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5月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图表类历史选择题,答题首先阅读表头理解表格中信息的具体含义,然后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如差值、时间的变化等,根据表格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6.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前的宪政努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之上,而像自由、控权、保障人权这样的价值理念,终究要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这一观点基于当时
公司
创办时间
地点
备注
轮船招商局
1873年
上海
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
上海机器织布局
1878年
上海
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
中国电报总局
1881年
天津
中国最早的电报局
烟台缫丝局
1882年
烟台
发行中国第一张合资公司股票
中国铁路公司
1885年
天津
中国第一家铁路公司
据上表可知,当时中国
A。 逐步探索企业经营模式的近代化
【点睛】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明朝的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皇权!布政司,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负责司法之事;而本省军事防务的责任就落到了都指挥使肩上.
5。19世纪晚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股份制企业。
10。卢梭认为:正是现代科学启蒙所导致的科学对政治社会的大规模“入侵”造成了公民德性的消失,“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公民)德性也就消失了。"这表明卢梭
A. 对启蒙运动深刻反思
【点睛】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提取问题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去判断材料观点的使用和分析,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其中变化的历史原因.
7。1941年,在粉碎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严酷斗争中,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和团结朋友,周恩来明确提出:“干革命,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这表明
【点睛】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
【详解】根据材料宋代商税由450万贯到2200万贯,且“以后平均每年在1000万贯左右”,说明商业的繁荣,商税成为财政收入重要来源,故D正确;材料重点说明宋代商业税的增加,没有提到城市的繁荣,故排除A;材料重点说明宋代商业税的增加,没有涉及商税增加的原因,排除B;明代“一条鞭法”的实行货币税取代实物税,故C错误.
B. 近代工业开始在东部沿海地区起步
C. 出现了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结束了外国资本对证券市场的垄断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近代企业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晚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股份制企业”结合表格可以看出近代在多个行业出现股份制企业,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故A正确;我国近代工业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分布比较广泛,主要与当时洋务派政策有关,排除B;材料中“轮船招商局”“上海织布局”等多为洋务企业,最早的民族工业有: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等,排除C;材料中反映中国最早的政券公司成立,无法判断此时是否为外国资本对证券市场垄断,故排除D。
【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 ,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4。明代巡抚辖三司,但《会典》明载:巡抚“不许辄差都、布、按三司及军卫、府州县正官、掌印官”;巡抚对有错误或不称职的三司官不能自行处理,只能奏罢:巡抚违法,三司官可以直接向中央参奏。这表明,明代地方管理制度
A.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追求
B。 宪政努力背离民主方向
C. 实业救国思想深入人心
D。 民主观念缺乏社会基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我国社会状况
【详解】根据材料“ 新文化运动前的宪政努力”主要值得是1915年以前,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其社会背景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故A正确;虽然 “自由、控权、保障人权”没有得到保障,但是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因此不能说宪政努力背离民主方向,排除B项;材料是在表述对于民主的追求,和实业救国无关,故排除C;“自由、控权、保障人权”没有得到保障不是因为民主观念没有社会基础,而是因为“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是由当时的主要任务造成的,故D错误。
A。 官员之间关系复杂隶属不明
B. 以权力制Βιβλιοθήκη 加强中央集权C. 利于维护地方 相对独立性
D。 因分权方式而降低了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代加强中央集权
【详解】根据材料“ 巡抚对有错误或不称职的三司官不能自行处理,只能奏罢:巡抚违法,三司官可以直接向中央参奏。”可知地方主要官吏巡抚和三司互相监督,通过权力制约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排除C;材料中明确说明三司和巡抚有错误需中央处理,不存在隶属不明,故A错误;材料 “对有错误或不称职的三司”“ 巡抚违法"需要上报中央,在平时巡抚节制三司,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故D错误。
A. 分封制度下诸侯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B。 商汤的成功缘于他修德务民
C. 司马迁修史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 夏商更替实现了社会的转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可知最终商汤取代夏桀的原因是修德务民,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材料中的夏桀和商汤处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无关,排除C;夏商更替是朝代的更替,我国仍然处于奴隶社会,没有出现社会转型.故D错误。
【点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宋代真宗年间,商税收入达450万贯,到仁宗嘉佑三年增加到2200万贯,50年间增加了近四倍,以后平均每年在1000万贯左右。这一现象表明,宋代
A。 -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B. 海外贸易发达促进商税增长
C。 货币税已取代实物税
D。 商税成为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业发展
【点睛】《德拉古法典》:
公元前621年,为了用平息人民的怨恨的方法加强贵族对雅典的统治力,雅典当局委托司法执政官之一的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制定了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典,称之为《德拉古法典》. 这次改革没有改变雅典的寡头制,也没有改变雅典的贵族制。广大下层平民仍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他们是雅典的“民”,不是雅典的“主”。德拉古法典只不过是把旧的习惯法换成了文字而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贵族的专横,但本质上还是维护贵族专政的。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平民的要求,反而使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加激化.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平民开始酝酿武装起义,贵族闻讯大为震惊,被迫选择梭伦为执政官,开始了梭伦改革。
8。下图是我国某时期的一幅农村宣传画。这反映了当时
A. 土地公有制基本确立
B。 小农经济形态不复存在
C。 农业合作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 土地自主经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文字“互助模范”“团结起来力量大"可知此时是三大改造时期,建立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改造,结合图片和文字,可知农业合作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故C正确;材料中重点是表述农民的精神状态,没有涉及土地制度,故排除A;无法判断是此时对农业改造是否完成,故不能确定小农经济是否存在,故排除B;土地自主经营是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
9.古代雅典一直没有成文法,贵族利用手中的权力任意解释传统习惯法。公元前621年,雅典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而不能自备武装的人则无公民权;官吏由贵族会议选拔制改为公民抽签选举制;公民通过选举。组成一个四百零一人的议事会.”该法典
A。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B。 保证了民众的民主权利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据此可知
A。 儒学因吸收墨学而独尊
B. 墨学已经融入主流思想
C. 儒学开放包容空前统一
D. 汉代儒墨两派融合并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墨家
【详解】根据材料“ 殆墨学之精神入于儒,而儒遂尊于后世也”可知墨家学说融于儒家思想,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之后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故B正确;儒家思想适应了汉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获得独尊的地位,故A错误;材料重点是在阐释墨家思想融入儒家思想,得到流传,而不是儒家思想的包容性,故排除C;根据材料“ 入汉而墨翟之学失其传"可知没有出现儒家和墨家并存的局面,故排除D。
【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 ,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2.历史学家蒙文通指出:“非入汉而墨翟之学失其传,殆墨学之精神入于儒,而儒遂尊于后世也.”该学者认为
A. 日本侵略重心转移
B。 中共努力维护抗战大局
C。 国共合作基础丧失
D。 国民党消极抗日失去民心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看出中共在追求更多的人参加抗日战争,维护抗战大局,故B正确;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抗击日本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的主要矛盾,此时处于抗日战争阶段,国共合作基础没有丧失,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国民党失去民心,故排除D.
【点睛】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 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统治基础
D. 使贵族失去了最高权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制
【详解】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故A错误;虽然官吏的选拔由公民抽签产生,但是有财产的限制,当选国家官吏的仍然是贵族,因此不能说保证了民众的民主权利,故B排除;根据材料“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且公民拥有一部分公民权,这样使得获得公民权的平民拥护统治,扩大了统治基础,故C正确;虽然官吏不再由贵族会议选拔,但是担任国家官吏的仍然是贵族,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