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地区大花型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安地区大花型蝴蝶兰盆花的生产设施、种苗和基质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包装、运输等系列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西安地区大花型蝴蝶兰盆花的商品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247.2-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2部分:盆花
3生产设施要求
1)智能温室:温度、湿度、光照自动调控或人工调控。

2)日光温室:具备降温、升温、通风、遮荫、加湿条件。

4 栽培技术
4.1蝴蝶兰生长期对环境条件及水质要求
4.1.1 新栽或新换盆一周内的环境条件
温度控制在22℃~30℃之间。

湿度控制在70%~90%之间。

新栽小苗光照强度控制在6000勒克斯以内,新栽大、中苗光照强度15000 勒克斯以内。

4.1.2生长期环境条件
蝴蝶兰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30℃,湿度60%~80%。

光照强度因苗大小而异,小苗一般光照强度应控制在8000勒克斯~10000 勒克斯之间,中苗光照强度应控制在12000 勒克斯~15000 勒克斯,大苗光照强度在18000 勒克斯~25000 勒克斯为宜。

4.1.3 水质要求
浇灌蝴蝶兰的水质要求pH值5.5~6.5。

不同规格的蝴蝶兰种苗能够耐受的EC值范围不同,小苗控制在0.6~0.8,中苗控制在0.8~1.0,大苗控制在1.0~
1.2之间。

为了能够在灌水过程中加入足量肥料或药物,要求生产用水的EC值不能高于0.3且越低越好。

必要时应采用净水设备以降低灌溉用水的EC值。

4.2品种选择
西安地区常用的蝴蝶兰品种有大辣椒、大富贵、火鸟、光芒四射、红龙、黄金美人等。

4.3组培苗的移栽
4.3.1 组培苗出瓶标准
蝴蝶兰组培苗必须无污染,叶数3~5片,叶宽1.5~2.5厘米,叶子健壮,叶色翠绿;根数3~5条,根长3~5厘米,根系粗壮有活力;单轴茎较明显。

4.3.2 炼苗
组培苗符合出瓶标准时,于出瓶前从培养室移至炼苗室摆开炼苗15~20天。

炼苗应保持温度25~28℃,光照强度4000~6000 勒克斯,并保持环境洁净,减少污染。

4.3.3 瓶苗的分级
组培苗经炼苗后即可出瓶栽种。

用镊子轻轻地将小苗从瓶中取出放于洁净的纸张上,并按大小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

分级时应冲洗根系残留的培养基并去除少量已黄化的老叶。

4.3.4 备料
栽培基质采用优质水苔,种植前先用自来水充分浸洗,挑掉硬枝及杂草后,将水苔捞起并用离心机甩干,以用力捏压水苔没有出水为度。

用Φ4.8厘米(1.5寸)透明软塑盆作定植盆,用50孔育苗穴盘固定摆放。

4.3.5定植
大花型蝴蝶兰从瓶苗出瓶定植到养成成品大约需要18~20个月,应根据确定的出花时间推算瓶苗出瓶时间。

一般供年销使用的蝴蝶兰应于先年8~9月出瓶定植。

定植前应将蝴蝶兰幼苗按大小进行分级,以便于定植后统一管理。

种植时将水苔抖松,先垫少量水苔垫于根系之间,再用水苔将小苗根部及单轴茎包住,谨防折断根系,注意不要包住顶心或将根系基部全部露出。

水苔包住后将小苗竖直植于盆的正中央。

种后水苔应低于盆沿水线,用手捏压软盆以结实有弹性感为度。

定植后将小苗叶片按育苗盘对角线平行摆放。

4.3.6 小苗的肥水管理
小苗定植当天要用1000倍好生灵或浓度为150×10-6~200×10-6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喷洒防病,并适当控制水份。

待盆中水苔较干,盆底杯壁仅有少量水珠时,用清水浇半水,使水苔呈湿润状态。

定植后经20~25天开始有新根长出并有少量新根已达盆沿,此时可开始浇肥。

小苗可用3000~4000倍的20-20-20速效肥液浇灌,一般冬春季及阴雨天气约7~10天浇一次半水,夏秋季节及晴朗天气每3~5天浇一次透水。

4.4 中苗的换盆移栽
4.4.1 小苗换盆的时期
经过4~5个月,小苗长至两叶距10~15厘米,叶宽4~5厘米,叶数4~5片,叶子肥厚,叶片坚挺,叶色浓绿,叶片间已开始互相遮挡;根系较密集,有些盘旋于盆底,并有部分已长出盆外,此时为小苗的换盆适期。

4.4.2 小苗换盆的方法
4.4.2.1 取苗方法
小苗换盆前应先适当控制水份。

取苗时,左手拿起小苗,用右手五指轻轻捏压软盆四周,使根系与盆边分开,然后右手食指及拇指捏住小苗单轴茎基部及水苔,左手五指抓住软盆下部,水平拉开取出小苗。

4.4.2.2 栽种方法
按4.3.4方法备好水苔、24×56厘米 15孔育苗盘及Φ7.5厘米(2.5寸)透明软塑盆和约1×1.5×2厘米的泡沫粒。

种植时先在软盆中放进2~3个泡沫粒,将小苗竖直植于软盆正中央,并按育苗盘对角线平行摆放,注意种后盆内水苔应低于盆沿水线。

种后以结实而有弹性感为宜。

4.4.3 中苗的肥水管理
小苗换盆后当天应喷一次1000倍好生灵与浓度为150×10-6~200×10-6的农用硫酸链霉素混合液防病,适当控制水份,待盆中水苔较干时,可用3000~5000倍的20-20-20速效肥液浇一次半水。

