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九加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9加几的算式,理解“凑十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内容1. 9加几的概念:介绍9加几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9加几就是将9和另一个数相加。
2. 凑十法:引导学生通过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即将9加上1得到10,然后再将剩下的数加到10上。
3. 练习与应用: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多媒体课件、黑板。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9加几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介绍9加几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凑十法来计算。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4. 应用:将9加几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
2. 内容:包括9加几的概念、凑十法的介绍、练习题和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9加几的计算题,巩固计算方法。
2. 口头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9加几的概念和凑十法。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反馈,评估学生对9加几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以上是一份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你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包括导入、新课、练习和应用,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9与数字的加减法概念。
2.能够完成9与数字的加减法计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数字9与加减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加减法计算中考验记忆力和计算能力的复合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1. 自然情境导入(5分钟)
老师以“小狗家里有9条骨头,吃了3条,还剩几条骨头呢?”为例,通过自然情境描述加减法的概念。
2. 新知讲解(10分钟)
老师讲解数字9与加减法的概念,重点讲解数字9的特殊性质,以及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3. 案例演示(15分钟)
老师让学生根据课堂板书上所列的加减法题目,依次做出计算结果,以便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规律。
4. 练习检测(20分钟)
让学生自行完成一组相关的加减法计算题目,并进行交流、对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5. 拓展训练(10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加减法问题,以便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学习方法指导
1.认真听讲课堂内容,及时记录笔记。
2.合理安排时间,分配不同题型的时间比例。
3.发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多与同学进行交流联系。
五、教学反思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自然情境导入的方式,掌握数字9和加减法的概念,通过案例演示和练习检测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律,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在教学反思中,我们也应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人文需求结合起来,注重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9加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

9加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2. 培养学生运用9加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9加几的竖式计算。
3. 9加几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9加几的竖式计算及进位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9加几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9加几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结合PPT展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9加几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计算出结果,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9加几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9加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 总结:对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运用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9加几2. 计算方法3. 竖式计算4. 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通过观察生活,找出与9加几相关的实例,并计算出结果。
3. 思考如何运用9加几解决实际问题,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反思:学生对9加几的计算方法是否掌握,是否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一部分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加几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9加1到9加9的运算方法。
2. 9加几的运算规律。
3. 9加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9加几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9加几的运算规律的发现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数器、计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关于9加几的故事,激发学生对9加几运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9加1到9加9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9加几的运算方法。
3. 案例讲解:通过讲解具体的9加几的运算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9加几的运算规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9加几的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总结提升:对9加几的运算方法进行总结,强调9加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2. 9加1到9加9的运算方法。
3. 9加几的运算规律。
4. 9加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9加几的运算练习题。
2. 9加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学生能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导入、新课导入、案例讲解、实践操作和总结提升。
这些步骤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引入9加几的概念,例如:“小明的玩具箱里有9个玩具,他的朋友小华又送给他一些玩具,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玩具?”这样的故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9加几的问题,并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10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10篇)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出示小猴图)它给大家带来了“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先加起来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9+5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9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
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盒子外4个。
)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板书:9 4)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列出算式9+4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的含义和加法的概念。
2.能够用竖式或横式计算“9+几”的加法算式。
3.能够正确地书写加法算式和结果。
二、教学重点1.理解“加”的含义和加法的概念。
2.能够用竖式或横式计算“9+几”的加法算式。
三、教学难点1.正确书写加法算式和结果。
四、教学准备1.九宫格数字卡片。
2.小学生数学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展示九宫格数字卡片,让孩子们数九宫格上的数字。
