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定向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
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
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一块橡皮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6cm、
2.45cm、2.66cm、2.44cm、2.47cm,则橡皮的测量值应取()
A.2.455cm B.2.46cm C.2.496cm D.2.47cm
3、一个同学受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鼓舞,开始训练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赛,如图所示,做空中动作时他看到天地旋转,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U型场地B.现场的观众C.天空上的云彩D.自己的头盔
4、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车中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C.只有丙车D.甲车和丙车
5、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1)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85___________ ;
(2)90km/h=___________m/s。
2、2021年5月15日,中国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屈原在《天问》诗句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如图甲,“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平台的过程中,其后置照相机对着平台先后拍摄得到乙、丙、丁3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______透镜,拍摄过程中相机镜头逐步 ______(向外伸/向内缩)。
观看三张照片感觉平台是运动的,这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
3、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约为_______。
从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需要约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_km。
4、图中秒表的读数是 ______ s。
5、如图甲、乙两图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先后观察到的情景,a、b、c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则小明所乘车的速度__________汽车a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以b车为参照物,a车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
(选填“前”或“后”)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一列火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1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
50s。
求:火车的长度。
2、寒假假期即将来临,小美准备乘坐C785次列车从巴中去成都外婆家玩,如表列出了该次列车的时刻表。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列车由土溪开往营山段的平均速度为100km/h,则表格中营山段的里程数应为多少km?
(2)若该趟列车在某路段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另一轨道上长500m的甲列车以120km/h的速度均匀迎面驶来,C785次列车上的乘客发现甲列车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为8s,则该趟列车该路段的速度为多少km/h?
3、国庆节,小明一家从抚州开车去南昌旅游,上午8∶00汽车驶入高速,9∶00汽车驶出高速,高
速上汽车前1
3
时间的车速为90kmh,后2
3
的时间的车速为120km/h,求∶
(1)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km;
(2)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合多少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万盛已经成为重庆市的重要旅游城市。
从綦江到万盛的公路上某处立有如图的标志牌。
它表示标志牌处到万盛主城的路程为18km,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不得超过40km/h。
求:
(1)汽车从标志牌处到达万盛主城的最少时间是多少min?
(2)如果一辆汽车从标志牌处到万盛主城匀速行驶的时间为30min,则这辆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5、如图所示,是根据小雨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s−t图象。
请你根据图象,求:
(1)0min~2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
(2)0~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A点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相同时间记录的气泡位置.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气泡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与在CD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
(2)若气泡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0.05m/s,则气泡在AD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此实验中,我们研究______(选填“玻璃管”或“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没有立即计时,这是因为此时______;
(2)探究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
B.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
其中合理的,且实验误差较小的是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
通过实验你发现气泡上升的快慢与
______有关(请写出一个因素);
(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cm处、20cm处、30cm处、40cm处所用时间分别为10.0s、20.0s、30.0s、40.1s;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上画出s﹣t图象:______;
(5)根据(4)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__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①②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细铜丝的直径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二者方法相同;
③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 ,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故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故选A 。
2、B
【详解】
2.66cm 与其它数据差距较大,为错误数据舍去,则橡皮的长度为
2.46cm 2.45cm 2.44cm 2.47cm 2.46cm 4
L +++=≈ 故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D
【详解】
ABC .他看到天地旋转,研究对象是天空和地面,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U 型场、现场的观众和天空上的云彩,故ABC 不符合题意;
D .以自己的头盔为参照物,天空和地面相对于自己的头盔位置发生变化,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4、C
【详解】
因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匀速向南,所以乙车一定是相对地面向北运动的;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所以甲车一定相对地面是向北运动的,且车速大于乙车的车速;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那么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南运动也有可能向北运动但车速小于甲车;因此,三辆车中,有可能静止的只有丙车。
5、C
【详解】
A.0~t1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BC.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变化,说明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正确;
D.t2~t3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直线,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 cm 25
【详解】
(1)[1]由生活经验可知,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85cm;
(2)[2]因
1km=1000m,1h=3600s
故
90000m
90km/h==25m/s
3600s
2、凸向内缩相机镜头
【详解】
[1][2]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像,由图可知,像变小,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相机镜头逐步向内缩。
[3]以相机镜头为参照物,平台位置改变,是运动的。
3、8
⨯
3.910
⨯5
310m/s
【详解】
[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约为8310m/s ⨯。
[2]由= s v t 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
8852.6m/s?
