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文514最后的玉米教案设计鄂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最后的玉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摘、的、棒、婆、孤、奈、脑、怨、奖、誉”等10个生字,会写“季、胖、冷、如、差、烤、止、叹、荣、终、感、激”等12个生字;理解并积累“荣誉、抱怨、惟独、心灰意冷、一无是处”等词语;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通过圈画最棒的玉米心情变化的词句体会原因。

3.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试着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解决问题。

4.懂得要正确认识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相信自己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积累词句;找出描写玉米心情变化的词句,并体会原因。

2。

懂得要正确认识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相信自己,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认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玉米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玉米。

2、板书课题并齐读。

说明:通过看图说话,学生存疑,激起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分节接龙读课文、学生正音.
3、交流问题:最棒的玉米成为最后的玉米是什么?
三、研读重点,读好课文
1、自读全文,圈出玉米心情变化的词.
2、交流,板书:自信并不灰心心灰意冷感激
3、自读课文1—6小节,想想玉米“自信、并不灰心"的原因。

4、自信、不灰心的玉米怎么会心灰意冷的呢?自读7-9小节,想一想。

句一:一连几天过去了,别的玉米都被一一摘走,唯独那个很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
句二:他那深褐色的漂亮胡须,现在已经干透变白;原先长得鲜嫩的、黄灿灿的果实,如今也变
得像石头那样坚硬了。

他越看越觉得自己浑身上下一无是处。

句三:“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很棒的,其实是最差的。

唉,看来我只好被太阳烤,秋雨淋,直到腐烂掉为止了。

”那个玉米连连叹气,老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

5、学习10-12小节
(1)师戴头饰扮演老婆婆:如果你就是最后的玉米,有什么问题想问?
(2)师:“你呀,可是今年地里长得最棒的玉米了,有了你这么棒的种子,明年一定会大丰收的。

"
(3)指名读玉米感激的话。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以疑激趣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谁来读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6自然段.你觉得这个玉米是一个怎样的玉米?
二、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那这个玉米后来怎样了呢?快让我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1、把你知道的在小组里说给小伙伴们听听、全班交流。

过渡:看到自己的样子,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全身没有一点优点,越来越不自信了。

真是一无是处
呀!指名读句子.
3、瞧,那个玉米现在正在干什么,大家继续读读课文。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很棒的,其实是最差的。

唉,看来我只好被太阳烤,秋雨淋,
直到烂掉为止了。


(3)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4)再指名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4、过渡:不知多少天过去了,老婆婆又来到了玉米地里。

她来干什么呢?赶快读读后面的两个自然段吧!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学生自由读最后两段。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看看课文的这幅插图,想想老婆婆会怎样夸奖他呢?
(3)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谁愿意再来读读?
(4)玉米听到老婆婆的夸奖,他是怎么说的呢?
(5)老婆婆的话让他重新自信起来。

重新觉得自己是最棒的。

让我们一起谢谢老婆婆吧!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最后的玉米是最棒的吗?
2、你们想对最后的玉米说点什么吗?师:谢谢你的祝福,我明年一定会大丰收。

四、写字乐园:昨天我们已经学写了这节课中4个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读。

2、你想记哪个字就记哪个字。

还有什么地方想给同学们提个醒?
3、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差”“荣“)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要求:在老师写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看。

五、板书设计:
14、最后的玉米
最棒种子不灰心最高的荣誉自信很棒
玉米最初样子心灰意冷(最差)玉米最后样子抱怨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妙析教材
这篇课文选自《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课文以小孩子童稚的角度想象太阳、月亮、水及其他事物的变化,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绝不是我们大人所认为的无知。

小孩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他们可以理解的世界,我们畅游在这神奇的想象空间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梦游仙境,使心灵变得更柔软。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还在初步养成中,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特别是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所以,本课教学,教师要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教学建议
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过的识记汉字的方法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加强朗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神奇的想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3.理解课文,展开想象,根据提示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使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2.运用生动的课件,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感受课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难点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提示将故事讲下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学生: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14个生字。

难点
初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三、介绍童书,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神奇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打开课本,你会发现这篇课文真的很有意思。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对课题质疑。

四、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了解这篇课文中主要讲了哪些事物。

3.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事物.
(太阳、月亮、水、雨、人。

)
五、认读字词
1.课件出示要认的字:纪必须功譬糙敏式简由睁秩序哦认读指导:“功、睁"是后鼻音,“糙”读第一声,“譬”的声母是p.
2.请学生在文中圈出这些字。