2.老师问:“如果我们在九宫格上加上1,变成了什么数?”3.让孩子们一起回答:“10”。
2. 演示(10分钟)1.老师给出一个加法算式:“9+1=?”2.老师拿出10个卡片,放在桌子上,表示9和1。
3.老师让孩子们数一遍这10个卡片,然后拿起9个卡片,放在一侧,剩下1个卡片放在另一侧。
4.老师问:“这里有9个卡片,请问这边还差几个卡片才能凑齐10个?”5.让孩子们回答:“1个”。
6.老师告诉孩子们:当我们把1个卡片和9个卡片放在一起时,就变成了10个卡片,也就是答案是10。
3. 操练(25分钟)1.让孩子们自己组合出一些加法算式,如:9+2=?、9+3=?等等。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数码卡片作为帮助。
2.老师让孩子们用竖式或横式计算相应的算式,并写出结果。
3.老师逐个检查孩子们的答案,纠正错误,并表扬正确的回答。
4. 练习(10分钟)1.让孩子们在练习本上完成几道加法算式的练习。
2.老师逐个检查孩子们的答案,纠正错误,并表扬正确的回答。
5. 小结(5分钟)1.老师让孩子们回答:“今天我们学了什么?”2.让孩子们回答:“学了加法算式”。
3.老师再问:“如何计算9和其他数字的和?”4.让孩子们回答:“把1个卡片和9个卡片放在一起能凑成10”。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数学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
2.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例子,如:几个苹果加几个苹果等,完成相应的加法算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采用了一些互动的方式,比如口头回答等,让孩子们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情况比较良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3 9加几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3 9加几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9加几的概念3.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9加几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引起学生对9加几的兴趣2. 新课:讲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3. 练习:让学生进行9加几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板书设计1. 9加几2. 计算方法:9 1=10,9 2=11,9 3=12,……3. 注意事项:在进行9加几的计算时,要注意进位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9加几的练习题2.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导入、新课、练习、应用和总结,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找朋友”(让学生找出与9相加得到10的数字卡片)来引起学生对9加几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1教学内容:96-98页 (9 加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同学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身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同学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同学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同学初步观察、比较、笼统、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同学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同学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一、例1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局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同学自身看图互相说一说)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竞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同学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3、同学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
下面俺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同学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加几》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9加几的方法和技巧。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整数运算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运算,对于加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9加几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混淆,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直观的展示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9加几的概念,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9加几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9加几的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9加几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9加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数学游戏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解释9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展示一幅画有9只小鸟的图片,然后又飞来几只小鸟,让学生猜测飞来几只小鸟后,一共有几只小鸟。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1.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部分,主要内容为学生通过运用简单数学知识进行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核心概念是“9加几”,即通过手上持有的物品数量,将9加上一些数量,然后进行算术运算。
2. 学生特点1.一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原则1. 体验式教学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9加几”的算术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物品,如九枚红豆或九个小石子,并根据学生实际持有的物品来进行数学运算。
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一概念。
2. 交互式教学在教师对“9加几”进行详细讲解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模仿运用,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尝试通过提出问题和交互互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交互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算术方法。
三、教学设计1. 学情分析(1)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数概念。
(2)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比较有限,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
2. 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可以给每位学生发放九枚红豆或九个小石子,并让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数码组合来学习和掌握“9加几”的算术方法。
2.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数字9和数字0到9,并让学生练习通过手指或小纸片来表示不同数字。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手做、口说,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和掌握算术方法。
接着,教师应当介绍“9加几”的概念1.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物品操作,提示学生:“假如我手上有9颗绿豆,再加上1颗,一共是多少颗绿豆?”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举例和具体操作来引导学生理解“9加几”这一概念。
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练习算术方法1.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本页练习,通过“9加几”的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磁铁。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课前小热身:开火车说10的组成。
师:同学们火车开的真快,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颗苹果树,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啦!你只要说出算式的得数就能把苹果摘下,谁来说一说,你想摘哪个苹果?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10+9=9+1+2= 9+1+5= 9+1+8=刚才我们一共摘了几个红苹果?几个绿苹果?现在,老师用红磁铁代替红苹果,将它呈现到黑板上,老师边摆你们边数。