换盆25~30天后,小苗已有新根长出,部分新根已达盆沿,此时可正常管理。

待水苔较干时才浇肥,一般冬春季节及阴雨天气每6~10天用2000~3000倍的20-20-20速效肥液浇一次半水,夏秋季节及晴朗天气每5~8天用2000~3000倍的20-20-20速效肥液浇一次透水。

小苗生长至中苗期,因生长迅速,养分需求较大,应每月间施一次2000~3000倍的
15-20-25速效肥液防止氮肥过多而徒长。

此外还应适当补充钙元素以增加叶片的厚度。

4.5 大苗的栽培
4.5.1 中苗换盆的时期
中苗经约3~4个月,长至两叶距16~22厘米,叶宽4~6厘米,叶片数4~6片,叶片肥厚,挺立,叶色浓绿,叶片开始互相遮挡;盆中根系已达盆底,并在盆底盘旋1~2周;有部分根已长出盆外,成为标准中苗。

此时,盆中基质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应开始换盆。

4.5.2 中苗换盆方法
按4.3.4准备水苔,并备好Φ10.5厘米(3.5寸)透明软塑盆及30×50厘米 12孔栽培盘和1×1.5×2厘米泡沫粒。

参照4.6.2.1方法取出中苗,先在软盆中放入3~4个泡沫粒,将中苗竖直植于软盆的正中央,并按栽培盘宽边平行摆放,每盘8株,并使叶片受光面向东。

注意种后盆内水苔应低于盆沿水线。

种后以轻压有轻微弹性感为适度。

中苗叶片较长较嫩,换盆时应小心轻放,以免叶片受损。

4.5.3 大苗的肥水管理
刚换盆的大苗当天应用1000倍好生灵与浓度为150×10-6~200×10-6的农用硫酸链霉素混合喷洒防病,适当控制水份,待水苔较干时,用3000倍的20-20-20速效肥液浇一次半水。

换盆25~30天后,大苗已有新根长出,并有部分新根已达盆边。

待水苔较干时才可以浇肥,一般冬春季节及阴雨天气每7~10天用2000~3000倍的20-20-20速效肥液浇一次半水,夏秋季节及晴朗天气每5~8天用2000~3000倍的20-20-20速效肥液浇一次全水。

大苗横向生长较快,叶片明显增宽加厚,在夏季高温天气为防止徒长,应每月间施1~2次2000~3000
倍的15-20-25速效肥液,同时应适当增施镁元素及钙元素等。

4.6 抽梗及开花期的栽培管理
4.6.1 大苗标准
大苗经过3~4个月,两叶距28~35厘米,叶宽8~10厘米,叶数4~6片,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挺立,单轴茎较饱满。

盆中根系已基本饱满,根系粗壮有活力,此时已成为标准大苗。

4.,6.2 促成抽梗栽培
4.6.2.1 环境条件
蝴蝶兰花芽分化必须经过低温春化阶段,最适宜日夜温度为25~18℃,光照强度为20000 勒克斯~30000 勒克斯,湿度60%~80%。

在此条件下一般20
天左右有近10%萌发花芽,经约45天花芽基本萌发,整齐度较好。

约50天花芽可长至10~25厘米。

4.6.2.2 催花期水肥管理
蝴蝶兰花芽分化及花梗发育需要较多的养分,特别是磷、钾元素。

现蕾前叶片继续生长,但生长较慢,因此,抽梗期可用2000~2500倍的10-30-20速效肥液浇灌,花芽萌发前还应适当喷施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

4.6.2.3 花梗株的栽培
花梗株要整齐摆放,让叶片南北伸展。

待盆中水苔微干时用2000~2500倍的15-20-25速效肥液全水浇灌,约8~10天浇一次肥。

花梗株的光照强度宜控制在20000 勒克斯~25000 勒克斯之间,湿度60%~80%,温度20~28℃。

4.6.3 现蕾期的栽培
现蕾期温度应控制在18~26℃,湿度、光照强度与花梗期一致。

注意避免基质过干,根系受损及冷风吹拂,防止枯蕾现象的发生。

4.6.4 花期的管理
4.6.4.1肥水管理
蝴蝶兰从开第一朵花起应适当减少施肥量,当水苔微干时,可用3000~5000倍的15-20-25速效肥液半水浇灌,保持基质湿润。

开花期光照强度宜15000 勒克斯~20000 勒克斯间,温度宜18~30℃,湿度宜60%~80%。

开花期浇水、施肥及喷药时,应尽量避免肥液药液喷溅到花朵上影响开花质量。

4.6.4.2花枝的定型
当花梗长至15~20厘米时,用75~90厘米包塑铁线竖直插在花枝旁,并用花夹轻轻固定花梗较硬部分,使花枝竖直向上生长。

当花枝上可见4~6朵花苞时,将铁线从第一朵花或侧枝下约4厘米处向前弯曲,末端微向下伸展,用夹子将花枝固定在铁线上,使花朵有较好的向光性。

5 成品花的质量标准
蝴蝶兰盆花成品的分级标准参见表1。

表1大花蝴蝶兰盆花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6 成品蝴蝶兰的包装及运输
成品蝴蝶兰由于花朵盛开或即将盛开,包装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折断花枝或折伤花朵。

用110×46×22厘米开孔纸盒包装,每盒20株。

包装时花盆底部贴近宽边,叶片左右排列,纸盒内部上、下及花朵重叠处用无纺布隔开,植株及花枝用胶纸固定。

每3盒用113×47.5×68厘米的开孔纸箱包装成一箱,每箱60株,方便运输。

7 蝴蝶兰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
蝴蝶兰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软腐病、疫病、镰刀菌、炭疽病、褐斑病、灰霉病等真菌病和病毒病;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斜纹夜蛾、小蜗牛、蛞蝓等。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附录B。

蝴蝶兰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蝴蝶兰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