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三季度以来,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增幅高于年初预期目标,进一步夯实了“十一五”开门红的基础。

一、经济目标进度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第三季度止,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或与去年同期持平。

除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略低于年初预期目标外,其余经济指标全部高于年初预期。

除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增加值完成进度较低外,其他指标完成进度皆超过70%。

注:外贸出口总额为1-8月份数据
2.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今年,全市共安排重点项目37项,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8项,总投资425.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

其中,续建项目21项,新开工项目5项,前期项目11项。

前三季度,26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39.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9.3%。

交通、工业、环保市政、商贸流通、水利、社会文化卫生等六大类建设项目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80.6%、78.3%、55.7%、93.1%、73.3%、88.3%。

至9月底,湛江二中搬迁和国贸城市广场等2个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

预计年内将有8个以上项目竣工,3个以上项目年底前开工建设。

续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湛江海湾大桥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桥面铺装正在进行,连接线的路面工程全部完成,计划11月底通车;黎湛线河唇至湛江段增建二线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1.5亿元征地拆迁费用全部到位并开始下拨;湛江港30万吨级出海航道超额完成年度计划21%,进展顺利;湛江疏港一级公路正交工验收,全线基本通车;湛江奥里油发电厂一期120万千瓦项目计划10月份建成投产;广东冠豪特种防伪纸土建安装基本完成;500千伏港城输变电工程正进行调试,预计10月份竣工;湛江珠江啤酒有限公司易地改造工程完成年度计划85%,年底前建成投产;湛江德利化油器扩建完成设备安装,部分设备已投入使用;霞山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全部设备已安
装,年底投入运营;沃尔玛购物广场、怡福大厦正在紧张施工。

东兴炼油厂原油适应性改造、粤电徐闻洋前风电场等新开工项目按期推进。

前期项目进展顺利。

湛江钢铁、湛徐高速、中石化湛江石油储备基地、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茂湛铁路、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湛江木浆项目争取11月份工博会前后开工建设。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两个新高”、“四个突破”、“三个突出”、“一个前列”的特点。

1.“两个新高”
经济增长创11年来同期新高。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30.31亿元,增长11.8%,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年初预期目标1.8个百分点。

生产总值增长创新高主要受力于工业和投资的拉动。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23.85亿元,增长14.3%,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59亿元,增长2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创11年来同期新高。

三季度止,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12亿元,同比增长17.8%,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年初预期目标3.8个百分点。

其中,商品房销售业绩良好,完成销售额、销售面积14.36亿元、35.78万名方米,分别增长38.3%和38.4%,极大地带旺了全市消费市场。

2.“四个突破”
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

第三季末,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010万吨,增长24.5%,在上半年突破4000万吨的基础上,突破6000万吨,距离突破全年8000万吨的目标越来越近。

其中,湛江港集团完成3668万吨,增长29.2%,较今年上半年增加1200多万吨,成为我市港口吞吐量增加的主要动力。

工业投资突破50亿元。

三季末,全市工业投资完成50.37亿元,增长44.9%,突破5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多,比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海上勘探项目和湛江奥里油电厂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22.18亿元,占45%,从而拉动工业投资大幅增长。

农林牧渔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受惠于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利好,全市农村投资26.12亿元,同比增长66.6%,极大夯实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实现增加值107.48亿元,增长5.9%,突破百亿大关。

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6.7%、5.5%、6.8%、4.2%。

金融存款突破800亿元。

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2.24亿元,增长13.7%,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突破800亿元大关。

3.“三个突出”
外经贸表现突出。

1-8月,全市外贸出口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4%,较去年同期提高62.2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的被动局面。

至9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689万美元,同比增长26.4%,比年初预期目标高16.4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成绩突出。

三季度止,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0.54亿元,增长23.2%,增幅高于全年计划12.2个百分点;全市组织各类税收93.57亿元,增长21.6%。

县域经济表现突出。

1-9月份,全市所有县(市、区)工业增幅保持两位数以上,比较突出的有:廉江51.5%、东海42.3%、霞山37.3%;9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比较突出的有:霞山154.1%、吴川90.9%、麻章75.7%;10个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比较突出的有:霞山18.8%、赤坎18.6%、坡头18.0%。

4、“一个前列”
经济效益继续攀升,位居全省前列。

8月止,全市经济效益指数达285.6%,同比提高14.56个百分点。

企业运行质量提高。

前三季度,全市企业皆位于景气区间运行,景气指数为128点,较去年同期上升6.3点。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平稳、协调、快速发展。

但是,经济运行中的“两大压力”和“两大因素”值得关注。

1. “两大压力”
投资增长有压力。

年初所定的200亿元的计划投资额度,前三季度止累计完成了58.8%,离年底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随着海湾大桥、奥里油电厂、珠江啤酒易地改造等项目竣工日的来临,投资增长的支撑点减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县域利用外资有压力。

前三季度,我市5个县(市、区)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利用外资的被动局面,呈负增长,进而影响到了全市投资增长的区域不平衡性。

2. “两大因素”
政策因素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

一是国家从9月份开始调整出口退税率,我市大部分出口企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纺织品、家具、玻璃、陶瓷、塑料鞋等传统大宗出口商品退税率分别降低了2个百分点左右。

由于福利型企业退税方式改变,东海阳光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加工厂每年将减少4500万元的退税。

二是国家缩紧地根,从严信贷审批,我市部分重点项目征地、融资出现困难。

受项目储备用地不足影响,全市约有252个项目因没有落实土地而未能上马。

我市存贷顺差500多亿元,存贷比为37.7%,比省低22.3个百分点,贷款难问题突出。

价格因素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

部分原材料价格涨幅过快,出现了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价格倒挂现象,使得企业利润空间缩小。

1-8月,全市亏损企业数累计180个,较去年同期增长4.7%;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5.4%。

全市成本利润率下降4.2个百
分点。

四、全年预测
从前三季度投资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完成15.26亿元,增长40.1%,成为拉动投资的重要力量,进入第四季度后,房地产投资将会继续保持增长,不会马上降温减速,一批重点项目将于第四季度竣工投产,国贸城市广场、怡福大厦年底前纷纷开业将使消费市场更加旺盛,工博会、美食节将如期举办,预计四季度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态势。

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0%的目标将顺利实现,除固定资产投资、使用外资等指标需引起我们特别重视外,其他指标顺利实现年初任务也已成定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