用绿磁铁代表绿苹果,摆几个?二、新授。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用3句话来说一说图的意思?(2个学生说)预设:左边9个红色的吸铁石,右边3个绿色的吸铁石,一共有几个吸铁石?(二)教学算法。
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吸铁石?怎么列算式呢?预设:9+3=(师板书出算式9+3)师: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9加几(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9加几(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结果。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9加几的竖式计算。
3. 9加几的口算及心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9加几的竖式计算及口算心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些与9加几相关的图片,如9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讲解新课(1)9加几的计算方法a. 9加1:将9个物体和1个物体合在一起,一共有10个物体。
b. 9加2:将9个物体和2个物体合在一起,一共有11个物体。
c. 以此类推,9加几就是将9个物体和几个物体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个物体。
(2)9加几的竖式计算以9加3为例,讲解9加几的竖式计算方法。
首先将3写在个位上,然后将9写在十位上,相加得到12,将2写在个位上,将1写在十位上。
3.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9加几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六、板书设计1. 9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9加几的竖式计算3. 9加几的口算及心算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9加几的计算题。
2. 观察生活中9加几的现象,与家长分享计算过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9加几的竖式计算一、竖式计算的重要性竖式计算是数学教学中基础且关键的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9加几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9加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数学中“加法”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数学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3.初步掌握“9加几”问题的解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学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9加几”问题的解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数学教学游戏;•活动板书。
四、教学过程4.1 热身活动老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口算练习,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数学口算技能和兴趣。
4.2 新课讲解4.2.1 前置知识在进行本节课内容教学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掌握以下概念:•数字的认识;•数列的认识。
4.2.2 新课讲解1.先通过数码卡片和计算器,让学生熟悉数字0~9的外形,颜色,并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掌握数字0~9之后,引入数列的概念,通过数列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中“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3.讲解数学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让学生使用教学课件中提供的算式演练加法运算。
4.3 活动游戏1.开展“数学加法比赛”活动,让学生通过比拼,提高其数学加法运算技能。
2.进行“九乘九玩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熟悉并掌握“9加几”的解法。
4.4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操作计算器,并尝试用计算器解决“9加几”的问题,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加法运算。
同时,结合活动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加法运算规则。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数学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初步掌握“9加几”问题的解法。
通过教学课件和活动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其数学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改进的是活动环节的设置,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同时,在讲解数学加法概念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直观性和易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规则。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快速地列竖式求出9与1-9的和2. 学生能正确填写数学题型3.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9与1-9的和是多少教学重点:1. 怎样列竖式求9与1-9的和2. 怎样选择正确的运算符教学难点:1. 怎样正确填写题型2. 怎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9与1-9的和是多少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好学生的作业本2. 准备好黑板、粉笔3. 准备好九位数码卡片教学过程:一、热身1.做《数独》游戏,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二、引入教师准备九位数码卡片,让学生抽一个,询问他所抽到的数码是什么,然后再问这个数码加9等于多少,让学生不停地举手回答。
直到所有学生都回答正确后,教师可以宣布课堂的主题:“9与1-9的加法”。
三、讲解1. 将竖式以张贴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先观察,然后询问学生这张竖式提醒我们什么。
教师介绍竖式符号的意义及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互动方式学习竖式的具体使用。
2. 教师从一桶桶小球中,挑选出9个红色的球和1-9的球,让学生一起数红色球和各个数字球的数目,然后问他们如何用竖式来求解这个问题。
强调这个点特别容易出错,提示学生要注意数码的个数。
3. 当学生正确得出答案时,将答案填写到黑板上,并与学生商讨运算符的选择。
教师手写竖式,帮助学生理解横线下方的数要位次对齐。
四、练习1. 用九个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然后写出答案。
学生可站起来,将卡片组合成数字,然后写下答案,最后讲解口头的表达方式。
2. 用练习册上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填空、竖式填写等形式。
3.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感受,如:游戏中需要抢答,每个人从放在桌子上的卡片中抽取一张数码卡,然后答对问题的人就能得到卡片。
结束时,看看谁手中拿的卡片最多。
五、总结1. 教师总结复习了今天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刚刚学习过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9和数字1-9相加得出的和是多少。
2. 提醒孩子们做好本课的笔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以便加强记忆,避免犯错误。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加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加几”这一概念,知道如何进行“加几”运算。
2.能够掌握“加几”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能够以具体的实物为基础,完成“加几”运算的练习和计算。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类比,学会应用“加几”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加几”运算的特点和规律。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基本数学运算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如何进行“加几”运算。
2.掌握“加几”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类比,学会应用“加几”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加几”运算的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1.老师会玩小游戏,让学生猜一下老师手中的东西,老师会给出一些提示,例如:“我手中的东西加了3之后就是5”等等。
通过这个游戏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加几”的意义和概念。
2. 讲授与训练1.老师讲解什么是“加几”,可以使用图表、实物等等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让学生尝试进行“加几”运算,例如:“2加3等于几”、“5加4等于几”等等。
3.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让学生感性理解“加几”的意义和作用。