3.小组比赛认读.
4.“开火车"认读,要求读准确。

5.教师随机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6.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读。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
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最好结局
开头
7.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和同桌对照读。

六、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意思。

①“年纪”一般用于谁?这里形容谁?
(指人;指世界。


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意思就是指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

(2)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里有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3)为什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
(因为世界的年纪太小,世界里的东西什么都不懂。

就像我们还是个小宝宝时,需要学习走路、说话等。


2.学习第2~4自然段。

(1)指名读。

(2)分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3)太阳、月亮、水各学会了什么?在文中用横线画下来。

太阳学会了发光,学会了怎么上山下山。

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学会了流动。

(4)你觉得太阳、月亮、水可爱吗?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可爱呢?(是因为作者想象力丰富,把它们写得像小宝宝一样可爱.)
(5)同桌互读这3个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七、梳理板书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发光变化流动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望庐山瀑布》,它是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中的一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

课文是精读课文,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通过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培养语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知识。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理解力不成熟。

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一)知识与能力
1。

会认“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课文与旅行相融合,通过旅途中的各种活动反复训练学习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养成读书、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喜欢学习古诗,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会认“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字;能背诵古诗.是这节课的重点,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秀美、神奇是这节课的难点。

所以上课时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难点。

我将这节课设计成在去旅游地的车上导游引导游客做竞赛活动的过程。

将教学内容与活动相机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本课内容。

开展的活动有:谈论图片、我会读、书法比赛、欣赏歌曲、朗诵比赛、有奖答题、古诗文比赛等。

谈论图片通过投影三幅图片激发学生想要去这个地方旅游的兴趣。

然后投影火车及老师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到旅游车的情景中,教师变成了导游而学生成了游客。

通过列车广播员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目的地庐山及庐山的相关情况。

这实际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

因为要去庐山旅游,这时导游也就是老师就要求学生要了解庐山有关的字词,通过我会读,一是检查学生课前对本课生字的预习情况,二是通过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本节课要认识的字。

这是检查预习部分。

书法比赛,是通过学生读字,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跟教师书写,边写边说笔画,学生代表到黑板上书写,其他同学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组长检查书写,写的好的画笑脸,写的不好的画哭脸等形式让他们学会本节课要会写的字。

欣赏歌曲,让学生在车上休息放松一下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适时介绍这首歌的相关情况,然后引出下一个活动--朗诵比赛。

朗诵比赛,通过录音的讲解及观看图片,让学生大体了解这首诗的意思,然后通过学生试读、听录音读、跟录音读、学生齐读、分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练习掌握本课,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参加班内朗诵比赛,教师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这实际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

有奖问答,实际是本节课的当堂达标测试,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学生通过凭门票参加问答赢取奖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
我会读,是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的字,看拼音写词语是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字,第3题是背诵本课,第4题是古诗填空,第5题是运用所学。

最后的古诗文比赛是让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的古诗文,然后进行比赛的活动,这实际上是布置的课后作业.
导入课题和检查预习是3-4-5教学模式中的课前延伸部分,学写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达标测试是课内探究部分,课后作业就是课后提升部分。

第四单元复习卡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欲.望(rù yù)穷.尽(qiónɡ qónɡ) 遥.远(yáo yōu)
省.份(xǐnɡ shěnɡ)秀.丽(xiù xòu)仙.人(xān xiān)
著.名(zhù zù)湖.水(fú hú)环绕.(rào yào)
周围.(wéi wěi)小岛.(bǎo dǎo)轻纱.(shā sā)
吸引.(yǐn yǐnɡ)客.人(ɡè kè)出产.(chǎn shǎn)淡.绿(dàn tàn)留.下(liúniú)味.道(mèi wèi)
南昌.(chānɡ cānɡ) 空调.(diào tiáo)无限.(xiàn x uàn)
乘.坐(chénɡ shènɡ) 出售.(sòu s hòu)
二、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__ùb__ __én m______ j______ __ū y____ __í
瀑布
..尤其
..
..闻名
..景区
x_____ ___uànɡ t___ m____ ___ènɡ t_____
形状
..童.话
..潭.水茂盛
j____ ɡ_____ __ā ɡ___
仙境.水沟.搭.起足够.
d______ __ù y_____ __ò
钉.扣子床铺.硬卧
..
三、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ào hǎo 1.明明是我的好.( )朋友,他十分好.()学.
ɡān ɡàn 2.妈妈去菜园干.( )活回来后,换了一身干.( )
净的衣服。

