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保护的人称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身保护的人称谓
古时候叫“亲兵”,现在叫“保镖”。
亲兵是将领身边的护卫,装备最好,待遇最高,往往是将领的族人或者同乡子弟组成,因为待遇好又威风,所以对将领十分忠诚。
有的时候,可以充作预备队,在关键时刻投入战场。
同时,对亲兵的要求很高,如果亲兵没有死,将领却战死了,那所有的亲兵都会被斩杀。
所以,就有亲兵断后,让将领撤退的事情了,他们战死了,只要将领还在,就可以抚恤他们的家眷。
旧时有武艺的人受雇护送财物或保护雇主人身安全,称为保镖。
今称受雇为别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武艺人。
现多比喻起护卫作用。
中国古代兵制主要种类
1、兵农合一制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
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
古代兵器是铜做的,农器也是铜做的。
兵器都藏在公家,临战才发给,即所谓授甲、授兵。
兵器只能供给正式军队用,乡下保卫团一类的兵,是不能给与的。
但是,当敌人打过来时,又不能随便拿着个农器就自卫,所以《六韬》中说,教民将某种农器当某种兵器。
2、全民皆兵制
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
春秋时,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
至战国时,却阬降斩级,动以万计。
根据《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顷公鞍战败北逃回去的时候的情形可知,其时正式的军队虽败于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