4.设计“加几”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掌握“加几”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拓展与实践1.老师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通过类比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加几”运算的特点和规律,深入了解“加几”运算的本质和原理。
四、教学评估1.教师收集并记录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和反馈。
2.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3.可以通过一些测评题目来测试学生对于“加几”运算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对于学生的不同反应和表现,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9加几》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9加几》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分享,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2. 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练习。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9加几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原理,熟练运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数器、算式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分享,探究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讲解例题:通过讲解例题,使学生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4. 巩固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5.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含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9加几》2. 主体部分: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例题、练习题等。
3. 配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题。
2. 提高练习:完成一些含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
3. 拓展练习:研究其他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出示课件:十根小棒)生:十根小棒。
师:十根小棒表示什么?(10个一)(动画演示:十根小棒捆一捆)一捆小棒表示什么?(1个十)(出示课件:()个一是1个十)(指名回答)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看!谁来了?(出示图片)它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做对吗?(课件出示复习题,开火车回答)师:你们为什么算这么快?指着10+1= 这组题问:这组题有什么规律吗?(十加几等于十几)指着9+1+2= 这组题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9加1正好是10,10加几正好是十几),问:这四道题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可能会说①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都是1。
②它们的和都是十几,都用了连加。
③一开始都是9加1。
)原来它们都是凑成10后计算就变的更加简便了!今天我们就用“凑十法”学习新知识“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学习例题,探索算法1、谈话:看小猴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例题图)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盒子里有9个红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绿苹果)你能提一个问题吗?(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追问: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怎样列式呢?(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9+4= )2、追问:9+4等于多少呢?(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可能回答:①1、2、3、4……12、13,一共有13个。
②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个。
③从盒子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9个加1个,就是10,再加外面的3个,是13个。
3、(课件演示)根据回答解说:从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中拿1个到盒子里,盒子里由原来的9个加了1个就是10个,再加上盒子外剩下的3个就是13个。
师:先想到将一个苹果放进盒子里凑成十就好算了(黑板板演过程):从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中拿1个,也就是把4分成了1和几?(板书:9 + 4 = ) 1 3把这1个苹果放到了盒子里,也就是9和1合起来是10(板书:9 + 4 = 131 3 最后再算10+3=13(补充板书)104、小结:像这样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我们叫“凑十法”。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9加几-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9加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学习九加几的算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九加几的算法。
2. 教学难点九加几的运算思维。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引入、讲解、练习、巩固四个部分。
1. 引入(5分钟)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中来,本节课的引入部分将把九加几的算法带入学生的生活情境中,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九加几的运算思维。
教师通过给学生出题的方式发挥积极性,如:小明去买两个草莓蛋糕,一个有9个草莓,另一个有3个草莓,他一共买了多少个草莓呢?2. 讲解(10分钟)讲解部分的重点是九加几的算法。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九加几的算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数数的方式,找出九加几的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说:“我们发现,当9加上1、2、3……的时候,个位数一直是从0往上顺序递增的,十位数则是一直是不变的,只有百位数一直往前进了一位。
因此,我们可以用‘九加几’ 的算法来快速求解。
”3. 练习(20分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提高自己运算能力。
教师要先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九加几的算式,然后慢慢地增加难度。
例如:1.9+7=?2.9+5=?3.9+8=?4.9+4=?5.9+9=?6.9+6=?7.9+10=?4. 巩固(15分钟)在本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九加几的算法,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例如:有一篇短文,学生读完之后,写一下文中“五星酒店”的编号,编号为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针对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九加几-苏教版部分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会了使用九加几的算法,也提高了自己的算术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其创造性思维。
新苏教版九加几教案

新苏教版九加几教案【篇一:2016-2017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扬州市赛课教案(一等奖)】9加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教学9加几。
9加几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20以内其他进位加法的计算中去,所以这一节课的教学特别重要。
教材在例题中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通过操作自主探索算法,再通过对不同算法的交流和比较,教学用“凑十法”计算9+4。
“试一试”让学生通过“先圈出10朵”的操作和填写9+7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教材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其余几个算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里自主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现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确立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凑十法”计算九加几。
教学准备:课件,磁铁若干,小棒20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新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看——小猴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小猴想考考大家,它设计了两个关卡,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生:愿意。