s=310103.9m=3.9m 120k s vt ==⨯⨯⨯ 4、335
【详解】
由图示秒表可知,分针示数为
5min =300s ,
秒针示数为35s ,则秒表示数为
300s+35s =335s 。
5、 大于 后
【详解】
[1]乙图中的a 车小于甲图中的a 车,说明a 车相对于小明所乘车的位置向后发生了变化,说明小明所乘车的速度大于a 车速度。
[2]甲、乙两图中的b 车大小相同,说明b 车与小明所坐的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故小明所乘车的速度等于汽车b 的速度,而小明所乘车的速度大于a 车速度,所以b 车为参照物,a 车是向后运动的。
三、计算题
1、400m
【详解】
解:火车的速度
v =108km/h=30m/s
火车运行距离
s 总=vt =30m/s×50s=1500m
火车的长度
1500m 1100m 400m s s s =-=-=总桥火车
答:火车的长度是400m 。
2、(1)152km ;(2)105km/h
【详解】
解:(1)列车由土溪开往营山段所用的时间为 09:3309:0924min 0.4h t ===-
平均速度为100km/h ,则列车由土溪开往营山段的路程为 1100km/h 0.4h 40km s vt ==⨯=
表格中营山段的里程数应为
2112km 40km 152km s =+=
(2)两列车的相对速度为
500m 62.5m/s 225km/h 8s
s v t '====车相对 该趟列车该路段的速度为
225km/h 120km/h 105km/h v v v '=甲相对=-=-
答:(1)表格中营山段的里程数应为152km ;
(2)该趟列车该路段的速度为105km/h 。
3、(1)110km ;(2)110km/h ,30.6m/s
【详解】
解:(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229:008:001h t t t =-=-= 前1
3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11190km/h 1h 30km 33
s v t ==⨯⨯= 后23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222120km/h 1h 80km 33s v t =
=⨯⨯= 在高速上行驶的总路程
2130km 80km 110km s s s =+=+=
(2)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的平均速度
110km 1110km/h 110m/s 30.6m/s 1h 3.6
s v t ====⨯≈ 答:(1)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的路程是110km ;
(2)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10km/h ,合30.6m/s 。
4、(1)27min ;(2)10m/s ,36km/h
【详解】
解:(1)已知标志牌处到万盛主城的路程为s =18km ,当以最大速度v 1=40km/h 的速度运行时,可得最少运行时间
1118km 0.45h 0.45?60min 27min 40km /h
s t v ===== (2)从标志牌处到万盛主城匀速行驶的时间为t 2=30min ,行驶路程为s =18km ,则这辆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
2218km 18000m 10m /s=36km/h 30min 3060s
s v t ====⨯ 答:(1)汽车从标志牌处到达万盛主城的最少时间是27min ;
(2)如果一辆汽车从标志牌处到万盛主城匀速行驶的时间为30min ,则这辆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10m/s ,合36km/h 。
5、(1)120km/h ;(2)96km/h
【详解】
解:(1)由图象可知,汽车在0~20min 时间段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说明汽车在这个时间段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20min 内通过的路程为s 1=40km ,t 1=20min=13
h ;则0~20min 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
v 1=11s t =401h 3km =120km/h
(2)0~50min 时间段内,s =80km ,t =50min=56
h ,0~50min 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v =s t =805h 6km =96km/h 答:(1)0~20min 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为120km/h ;
(2)0~50min 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6km/h 。
四、实验探究
1、 1∶2 0.1
【详解】
(1)[1]由图可知,气泡在AC 段的路程30.0cm AC s =,在CD 段的路程
60.0cm 30.0cm 30.0cm CD s =-=
设相同时间间隔为t ,则气泡在AC 段的时间2AC t t =,CD 段的时间CD t t =,则气泡在AC 段的平均速度与在CD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30.030.0122AC CD AC CD AC CD s s cm cm v v t t t t
===∶∶∶∶
(2)[2]由图可知,气泡在AB 段的路程10.0cm AB s =,气泡在AD 段的路程60.0cm AD s =,设相同时间间隔为t ,则气泡在AB 段的时间AB t t =,AD 段的时间3AD t t =,则气泡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与在AD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10.060.0123AB AD AB AD AB AD s s cm cm v v t t t t
===∶∶∶∶ 所以气泡在AD 段的平均速度
220.05m/s 0.1m/s AD AB v v ==⨯=
2、 秒表 气泡 气泡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
动 B 慢 气泡的大
小 匀速直线 见解析
【详解】
(1)[1]由图得,该实验要测量的数据有气泡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时间,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此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所以研究对象是气泡。
[3]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气泡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气泡刚开始的运动不是匀速的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气泡运动一段时间后,受力平衡,气泡就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一开始不能立即计时。
(2)[4]A 方案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此时需要记录时间和路程,用刻度尺记录路程比用秒表记录时间复杂、缓慢得多;B 方案中,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路程是固定的不需实时记录,只需记录时间;C 方案中,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此时需要同时记录时间和路程,用刻度尺记录路程比用秒表记录时间复杂、缓慢得
多;综合来看,研究气泡上升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出气泡的运动规律,故B符合题意。
(3)[5]物体运动速度越慢,运动时间越长,时间越容易测量,因此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6]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浮力、重力作用,猜想气泡的大小不同,受到的浮力、重力也会不同,此时气泡上升速度也会不同。
(4)[7]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在坐标轴中描点,再用平滑的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5)[8][9]由图像得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因为气泡的运动的路线是直的,气泡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气泡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