靠后;我国四省市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满意度不高,分别排第51位和第61位。
(央视网消息,2019年12月4日,有删改)材料二
PISA,全称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中文翻译为“学生能力国际评估”,PISA測试评估主要分为3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
阅读素养,即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应用和反应的能力。
具体为对文章总体理解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释丈章的能力、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的能力、对文章结构进行评价的能力。
它测试连续性文体和非连续性文体两种,连续性文体包括叙述性文体、说明性文体、描述性文体、辩论、劝导性文体,非连续性文体包括曲线图、项目表、图解、地图、表格、广告等。
数学素养,是指认识、理解数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能够进行数学判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数学内容、数学过程、数学的材料背景三个维度来测试。
科学素养,是应用科学的知识来确定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为科学概念、科学过程、科学情景三个维度来测试。
科学概念与物理、生物、化学、地球学和空间科学有密切联系,学生必须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并能把它们应用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
科学过程主要集中在获取、解释和论证能力方面。
科学情景主要有以下层次:个人和家庭;社区(公共的)情境;世界生活(全球的)情境;历史相关性的情境。
(“百度知道”有删改,访问量13761次)材料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用“三个不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
PISA成绩不代表全部教育成绩,PISA成绩反映的主要是学业成绩、认知能力,而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还取决于他的非认知能力,取决于社会和情感能力——比如社会责任表现,情绪控制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思想性格的开放包容性等等。
当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后者的作用将越来越超过知识和认知能力的作用。
而中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则暴露出中国教育在社会和情感能力培养上的不足。
PISA成绩不代表投入产出成绩。
成绩投入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时间投入相同,成绩越好则效能越高。
中国学生的学科能力优异令人自豪,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大的代价就是学习时间太长,课业负担过重。
中国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是其他国家平均时间的一倍。
PISA成绩不代表学生满意程度。
我们知道,快乐和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健康人格的基础。
“中学狠学、大学狠玩”的不正常现象正是对无兴趣学习的报复,是学生学习长期处于被动和压抑的扭曲性反映。
实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由、主动、创造性发展,任重道远。
(中国教育学会,“湖畔问教”公众号,2019年12月4日)
4. 下列对“PISA测试”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年的PISA测试,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全球的79个参测国家和地区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C
B. 通过对参测学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个领域的测试,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
C. 阅读素养的考查,主要是测试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应用和反应能力,测试文本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常见的。
D. PISA成绩不代表全部教育成绩,因为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取决于他的非认知能力,取决于社会和情感能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PISA成绩重返世界第一的原因,是教师教法较为先进、学生阅读范围广,家庭教育重视学生教育等。
B. 2018年的测试,反映出我国参测地区的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不高,满意度不高。
C. 我国参加每三年一次的PISA测试的地区中一直有上海,后来陆续有其他省市的加入。
D. PISA测试不但分为了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内又细分了不同内容或维度,测试更为精准。
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PISA测试能反映参加测试的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近日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广泛使用等方面有着莫大的关联。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
在这一背景下,以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
(摘编《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纵深》2019年4月4日)材料二:
我们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认为最不可能被取代的职业呈现三个条件:其一是需要与人交互的社交情商,其二是涉及创造性、需要聪敏的方法,其三是在不可预料的环境中工作。
所有这一切正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造就的。
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人与人合作的劳动,在劳动中体现每个人的价值,劳动中明白自己的职业倾向,在劳动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同时,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对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紧迫,而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正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大力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就必然是系统化的,在中小学阶段当然要有这一类教育的基础,那就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摘编自邬宪伟《新时代呼唤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光明日报》2019年03月12日)材料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美国、日本、韩国合作进行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落后,中国学生接受职业与毕业指导的比例最低,严重缺失职业学习或体验活动,严重缺乏职业准备与规划意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还小,离就业远着呢。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考个好大学,有了名校做靠山,还怕找不到好工作?这些想法都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找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并且找到奔向目标的路径。
探索、尝试、规划的过程是孩子认识自我与他人、认识家庭与社会的过程。
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有利于青少年扬长避短。
孩子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要了解自己的不足,还需要把学业发展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资源等结合起来。
能理性地进行职业定位的孩子,才能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发现自我价值,并通过合理的方式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职
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引领孩子们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
(摘编自孙宏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乎更长远的育人目标》)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无关系。
B.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对人才需求旺盛,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C.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将来考学、就业的重要性,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就要开展相关教育,做到未雨绸缪。
D.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人生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这不仅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也关涉到长远的育人目标。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变化,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新职业不断出现,具有专业的技能将成为未来职业的要求。
B. 如果不想在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被淘汰,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交情商、创新意识以及应变能力等,这样会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C. 虽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地位同样重要。
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即使在中小学阶段也不应缺席。
D.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有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价值,造成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后于其他一些国家。
9. 怎样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焚琴子传
顾天石
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
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
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
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
生遂弃诸生不为。
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绝笔不为
文矣!”