fèn fēn 3.这些苹果的水分.( )流失了,要和别的水果分.()
开放。

四、看拼音,写词语。

lóu fánɡjìn tóu huánɡ hé rì zhào huǒ lú
yān huā shān chuān nán bù yì xiē jù shíměi tiān shànɡ shēnɡ shǎn diàn xiǎo ɡǒu zhǎn xiàn mínɡ shènɡɡǔ jì zhōnɡ yānɡpī fēnɡ yuè fèn shān pō zhī yè qǐ lái kè rén lǎo rén shōu xiàchénɡ shì lì yònɡ
五、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②十分留恋,忘记返回。

③烦闷苦恼。

④(草木)茂盛而繁密。

1。

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烦恼
... ( )
2。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 ( )
3.在一座陡峭
..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
4。

茂密
..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 )
六、按要求写词语。

1。

照样子,填词语。

绿色—-(草绿)(翠绿) 红色——( )()
白色—-()( ) 黄色-—()()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名山穷尽消散
清秀名古独秀
七、照样子,完成句子练习。

1.例: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长长的柳条好像_______________。

(2)一片片枫叶随风飘落,好像______________。

2。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有苹果、梨子、葡萄、______、_____,各种各样,美味极了.
(2)晚上,广场上的人很多,有老人、_____、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日________,_____入海流。

欲穷________,_____一层楼。

2。

_____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______。

飞流____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________。

3.每当太阳_______,有座山峰上的几块______,就变成了一只________
的雄鸡。

4。

清晨,_________飘着薄薄的雾。

_________和___________,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5._______皆图画,_______不文章。

6.____________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7。

清风明月本无价,___________________。

8。

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1。

hǎo hào 2。

gàn gān 3.fèn fēn
五、1.③ 2.② 3.① 4。


六、1。

火红桃红雪白米白鹅黄金黄
2.大川山水烟云山水胜迹一枝
七、1。

(1)长长的辫子(2)飞舞的蝴蝶
2。

(1)香蕉蜜桃(2)小孩青年
5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

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

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

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

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好事)
5。

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候、及、拿”这几个字。

3。

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这些词语,老师来看看你们的记性怎样?(生开火车读词语)
2。

好,同学们既然会读了,那会写吗?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

3.全班再读一次检测一下是否正确。

三、新授
(一)1——3段
1。

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这幅画去参加评奖了,你认为他能得奖吗?(出示玲玲的画)
2.玲玲的画真美啊!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齐读一次。

(课件:第一段)
3.玲玲得意地端详――再看看这句话里“得意地端详”有什么特别?怎样才是得意的端详呢?(生说)这里让学生做动作表达。

4.所以玲玲很开心很满意,那我们也来端详端详这幅画。

自己带着满意的心情去读.指读
5.就在这时,谁来催玲玲了,谁愿意来读?(课件:第二段)(指读)
6.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催你睡觉?带着这种感觉读.(指读)
7.爸爸真关心你们,多幸福啊!玲玲又是怎样回答爸爸的?(指读)
(二)4――6段
1. 就在这时,仔细听,你听到什么了?(叭的一声)
呀!画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指读第4自然段。

(课件:第4段)
2.问学生: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会跟哭着的玲玲说些什么呢?
3。

那你猜哭着的玲玲会说些什么呢?(指读)
4。

这可怎么办?谁来帮帮玲玲?(生说)
三、(7――9)段
1.(课件:爸爸的办法)这一次我想来读读爸爸的办法,可以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谁再来指导指导?还有谁行?(师读)
2。

在爸爸的指导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把玲玲怎么做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3. 谁来读读?(生读)
5。

瞧!(课件:画)看着这幅画,玲玲满意地笑了。

你觉得这幅画怎样?
6。

不仅玲玲满意了,爸爸也很高兴。

请同学们画出爸爸说的话,(课件:9段)谁来读?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

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分角色读读全文。

五、积累运用
1.把文中好词好句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六、拓展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动脑筋思考的名言,请同学们看一下。

不用太多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动脑筋)
坏事———-好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