第一关:(课件演示)9+1= 9+1+3=9+1+4=9+1+6=恭喜过关,好,接下来第二关,有没有信心?好,老师相信你们。
第二关:(课件演示)10+3= 10+5= 10+6= 10+7=恭喜过关,小朋友,你们这么聪明,老师想问问你们,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生:10加几就等于十几。
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10 加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计算。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 学习例题。
师:小猴在考完大家之后,自己却遇到了难题。
(出示图片)有一天,猴妈妈要出去办事,她给小猴准备了一些苹果,猴妈妈说,要想吃苹果,就得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小猴看到这么多苹果,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可是它又不会算,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算一算吗?生:愿意!师:我们先来看,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什么?生:有一些苹果摆在盒子里,还有—些苹果摆在桌子上。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 9加几|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 9加几|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9加1到9加9的计算方法。
2. 9加几的进位加法。
3. 9加几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9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位加法的理解。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9加几的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计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复习9以内的加法,然后引出9加几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讲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3. 练习:让学生进行9加几的计算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1. 9加几2. 计算方法:9 1=10,9 2=11,……,9 9=183. 进位加法:当9加几的结果超过10时,需要进行进位。
4. 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展示9加几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9加几的计算练习题。
2.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应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1.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2.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3.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4.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以上就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 9加几|苏教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理解新知识到应用新知识的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阶段- 复习旧知识: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如“快速回答”,让学生复习9以内的加法,巩固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 (出示小猴图片)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
(由小猴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10+1、10+3、10+5、10+7、10+8、10+6、10+4、10+2。
)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二、学习新知
师:(出示图片)有一天,猴妈妈把摘的桃放在桌子上,让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吗?
生:愿意!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
生: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引导学生列式
9+4)
师:那9+4=几呢?我们先用小棒来摆一摆!先放9根小棒,空一点,再放4根小棒。
你知道一共摆了多少小棒呢?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 (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
生:我是先拿一根放到左边,变成10根小棒,右边还有3根,就是13。
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
(对于每种方法都给予鼓励,及时评价,还可以再叫几位同学照着第2位同学的想法再来说说,并给说的好的学生颁发小礼物)
师:同学们利用小棒采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真聪明!那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会吗?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
师:把盒子外面的一个放到盒子里面,盒子里变成10个,外面还剩下3个,加起来一共是13个。
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课件演示桃子移动到盒子里)
师:为什么从4里面先拿1个放盒子里?
生:这样就可以放满盒子,一盒10个。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
(多次引导学生说一说,把4分成1和3,先算9加1,再算10加3。
)
师:那我们看看9+4=?应该怎么算(教师一边说一边写,然后让学生也要练习一边说一边写)
师:刚才大家算得很好。
我们再来看,小猴家的花园里栽了两种颜色的鲜花。
(课件出示“试一试”图片)
(师引导生列出算式后)
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7。
也可以在教科书上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
(生动手圈图并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把9朵红花和l朵黄花圈在一起,再加上6朵黄花就是16。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思考过程,学生一边说一边写,还要规范语言,把7分成1和6,9加1等于10,10加6等于16)
9引导学生观察两道算式,并学会归纳)
师:观察以上两个算式看看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加号后面的那个数分成1和剩下的一个数,然后9和1组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数就是得数。
师:所以我们就把这种办法叫做“凑十法”,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算式(板书:9加几)
那小朋友们,学会了这个方法,我们来试一试怎么样?
生:好!
三、形成技能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l题)
师:请大家观察图,左边原来有几块?右边呢?
生:左边原来有9块,右边原来有6块。
师: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呢?小猴为什么只搬1块过去呢?
生:小猴想把左边先凑成10块,
师:是啊!小猴真聪明,也学会了“凑十”的方法。
请大家在课本上的方框里填上数,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用“凑十”的方法计算。
(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填在书上,并找学生再黑板上板演!再交流)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3、(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再次熟悉凑十法!
四、小结并揭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9加一个数。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今天学习的9加几,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可以把9先凑成10。
生:得数是越来越大了。
生:得数的十位都是1。
生:得数个位都比加的那个数少1。
比如13的3比9+4的4少1。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得数个位上为什么会比那个加数少了1呢?
生:少了的l给了9变成10了。
师:根据这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如果老师出这样的加法题,你能比较快地算出得数吗?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蚂蚁搬家。
小蚂蚁跑到哪里就是9加几,你会吗?
生:会!
(指名回答,并适当奖励。
)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题。
六、总结全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生:9加几,凑十法……
小猴子这节课也有好多的收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口诀:
九加几,不用怕;
借一个,凑成十;
计算起来对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