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
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②,哭之。
又历韶、惠、广、雷诸郡。
思寇莱公③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
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则抗音而哭,以乱其鸣。
久之,学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节之妙,遂归。
变姓名,以琴游八闽。
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
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久之,闽人目生为琴师。
虽江浙间,颇多闻其名者。
然当道不以礼遇,招亦不往,往亦不为久留。
常酒后耳热,摔琴于地,引满大卮,放言高论,惊其座宾。
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
其最爱童子曰金兰,亦善琴,独得生传。
常负奚囊从生游数千里外。
生诗成,金兰辄缮录之盈帙。
客访生不遇,金兰代为款接,以生惊人句示人。
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荼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
忽一日谓其妇曰:“吾向闻红颜薄命。
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
岂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曲。
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
”居数日,金兰死。
生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
曰:“吾死后,《广陵散》绝矣。
”遂焚其琴,不复鼓也。
因自号“焚琴子”。
生至康熙丁巳,年四十九,竟卒。
(选自《辟疆园文钞》,有删节)【注】①策:策论。
②《逐鳄文》: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做的一篇散文,借劝戒鳄鱼搬迁来鞭笞当时祸国殃民的藩镇大帅和贪官污吏。
③寇莱公:寇准,北宋政治家,因力主抗战被贬,死于雷州。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
B.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
C.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
D.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是科举时代各省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考试,中试者称为“举人”。
B. “童子”即童生。
明清时期,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C.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琴曲之一,三国时魏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
D. “号“也叫“别称”“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
号和名必有意义上的联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焚琴子才华卓绝,通识古今。
他文才很好,在乡试时他的文章被主考官赏识;谈论古今得失,即使老师、儒生和商人也难不倒他。
B. 焚琴子天赋禀异,琴技精妙。
学琴于佛家名师,学成后,曾改换姓名带着琴游于八闽,王公大人争着邀请他,听他弹琴。
C. 焚琴子为人磊落,举止狂放。
他参加科举考试时所写的文章,直言时事,斥责耿氏的叛逆之举;常常酒后把琴摔到地上,高谈阔论。
D. 焚琴子忠于感情,对妻子呵护有加。
曾为他的妻子弹琴,感到十分舒适、快乐;妻子死后抚尸大哭,焚烧爱琴,不再弹奏,自号为“焚琴子”。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寇莱公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
(2)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14. 焚琴子“善哭”,请简要概括他为他人而哭的事件。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①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②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释】①此词很难确切系年,当作于丈夫赵明诚重新出仕,而李清照自己仍独自留居青州时,夫妻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②山枕:枕头。
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15.下列对本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首三句,词人由春景落笔,既是对春天来临总的概括,亦是怀春之情已动的流露。
B.上片末两句,貌似直露,实则含蓄,传递出词人对丈夫矢志不渝的情意。
C.词的下片选取了闺中生活的三个典型细节,表明其心境郁闷,慵懒至极。
D.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深切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16.“柳眼梅腮”一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请结合词的上阙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恨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是唐杨两人的心愿,也是天下有情人的心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就是在这一天,①,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不胜其烦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
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
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大快朵颐。
盛夏,烈日当空,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
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②,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不绝如缕。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拟人、比喻、夸张
B. 拟人、比喻、通感
C. 对偶、借代、通感
D. 对偶、借代、夸张
19.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有着自己的源头。
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诗画不分家。
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她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
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
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