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测绘资质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新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实录摘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测绘资质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新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实录摘登
作者:暂无
来源:《资源导刊》 2020年第12期
刘倩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
广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介绍了深化测绘资质改革和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
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章摘登王广华在会上介绍情况及答记者问有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主持人:请王广华先生作介绍。

王广华:测绘资质管理是《测绘法》设立的对从事测绘活动单位的行政许可,目的是维护
国家安全、工程建设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这项制度已经实
施25年了,其间经历了4次改革,目前全国共有测绘资质单位2.2万多个。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这次深化测绘资质改革的总体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幅减少政府对资
源的直接配置行为,继续大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要大力清
理简并种类过多、划分过细的资质资格许可事项。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
一步优化测绘市场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自然资源部组建伊始就对深化测绘领域
改革提出要求、进行部署,多次研究改革的重大问题,并广泛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测绘行
业协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形成了测绘资质改
革的方案。

第一,压减测绘资质类别等级。

将测绘资质由过去的甲乙丙丁4个等级压减为现在的甲乙
2个等级,类别由55项压减到10项。

改革之后,测绘资质类别等级总数由138项压减到20项,压减幅度达85.5%。

第二,下放甲级资质审批权限。

除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保留由自然资源部审批外,
其余9项甲级资质审批权限由自然资源部下放到省级自然资源部门。

第三,合理降低准入门槛。

突出测绘资质的专业属性,取消没有法定依据的前置考核条件,降低非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非常用贵重装备的考核要求。

第四,压减审批时限和材料。

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压减6项证
明材料,继续实行
“不见面”审批,大力推行测绘资质电子证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出台新的
测绘资质管理政策,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过渡,给予市场主体1年的过渡期,在人员认定方面
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和尽快落地见效。

记者:自然资源部成立后基于怎样的考虑对测绘资质进行改革?这项改革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王广华: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自然资源部非常重视测绘领域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形成改革方案,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测绘资质的类别等级过多过细。

测绘资质类别等级总共有138项,按照国务院关于大
幅压减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的要求,需要大力清理简并。

二是部分条件设置与新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随着《测绘法》修订实施以及测绘技术手段
发展进步,测绘市场有了新的变化,需要我们按照新要求、新形势作出相应调整,对现行测绘
资质管理规定中的部分设置条件、审批要件和证明材料适当进行调整和精简。

三是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不够。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有关要求,需要对
目前正在实施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等措施予以明确并落实监管责任。

针对上述问题,自然资源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并充分
考虑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精准施策,确定了压减测绘资质类别等级、下放甲级资质审批权限、合理降低准入门槛、压减审批时限和材料等改革措施。

这些改革措施落地实施后,必将进
一步优化测绘市场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记者:这次测绘资质改革力度很大,尤其是下放了大部分甲级测绘资质的审批权限。

请问,这批权限下放后如何监管,新旧政策如何实现平稳过渡对接?
王广华:改革方案坚持“简政不简责、放权不放任”,通过明确监督检查措施,进一步规
范监管行为;明确规定“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对建立健全随机抽查机制提出要求;
明确强化测绘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保障随机抽查结果得到有效运用;明确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监
管职责等改革措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改革方案明确了下放大部分甲级资质的审批权限,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省级自然资源部门
加强属地化事中事后监管的主动性,提高监管效能;另一方面,可以将自然资源部从以往的行
政审批事务当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加强对地方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更好运
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测绘行业信用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测绘
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落实改革方案,抓紧修订《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和《测绘资质分类
分级标准》,积极推动新政策的发布实施,确保上述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同时,鉴于改革力度
较大,将采取过渡期政策措施,保证所有测绘资质单位实现平稳过渡。

目前,我们正按照优化
测绘市场营商环境、促进测绘市场充分竞争、激发测绘市场主体活力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各
项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

记者:目前改革确定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对测绘行业和测绘单位有哪些便利和好处呢?
王广华:我们制定改革方案时,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实际情况,按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有利于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改革方案将测绘资质类别等级总数由138项压减到20项,大幅减少了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具体经济活动的干预,测绘单位无需再为提升资质等级、变更
专业范围而一次次地提出申请。

二是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

改革方案突出测绘资质的专业性,取消了没有法定依据的前置
考核条件。

比如,取消了对单位办公场所、无人机操控技术人员等考核条件,降低了非测绘专
业技术人员和非常用贵重设备的考核要求。

这些举措一方面大幅减轻了测绘单位市场准入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催生新的市场主体,增加就业。

三是有利于优化服务。

改革方案明确了下放除电子导航地图制作以外的甲级测绘资质审批
权限,压缩审批时限,便于申请单位就近办理甲级资质申请,也有利于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属地
化管理和服务甲级测绘单位,可大幅提高审批效率。

同时,继续实行“不见面”审批,大力推
行电子证书,让数据“多跑路”、申请单位“少跑腿”,打破测绘单位办事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大幅降低办事成本。

(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年11月25日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